教研書庫

香港情、中國心(初中) 2010年12月13日

目錄

1.踏上中國國土

2.發掘中國人的智慧和優點

3.關心基本法

4.一國兩制、唇齒相依

5.國旗與國歌

6.以中國人身份為榮

7.民族感與愛國精神

8.中國各民族

9.中國文化之美

10.中國文化與宗教

11.中國文化之善

12.中國的社會主義與民主

*****   *****

 

踏上中國國土

一、為何要認識中國地理?

你一定認識你所住的房子,你甚至熟悉它的每一寸地方;如果你要搬進一座新房子,你也一定會細心察看房子的每一個角落,因為這是「你的」房子。

中國本來就是屬於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它是我們每個不願離去的「香港中國人」的安身立命之地。

我們可以不認識這個屬於「我們的」中國嗎?

二、中國的誕生──一個美麗的故事

傳說天地初開時,一片渾沌,有一個名為盤古的神,一日九變;天每日高一丈,地每日厚一丈,盤古也每日長一丈。他活了一萬九千歲,天與地也有九萬里之遙。

他承托著整個天地,只是一天他累了,他倒下來,他的左眼變成日,右眼化作月;他的軀體變成五嶽,他的四肢脈絡化作綿延的山脈,他的血液化作河流,他的肌肉化作肥沃的泥土,他的齒骨變成碧玉奇珍,深藏於這國土的千山萬壑之中。

盤古累了,他真的倒下來,他把自己的所有都給了這個中國,最後他還把僅餘的呼吸,化作長風雷霆,迴盪於這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之上,告訴這國家的子民要像他一樣承托起這個大地

生活在這中國大地裡的人民,子孫昌盛,至今已累積到有十二億人口之眾,佔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強

為行政之便,中國劃分為三十一個省、市和自治區,以下這首七絕詩可幫助我們記憶這些省、市的名字:

兩湖兩廣兩河山,三海四江陝吉安;
川藏京津台疆闊,雙寧雲貴福蒙甘。

三、我們的鄰居

鄰居十分重要,所謂「千金買屋,萬金買鄰」。中國也有很多鄰居,有陸地相連的,有隔海相望的。

陸地相鄰的國家,東面有韓國,北面有俄羅斯,西面主要有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南面主要有緬甸、越南等。

隔海相望的國家,東面有日本,東南面有菲律賓、馬來西亞等。

中國由於與許多國家相鄰,所以容易和鄰國引起衝突或爭議。西藏邊境、釣魚台、南沙群島等,都是中國在外交上的敏感地帶。

四、嶺南僑鄉

中國南部的山脈稱為五嶺,五嶺以南的廣東、廣西與福建,稱為嶺南。古時,這裡是越(粵)人散居之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嶺南開始成為中國的一部份。二千年來,北人不斷南下;為了謀生,不少人甚至遠赴東南亞。所以香港人、廣東人、大陸人,本來就是同文同種的一家人。

廣東省是最著名的僑鄉,省會廣州巿自古以來已是中國的南大門。 中國改革開放後,廣東省得風氣之先,有深圳和珠海兩大特區,兼且鄰近香港,所以經濟發展極速,形成了廣東和香港在經濟上互相依存的局面。

論風景的秀麗,廣西省的桂林贏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而福建省的武夷山亦是風景一絕。

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曾在福建建立海軍,抵抗滿族入侵,並經營台灣;從此,台灣便有許多福建移民

五、南海島嶼

台灣是中國第一大島,物產豐富,有「寶島」之譽。清朝時,日本曾強佔台灣達五十年之久。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歸還台灣和鄰近島嶼給中國,但當中引起爭議的釣魚台,日本卻擬據為己有,於是引發了當時轟轟烈烈的「保釣運動」。

四九年後,國民政府退守台灣,經過四十多年的經營,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中國改革開放後,台灣亦放寬對中國大陸政策,今後的兩岸統一,將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等一大事。近年進行的「汪辜會談」正為兩岸統一創造有利條件。

海南省是新設的省份,位於熱帶地區。海南島是古代朝廷放逐大臣的地方,宋代蘇軾便曾貶官於此。

在海南島以南,有很多熱帶島嶼如東沙群島南沙群島等,中國自始即認為是自己的領土,引起鄰國越南、菲律賓等國不滿。現在中國政府建議擱置主權之爭,共同合作開發這些群島的資源。

六、江南江北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江,中下游有「一安二湖三江」,即安徽、湖南、湖北、江西、江蘇及浙江六省。這是中國主要耕地所在,其中有天然調節江水 的三大湖:洞庭湖鄱陽湖太湖。華東水災的發生,主因是三大湖的儲水功能大減。

湖南與湖北在遠古時是楚國所在,此地有當年曹操連環船被燒的赤壁﹔有湖北長江旁的黃鶴樓和洞庭湖畔的岳陽樓。宋代名臣范仲淹便是在他的《岳陽樓記》中寫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不朽名句。

江西三面多山,北面有長江和鄱陽湖。省會南昌位於鄱陽湖畔,名勝有滕王閣,王勃在此吟出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絕唱。景德鎮出產的瓷器「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世界馳名。

安徽省地跨長江、淮河流域。省會合肥,是古代淝水之戰的所在。 黃山是江南第一名山,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美譽。

江蘇省位處長江下游平原,其中的太湖區域,得天獨厚,水道縱橫,有魚米之鄉之稱。蘇州有橋近二百座,被稱為「東方威尼斯」。南京曾是中華民國首都,內有名勝中山陵。

浙江省內的錢塘江,把太湖區域沖積得更肥沃。省會杭州是著名古都,內有美景如畫的西湖。東南面的紹興是古代越國都城,有秋瑾、魯迅及周恩來的故居。

上海原屬江蘇省,現在直轄中央,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巿。改革開放後,上海迅速發展,加上浦東特區的開發,更鞏固了上海原有的「中國經濟火車頭」的地位。

七、天府西南

四川省是盆地,物產豐富,有「天府之國」的美譽,三國時的蜀國即在此。諸葛亮、杜甫都曾在省會成都居住。

沿長江經三峽(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可順流而達湖南。現正在進行的龐大三峽工程,目的是為防洪、發電、灌溉等,以加速地區發展。三峽工程自孫中山時代即已提出,有大利亦可能有大弊。但無論如何,這工程一定會改變這區的風貌。

雲南由於北有雲嶺阻擋烈風,又處高原地帶,故冬不寒、夏不熱,省會昆明就有「春城」之稱。名勝有滇池和石林等。

貴州位於雲南東面,被形容為「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貴州亦簡稱黔,是「黔驢之技」故事所指的地方。有國酒之稱的茅台即產於此。而全國及香港等發起的「希望工程」,不少努力都是在支援貴州。

八、巨川黃河

黃河發源於青海,流經九個省。自大禹治水以後四千多年來,黃河既孕育著中華文化,卻又泛濫過1500次,水淹地區曾廣達二十五萬平方公里,(而廣東省面積不過只是十八萬平方公里),可見黃河泛濫為害之廣。

黃河中游所經的黃土高原是全球最厚和廣的高原。荒、窮、乾是它的特色。黃河原是清河,流過黃土後,才轉為滔滔濁水。

黃河自源頭而下,至甘肅蘭州,忽然向北流入寧夏,再轉山西與陝西之間,直達華陰。這一段成「几」字形,就是我們所說的河套。河套是中國著名農業區,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美譽。

到這兒遊覽,可先到有塞上江南之稱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然後再訪岳飛滿江紅中「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賀蘭山,接著遊覽以佛像雕刻著名的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或買當地著名的山西竹葉青酒。

遊河套當然少不了陝西的省會西安,及省內的近代革命勝地延安和五嶽中最高的華山。西安古稱長安,是中國歷史名城,六千年前仰韶文化的「半坡遺址」,及有世界第八大奇跡之稱的秦始皇陵兵馬俑都在附近。

傳說中華民族的祖先最早在黃河中下游(河南、山東)建國,自稱「華夏」,華指美麗,夏指盛大,華夏就是有廣闊的沃土,以利於民族生存壯大的意思。

河南省內的古蹟很多,除了龍門石窟、嵩山、少林寺等名勝外,還有省會鄭州,包青天所在的開封,九朝古都洛陽等。至於山東省更是名人匯萃之地,孔子曾在曲阜化育三千弟子。泰山觀日出則是山東勝景之一。

九、絲綢之路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出塞)

從十一朝古都西安出發,一隊隊的商旅,便踏上了昔日交通頻繁的絲綢之路。過了舉世聞名的中國文化寶庫敦煌,再經玉門關向北走,便是今日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撲面而來的熱氣告訴你:你將造訪的就是世界最熱最低的盆地──吐魯番盆地,它也是古代繁華的高昌國的所在。境內的火焰山,就是「西遊記」中,玄奘師徒為火所阻之處。

新疆是中國最大的省份,首府是烏魯木齊市。阿爾泰山、崑崙山、天山、天池、無核白葡萄、哈蜜瓜……都是我們熟悉的名字。

十、長城內外

長城西起嘉峪關,東達山海關,全長一萬二千華里,稱為萬里長城

今日的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經歷各朝不斷修建,至明末共二千多年。它用人民的血汗築成,是中國人抵禦外侮的工具和象徵。

北京中國首都,是一座具有3000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巿內名勝古蹟極多,有故宮(紫禁城)、頤和園、圓明園、香山、天壇等。北京大學是五四運動的發祥地,蘆溝橋上的485頭石獅子,曾目睹過七七事變日本軍隊對中國的侵略和八年抗戰的浩劫

石家莊是河北的省會。另一戰國名城邯鄲市,是負荊請罪、圍魏救趙等典故和成語的出處。鄰近北京的天津市也是直轄市,是北京的門戶,也是華北最大的水陸運輸要道。

長城外即所謂塞外,有內蒙古自治區,是中國最大的天然牧場。首府呼和浩特附近的昭君墓,紀念漢文帝時王昭君出塞和番,遠嫁漠北的事蹟。要體味塞外風光,不防細嚼下面這首蒙古小調:

策馬長城外喲、塞上好風光﹔
草兒長、馬兒壯啊、蒙古兒女牧牛羊!


十一、東北三省

習慣了南方溫暖氣候的人,來到千里冰封的遼寧、吉林及黑龍江省,必會有另一番的體會。

遼寧省會瀋陽市,是滿族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故鄉。吉林則是有名的「北區穀倉」,松花江畔的晶瑩雪掛,長白山上湖水奇寒澈骨的天池,都是名勝。而東北三寶:人參、鹿茸、貂皮,更是吉林特產。

黑龍江省與蘇聯隔江相對,以前被稱為「北大荒」,今日卻成了「北大倉」,因為這裡有全國林牧重點資源──大小興安嶺,有豐厚的石油蘊藏於大慶巿,最北的漠河有「午夜太陽」奇景,而省會哈爾濱更有中外聞名的冰雕藝術。

十二、青藏高原

從青海西寧往西南走,有一條全長近二千公里的公路橫「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便可到西藏聖城拉薩。

在青海湖旁日月山的故事中﹐唐朝文成公主就是從那裡走到西藏的拉薩,而迎娶她的吐蕃王松贊干布就建了一座十三層高的布達拉宮,成為世界最高的宮殿。這就是雄偉的西藏高原與悠久的中國文化在一千年前相遇和結合的一個漂亮的故事。

西藏旁的青海有令人神馳的草原,有人說這兒隨便拔起一株草,都帶有金沙。青海真的產金,但更產比金還珍貴的冬蟲、夏草和藏羚羊等。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一個鹹水湖,湖中鳥島是千萬鳥兒的安樂窩。

十三、祖國大地的生命之歌

中國古人相信天地有情。承載著我們的大地,也滋養著我們的生命,或啟發我們的生命。以下詩詞中所描寫的大自然景物,都和詩人的生命扯上了某種關係,或告訴詩人一些有關生命的真理。希望我們在欣賞中國或香港的山川、河嶽的同時,亦能感受到自己與大自然的親密關係,並由此而加深我們對人生和宇宙的領悟

1.炎光延萬里,洪川蕩湍瀨。彎弓挂扶桑,長劍倚天外。泰山成砥礪,黃河為裳帶。……(阮藉:詠懷)

【意譯】如日光遍照大地,如大河奔騰浩蕩;我的弓掛在大樹之頂,我的劍伸到高天之上;把泰山拿來作磨刀石啊,讓黃河作腰帶束著我的衣裳……

*這是藉大自然而舒發胸襟,即中國古人所謂的「吞吐宇宙」;多欣賞上述這一類的詩詞,也會使我們的心胸擴大一些。

2.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百川東到海,何日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無名氏)

【意譯】園中的葵樹多麼青翠,太陽出來就把露水曬乾;春天滋潤著大地,萬物都顯出了光芒……所有的江河都東流入海,怎麼還可以再回到西方?如果少壯時不知發奮努力,老邁時的悲傷又怎可預防?

*由萬物而想到自己和自己的人生責任,這就是觸景生情。踏上中國的國土,我們也該和中國先聖先賢的心連結在一起,和他們同感共鳴。

3.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上闕)

【譯文】從那裡可以把失去的中原眺望?入目的只有這北固樓前的風光;人事浮沈,千古興亡,都變得遙遠而迷茫。奔騰不息的獨有這滾滾流逝的大江。

*由眼前的風景,而想到自己國家和民族的生命,這便是中國讀書人的「懷抱」。詩人藉五官的感覺而進入世界,並透過五官而把世界納入自己的心中。當你登上香港的太平山,或有機會登上山東的泰山時,你又會「望」到什麼?

十四、諸天述說

聖經認為天地萬物都是天主所創造、都是好的。「天主看了認為好」這句話,不斷在創世紀中重複出現;在創世工程完畢後,聖經更明言:「天主看了他造的一切,認為樣樣都很好。」(創1:31)

在人還沒有犯罪以前,世界本來就是一個樂園,就是我們常說的伊甸園,那裡「有各種好看好吃的果樹……有河流灌溉樂園……金子很好,那裡還產真珠和瑪瑙。」(創2:9-12)

今日世界變得醜陋了,完全是因為我們不負責任地槽蹋大地的結果!如果我們再不中止對大地的摧殘,江山多嬌的中國有一天也會變成江山多「焦」的!

聖經認為大地本來也是「有情」的,以下的聖經章節都充分顯出神、人、萬物間的和諧關係:

天主,人應在熙雍山上歌詠讚美你……你以神威大能束腰,你以大力堅定山嶽……你眷顧大地,普降甘霖,使大地豐收……羊群遮蔽了牧場,山谷蓋滿了食糧,一切在歡呼歌唱。」(詠65)

此外,聖詠104篇全篇都是對大自然的禮讚,山川河嶽、鳥獸蟲魚、風雲雨露、百果五榖,無一不在顯出上主的偉大、仁慈與榮耀,人類也要和萬物一起讚美這位造物的大主宰。

讓我們在大自然中,也能目光深邃,胸襟廣闊,以深情擁抱大地,進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發掘中國人的智慧和優點

引言

每人都有優點和缺點,一個民族或一個文化也是一樣。

中國人有數不清的缺點,但也一定有不少的優點。我們不主張歌功頌德,更無必要隱惡揚善。我們需要的是以客觀、冷靜的心去全面地面對我們的一切所是(我們是什麼)和所有(我們有什麼),因為這就是我們自己。

我們要成為我們自己,站穩腳跟做人,我們要知道自己的立足點在什麼地方,然後放開懷抱,滿懷信心地向前邁進。

很不幸的是,不少中國人,尤其是香港的中國人,對自己的民族和文化相當無知,我們恥於做中國人,我們和外國人相比甚至會感到自卑。

我們如果對自己身為中國人的身份不滿和輕視,這是基於我們只看到中國人的缺陷和不足,對於他們的智慧和優越的地方則看不到,或即使看到也不懂欣賞。

的確,我們該重新認識我們自己的國家、民族和同胞;這個認識,需要我們付出一些努力,我們要「發掘」我們自己的智慧和優點。

事實上,中國人的智慧和優點雖然多,但是我們未必都知道和認識,認識了又未必能認同,更未必會願意以那些智慧和優點作為自己生活的方向,而努力去實踐

反過來說,我們中國人在擁有不少智慧和優點的同時,也有不少反面的、反見證的例子,使我們一下子由「美麗的中國人」變成了「醜陋的中國人」。這樣,我們又怎敢相信自己的智慧和優點呢?

又有時,我們總以為我們祖先有的,只是一些陳義過高、太理想化的主觀願望,以致我們會很快就決斷地說:「這不是我要走的路,這不是我們凡人可以作到的!」

中國人要變成什麼樣子?中華民族要在世界上的強國之林中承擔什麼責任,以無負於我們祖先的重託?我們這一代的年青人願意講出宋朝理學家張載的豪語:「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嗎?

讓我們從今天起,就努力去發掘和發揚我們中國人的智慧和優點--由我 們自己做起!

中國人的智慧

你知道外國有莎士比亞及其他文學名著;但你知道中國也有無數的文學巨著嗎?例如:春秋時代的詩歌總集《詩經》,語言樸實,音節優美,充滿藝術感染力。而中國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可說數之不盡,你能說出一些名字來嗎?

你知道外國有《大英百科全書》;但你知道中國有比它早三百多年的《永樂大典》嗎?它完成於明代(1408年),全書有一萬多冊,三億七千多萬字,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百科全書。

你知道外國有牛津、劍橋大學;但你知道中國的長安太學是目前世界最早的正規大學嗎?它創辦於漢武帝年代(公元前124年),比牛津、劍橋早了足足千多年!

你知道外國有文藝復興時代的壁畫;但你知道中國敦煌的莫高窟是世界最長的壁畫畫廊嗎?如將這些壁畫排列起來,足有二十多公里。

你知道外國有白宮、白金漢宮;但你可知道中國有北京故宮(紫禁城)?你知道外國有天主教的聖伯多祿大殿廣場,但你可知道中國的天安門廣場是世界最大的廣場?

你知道外國天文學研究成就卓著,天文學這類的「科學」好像全屬外國貨似的;但你可知道最早探究日月蝕的成因,最早計算日月蝕發生的規律的國家原來是中國呢?

你知道外國有亞基米德在幾何學的研究;但你可知道中國東漢時代的數學家張衡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精確圓周率的人?他在一千八百六十年前所製成的候風地動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

你知道社會現今是重西醫輕中醫的;但你可知道中國公元前三世紀的《黃帝內經》是世上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之一呢?此外,明代李時珍所編的《本草綱目》,紀載了一千八百多種藥物,一萬一千多條藥方,一千一百一十幅插圖,被譽為「東方的醫學巨典」,亦被達爾文稱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上述簡介,只是我們祖先光輝成就的一部分。我們除了自豪和欣慰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先祖成就的基礎上,向前邁進。不要讓人有「你們的祖先確是了不起,但你們卻是『起不了』」的印象。

中國人的優點--十優心

中國人是一個很喜歡講仁義道德的民族,道德名目多而優美,中國的工藝品也有很多以各種道德箴言為內容。以下所說的「十優心」,基本上是環繞著這些德目而加以發揮。

一、親親之心

  中國傳統看重倫常關係,尤其十分強調家庭生活中子女對父母的孝心。我們稱這種家庭倫常為「親親」之心。

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孝經)

愛父母親的人,不敢和人交惡;
敬父母親的人,不敢對人傲慢。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不得到父母的歡心,不可以為人;
不順從父母的意願,不可以為子。

中華民族向來重視親情,強調親情的維繫對社會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中國文化強調人必須有「情」,因為情可以化戾氣為祥和,可以使冷冰冰、硬崩崩的人際關係變得更滋潤。而這種情最適宜在家庭生活中培養,由親愛父母開始。

二、忠孝之心

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

在國家有難時不忘記國家,便是忠。

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程頤)

人如果沒有忠信,就無從立足於社會。

傳統認為我們對國、對事都必須保持一分忠信誠實之心,才能活出這分「忠」的本質。

孝者,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孝經)

孝是一種天理常規(天經地義的事),是一種人之所以為人的德行。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詩經)

父母生養我,撫育我,教導我,無時無刻不在照顧我,護衛我。要報答這種大恩大德,
好比天高地厚,無盡無窮。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孝是一切德行之首;父母生育之恩,子女要以「孝」來報答,而且要終身不忘。中國人甚至有所謂「以孝治天下」的講法,認為只要人人有孝心,家家有親情,那麼國家就可以大治,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三、樂群之心

中國人向有樂群之心。與人交往就該不論貧富富賤,反而強調團結合群的重要性。

獨樂樂,不若與人樂樂;與少樂樂,不若與眾樂樂。(孟子)

個人單獨欣賞音樂,不如跟別人一起欣賞更快樂;跟少數人一起欣賞音樂,不如跟多數人一起欣賞更快樂。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

孔子說: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來,不是值得高興快樂嗎?

事實上,中華民族素來講求合群而居,以期發揮守望相助、互敬互讓的精神。這也是中國能成為一個單一大國的原因。

四、中庸之心

中庸之道,是中國文化中一項極重要的美德。中國人主張「中以處事」,因為「中則不偏私」,不偏私則無事不平。當人事無不平,則可達致中正和平,並符合中庸之道了。

當然,我們切勿把中庸當作「站在中間」,甚至把它當作無立場、無主見。不,中庸其實是恰到好處,是不作過猶不及的事,是不極端、留有餘地。換句話說,中庸是一種生活的藝術、待人的藝術。

五、禮法之心

中國人一向被人稱為「禮義之邦」,是一個「知書識禮」的民族。

禮也者,理也。(禮記)

禮就是(生活的)道理。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

不合乎禮的事不看,不合乎禮的事不聽,不合乎禮的事不講,不合乎禮的事不做。

「禮」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般應有的禮貌和禮儀可在家庭、學校、鄰里、社會中學到。而我們亦要經常以禮待人。為了要人守「禮」,「法」亦相應出來了。

「法」是指法紀、法制,是以人民整體的利益為依歸,由國家的合法權力去執行,並帶有強制性。禮加上法,就維繫了社會的穩定。

六、尚節之心

尚節之心,是指我們應有崇尚氣節的精神。身為中國人必須重視「骨氣」,所以不能因一時的貪念而出賣我們的人格和尊嚴。屈原的氣節也是他做人的原則,使他在俗流中堅守信念,不屈不撓。這份骨氣或氣節就是我們所說的「尚節」精神。

世人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屈原)

世人都被污染,唯獨我一人清淨;眾人都已醉倒,唯獨我一人清醒。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

從不義的途徑獲取的富貴,對我來說只是轉眼即逝的浮雲吧了。

  中國的氣節之士,即使受到死亡的考驗和威迫,也不會輕易從人生的正路上退卻,這就是「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漢書) 的意義。

七、堅忍之心

中國人向來重視堅忍的精神。「咬緊牙關做人」就是這種堅忍心的最形象化的描寫。

君子能忍人所不能忍者。(邵康節)

成熟的人,可以忍受別人所不能忍的事。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孟子)

上天要給人一個使命時,必定會先鍛鍊他的心志,磨練他的筋骨,折磨他的軀體。

此外,中國人還有一些通俗的、教人忍讓的智慧之言,例如:

忍之忍之再忍之,忍到無可再忍之時,再忍一次,當能絕路逢生,轉禍為福也。

忍是學問、是藝術,憑著它可克服一切、成就一切;這是中國人相信「百忍成金」的生活經驗所積累下來的智慧。

八、善良之心

孟子相信每個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就憑著這顆善良的心,我們在生活中可以不斷行善積德,建設社會。他說過這樣的比喻:如果有一個小孩子將要掉到井裡去,路過的人見到必會盡力拯救,而拯救並不必附帶任何條件。這就是人的善良本性,亦即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惟善以為寶。(禮記)

只有善才算是寶。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劉備)

切勿因善小而不做,切勿因惡小而去做。

或許每個人都有善良的心,但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難免有所扭曲。除非透過正確的教育去矯正,否則人就不能保持或發揮原來的本性。

九、傳承之心

中國有五千年深厚的文化,這文化得以保持及延續,全賴中國人那份傳承的精神。正如金耀基先生在《傳統與現代》一書中所說:「中國人倚賴傳統。」

上面說過的「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也就是源於這分傳承之心。

再看看中國人的家庭,本身就是一個探索傳承關係的典型例子。在傳統的節日裡,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吃著、笑著、說著,以示慶祝。「家」於是成了傳承的工具。

靠著家,也依靠家的成員,五千年的中華文化便一直傳到了我們的手裡;我們又要怎樣把這文化的火種再傳下去呢?

十、樂天之心

中國文化在大自然中孕育出來,是農業文化的一種,所以對蒼天、對大地,都有一種虔敬的心情,在實踐上更演變成對天地的敬拜。這種對大自然的敬畏和仰慕,使中國人產生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再演化成「順天應人」和「樂天知命」的人生態度。這種態度在老子、莊子的著作中固然佔著主導的地位,在儒家的思想和隱逸之士的生活中,也隨處可見。

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莊子)

偶然來到世上,你們的老師他應時而生;偶然離開人世,你們的老師他順時而死。安於天理和常分,順從自然和變化,哀傷和歡樂便都不能擾亂心懷了。

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孔子)

一碗飯,一杯水,居住在簡陋街巷內,別人都會感到苦不堪言,可是顏回樂在其中的情況,不改不變。

小結:這「十優心」代表了中國人的優良傳統,也表現出作為一個中國人希望具備的性格。你呢﹖你也是中國人,你願意認識中國人的優點嗎?你願意在你自己身上,也發掘出中國人的優點來嗎?

中國人的通俗智慧

教人知足安份的:

大丈夫成家容易,士君子立志不難;退一步自然幽雅,讓三分何等清閒。
忍片刻無憂自在,耐一時快樂神仙。吃菜根淡中有味,守國法夢裡無驚。
寧可喝深山之茶,莫去飲花街之酒。須就近有道之士,早謝卻無情之友。


教人尋根源、內自省的:


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麼?不敬爹娘敬世尊,敬什麼?
弟兄姊妹皆同氣,爭什麼?兒孫自有兒孫福,憂什麼?
當官若不行方便,做什麼?舉頭三尺有神明,欺什麼?
死後一文帶不去,慳什麼?冤冤相報何時了,結什麼?
誰人保得常無事,譏什麼?欺人是禍饒人福,卜什麼?

大樑與木屑

你們不要判斷人,免得你們受判斷,因為你們用什麼判斷來判斷,你們也要受什麼判斷;你們用什麼尺度量給人,也要用什麼尺量給你們。為什麼你只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對自己眼中的大樑竟不理會呢﹖或者,你怎能對你的兄弟說:讓我把你眼中的木屑取出來,而你眼中卻有一根大樑呢﹖假善人哪!先從你眼中取出大樑,然後你才看得清楚,取出你兄弟眼中的木屑。 (瑪竇福音7:1-5)

中國近代經過了百多年的積弱,在科學、民生、民主、人權等領域上,似乎遠不及西方。我們今日享用的「文明」,如電燈、汽車、電視,或者是現代的科學,如化學、物理、數學,甚至整個教育制度、城市建設等,有那些不是學西方的?香港人受到殖民地教育的影響,接觸的西方東西可能比接觸中國的東西要多,我們甚至連名字也要西化!在這種大氣候中,要「發掘」中國人的優點,談何容易?

但我們至少有一件事可以做,就是要放下一切偏見、成見,「學習」去欣賞自己、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國家、自己的人民。

在世界數千年的文明發展過程中,中國只是近二、三百年才落後了,我們是曾經長久擁有過令世界驚訝的文明的!

因此,發掘中國人的優點,就成了今日你我的責任,這不單是為自己的國家,也是為使中國人在今日的世界中能作出應有的貢獻。

缺少了中國人的頁獻,你不覺得這個世界是美中不足的嗎?

 

關心基本法

歷史點滴

1842年8月29日 鴉片戰爭結束,滿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1860年10月24日 1856年英法聯軍攻打中國,中國再次戰敗,簽《天津條約》。1860年再簽《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
1898年6月9日 中國在列強交侵下,英國乘機迫中國將九龍界限街以北的新界及香港鄰近的235個島嶼租借給英國,為期99年,至1997年為止。這就是《拓展香港界址專條》。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申明香港是中國領土,並宣佈序除上述三條不平等條約。
1972年3月 中國在聯合國中聲明;「香港、澳門是屬於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帝國主義強加於中國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結果。解決香港問題完全是屬於中國主權範圍內的問題。」
1979年 港督麥理浩訪問中國,中國聲明將以適當方式解決香港問題。
1981年1月 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
1982年9月22日 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訪問北京,中英雙方均以「維持香港繁榮和穩定」為共同目標,同時展開香港前途問題首輪談判。
1984年12月19日 中英雙方經過22輪正式會議,終於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進行正式簽署。
1985年 成立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及基本法諮詢委員會
1988年 草委會審定並公佈基本法(草案)徵求意見稿。
1990年 草委會討論修訂基本法(草案),並提交全國人大審議。
1990年4月4日 全國人大通過並頒佈基本法。


為什麼要有基本法?

基本法的根據是中英聯合聲明,而中英聯合聲明是中、英兩個經過22輪艱苦談判的成果。這是理性、尊重事實、互諒互讓的外交工作的重要成就。

解決爭端不一定要訴諸武力,透過談判也可以達到「雙贏」。

在這次中英的漫長角力中,雙方的共識是:中國於1997年7月1日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而香港則在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下,繼續她的現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但如何可以把這樣的共識和中國方面的承諾變為事實呢?基本法就是其中一個答案。基本法在序言中,說明基本法的制定,是為了「確保國家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的實施」換句話說,基本法就是根據中國憲法的規定,把中國在中英聯合聲明中答應過的「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等理想或口號,用法律的形式規定下來,以保證這些許諾得到實踐和監督。

基本法有什麼用?

有人形容基本法是一本「小憲法」。

法律有幾個層次:最高的是憲法,其次是一般的法律,再其次是一些法例的附則等等。

憲法通常不能改動,有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意味,因為它是社會或國家行為的最高規範和準繩;如果憲法常常改動,大家就不知道自己享有什麼權利,也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在什麼情形下會觸犯法律了。

孫中山認為「憲法者,國家之構成法,亦即人民權利之保障也。」(《孫中山全集》第五卷p.319)美國潘恩也說:「正如法院不能更改法律,它只能按已制定的法律辦事;政府也以同樣方式受憲法的約束。」

基本法被稱為「小憲法」,意思是雖然在基本法之上還有中國國家的(大)憲法,但既然是「一國兩制、高度自治」,那麼香港本身便應有自己的小憲法,以使「兩制」成為可能。

在這個角度下,基本法確是一種憲制性的文件,它的效力大過一般的法律。它是日後整個香港特區社會的依據所在。

☆ 行政部門用它來制訂政策;

☆ 立法機關根據它來訂定具體法律;

☆ 司法機關根據它來確定審判的原則。

我為什麼要認識基本法?

甲、保障權利——基本法載有我們個人的權利和義務,載有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權利和義務,也載有中國政府的權利和義務。我們大家都要學習如何保障自己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同時亦要尊重對方的權利、要求對方履行義務。

乙、自衛工具——我們要善用基本法,去面對香港政府、香港警察,甚至去面對中國政府、中國駐港的軍隊!基本法是我們可以用來自衛的工具。我們要運用基本法去使基本法得到落實。

丙、參與塑造——我們多一分參與,香港就會有多一點的不同,會有我們今天參與的印記。如果我們不參與,香港還是會繼續發展,但卻少了我們的影響、偏離了我們要它走的路。

基本法一覽表

序言:☆ 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 根據中國憲法,成立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個兩制;

☆ 制訂基本法。

 
總 則
引  伸
附 件
一國 1. 領土主權
7. 土地資源
10.區旗,區徽
二. 中央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關係
七. 對外事務
八.基本法的解釋和修改
附三. 在香港有效的全國性法律
兩制 2. 高度自治 二. 中央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關係  
3. 政府組成 四.政治體制

附一,二.
行政長官,立法機關產生方法

9. 法定語文
5. 生活方式:
六. 教育;文化;科學;體育;宗教;勞工;社會服務  
4. 權利自由 三.居民基本權利和義務(政治,言論,集會,宗教,出入境,職業……遵守法律  
6. 私有財產權 五. 經濟  
8. 本地法律
11.基本法地位
九. 附則  

(上表1.2.3.代表基本法中的「條」,一.二.三.代表「章」;又上表是參考程介南《基本法基礎》)

也許你最想知道或應該知道的……

一、一國兩制:一國是最大前提

香港屬於中國,不是另一個國家(基本法#1);英國是還政於中,而非還政於香港人民。中國不是「收回香港」,而是「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因為中國自四九年起便多次聲明香港是中國領土,英國只是管治香港。1997年7月1日,英國結束對香港的管治,於是中國恢復行使原先一直擁有的主權。

如果是『一國』,那麼中國對香港一定會有相當的影響力,必要時還會干預(當然,中國已答應了不隨便干預香港事務)。所以雖然中國是主動地限制自己對香港的影響,但香港人卻不能一廂情願地希望中國和香港絕緣。

如果是『一國』,那麼香港人就應以做中國人為榮,而不應有大香港主義的心態,並以不亢不卑的態度,對中國和中國的一切,如文化、語言、歷史、風俗等,都應略有認識。又以血濃於水的情懷,和大陸同胞平等交往。

解放軍駐港,不過也是體認『一國』的主權而已。我們要求中國政府嚴格執行的反而是:「駐軍人員除遵守全國性的法律外,還須遵守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律。」(#14)

既是一國,那麼中國提出治港的港人需「愛國愛港」(愛國愛黨)也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正如美國人要愛美國人、英國人要愛英國人一樣。

二、一國兩制:兩制是最大特點

一國固然重要,但還有兩制。

一國兩制就是:除了國防和外交以外,香港特區享有高度自治,範圍包括:1.行政管理權、2.立法權、3.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而香港人現在所擁有的權利、自由和生活方式,都不會改變。

香港的自治權在某些方面比美國一個州所享有的自治權還要大。例如:美國的一個州沒有終審權,沒有自行發鈔權,沒有自己發出護照權,沒有抗拒聯邦密探進入本州拘人權等等。但香港根據基本法擁有上述所有權力。

因為是兩制,所以香港不是上海、廣州,也不會變成上海、廣州。大陸的一套不會照搬到香港來,香港的一套也不會強加到大陸去。大陸行它的社會主義,香港也會照行它一直以來的資本主義。

鄧小平認為一國兩制是「根據中國自己的情況提出來的,是和平地解決香港、台灣問題的出路」。他認為這辦法「不是一時的感情衝動,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從實際出發的,是照顧到香港的史和現實情況的」。它將長期不變,因為這是一個好的、人民贊成的、對中國和對香港都有利的政策。(以上散見《鄧小平論香港問題》八四年的幾篇講話)

在一國兩制下,我們可以稱自己是出生、或生活在香港的中國人,正如廣州人是出生、或生活在廣州的中國人一樣。

我們要變成一個「三語」的地方:粵語是我的母語,普通話是我們的國語,英語是我們這個國際大都會用以和世其它地方溝通的媒介。

三、五十年不變

我們不單有一國兩制,還要加上「五十年不變」。

鄧小平說這是一個「鄭重的承諾」,「這是有根據的,不只是為了安定香港人的心,而是考慮到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同中國的發展戰略有著密切的關聯」。他認為中國自己的發展至少也要五十年,而且需要開放的環境才能發展。為了中國自己發展,中國本身就要「多造幾個香港」,即是說中國本身也要更加開放。所以他結論說:「既然這樣,怎麼會改變對香港的政策呢?實際上,五十年只是一個形象講法,五十年後也不會變。前五十年是不能變,五十年之後是不需要變。所以,這不是信口開河。」(《鄧小平論香港前途》)

但一國兩制到底是十分新的觀念,而且沒有其他經驗可供參考。如果要成功,不單中國政府、香港市民要努力,就是中國內地的人民,也都要在這方面有所認識,才可以保證這個構思能圓滿落實。

四、參與!參與!再參與!

在過渡期中,香港正在經歷一種變動,一種很大的變動。這種變動是史無前例的。如果我們對未來有一種忐忑不安的感覺,以為這種變動不可掌握,因而生出焦慮,這是人之常情。

基督徒相信天主是歷史的主宰,但他把歷史交在我們手中,要我們去面對、去掌握、去創造。老子也認為「禍福無門,唯人自召」。所以我們與其感到無奈和消極,何不起來為歷史作個見證,在歷史中寫上我們自己的名字?

一國兩制未必是最好的構思,基本法未必是最完善的傑作,北京政權過去的紀錄也未能使我們全部放心。但既然方向已有了,前路已經展現出來,我們就要好好的去走。開闢更好的路,創造更好的前程。

中國已經承諾了,我們不必問這承諾有多真,誰也不能準確地告訴我們。但我們可以把它當真的,要使它變成真!

參與可以使不太真的變成真的,使真的再往前發展。你說我們最終會有全面的直選嗎(#68)?好,我們就準備自己去全面迎接直選。你說我們會有宗教自由嗎(#32)?我們就爭取宗教自由的全面落實;如果有人破壞這自由,我們會告到法院、告到「終審庭」(#81);再不滿意,我們可以示威(#27)。這一切都是基本法賦予我們的「權利」!基本法明明說香港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5),所以即使我是賣菜的,我也可以挺而捍衛我應有的權利!

民主不是賜與的,自由、權利也不是賜與的。巴金說得好:「真正酷愛自由的人並不奔赴已有自由的地方,他們要在沒有自由或者失去自由的地方創造自由,奪回自由。」(《巴金六十文選》)

如果我們參與,香港便會有所不同。香港前途的好壞,將和有多少香港人去參與建設香港成正比例。這些人當然包括你和我!

五、權利和義務

基本法第三章(#24 - #42)講的是香港居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它保障香港居民擁有以下權利: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選舉權與被選權、

言論、新聞、出版、

結社、示威、集會、

組織工會、罷工、

人身自由、出入境、

宗教信仰、福利等等、

而且,《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

和國際勞工公約

適用於香港的有關規定,也將會繼續有效。

我們唯一的義務是「遵守法律」。


香港有些人不相信我們會繼續擁有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權利和自由,並對將來的中國和特區政府能否使基本法落實,毫無相信心。

其實我們的權利和自由不是簡單的「有」或「無」的問題,而是有多少的問題。我們應如上面所說,要認真對待基本法,把基本法所許諾的當作是真的,而且要透過的努力、認識、參與,使它成為真的。如果我們認為基本法有不完善的地方,基本法本身也有自己的機制去修改;基本法#159就是講修改基本法的程序。

我們不要因為基本法有不完善的地方而對它失去信心。慎子說:「法雖不善,猶愈於無法。」朱熹說:「大抵立法必有弊,未有無弊之法,其要只在得人……若非其人,雖有善法,亦何益於事。」胡林翼也說:「天下無無弊之法,惟在用之者神明於規矩之中耳。」這一切都在說明,基本法雖然未臻完善,只要有關心、善於運用基本法的人,它一定會慢慢完善起來的。

中外智慧點滴

1. 釋規而任巧,釋法而任智,惑亂之道也。(韓非子)

拋棄規則而憑藉自己的機巧,丟掉法律而倚仗自己的才智,必然導致迷惑和混亂。韓非子認為治國要依靠穩定不變的法制。

2. 世不患無法,而患無必行之法。(漢.桓寬)

因為沒有法律還可以制訂,有了法律而不按法律辦事,就會使人民大失所望。

3. 自古亂亡之國,必先壞其法制,而後亂從之。(歐陽修)

修陽修有感於五代後滿時,權臣用事,綱紀不存,導致政局不穩,所以說出上述的話。

4. 用法自大吏始,而後天下心服。(宋.楊萬里)

國家能做到人人守法,法律前人人平等,「王親犯法,與民同罪」,便可以令天下人心服。

5. 人們的良好習慣需要有良好的法律來支持,因此,遵守法律就是要求人們養成良好的習慣。(馬基雅維利)

6. 疑罪從去。(漢.賈誼)

在斷案時,若證據不足,應選擇「無罪」的處理辦法。這就是「無罪推斷」原則。

教會與聖經的訓導

在促進現代社經發展的事務上,信友應積極活動,並維護正義及仁愛的原則。他們應切實相信,他們對人類繁榮及世界和平,可以作出偉大的貢獻。(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72)

天國又如一個要遠行的人,將自己的僕人叫來,把財產托付給他們:按照他們的才能,一個給了五個「塔冷通」,一個給了兩個,一個給了一個;然後動走了。那領五個「塔冷通」的,立刻去用來營業,另外賺了五個。同樣,那領了兩個的,也賺了另外兩個。但是,那領了一個的,卻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藏了。過了多時僕人的主人回來了,便與他們算賑。(瑪25:14 – 21)

耶穌說: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25:31 – 46)

一切天賦的才能,都必須善用。

天主給我們的「塔冷通」就是他給我們的才能,我們也必須善用,用來建設社會、造福人類。人的才能有大有小,人盡其才,個個努力,我們的社會一定會興旺發達。天主也是用這個原則來賞報或懲罰我們。

但我們對社會的參與是有原則的,而最高的原則,就是每一個人和所有人最長遠的利益;而這一定要以公平、正義和仁愛為基礎。而最後審判的準則就是我們如何對待身邊邊的最小兄弟姊妹,因為耶穌把他們當作是自己!

一國兩制、唇齒相依


一國兩制是中國的既定政策,自八十年代初提出以來都獲得了中國大部分執政者的共識。它不是中國對英國行使的一種手段,也不是一種權宜之計,更不是對香港人的安撫和欺騙。

一國兩制的落實,關係到香港的穩定與繁榮,也關係到中國本身的長遠發展,更是中國大陸與台灣未來統一的一個示範。

如果世上有一些國家是願意香港有前途、一國兩制能成功的話,這些國家一定包括中國在內。

我們香港人對這個一國兩制的能否成功,也將承擔一個決定性的角色。我們不可以袖手旁觀,把自己的將來放在別人的手中。

中華無落日?

中國」是一個國家,「中華」則是代表一個民族、一個文化、一群五千多年來在歷史中奮鬥和成長起來的人。

大英帝國在其殖民地遍佈全球的時代,的確對「英國無落日」的稱號當之無愧。未來的中國連同華夏文化所及的地方,又將會有一個怎樣的面貌呢?

最近已有不少人提出過「大中華」的概念。

自從中國於一九七九年採取開放政策以來,不單中、港關係越來越密切,就是澳門、台灣,及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其他東南亞國家中的華人,也漸漸和中國大陸有了突破性的發展。

據說在美國有許多華裔人士,都急起直追去「惡補」普通話,希望能及時代表美國人到中國去和中國人打交道。因為美國的公司,如果要和中國大陸做生意,或要派人到中國作經理或貿易代表之類,就會聯想到華人會說華語,或者是海外華人更易與中國大陸華人溝通。

八十年代,在新加坡大酒店的大堂中,談生意的人都講英語;踏入九十年代,酒店大堂中經常聽到的,已經是華語或普通話了。

中國人可能是世上少數特重鄉土情和民族感的民族。

不少海外華人希望在身後能歸葬中國故土;海外一些對中國一無所知的華人,竟在中國女排奪標時感動到熱淚盈眶。香港有民族感的人也許不多,但華東水災、「希望工程」等等,都能剎那間觸動起香港人的中國心


有什麼理由?完全找不到充足的理由!

也許在中國人的心中,就是有那麼的一分天生的情、天生的心。如果中國真的能在各方面發達、長進,那麼華人的「四海歸心」,也許會很易變為事實。這就是「中華無落日」時代的來臨了。

在這個大環境、大潮流下,香港肯定會在這個「大中華」的圈子裡承擔重要的角色,中、港關係又怎會不息息相關、唇齒相依呢?

逃不了,摔不掉

香港本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地理--在地理上,中國是香港的大腹地、大後方;而香港則是中國的南大門,是中國對外的一個重要「窗口」。

二、種族--在種族上,香港人和大多數的中國人一樣,都是漢人;而且香港的大部分人,更加都是廣東人。我們的上一代絕大部分都是從中國、尤其是從廣東省移居來的。

三、文化--在文化上,香港人和大陸人可說同出一源。如果香港中學生到廣東的東莞中學和該校學生座談,他們之間除了輕微的「鄉音」不同外,你不會感到兩地學生有什麼分別。

但即使中國各地有無數方言,我們還是有相同的文字,有共同的文化遺產,有大家都看得懂的文學作品。

只要受過適當訓練,我們也可以講相同的話--普通話。

四、民生--在民生方面,中、港兩地更是密不可分。連我們每天飲用的水(東江水),都是從大陸來的。其它的食品、副食品、日用品就更不必說了。大陸為我們提供的,是價廉物美的東西,香港過去的成功,和大陸在這方面的支援也很有關係。

五、政治--在政治上,中、港之間也有很深的淵源。香港曾經是刺激和啟發孫中山先生革命思潮的地方,也是孫先生早期的革命根據地之一。

德先生」(即民主:Democracy)的風能逐漸吹進神州,多多少少都和香港有些關係。

但自一九四九年來,中國政府儘管有一些機會可以收回香港,但都沒有這樣作。現在更用「一國兩制」的方式,使香港和中國能在五十年內,以互相尊重、互不干涉的方式而存在。中國在政治上可以直管香港的情況下,而不直接管治香港,這也可說是歷史上的一個異數。

六、交往--香港和大陸的交往,日益頻繁。據香港政府的統計,1977年往返香港與中國大陸的旅客僅220萬人次。1979年大陸實行開放政策後,次年兩地的旅客人數即上升至690萬,增加超過三倍;1984年躍升至1720萬,1985年2360萬,即八年內增加了十倍。

1995年更增至5970萬!

此外,如學術交流、文化交流、交換學生計劃,以及各種各樣的訪問,包括中、港宗教界間的交流、互訪,公務員間的交流、互訪,可說是無日無之,兩地的關係,實際上已到了難捨難離的地步。

經濟一體

隨著中國內地的開放政策和經濟的發展,香港和中國大陸在經濟上已到了幾乎成為一體的地步。這現象在香港和廣東省的關係上,尤為明顯。

基本上來說,這種發展是互利的。

香港對中國有利--中國需要香港的設備和經驗。

香港有較完善的硬體系統,例如法制、各種通訊設備等;也有很好的軟體內涵,例如較高的管理效率、政府最少的干預、寬鬆的執行空間等。這一切都是中國在融入世界的經濟體系中所需要的。

中國可以利用香港這個「窗口」,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經營管理經驗,加速中國大陸的建設速度和本身的改革。在這方面,有些中國大陸省分的機構,或者是香港的中資機構,如果要掌握大陸其他省分的最完備和最新資料,有時也要在香港才能獲得。

中國可以透過香港出口貨物,以增加外匯收入。

在中國獲得「外資」方面,香港是投資大陸最多的地區,而且也是外國投資中國的重要渠道。據各方面的統計,大陸的外資有超過八成來自香港。

不單如此,自九零年以來,香港更和在香港的「中資」及其他地區的華人資金,一起攜手北進,全力投入中國大陸的各項建設,一方面加速改善大陸的經濟結構和投資環境,一方面也獲得了高的投資回報,一舉數得。

中國對香港有利--中國也直接或間接地支援了香港的發展。

除了上面提到的食水、食品、副食品、日用品的供給外,中國近年在香港也有大量的投資。在這方面雖然並無確實的數字,但一般估計「不會少於一百億美元」(1993年新華社估計);直接或間接的中資企業數目則約在3200家左右。

中資四大龍頭(中銀、中旅、華潤、招商局)在香港的發展也是不容忽視的。中國銀行在1994年5月開始發行港幣鈔票,更表示了要決心逐步接下英資大銀行匯豐、渣打等的地位。

前店後廠」--香港和大陸(尤其是廣東省),在某些程度上已成為一家超級大工廠。香港是「上游」的研究發展、設計、試製,及接單、購料、製造管理的中心;廣東省是「中游」裝配、製造的工場;而「下游」的品質管理、營銷、售後服務等仍是以香港為中心。

這現象的發生,乃因為不少香港人都有鄉土情意結,如果知道回鄉設廠能對大家有利,都會樂於盡力為故鄉投放自己的心血。

另一些人則看準了大陸工資僅為香港的六分之一到十分之一,而且廠地廉宜、空間限制較少,令原是迷你型的香港工廠也得以進行較大量的生產。所以現時至少已有六成以上的製造業,包括電子、成衣、塑膠、玩具、鐘錶等,都是部分或全部在大陸進行。香港僅餘門市部甚至代表處。

由於香港的帶動,廣東已從一個工業比較不發達的省分,成為製造業出口導向的相對富裕地區。1978年廣東省的平均每人每年的生產值(GDP)只是人民幣365元,約為全國平均數的98%;到了1991年,已經增至2804元人民幣,高於大陸平均值(1714元)約64%。

共存共榮

香港近年在世界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有較高的經濟增長,中國因素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香港在國際營運、國際貿易與國際融資的貢獻上,也是中國不能缺少的。

所以當中資企業要在香港大規模發展時,中方便提出過一個口號:「壯大中資、穩住華資、拖住英資、吸引外資,以繼續繁榮香港,光榮迎接九七的來臨。」而中、港關係的良好發展,中方更認為是「既有利於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又有利於香港的穩定繁榮,不是單純為了賺錢,不是同香港人搶飯碗。」

不少人曾經預測,如果中、港關係繼續維持現階段的發展,到了公元2000年,香港將會和幾個相鄰的地區,如澳門、深圳、珠海等地,實質上形成一個以香港為軸心的大都會;到了2010年,香港更將和廣州及相鄰的地區,成為一個穗港經濟區域。到時,香港更不能和中國分開了。

中國人的智慧

我漢人同為軒轅之子孫,國人相視,皆伯叔兄弟諸姑姊妹,一切平等,無有貴賤之差,貧富之別;休戚與共,患難相救,同心同德,以衛國保種自任。(孫中山:同盟會宣言)

我們漢人都是軒轅氏的後人,大家都是兄弟姊妹,人人平等,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我們無論是快樂或痛苦,都要一起承擔,互相幫助,一心一德地去保衛國家和民族的生命。

孫中山先生曾慨嘆中國人是一盤散沙。其實我們大家都是屬於一個大家庭,是真真實實的唇齒相依、禍福與共。這對中、港關係來說,尤為真實。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 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菜根譚)

為人處世以懂得退讓為高明,因為讓一步就是為自己日後進一步留下餘地;待人接物以寬厚為快樂,因為給人家方便就是日後給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礎。

天稱其高者,以無不覆;地稱其廣者, 以無不載;日月稱其明者,以無不照; 江海稱其大者,以無不容。(曹植)

我們說天高,因為它什麼都覆蓋;說地廣,因為它什麼都承載;說日月燦爛光明,因為它們什麼都光照;說江海浩瀚無邊,因為它們什麼都容納。

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定會有許多矛盾。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假如我們遵守一些道德規範,那麼我們就會較易找到平衡,獲得雙方都滿意的解決辦法。政黨之間、官民之間、中央與地方之間、政教之間……都莫不存在矛盾。各人的量度,大公的胸襟,包容的精神,互利的追求,這一切,都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也是促進未來中、港良好關係的要素。

聖經的啟示

原來身體不只有一個肢體,而是有許多。如果腳說:「我既然不是手,便不屬於身體」,它並不因此就不屬於身體。如果耳說:「我既然不是眼,便不屬於身體」,它並不因此就不屬於身體。若全身是眼,那裡有聽覺?若全身是聽覺,那裡有嗅覺?但如今天主卻按自己的意思,把肢體個個都安排在身體上了。假使全都是一個肢體,那裡還算身體呢?……不但如此,而且那些似乎是身體上比較軟弱的肢體,卻更為重要……若是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都一同受苦;若是一個肢體蒙受尊榮,所有的肢體都一同歡樂。(格林多前書12:14-26)

中、港關係密切,中國人和香港人本來同屬一家人,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事實。聖經認為我們是一個身體的肢體,這是更進一步的血脈相連。香港不是廣州、廣州不是北京、北京不是上海,但我們都是同一身體的肢體。我們互相需要,互相補足。

聖經認為較軟弱的肢體更該受到愛護,我們香港人也因此不應以我們的進步而產生大香港主義的心態,輕視同屬一個身體的其他肢體--大陸的兄弟姊妹。我們同乘一條船,面對著同樣的未來,也分享著同樣的命運。香港繁榮,中國得利;香港跨台,中國倒霉。

反過來也是一樣。

國旗與國歌


楔子

世上沒有一個國家沒有國旗和國歌。美國有,英國有,法國有,印度有,古巴有,其他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的國家都有。中國當然也有。

每當有國際盛事的時候,我們會看到各國的旗幟飄揚。

在聯合國大會時,在世界杯足球比賽時,尤其在奧運會中,我們會看到一片片的旗海,我們會看到優勝者所代表的國家的旗幟,在該國國歌的伴奏中緩緩地升起。

香港在九七回歸之後,已經由英國殖民地,變成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香港成了中國的一部分,所以中國的國旗和國歌,也就變成香港的國旗和國歌。

標記.制服.校徽

在我們的周圍充滿標記,我們需要標記。

我們的身體本身就是一個標記。它代表「我」。我打扮、修飾我的「身體」,因為我想別人喜歡,尊敬「我」。

我的校服是一個標記。它代表我是一個學生。校服上的校徽更代表我是某間學校的學生。所以當我想要進入一些不適當的場所時,我會先除去校服,或至少把校徽蓋上!

國旗

從遠古到現今,人類會用一些獨特的圖案來表達某些特別行為或活動;也可以說,只要我們看見了某一個特別圖案就知道是那一個時代的產品,譬如半坡文化的特別圖案,甲骨文字等等。從前兩陣交鋒,更是旗幟分明。「旗幟」的作用和意義,顯而易見。

作為一個國家的象徵國旗,在我國各朝代已有不同形式的旗幟出現過。清朝正式用「金龍旗」作為國旗,通稱為黃龍旗,這是我國首次正式的國旗。

公元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建立民國。中華民國政府於公元1928年公佈國旗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其中白日的十二光芒代表一年十二月與一日十二時辰的週期與自強不息,青天代表光明、純潔與自由,白日表示坦白、民權與平等,滿地紅表示犧牲流血、民生與博愛。
到了公元1949年7月,在中國政協會議上,確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為五星紅旗。其含義是旗面的紅色表達熱烈,似紅霞一片,象徵革命;旗上的五顆五角黃星及其相互關係,象徵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星呈黃色,則表現了中華民族是黃色人種的民族特徵。
其實每一個國家的國旗都會利用圖案表達其民族的獨特性。譬如在亞洲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日本國,其國旗是一面太陽旗。日出是日本王朝的象徵,歷代均以太陽為尊。
而和我們香港淵源甚深的英國國旗,由深藍底色和紅、白「米」字組成。正中是有白邊的紅色十字,其餘是白色交叉十字和紅色交叉十字,它們是分別代表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守護神(主保)。

美國的國旗是星條旗:十三道紅、白條象徵最初的十三個州,而五十多顆白色的五角星平行排列,象徵現時的各個州。而美國國旗由於聯邦各州數目的增加而多次改變。
還有很多其他的例子:如南美洲的古巴國旗,三條藍色橫帶,代表獨立時有三州;白色象徵爭取獨立、自由與和平;紅色為紀念革命先烈;五角星象徵獨立的光輝。
印度國旗,中間法輪象徵大自然的力量與輪迴,廿四條輻射線代表一天廿四小時生生不息;上部橙色為印度教傳統色彩;下面綠色代表回教精神;中間白色則為兩派宗教融合的象徵。
歐洲方面,法國紅、白、藍三色旗於法國大革命時使用,象徵自由(Liberty)、平等(Equality)與友愛(Fraternity)。革命期間亦曾以這三種顏色作為帽徽。革命成功之後推翻王朝,建立共和,對世界的影響鉅大。


從以上這些國家的國旗例子來看,國旗不單是旗幟,而且在旗面的每一個圖案都有它的象徵意義。它代表著一群有獨特性的人群,一個與眾不同的民族。因此我們應好好的去研究每一面國旗的象徵意義,並懷著尊敬、欣賞,甚至默想和敬崇的心,去看每一面國旗。

中國在1990年6月28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其中第一條和第三條說:為了維護國旗的尊嚴,增強公民的國家觀,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根據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中華人民共和的象徵和標誌,每個公民組織,都應當尊重和愛護國旗。

以上的國旗法,很明顯指出國旗是國家的象徵和標誌,每個公民組織都要尊重和愛護,未能做到尊重和愛護國旗的公民(國民),即表示他們沒有維護國家的尊嚴。

要培養或加強一個公民的愛國情操,亦可從國旗開始。所以大部分國家都有升旗禮,而全世界注目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也不能少了升旗、奏國歌的頒獎儀式。一個優勝者踏上頒獎台時,其國旗在國歌伴奏下緩緩升起,在場所有人都要用起立和注目禮,表示對該國家的尊重;若在場有人未能在行為上表現出來,就會受人非議。

多年前就有一位奧運冠軍,因為在頒獎台上表現出對國旗國歌的輕蔑,而被褫奪了冠軍的資格。

在台灣,許多學校每天都有升旗禮,在聽到國歌廣播時,所有老師、學生、來賓,都要於下手上的工作,肅立,面向升國旗方向,靜待升旗禮的完成。

在美國、歐洲,許多教堂都會在門口或在室內,在顯著的位置上,懸掛國旗,以示教會的精神是愛主、愛人,愛教、愛國。

這種愛國精神的培養,尤其適合年紀較小的小朋友,把抽象的愛國情操,轉變為具體化的行動,使小孩子容易明白和學習。所以國旗的尊重在國民(公民)教育中應佔一重要席位。

國歌

國歌和國旗的意義相同,也是代表一個國家,和這個國家的立國精神。有時單單是閱讀一首國歌的歌詞,就知道這個國家在創建時的艱辛和所走過的漫漫長路。

下面是幾首世界其他國家的國歌(有些是節錄),你能說出這些國家的立國精神,和他們所走過的路嗎?

法國國歌

前進,祖國兒女!快奮起,光榮的一天等著你!你看暴君正對著我們舉起染滿鮮血的旗!聽見沒有?凶殘的士兵狂叫在我們國土上,他們衝到你身邊,殺死你的妻子和兒郎。武裝起來,同胞!把隊伍組織,前進!

當我們開始走進生活,前輩們已經不在;我們去找他們的遺骸,他們的英雄氣慨。我們不羨慕僥倖偷生,願與他們分享棺材;為他們報仇或戰死,就是我們最大的光彩!武裝起來,同胞!把隊伍組織,前進!

朝鮮國歌

看一輪旭日光芒,普照美麗富饒的土地礦藏,祖國三千里江山如畫,五千年歷史悠長。燦爛輝煌的民族文化,培育著光榮人民成長。讓我們英勇保衛祖國,貢獻出全部力量!
美國國歌

哦!你可看見,透過一線曙光,我們對著什麼,發出歡呼的聲浪?誰的闊條明顯,冒著一夜炮火,依然迎風招展,在我軍碉堡上?火炮閃閃發光,炸彈轟轟作響,它們都是見證,國旗安然無恙。你看星條旗依然高高飄揚,在這自由的國家,勇士的家鄉。

文萊蘇丹國歌

上帝保佑文萊,蘇丹陛下萬歲!依仗著公道和權威,領導人民把國家保衛;祝願祖國繁榮,蘇丹安泰,至高無上的神,保佑蘇丹國文萊!

馬爾代夫國歌

我們懷著最美好的願望祝頌祖國的統一。美麗的國旗擁有無上權力,我們要向你敬禮。你指引著成功、幸福、勝利,綠紅白三色真美麗。向為國爭光的英雄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英國國歌

上帝保佑女王,祝她萬薵無疆,神佑女王。常勝利,沐榮光;孚民望,心歡暢;治國家,王運長。神佑女王!

阿爾及利亞國歌

憑著純潔無垢的血渠,憑著震撼大地的雷霆,憑著迎風招展的旗幟,它自由飛舞,滿懷豪情,我們發誓起義,不惜流血犧牲,為了保全阿爾及利亞的生命。天作證,天作證,天作證!

牙買加國歌

永恆的天父賜保佑,用你強有力的手,保佑我們獲得自由,永放光輝,天長地久,請把真知灼見賜給我們的領袖。公道、真理永放光華,親愛的牙買加。牙買加,牙買加,親愛的牙買加。

加拿大國歌

啊!加拿大,我們的父母邦!光榮的花冠戴在你頭上。你的手裡拿著寶劍把十字架挂上。

你的歷史是一部史詩,無比地壯麗輝煌。你烈如火,你堅如鋼,英勇地捍衛法律保家鄉。

盧旺達國歌

啊!盧旺達,給我生命的大地,我無畏地、不疲倦地讚美你!今天當我想起你的成功,就要歌頌曾經創造不可磨滅的共和國的先鋒。眾姊妹,眾弟兄,盧旺達的兒女挺起胸,讓我們擁抱她,在和平與真理中,在自由中,在和諧中。

中華民國國歌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咨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中國國歌的旋律,大家可能都聽過,中國運動員如果在奧運中得到金牌,在頒獎禮中奏出的就是中國的國歌。它的歌詞是這樣的: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前進!

這是一首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是1935年電影《兒女風雲》的主題曲。它描寫「九一八」(日本侵略我國東三省事件)後,一個青年詩人擺脫頹廢生活,參加抗日義勇軍的悲壯故事。那時,中華民族真是「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一九四九年,當中國要制定國歌時,要求歌詞要注意:

1. 中國特徵;

2. 政權特徵;

3. 新民主主義;

4. 新中國之遠景;

5. 限用語體,不宜過長。

經過熱烈討論後,決定了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至於那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的時候」應否保留,總結了多數人包括周恩來的意見後,一致認為中國前面還有許多敵人,留下這句話,可以常加警惕。而且原歌的詞和曲都很雄壯、豪邁,節奏鮮明,有革命氣慨。

國歌歌詞於1978年曾經修改,1982年又再恢復原貌(包括保留「最危險的時候」那句)。這是希望人們在唱著《義勇軍進行曲》時,不會忘記中國過去受侵略、受壓迫的苦難,不會忘記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鬥爭,不會忘記今天的大好河山來之不易。

唱著它,我們會居安思危;唱著它,我們會士氣高昂。這是民族的吶喊。

小結——釣魚台島上

在九六年的一次港、澳、台闖釣魚台行動中,一位叫林啟昌的醫生隨船隊出發。當他目睹中國國旗插上了釣魚台島,又被日本人強行摘下時,他說出了內心強烈的感受:「這是對中國(人)的侮辱!」國旗確實是代表一個國家的尊嚴和領土的完整。

你又怎樣看待國旗及和它相連的國歌呢?

中國人的智慧

舊國舊都,望之暢然。雖使丘陵草木之緡,入之者十九,猶之暢然。(莊子:則陽)

看到自己熟悉的城市或家鄉,心裡就特別舒暢。即使是丘陵草木使她顯得面目不清,甚至掩蔽了家鄉土地的十分之九,心裡仍覺舒暢。

中國人很重鄉土情,我們對於童年時所經歷的一切,其實也有很深的感情。把這感情擴充開來,就是我們對國旗和國的崇敬。因為它們代表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家鄉。

聖經的啟示

耶穌臨近的時候,望見京城,便哀哭她說:「恨不能在這一天,你也知道有關你平安的事;但這事如今在你眼前是隱藏的。的確,日子將臨於你,你的仇敵要在你四周築起壁壘,包圍你;又要蕩平你,及在你內的子民。在你內決不留一塊石頭在另一塊石頭上,因為你沒有認識眷顧你的時期。」(路19:41 – 44)

聖經很少記載耶穌哭,哭耶路撒冷是很特別的記載。

有一次,當耶穌在一座小山上,朝西一望時,聖城的美麗景色,立刻呈現眼前。但耶穌卻看到這座美麗的城池,不久將化為灰飛煙滅,他深愛的人民,也將國破家亡。這不禁使他潸然淚下。

當時沒有國旗,也沒有國歌。但耶穌十分愛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國家。所以,如果他會在看到京城將滅時而哭,當他看到國旗和國歌再也不能代表他深愛的國家、民族時,他也是會哭的。

我們的國家、民族感又會有多少?有多深?

以中國人身份為榮


中國人這個身份

我們生活在香港,無論是作為香港的中國人,作為中國的香港人,或作為在地球村裡的一個人,我們都不可避免地有一個明確的身份--中國人的身份。

我們對自己這個『中國人』身份有怎樣的感受?

當我們踏上成長路時,在生理和心理上會有不少的改變;每個人多多少少也會留意到自己是在成長中,有時更會很在意自己的轉變,亦介意別人對我們的觀感。

有時候,我們忽然會問:「我是誰﹖」「我將來會怎樣﹖」「我的志願是什麼?」 「我的理想是……?」

但我們也會加上一句:「我是什麼人﹖

答案除了是男或女外,或者你會記起自己是哪個地方的人。對!是香港人。不過不要忘記,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是中國人

中國人?

或許,對「中國人」這個身份,你會感到陌生,不知怎樣去肯定,甚至亦如某些人的感受:迷惘、無奈、甚至不太願意承認。

其實,我們可以理解這種感受是源於百多年來中國的積弱。試想想自從一八四零年鴉片戰爭至今,中國的政治、經濟,甚至道德都在滑坡,連一向自以為博大精深的文化也被一些人質疑,整個民族在世界強國之林中已佔不了什麼重要的地位。於是,有誰願意光明正大地自認做中國人呢﹖

因為,做中國人看來已不大光采。

香港人尤其有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傾向,因為不少香港人都有所謂「大香港人」心態,認為自己在許多方面都比大陸的「中國人」強!例如說香港人較乾淨、較有禮貌、較民主、較理性……總結一句,香港人夠現代化。

而大陸人?……所以,這些「大香港人」自然便羞與大陸人為伍!他們有各式各樣對大陸人不滿的表達,連不喜歡新移民的理由,也只不過是因為他們滿口鄉音!

再加上長期以來,香港沒有國民教育或民族教育,對中國更有很多莫明其妙的偏見與誤解。近來在推行國民或民族教育時,也有人不斷在我們耳邊,說出民族教育可能出現的「流弊」,使我們更加舉步維艱。

這樣,香港人的中國人身份又從何建立呢?

車國人的故事

以下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一九八零年一個青年學生的身上。

記得那年唸中二,也是空閒無聊的日子,放學後總是四處逛逛以消磨時間,總不會拿起書本來唸。初中的日子,大部份也是如此這般的混過了。

那時,大部份同學總愛掛著白色的小袋子充當書包--這是潮流。於是,花了二十多塊錢買了一個小袋子當作書包。可笑的是,這個「書包」就連一本書也放不下。

回家後,不知從那兒來的衝動,就拿起藍色的原字筆,在小袋子的背後寫上「中國人」三個大字。寫完了,再三看過,覺得很滿意--但不知是為「中國人」三個字,還是為了有個新書包﹖

第二天早上,拿起新書包時,心中頗為猶疑:用不用新書包呢﹖若在上學途中給人看到「中國人」三個字,會不會訕笑我呢﹖回到學校給同學看見,情況會不會更糟呢﹖

果然一如所料,上學途中在半遮掩的情況下,仍然給人投以奇怪的目光--不知他們心底想些什麼﹖可能會取笑道:在這個年代,竟還有人會直認自己是個「中國人」!

回到學校,情況更差。記得有位同學不停地追問:「喂!幾時做了『中國人』啊﹖」另外,還有位同學說:「既然是『中國人』,幹嘛要寫出來呢﹖有必要澄清嗎﹖」

幸好人性是善忘的。過了第二個小息,他們似乎不再以我為笑柄。

好不容易熬到放學。回到家後,找來一枝原字筆,狠狠地在「中」字上加了三劃,硬把「中」字變成「車」字;把「中國人」變成了「車國人」。

望著「車國人」三個字,心中有些奇怪的滋味;是甚麼滋味呢﹖又說不出來,可能是一種釋然的感覺;或者是一種很深的內疚吧!

歲月溜掉了不知多久,但這件事卻一直留在心底裡……。

究竟,我是個「中國人」呢﹖還是「車國人」呢﹖而「車國人」又有什麼意思呢﹖


各位同學,你看完這篇短文,心中泛起的第一個感覺是什麼呢?你又有勇氣站起來,告訴別人你是「中國人」嗎?你會以做中國人為榮嗎?

出於污泥而屬於污泥的蓮花

蓮花生長在滿是污泥的池塘,如果沒有池塘和污泥,則難有眼前可愛的蓮花。

蓮花「出於污泥」:污泥可以沒有蓮花,但蓮花不能沒有污泥。然而污泥卻因為有蓮花,而展現出自己擁有孕育出可愛可貴生命的驚人潛力。

蓮花的美麗和芬芳,絕不因為與污泥有不可分割的關係而減損絲毫,蓮花絕對可以媲美大自然中任何花卉。大自然因為有蓮花而更美、更多姿多釆。

蓮花屬於大自然,屬於池塘--更屬於貌不驚人而肥沃的污泥。別人可以看不出污泥的肥沃,但身在沃土中的蓮花,可以無視沃泥給它的滋養嗎?

如果你是蓮花,你會因自己出身池塘中的污泥而有何感受呢?

他是我的爸爸

電台曾於數年前『光輝人生--真人真事』節目中,報導過這個故事:

在香港一間小學的大門外,每到放學時間,無論風雨陰晴,必有一位中年男子喜悅地準時到來,接一個三年級的小女孩瑩瑩放學。有一段頗長的時期,每當瑩瑩的同學見到該名男子時,總是怕得張大眼睛,或是以小手掩著驚怕得張大的咀,驚惶地掉頭跑掉。

該名中年男子臉無面皮、兩面赤紅、兩眉盡失、眼角異常,雙手只有兩三隻得半節手指的手,樣子確實怪異。每當活潑可愛的瑩瑩見到他在校門等候著時,她必雀躍地叫一聲「爸爸」,然後立刻上前去擁抱他。

對其他人來說,他是可怕的;對瑩瑩來說,他是可愛的。

原來這位爸爸在一年多前,曾用濕床單裹著瑩瑩,從紅紅的大火中把她救出,他自己卻因而被火燒至重傷。瑩瑩深深體會到自己的生命是爸爸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來的。

火海餘生後,全家只餘下他們父女兩人相依為命,她常為仍能擁抱活生生的爸爸而高興,並為自己有一位偉大的爸爸而驕傲。

我們又怎樣看我們自己的國家呢?

繼往開來尋路向:承先啟後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壯大的民族之一。在世界各古老文化中,如巴比倫曾璀璨一時的文化,已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湮滅;唯有中國文化,雖幾經風霜波折,卻以其獨特的生命力,歷經數千年而綿延不斷。

為什麼中國文化能夠綿延不斷的發展下來?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中國文化的綿延不斷,其『親親』、『重孝』、『慎終追遠』等觀念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重孝』是我國的立國之本,有人形容中國是以孝治天下。

從前有《楊香打虎救父》的故事,述說十四歲的楊香奮不顧身,赤手空拳和老虎搏鬥,使他爸爸免受老虎傷害。難道楊香不怕老虎?為什麼十四歲的孩子能如此勇敢不怕死呢?這就是中國人『重孝』的力量。

『親親』和『慎終追遠』更把我們在歷史的縱線上和在地域的橫線上,立體地捆成一團。

『親親』的觀念除『重孝』外,亦產生了『同姓一家親』的具體實踐,並在中國促使很多的『宗親會』產生,如陳氏宗親會、李氏宗親會等;這些宗親會的工作包羅萬有,總而言之都是服務鄉里。而這些宗親會就是親親觀念的橫面發展。

在中國人的追思節日如『重陽節』和『清明節』中,我們都隆重其事地拜祭祖先,這種慎終追遠的祭祖行為,其實就是跨越時間限制的『重孝』實踐。按孔子的說法,這種孝道的『慎終追遠』更可以導致『民德歸厚』,令社會的風氣變得更好。

岳飛的母親在他的背剌上『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家傳戶曉的故事,講的就是如何由母子的『親情』,推展而成為不怕犧牲的愛國情。

我們的先祖先賢,有些人也能將自己那分對人對物的情,昇華而成為一種改善眾人處境的力量。例如魯班和扁鵲,既發揮自己專長,又能幫助大眾;先師孔子把教育平民化,實行有教無類,連在困難環境中,仍能誨人不倦,這是他對『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這句話的最佳註釋。

先賢活出的智慧、特殊品格和氣質,都是人性光輝的一面,也是中國文化寶藏的一部分。我們手上的這些可貴寶藏能否增值,就在於我們能否認識和傳承這份豐厚的生命力,以發揚這個文化中光輝的部分。

當然,這種精神絕不是只屬於過去的。

在九七年農曆初四,香港沙田乙明村一家五口在睡夢中,突然發現全家身陷熊熊火海,兩兄弟眼見母親無力逃離火場,便奮不顧身地合力用窗簾和繩索把媽媽從危難中救出。從前的『打虎救父』與現今的『火海救母』,都顯示這種親情關係或『重孝』美德,能發揮強勁的力量。

在九六年九月,不少香港中國人在『保衛釣魚台大行動』中表現的那份激情,加上陳毓祥先生在行動中遇溺身亡,更令全球華人對『保釣』的熱情升溫,及後『保釣勇士』在釣魚台上的插國旗行動,也說明我們體內有的是愛國的情和血。

從古至今,中國人將各種層次的『親親』之情,在生命中表露出來,形成不少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這些故事足以顯明,中國人有著高貴的品格和氣質,同時也是祖先給我們留下來的寶貴遺產。

我們是否願意加入這些先行者的行列,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並繼承先人的遺志,以發揚中華民族的美德呢?

情繫中國

一般的國民對自己的國家都有一分情,中國國民也不例外。

要解說「中國情」,不是件容易事,以下我們嘗試把香港人的「中國情」分作三大類,以便分析。

第一種情是一種理想主義之情

這種人對中國、對民族、對文化一直都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情感,心底裡憧憬著,也營造著一幅偉大祖國、壯麗河山的圖畫,認為中國的一切基本上是完美的,凡是中國的對他都有一分親切感,他都覺得可愛,自己有幸成為神州大地的承繼者、龍的傳人,真是榮幸之至。

第二種情是一種現實主義之情

這種人看事物是基於事物的本身,而非靠情感來衡量。他們對中國是有一份真感情,但不會有過熱的反應,對於中國的是與非也會冷靜地看待。這種人會如實地看待當前的事,相信現實與感情有相依的關係。

第三種情是一種比較悲觀的情

這種人被中國往昔及當前一切的不幸及苦難所壓倒,在他們眼中,中國大概已沒有希望,有的只是灰暗的前景。心底裡總是以為作為一個中國人,是一件很悲、很糟的事,覺得中國是受著不必要的折磨,自己也是個無故受牽累的人。於是他自然地不想作中國人,但又無能力去改變自己的身份,唯有把這種身份隱藏。

你對中國有的又是那一種情呢?作為一個中國人,你會感到自豪嗎?

中國人的智慧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我長聲嘆息止不住淚流滿面啊,可憐人生多麼艱難;前面的路途又遠又長啊,我將上上下下追求和探索人生。

為百姓的生活艱苦而流淚,為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而不怕艱難地走向漫漫的長路,這是屈原對自己國民身份肯定的方式--他肯定自己,也肯定自己的國家和人民--這也是他對自己國家和人民所作出的承擔。

昔有學步於邯鄲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 (班固:漢書)

從前有個人到邯鄲去跟人家學走路,連個大概的樣子也沒學到,又把自己原來的走法忘記了,結果只好爬著回家。

這個故事的重點不是叫人不要向別人學習,而是叫人不要忘掉自己原有的東西。如果一個國家的國民對自己的國家沒有信心,對自己的身份又不感到自豪,以為自己一無是處,反而相信自救的方法就是無條件的學人家、崇洋法,那麼他們最後就有可能變成邯鄲學步了。

孟子曰:「欲貴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貴於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孟子:告子上17)

孟子說:「希望尊貴,這是人們的共同心理。但每人自己都有可尊貴的東西,只是不去思考它罷了。別人所給與的尊貴,不是真正值得尊貴的。趙孟所尊貴的,趙孟同樣可以使他下賤。」

孟子認為我們必須有自尊心,自己看重自己,不能靠別人的尊重。在這個世界上,一個國家和他的國民,也必須學習自我肯定,否則,別人是不會肯定你的。

聖經的精神

天主說:讓我們照我們的肖像,按我們的模樣造人……天主於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就是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女。(創1:26)

你造成了我的五臟六腑,你在我母胎中締結了我。我讚美你,因我被造,驚奇神奧;你的工作,千奇萬妙!我的生命,你全知曉。(詠139:13)

基督徒相信人是天主的肖像,都是尊貴的、平等的。每個人都應自尊,亦應尊重別人。
天主是全能的,也是有大智慧的造物主,他所創造的一切,在這個大自然的生命網絡裡,都有獨特而不可取代的地位,無人有權加以否定。

因此,如果我們說自己無用,或說自己是廢物,基督徒會認為這是對上主的一種不敬,甚至是「侮辱」,因為上主是不會創造「廢物」的!

 

 

民族感與愛國精神


前言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零時,香港的地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由一個英國殖民地,回歸中國而成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這是一個崇高而莊嚴的時刻: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經歷了一百五十六年的漫漫長路,終於重新跨進祖國溫暖的家門。我們在這裡用自己的語言向全世界宣告:香港進入歷史的新紀元。

這是香港首屆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在他的就職演辭中的第一段說話。

香港回歸後,我們的身份確定了,我們已經成了真正的「中國人」。我們不再在一個「借來的時間內,活在一個「借來的地方」中。

香港是我們的,我們大部分人和我們的大部分子孫,都要永久住在這裡,和香港共榮辱,與中國共存亡。

在出外旅遊進入別國時,我們也無需再在英國人、香港人、中國人三者之中猶豫,尷尬地不知道應該如何填寫我們的「入境申報表」。

我們只該堂堂正正地、實事求是地填寫「中國人」就夠了。

中華民族

香港人是中國人,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

中國是一個有五、六千年歷史的古老國家。其傳統文化,代代相傳,非常豐富;而創造這偉大歷史和文化的人,就是中華民族——一個以漢族為大多數,而包含了六十多個少數民族的大民族。

一般來說,一個民族都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血統,並源於同一個人種;這些人在一個大範圍內生活,吃類似的食物、使用類似的語言和文字、逐漸適應了類同的氣候,於是就形成了相近的性格和類同的生活習慣。

經歷了一段長時間之後,這群人就因為他們的親密關係而產生一份特別感情,這種感情把這一群人緊緊地扣在一起,並且世代相傳下去,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民族感情。

我們用「類同」這個詞,因為中國實在是幅員廣大、種族眾多。即使單在漢族人中,東西南北的生活習慣、風土人情,就已經十分不同;少數民族就更不用說了。

但從全球民族、風俗來看,中華民族和歐洲人、非洲人、南美洲人,畢竟是有更大的分別。在這個角度下,中華民族中的所有人,就可以說是大同小異了。

也是在這個角度下,我們是屬於一個多元化的大民族——中華民族。

民族感

民族感是一種對民族的感情,一種主觀的感受,這感受使我們對自己的民族產生特別的感情。

例如我們常會提到「同姓三分親」;如果是自己人,會較易「同聲同氣」;到外國旅行,見到華人,就自然有一種親切感、一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這種主觀感受,在積極方面還可以進一步表現為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責任感,並化為我們生命中的一種道德力量。

這種自尊心和責任感,會使我們以身為中國人為榮,或使我們在其他國、族人面前,特別小心我們的言行,以免人家對我們的國家、民族產生壞印象。

和其他地方比較,中華民族有一個特點,就是它幾乎與中國成了同義詞。當我們提到中華民族的時候,就會立刻想到中國,而中國則是一個主要由中華民族組成的國家。

對近代中國有極大貢獻的孫中山先生也曾提倡民族主義,他主張的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就是以民族主義居首。

他認為民族主義可以用來「挽救中國危亡」(1924年民族主義第一講);並認為「民族主義是國家圖發達和種族圖生存的寶貝。」(同上)這對當時正面臨受到列強瓜分命運的中國來說,無疑是很有力的武器。

愛國精神ABC

我們能對自己的民族有感情,就能愛這個民族,和愛這個由這民族組成的國家。但我們要如何愛國呢?

有些人諱言愛國,認為愛國者眼光太狹隘;有些人則希望能以愛國主義去感召離開了祖國母體多年的香港人。

這裡只是對愛國的一些提示,各同學可以發展出一套自己的愛國標準和方法。

一、對自己的國家要有一分溫情和敬意

錢穆先生在他的《國史大綱》中主張:一國的國民,對自己國家的歷史該有一分「溫情和敬意」。

我們亦可以引伸說,國民對整個國家都該懷有這種「溫情和敬意」,正如我們對我們的父母、朋友,對所信仰的宗教等,都該懷有溫情和敬意一樣。

二、愛國要理性

但溫情和敬意並不等於盲目的愛,不是要凡事歌功頌德,也不是要事事隱惡揚善。愛國必須是理性的。

但理性亦不等於無動於中,更加不是「冷漠」;理性的人仍然是可以有感情,甚至是可以有熱情和激情的。

三、愛之深、責之切

理性的愛國者不單可以,而且應該認識中國的一切,並加反思、批判;我們越愛中國,就應該越懂得反思和批判。越多國民對自己的國家加以反思和批判,這個國家才會越進步,至少不致於繼續犯錯。

有反思和批判能力的國民,是國家的最好監督者,而這些監督者,是守護國家廉潔,或醫治國家腐敗的重要力量。

四、愛中國的香港人不要做的事

第一,不要讓過去成為包袱。一百五十六年的分離、中港兩地制度的不同、東西文化的差異、中英的爭拗、六四的情結……這一切都在影響著我們,牽動著我們的情緒和神經。但這些都不該「決定」我們和中國大陸的交往方式,或使我們對大陸產生疏離感。

第二,不要用某些西方人的偏狹眼光去看中國。今日有些歐美人士由於對中國不了解而對中國產生恐懼,他們也有些人不自覺地中傷、醜化,甚至「妖魔化」中國;還有些人甚至主張「圍堵」中國。他們的言論有些是對的,有些是錯的,有些只是出於誤會。我們必須思考、過濾一切,不要照單全收。

五、對中國也適用「無罪推斷」

由於過去歷史的影響,許多香港人對中國都不信任,在中、港發生爭拗時,甚至在中、美發生爭拗時,我們會在不清楚問題之前,就不自覺地站在中國的對立面,判定問題是出在中方。

「無罪推斷」本來是法治的重要精神之一,即是:假如沒有充分證據去證明一個人有罪,就要假定他無罪。對於中國,我們更該如此。

胡適先生說:「有幾分證據講幾分話,有七分證據不講八分話」,如果我們不是有充分理由看出中國不對,我們不要人云亦云地,總認為中國或中國政府有問題。

例如,我們不要總是以為中國不會信守「一國兩制」的承諾,也不要總是對「親中」的人士懷有偏見,或者認為任何替中國講話的人,就一定是在出賣香港等等。

六、建設中國,與中國同行

但愛國最重要還是建國。

作為一個學生,我們最重要是求取學問,培養良好的性格,快樂、健康地成長。我們要放下所謂的「大香港」心態,即不要事事以香港人的想法和工作方式為唯一的或最高的標準,而願意和所有中國人一起,用大家都能夠接受的方法,去建設這個屬於我們全體的國家。

此外,凡一個好國民要作的,我們都要學習去作,如認識祖國、關心祖國、美化環境、納稅、投票等等都是。

七、為民主、法治奠下全民基礎

中國需要民主、法治,但這不單是一個制度的問題,也是人民素質的問題。

我們必須在學生時代,就已經刻意去培養自己的民主和法治性格,例如守校規、尊重公共秩序、尊重他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等。

我們要積極參與和我們息息相關的校園生活,尤其是學生的自治活動(如學生會),並學會在競技中和人作公平的競爭,絕不投機取巧,也不作出「勝之不武」的舉動;在失敗時,更要有「輸得起」的風度。

八、扎根祖國、放眼世界

真正的愛國,必須伴以世界的胸襟,否則,就會變成狹隘的「國家主義」,這對世界的和平、人類的大同,都是毫無益處的。

但世界胸襟也不等於沒有立足點或著力點,我們立足的、著力的地方就是我們的香港、我們的祖國。我們要認識到,香港、中國和世界是互相依存、互相補充的。

其實,懷著世界的視野而好好地建設本地,這本身就是對世界的建設和貢獻:我們正是為了一個美好的世界而建設自己的國家。因為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是必須有一個美麗的香港和美麗的中國的,這才是一個多元的、七彩繽紛的世界!

九、走自己的路

中國是一個大國、古國,有自己的歷史、需要和局限。

我們要向別人學習,但最後還是要創造自己的前途、掌握自己的命運、走自己的路。

如果我們從今天起,就多關注國家的命運和前途,我們將來就可以有更大能力和眼光,去找到自己應走的路。

愛國愛民的民族英雄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愛國愛民、高風亮節的民族英雄,他們的故事和這些故事背後的精神,都值得我們認識、討論、效法。

岳飛(宋代)

岳飛在少年時代就勤力讀書和勤奮習武,以待成長後在這個多災多難的環境中,投身報國。從相傳是他所寫的《滿江紅》,就可看出他對國家是多麼熱愛。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瀟瀟的急雨剛剛停歇,我心頭的積忿怒不可遏。手扶欄杆,抬頭遠望,對著長空大聲呼嘯,我豪壯的情緒激昂而熱烈。三十歲功名事業一無成就,疆場上,我千里轉戰,披星戴月。不要馬馬虎虎把青春虛度,到了晚年,白白地悔恨、悲切。

靖康年間的恥辱還沒有洗雪;我心頭的仇恨怎會泯滅!我要駕著戰車勇猛衝殺,把敵人佔領的賀蘭山踏缺。對金國侵略者我極端痛恨,恨不得吃他們的肉,飲他們的血。有一天,徹底收復了中原的土地,朝見君王,我為祖國建立了功業!



秋瑾(清代)

秋瑾,別號鑒湖女俠,因感於國家、民族面臨滅亡的危機,所以投身清未革命。她曾參加當時的著名革命組織「同盟會」,後在一次革命起義中失敗被殺。

她在中國重男輕女舊社會中,以巾幗不讓鬚眉的氣慨,成為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女英雄。她所寫的詩詞,擲地有聲,充滿豪邁、激越之音,洋溢著愛國愛民之情。以下是一些例子:

漢家宮闕斜陽裡,五千餘年古國死;一睡沉沉數百年,大家不識做奴恥。(寶刀歌)

中國在沉睡,國人在沉淪;誰能喚醒群眾呢?

莽莽神州嘆陸沉,救時無計愧倫生。(感懷)

在國家多事之秋、民族存亡之際,我竟然拿不出絲毫辦法,真慚愧啊!

漫云女子不英雄,萬里乘風獨向東……如許傷心家國恨,那堪客裡度秋風?(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韻)

我要以救國之心去求學,銘記著國家、民族的苦難,不斷振奮自己、裝備自己。

畫工須畫雲中龍,為人須為人中雄。(贈蔣鹿珊)

我一定要做人中的英雄豪傑,不要虛度光陰、枉生人世!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對酒)

我要激起自己內心的豪情,付出所有的一切,不惜用熱血去捍衛祖國。



屈原(戰國)

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人,因反對當時的腐敗政治,長期過著流放的生活。他的詩歌不但充滿了熱情洋溢的愛國、愛民精神,也流露出一種崇高的思想品格。他在流亡生活中,以激憤的心情,寫出了中國的一篇千古絕唱《離騷》,以下是其中的一些精句: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我本知道忠言直諫會遭禍啊,想忍耐又怎麼能夠!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我長聲嘆息,淚流滿面啊,可憐百姓的生活多麼艱苦!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雖然粉身碎骨我也不會動搖啊,難道我的心還怕威脅?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若果這是我內心所追求的啊,為它死上九次也不會怨悔。



陸游(宋代)

詩人陸游一生希望報效祖國,未受重用,壯志未酬,只能作詩明志,八十五歲時臨死前寫下《示兒》四句詩,渴望著祖國的統一: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以上四位民族英雄,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中,用他們以為是最好的方法,去表達出他們對國家、民族、人民的關注和熱愛。他們是民族精神的塑造者。

我們也要用我們自己的方法,去表達我們對國家、民族、人民的熱愛,以繼承他們的遺志。



基督徒的民族感和愛國精神

以色列人是基督徒的前身,他們在舊約時代,曾多次經歷國破家亡的痛苦。他們時常向上主訴苦、祈求,並相信上主是他們國家、民族的拯救者、守護人,這個天主愛他們,也保護他們,最終還會使他們沉冤得雪。

天主,我們親耳聽見過,祖先也給我們述說過:昔日在他們那一時代,你手所行的偉業。然而現今你拋棄我們,使我們蒙羞受辱。醒來!我主,你為什麼依舊沉睡?起來!你不要永遠把我們拋棄。求你站起來,援助我們,因你的慈愛,拯救我們。(詠44)

當然,基督徒更注重的是「扎根國家,放眼世界」,要由國家、民族作起點,卻以「懷抱世界」為最終目標。所有基督徒都希望有一日,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如以下經文所述:

因為我們眾人,不論是猶太人,或是希臘人,或是為奴的,或是自主的,都因一個聖神受了洗,成為一個身體,又都為一個聖神所滋潤。(格前12:13)

意思是說:人不應再分種族和階級,所有人好像變成了一個身體,受著上主愛的滋潤。
這就是以國家民族為起點,最終走向的世界大同;這也是聖經所說的天國的境界。

 

 

 

中國各民族


我們聽過南非洲直至九十年代前後,仍有所謂「種族隔離」(Apartheid)政策,這政策甚至影響到以博愛為己任的天主教和基督教,使他們不能在自己的教堂內,讓黑人和白人一起崇拜他們同尊的「天父」。

九七年中,澳洲議員漢森提出帶有過去「白澳洲政策」(White Australia)意味的動議,以排斥亞裔人士;奇怪的是,這動議在澳洲竟也獲得不少人的響應﹗

在美國,雖然憲法保障人人平等,但黑人和有色人種在美國社會中,並未能取得和白人完全平等的機會和地位。

已經是二十世紀的末期了,在這樣的一個「文明」時代,我們偶然仍會聽到,在非洲有所謂種族屠殺的慘劇;在前南斯拉夫,有因種族問題而引起的戰爭;而德國新納粹黨、美國新三K黨的悄悄復活(或借屍還魂),多少都帶有種族歧視的成分。

在中國,我們又有沒有種族問題呢?

多民族的共存

中國有五十六個包括漢族在內的大小不同的民族。如何使這個多民族的大國家能一團和氣,大家快快樂樂、平平等等地生活在一起,一直都是近代中國要努力處理的問題。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今天,我們都希望這五十六個民族,能夠如同五十六朵美麗的花朵,在我們的神州大地上滋長盛開,裝飾和襯托著我們的錦繡河山。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們各民族都能各自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特點,去發展和創造各自的文化;與此同時,各民族也融化成一個中華民族,代代相傳,越久越壯大。

中華民族發展的長遠目標,是希望各大、小民族,都能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而又能保存和發展自己的個性或特性,各顯異彩,對中國文化的全面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各民族簡介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群,五十六個民族中,人數最多的是漢族,佔全國人數的九成以上。人口數目超過一百萬的民族,也有十六個。他們除了人口數目不同,在宗教信仰和分佈地區兩方面,亦各有差異。下面是中國的十大人口最多民族及其分佈,以人口數目多少作順序的排列(第一排最多):

民族名稱
主要分佈地區
漢族 中國各省、市
壯族 廣西、雲南、海南、湖南、貴州
滿族 遼寧、黑龍江、吉林、河北、北京、內蒙古、天津、甘肅
回族 寧夏、甘肅、河南、新疆、青海、雲南、河北、山東、安徽、遼寧、北京、內蒙古、黑龍江、天津、吉林、陝西
苗族 貴州、雲南、湖南、廣西、四川、廣東、湖北
維吾爾族 新疆、湖南
彝族 四川、雲南、貴州、廣西
土家族 湖南、湖北、四川
蒙古族 內蒙古、新疆、遼寧、吉林、黑龍江、青海、河北、河南、甘肅
藏族 西藏、四川、青海、甘肅、雲南

從以上簡表可略見我國十個人口最多民族所聚居的地方,亦可見我們是一個多元民族的國家。這些民族大部分並非只是聚居於一個省、市,這亦顯示了我們是經過融合各民族而成的一個中華民族

欣賞各民族的特點

中華民族是一個多元民族,要從五十六個民族去欣賞各族的特點,真是談何容易。況且一個民族的文化特點包涵很廣闊,很難三言兩語便說得清楚,下面只是從民歌、民族服飾、民族舞蹈三方面去舉一些例子,以讓同學略窺中華各族的風貌:

民歌

民歌屬於民族文化的範疇,是我們認識不同民族歷史和風貌的一面鏡子;裡面滲有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思想感情、風族習慣、民族的美學理想和藝術趣味。

從中國不同的少數民族歌謠中,我們可以體味到不同民族的特點,例如藏族人民的爽朗樂天,蒙古族人民的勇敢剛毅,維吾爾族人民的熱情奔放,傣族人民的溫柔多情……。
當然,在大部分的民歌中,我們還會發現到,各族人民都有的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風俗習慣。

以下是一些民歌例子:

當秋風起來的時候
我們的主人決定蓋新房。
上寨的人來了,下寨的人也來了;
黃牛角荷荷地一吹,大家都上山去。
割茅草、砍竹子、砍木料,
笑聲、鬧聲震動山崗。
新房蓋好了,主人擺出酒茶,
請所有的鄉親來吃,請所有的鄉親來玩。
這是傣族人民的團結精神,和他們鄉黨共融的民風。

 

主人的敬酒
客人的答謝
 
麻雀雖小也是肉,
東西雖少一片心。
請隨便嚐嚐吧!
你們吃了,
我們的身子呀,
像烤火一樣暖;
你們嚐了,
我們的心裡呀,
像裝滿了陽光。

這就是最好的招待啦,
難道要殺一頭黃牛?
難道要殺一頭水牛?
黃牛我們並不喜歡,
水牛我們也不喜歡,
我們就喜歡這杯
滿滿的酒!

 

這是表達苗族
人民熱情和好
客的一首歌

 

 

其實,少數民族的民歌,不單樸實和充滿田園氣息,有些也很有哲理,和豐富的想象力,下面是其中的兩首:


岩蜜窩窩甜,梅子顆顆酸。
愛情的酒漿呀,
甜酸苦辣樣樣全。
有情的人,總要喝一碗。
這首納西族情歌,
道出了愛情和婚姻
生活的多面性:
甜酸苦辣樣樣全!

 

想你想你真想你,
請個畫匠來畫你;
把你畫在眼珠上,
看在哪裡都有你。
西南各省少數
民族的情歌,
十分富想象力!

民族服飾

中國的民族服飾十分多姿多采,節日服飾尤其色彩繽紛。

這些服飾多與他們所處地域的氣候有關,例如住在中國西部,風沙多、乾旱、日照長的地區的回族人,他們會穿白色的大袍,頭上纏巾,以遮擋飛揚的塵土,免受烈日的照射。住於中國南方,依林傍水的人,多穿緊身的、細小而短的衣服。

但影響民族服裝的最大因素,是他們的文化、習俗和信仰。

例如,苗族人喜歡銀製首飾,上面刻些反映他們祖先崇拜的圖騰,如獸身人面的圖象,或魚、獸等的圖象;大節日時,還穿上用鳥的白色羽毛來裝飾的極為美麗的「鳥衣」,這也是他們祖先所崇拜的一種動物。

布依族人則愛穿繡有日、月、水、魚等圖案的衣服,這些也是他們祖先信仰的一部分。
居住在天山腳下的維吾爾族人,由於天性活潑,要一生與牛羊為伍,所以他們的服裝也分外適合奔跑、騎馬、放牧。因此,男女都愛穿長筒的皮靴,女士更以連衣的裙服和短小的披肩相襯,上面繡著各色花紋,顯得肖麗而英氣迫人。

有些衣服也是含有特別意義的,據說中山裝的四個口袋,就象徵「國之四維」(即禮、義、廉、恥),五個扣子就是「五權分立」,袖口的三粒扣子,則代表「三民主義」。

細心欣賞不同民族的服裝,會讓我們接觸到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信仰,和他們的一些政治理念。

民族舞蹈

舞蹈是一種有節奏的、經過提煉和組織的人體動作和造型,它們是用來表達思想和感情的藝術,因此各種不同思想和感情,就創造了多姿多采的舞蹈。

我國是一個多元的民族,所以舞蹈藝術也有多樣化的風格,欣賞它們的形態,有助於體會各民族的思想和風土人情。

大抵來說,漢民族的舞蹈多是溫柔、優雅、中庸而含蓄,而少數民族的舞蹈則較熱情奔放。到中國內地旅遊,值得細心欣賞不同民族的舞姿和所表現的民族風格。

中華各族的融合與分離

當我們說漢族和各少數民族的時候,我們似乎把漢族當作一個簡單的、一開始就是現在這個樣子的民族。其實,漢族本身就是一個民族融合的典範。

漢民族的主要源流是華夏民族。在中國古代,這個華夏民族只是黃河流域各民族之一,和所謂的蠻、夷、戎、狄交雜相處,沒有多數民族或少數民族之分。

而且,中國夏、商、周時代的先聖、先王的出身,亦大多和這些蠻、夷、戎、狄,有或多或少的淵源。到了春秋時期,華夏民族和周圍的民族融合了,直到秦漢的統一,才奠定了漢民族的基礎。

所以從源流上說,漢族本來就是華夏民族和蠻、夷、戎、狄各族接觸、對抗和交融的產物。

在中國隨後的歷史發展中,我們見到各朝代都有民族的遷徙,更有魏晉南北朝的胡、漢之爭,有宋、遼、金、西夏的各族對峙,還有元、明、清時代蒙古族、滿族與漢族的對抗和交融。這一切,都成為今日漢民族融合和壯大的重要因素。

在中國歷史中,各民族間存在衝突是不爭的事實。漢人固然對少數民族有或多或少的歧視,連《滿江紅》的名句「笑談渴飲匈奴血」,也帶有種族歧視的成分。而當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時,也有歧視漢人,甚至推行種族隔離政策的,蒙族的元朝和滿族的清朝就是例子。

但這一切都不能阻止中華民族進一步的融合和統一。

有趣的是,曾嘗試推行種族隔離政策的滿清政權,他們本身的民族服裝「旗袍」,竟成了中國其中的一種代表服飾﹗而把漢人列為最低等民族的蒙古政權,他們地道的涮羊肉,今天也成為中國特式食品之一。

為什麼中國各民族最終能夠共存共榮呢?是否中華民族有過人之處呢?中國今日又有沒有民族問題呢?

答案是肯定的:有。

尤其在今天,西藏中藏族人的分離主義,新疆中回人和中國境外回人共謀攪獨立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都可以釀成大禍。

上述的藏人和回人,不單是一個民族問題,也是一個宗教問題,而中國的執政黨,目前是信奉無神唯物主義的,地方幹部如果動輒以宗教為迷信,並且加以歧視,則不單會挑起民族間的仇恨,而且還會加上宗教因素這筆賬,使中國陷於不斷的動盪之中。

中國憲法保障宗教自由,九七年十月中國頒佈的《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白皮書,亦明言「中國各宗教文化已成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一部分」。如果這些思想和政策能夠全部落實,一定大大有助於各民族的和平相處。

中國的民族問題,必須基於各族人民之間的互相尊重和互相欣賞,並使之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而這種國民的素質,是各族的人民都必須從小養成的。

退一步來說,如果在中華民族的文化中,少了某一族的文化,這不是大中華民族的嚴重損失嗎?

新天新地

基督徒是天生要求平等、友愛、互相尊重的一群人,因為基督徒的聖經相信只有一個天父,而人類彼此都是兄弟姊妹。這正是基督徒每日唸的天主經的第一句話:

我們的天父」。

基督徒的夢想是:

那時,豺狼和羔羊將要一齊牧放,獅子要如牛犢一般吃草,塵土將是大蛇的食物;在我的整個聖山上,再沒有誰作惡,也沒有誰害人。」(依65:24-26)

因為我們眾人,不論猶太人,或是希臘人,或是為奴的,或是自主的,都因一個聖神受了洗,成為一個身體。」(格前12:12-13)

在保祿的眼中,跟本沒有大、小,或重要與不重要的分別,因為無論是大、小、尊、卑,都要共融在一起,為整個身體(或為整體)的利益而貢獻自己:

原來身體不只有一個肢體,而是有許多。如果腳說:「我既然不是手,便不屬於身體」;它並不因此就不屬於身體。如果耳說:「我既然不是眼,便不屬於身體」;它並不因此就不屬於身體。

若全身是眼,那裏有聽覺?若全身是聽覺,那裏有嗅覺?但如今天主卻按自己的意思,把肢體個個都安排在身體上了。假使全都是一個肢體,那裏還算身體呢?

但如今肢體雖多,身體卻是一個。眼不能對手說:「我不需要你」;同樣,頭也不能對腳說:「我不需要你們」。不但如此,而且那些似乎是身體上比較軟弱的肢體,卻更為重要;並且那些我們以為是身體上比較欠尊貴的肢體,我們就越發加上尊貴的裝飾,我們不端雅的肢體,就越發顯得端雅。至於我們端雅的肢體,就無須裝飾了。

天主這樣配置了身體,對那缺欠的,賜以加倍的尊貴,免得在身體內發生分裂,反使各肢體彼此互相關照。若是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都一同受苦;若是一個肢體蒙受尊榮,所有的肢體都一同歡樂。
(格前12:14-26)

基督徒的大公信仰甚至超越了自己的宗教界限,而以愛為為極致。所以聖經才說:

我們應該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出於天主;凡有愛的,都是生於天主,也認識天主;那不愛的,也不認識天主。因為天主是愛。」(若一4:7-8)

所以耶穌也會把「愛」當作是最後審判的標準:

凡你們對我最小的兄弟姊妹所作的,就是對我作的。」(瑪25:31-46)

希望我們整個中華民族中的各族人民,彼此都能這樣和平相處!

 

 

中國文化之美


前 言

有人籠統地形容西方文化求真,中國文化求善;西方文化重理,中國文化重情;西方文化是左腦的、分析的文化,而中國文化是右腦的、直觀的、講求感受的文化。我們還可以多加一句:中國文化也是「重美」的文化。

這個美是指意境的、內在的、直覺上的美;可以意會,而難於言傳的美。

在這個短短單元中,就讓我們從中國的書法、戲劇、古代建築、陶瓷、繪畫、園林等幾方面,去欣賞中國文化之美。

書 法

中國美術作品,以書法最為突出。世界各國,或許有美術字,卻大多數沒有書法。究竟中國書法美在哪裏呢?

一、形態美

書法家能寫出一手好字。首先,是筆劃優美,與自然融合為一,所謂「點如墜石」、「折如屈金」、「鋒似懸針」,都是指書法的筆劃之美。

其次,是結構優美,字形變化多端,中國人形容為「縱橫有象」、「向背有情」、「低昂有態」。

中文字體主要分為五種,都各具美態:

篆書——美在勻稱圓潤;
隸書——美在整齊方正;
草書——美在變化萬千;
行書——美在收放含蓄;
楷書——美在體勢高妙。

二、形意俱美

中國書法不單講求字形美觀,還有書法的內容,往往都是意境深刻,或具有豐富人生哲理的。例如應節的春聯:

東風盡解人間凍;
旭日光輝大地春。

又例如一些洞察人生的、勵志的或修身的格言:

聰明用於正路,愈聰明愈好,而學問功名益成其美;
聰明用於邪路,愈聰明愈謬,而學問功名益濟其奸。
苟利國家生死以;
不因禍福趨避之。
(林則徐)

天主教也有借用中國的對聯去表達信仰內容的,例如:

福音傳基督愛,尊天孝親,發揚中國倫理;
華夏講仲尼仁,捨生取義,光大教會精神。

扎根聖言,奉基督為良師,發揚正義博愛;
投身社會,以興亡為己任,促進民主自由。
(公教教研中心門聯)

三、美善合一

中國人對書法的欣賞,不只欣賞字體的形態,更欣賞書法家的人格。

例如所謂「顏筋柳骨」,這是欣賞顏真卿及柳公權的骨氣、人格。顏真卿在唐朝時「剛而有禮」,為大唐中興的功臣,柳公權則諫穆宗「心正則筆正」,二人品格均可作我們的模範。欣賞其字,欣賞其人;學習其字,學習其人。

反過來說,有些人書法寫得雖好,卻少人學習,宋徽宗的「瘦金體」便是例子。這是因為宋徽宗未能革新政治,以致國亡身辱,實在不值得學習。

四、文字本身的美

中國文字是世上最獨特的文字,許多文人就喜歡玩弄中國文字。尤其因為中國文字,字字獨立,可順讀,又可逆讀。它本身又是由許多部分或偏旁所組成,略加分析,便可成為十分豐富的文字遊戲。這裡只舉出迴文詩和拆字聯為例,各同學即可體會到中國文字確實十分獨特。

迴文詩中最突出的一首,可算是下面這首:

花落雪飛芳樹幽紅雨淡霞薄月迷香霧流風舞艷

這首詩你可以從任何一個字開始讀出一首四句的五言詩,順讀逆讀都可以,一共可以讀出四十首,首首押韻!

拆字對聯是利用中文字有不同部分的特點,彼此成對,例如:

十口心思,思國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賞,賞花賞月賞秋香。

十加口就是田,田加心就是思;同樣,八加目就是貝,貝加尚就是賞。十口指十個人,八目指四個人。這是一副既可拆字,又有意思的對聯。

戲 劇

我國戲劇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以演員為中心,把歌唱、念白、音樂、舞蹈,以及人物造型、扮相、佈景、道具等,緊密而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為響應東華三院的籌款活動,香港電視台每年均會舉行一個大型籌款節目,節目內容中不可少的是粵曲,由名伶和歌星等演唱,很受觀眾歡迎。演出曲目之中,尤以唐滌生先生的作品為主,例如膾炙人口的名劇「紫釵記」之「劍合釵圓」,「帝女花」之「庵遇」及「香夭」等。

唐滌生先生是香港四、五十年代粵劇名編劇家,作品不下一百三十多首。唐氏對粵劇的主要貢獻,是將粵劇提升到更高的藝術層面,讓緊湊的情節和典雅的文字互相結合,達到雅俗共賞的境界。觀眾除了欣賞名伶精湛的演技外,更可從中領略多種中國優良傳統綜合的藝術,令粵劇這種中國民間藝術得以延續,並讓香港人可以接觸到中國文化巨樹中的一條搖拽旁枝。

唐氏所編的故事內容,充滿中國忠孝誠信、向善去惡、及善惡到頭終有報的意識;曲詞化古詩文為白話,協韻順口,既典雅又明白,敘事性強,聽曲尤如閱讀文章。演出時的服裝、道具、佈景,無不反映出中國文化中雕刻、繪畫、建築和面譜等民間藝術。雖然劇終人去,劇中動人的故事卻恆久地留存在人們簡樸的心靈中。

建築

中國古代建築主要分成宮殿、陵墓、壇廟、寺觀、園林、住宅六類。無論是大至宮殿、寺廟,小至一般住宅,總是成組成群出現。

北方的四合院是住宅中最普遍的形式,它是四座房屋前後左右圍成一個院子。主人的住房在中間,子女用房在兩側。

這種把房屋圍成一個院子,主要建築在中央,次要建築在兩側的佈局,是中國古建築的特色,宮殿是這樣、寺觀也是這樣,只不過是規格大小不同而已。這種規格的建築,是權力、地位的象徵,並反映出長幼、尊卑、君臣的差序。

中國古代建築上的裝飾非常講究,在建築物的一些重點部位如入口的門頂、屋脊、樑柱等都會有繪畫,或者設置磚、木、瓦、石的雕塑,其題材多取自美麗的民間神話與傳說,表現出人們的願望和揭示了中國人的生命觀、鬼神觀和宇宙觀。

繪畫

中國繪畫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早期的繪畫大概與巫術和宗教有關,反映人們對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和探索。

後來,繪畫被歷朝君主用作宣揚禮樂教化的工具;也曾被佛教、道教等用來宏揚教義。這些宗教繪畫有不少仍留傳至今,其中佛教的壁畫,以甘肅敦煌莫高窟的壁畫最負盛名。

唐宋時代,「文人畫」崛起,名家包括唐代的王維、宋代蘇軾等人,他們喜畫山水花馬,以抒發自己的感情,追求超然物外的意境。

及至南宋末年,一些文人畫家為宣洩國亡家破的悲痛,他們畫松、竹、梅「歲寒三友」,畫梅、蘭、菊、竹「四君子」,借自然界的花木,表現個人的品格和道德操守。

中國畫的意境,既是客觀物象的藝術再現,又是畫家思想情感的主觀表達,山水畫尤其強調「意存筆先」。畫家在遊遍山川後,即從大自然的造化中汲取靈感,再從寫畫中抒發性靈。因此,山水畫每給人一種深遠、飄逸的意境。

中國畫美在「神似」,在「似與不似之間」表現出一種「寫實」與「寫意」、客觀與主觀融合的藝術美。

畫家齊白石指出作中國畫須注重「形似」,更要求「神似」,強調作品須有個性,要能傳達畫家的主觀感受。在他的的筆下,荷葉、蝦、蟹、雞雛等,都十分真實。蝦的身體透明又富有彈性,栩栩如生;精細描繪的草蟲、蜻蜓、蚱蜢之類,都生意盎然。

陶瓷

根據考古學的發現,遠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仰韶、龍山文化時代,已發現了許多碗、壺、瓶、罐、鼎等實用的陶器。陶器的造型及其上面的圖案和雕塑內容,形象地反映了當時人們的農耕情景和豐富多采的生活。

製陶工藝的不斷發展,至秦漢而大成,其中以陝西臨潼始皇陵的「兵馬俑」最為有名。當中的陶俑與真人真馬一樣高大,各兵將或穿鎧甲,或著短袍,或持弓挾箭,或執槍握茅,面相不同,情緒各異;戰馬均凝視前方,筋骨勁健,盡顯驃悍、機警的特點。全軍嚴陣以待,氣勢磅礡。

至於瓷器,則是在製陶工藝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中國在商代中期已發明瓷器。瓷器是用瓷土作胎,胎體緻密,不滲水、不透氣,表面有一層高溫燒製的玻璃質釉,不藏污垢,莊重典雅,輕輕敲擊能發出悅耳的金石聲。

中國古代瓷器雖然以實用為主,但品種類型層出不窮,花樣變化多端,充份顯示製瓷高超的工藝。

自元代開始,景德鎮一直成為中國製造瓷器的重鎮。至清代,由於幾位開國之君如康熙、雍正、乾隆都喜愛瓷器,常常親自過問景德鎮資器的生產,又派宮中畫師參與瓷器上花紋的設計,遂使景德鎮成了名不虛傳的瓷都,製成品以胎質細膩、色彩絢麗、鏤雕精工見稱。

園林

中國晉代陶淵明在混亂的時代中,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回歸故里,以躬耕治園自娛,看菊花,望南山,十分悠閑清靜,成了中國古典園林的創始人。

但歸隱山林,並非人人做得到,因為人們既要坐享山林之美,又不願脫離塵世,所以便在城中建造園林,在藝術創造的「山水」中做「隱士」!

園林的出現,可說是中國人「儒道互補」的實踐:人們既可「出世」而隱居於城市山林,嘯傲泉石;又可「入世」而繼續闔家歡聚,和朋友往來,暢論古今。

中國園林多滲入了園主的文心和修養,還要以雅勝大,以少勝多,即鄭板橋所說:「室雅無須大,花香不在多」。當中的雅,主要指寧靜自然、風韻清新、簡潔澹泊,並達到可居、可游的境界。

可居,即是在此可讀書、可習藝、可清談、可宴飲;可游,即在任何時間,都可供人遊玩、品嚐,古人稱為六宜:宜花、宜月、宜雪、宜雨、宜風、宜暑。

園林之美,還在於有香景和聲景。園林之香,除夏荷、秋桂、春蘭、冬梅之外,連一般松、竹的特別氣味,甚至苔蘚、小草的氣息,都很誘人。在高雅的園主心中,松濤、竹蕭之聲,就是天籟,而「留得殘荷聽雨聲」也是一種令人悠然神往的境界。至於晨曦暮靄、柔雲薄霧,風風雨雨的煙水迷離,更是「山色空濛雨亦奇」的佳景了。

中國園林的妙處也在它的因借能力,利用所謂遠借、近借、鄰借、實借、虛借等手法,使遠山近水都成為園林的一部分。人們透過小園中的窗、門,就可吸取宇宙中的無限風光。杜甫的「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便是最形象的寫照。

中國文化講陰陽、重虛實,園林也不例外。人們品嚐園景常以陸地為實,水面為虛;有景處為實,留空處為虛;顯現在游徑曲廊兩旁者為實,掩映在樹木建築之後者為虛。推而廣之,更有所謂曲直之韻(所以有很多曲徑和曲橋)、大小之韻(例如西湖三潭印月中的大湖套小湖),變化萬端。

懂得游園的人,還有移情之說,即鄭板橋所謂:「風中雨中有聲,日中月中有影,詩中酒中有情,閑中悶中有伴;非唯我愛竹石,即竹石亦愛我也。」又或如臨池觀魚,牠們的美妙姿態和自如的神情,都可同化看魚人,所謂「魚樂人亦樂,泉清心共清」,這時連泉水也可純化看魚人的心境,使之清淨澹泊,濁事皆忘,達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傳統的賞景,很強調外在的景物和游賞者內心情感的交融,要以情看景、以情悟物。要是不能觸動自己的感情,便不算正式的游園。而清朝魏源提出「與山如一始知山」之說,就是要先得山水的性情,山水看起來才能分外親切動人。

為達致上述境界,我們需要靜。所謂「靜則生慧」、「萬物靜觀皆自得」,這樣才能在松風明月之中,和大自然靜靜地進行心靈的交流。而所謂靜,並不是一聲不響的死寂,而是寂處聞音、靜中見動;時時充滿著富有生機的蟲喧鳥鳴,才更顯園林環境的幽寂。
游園,可以在假山背後幽靜的小齋中,靜看花竹、石峰在白墻上的弄影;可以信步曲徑,聆聽樹林中翠鳥的啼鳴;可以倚躺在湖邊的石上,觀看游魚戲水;可以拾級登山,嘯傲林泉;可以循廊漫步,欣賞書畫石刻……。能夠停下來欣賞隱藏的佳景,玩味流連,便是古人所說的「品園」了。

游覽中聯想的豐富、情感的纏綿,都和游賞者本身的文化修養及閱歷很有關係。但如果我們能留意前人在園中留下的題匾或楹聯,也可以導引我們去正確地體味眼前的勝景。
同學們,當你們到中國去「游園」的時候,希望你們也會有這分美妙的體會,而不只是走馬看花,或拍個照而已!

聖經的啟示

天主,我的心已準備妥當,我願意去歌彈詠唱。我的靈魂,你要醒起來!七弦和豎琴,要奏起來!我還要把曙光喚起來。上主,我要在萬民中贊美你,上主,我要在列邦中歌頌你。因為你的大愛高越諸天,你的忠信直達霄漢。天主,願你在天上備受舉揚,願你在地上彰顯榮光。(詠108:1-6)

基督徒相信神,而且相信至上神只有一位,世界、生命和人類都是由他而來。他們對這位神有很深的崇敬。基督徒的十誡並且要求信徒們「欽崇一天主在萬有之上」。

在這些信徒的眼中,天主滲透一切,貫通一切。所以他們會歌唱贊美天主,並在一切中看到天主。

中國人如果熱愛自己的文化,也會在自己的文化中,看到美、善,悟出人生的深層意義,並以身為中國人為榮。

梵蒂岡大公會議認為:「文化有助提高人類對於真、善、美的理解力,使人更易高舉自身,奉事並靜觀造物真主。」(現代57)

中國基督徒絕對可以在欣賞自己文化的同時,增加自己的信仰深度。

 

 

 

中國文化與宗教


前言

一九九七年,德蘭修女逝世的消息,由傳媒散播到全世界,印度人民和政府為她舉行國葬,不少人對她無限懷念,連印度教、基督教及其它宗教的朋友們,也對這位天主教的修女,表達了罕有的、由衷的敬意。

為什麼印度政府會為這位「外方人」舉行如此隆重的國葬?為什麼她能打破宗教的界限,獲得了不同宗教人士的景仰?德蘭修女究竟做了什麼?

雖然孟子曾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但並非所有人都能以言、以行去實際地顯出這潛藏在人心內的善。然而德蘭修女卻能終其一生,始終如一地去擴充她心中的無涯之愛,做其他人所難能做到之事,使無家可歸者、死無葬身之地者,都能感受到人間的溫暖。這就是她受愛戴的主要原因。

她的惻隱之心、無涯之愛又是來自何方呢?有什麼力量能驅使她一生無間地服侍那些和她不同種族、不同血統、不同階級、不同信仰,而且是一點都不可愛的窮人呢?這會不會和她的宗教思想有關呢?

人類與神靈

從遠古的原始社會到現今廿一世紀的科技社會,宗教信仰都緊緊與我們人類生活扣在一起,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從未消失過。在虔誠的信徒中就包括有各種人,不分性別、階級、貧富:有寂寂無聞的老百姓,也有譽滿天下的文學家、哲學家、藝術家、科學家。

中國在一九九七年十月發表了《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白皮書,毫不諱言地承認:「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中國各宗教文化已成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宗教已不再被視為迷信、封建或反科學,它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一部分!

但人類為什麼需要宗教呢?宗教信仰又怎樣成為人類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呢?

原始部落社會,由於他們對大自然現象不瞭解,因此會認為各種自然現象是由一些神靈控制,於是山有山神,樹有樹靈,風、雨、雷、電也各有主宰的神靈。颱風來時,原始民族可能認為是風神在發怒;洪水氾濫,他們認為冒犯了河神或海神。

但宗教當然遠遠不只是這些!

人生的永恆問號和宗教經驗

那麼宗教其實是什麼呢?

在我們的生命中,當我們碰到良心問題,或面對宇宙和大自然的奧妙、罪惡的事實、生存與死亡的重大挑戰時,我們便會問:世上有沒有一位超越一切的神呢?他有沒有能力幫助我們呢?

當人面對荒謬和無意義的時候,在人的內心深處會有一種孤獨的感覺,即中國詩人所說的「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的「獨」的感覺;這種感覺連最親密的人際關係,也不能完全填補。這時,我們便會問:誰可以填補這分空虛呢?誰能幫助我們免除這分深沉的孤寂呢?

還有,當我們面對世界的發展、科學的進步和科技的輝煌成就時,我們也會問:人究竟是什麼?為什麼人類已經這麼進步了,而罪惡、痛苦和死亡仍然存在呢?科學和文明到底對人有什麼實在的益處?它們真能解決我生命中的所有問題嗎?在享盡世間的一切榮華富貴之後,我們要往那裡去?

哲學家海德格說得好:「生命是一個奔向死亡的存有」,我們好像被拋到這個世界中,走在一條導向死亡的單行道上。從前我並不存在,今日我也不是必然存在,將來一定不會存在。那麼,我又為什麼要存在呢?

這時,無論你是大科學家、大思想家、大政治家,無論你是英雄、豪傑、偉人,你都會感到無力、無能、無助。因為你一定知道,總有一天,你也會和所有人一樣長眠地下,消失在荒煙野蔓、走磷飛螢中!

當我們泛起了這種思想時,我們已經很接近宗教。

傳說孔子在晚年時,曾有一次在暮色蒼茫中佇立,臉色凝重,因為他正在苦苦思索。他思索的是一個有關他自己生命的問題。

孔子一生熱愛人間、關切世運,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到處奔走。他耗盡精力去「修詩書、正禮樂」,目的是要「治天下,遺來世」,讓天下的、萬世萬代的人民,都能在他推行的禮樂教化中,安享太平。但他奮鬥了大半生,結果竟然未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治好一個小小的魯國,對比起他志向中的所謂「天下」、「來世」,不是相差很遠嗎?所以他深深感到,人無論多麼願意、多麼能幹,亦總有不可為、不能為,或為而無所成的時候。

這時他明白了甚麼叫「天命」(天命即限制),感受到生命的「限制」;其實孔子也正是在人生路上受盡挫敗和限制的具體經驗中,才有了真實的「宗教經驗」。

所以宗教是和人的具體經驗分不開的。

但中國的文化又是怎樣牽動宗教的呢?歷史悠久的中國,她的宗教信仰究竟又是怎樣的?

中國的多神信仰

公元前四千年晚期,居住在中國北部的原始居民,他們利用動物的骨作占卜之用;這些占卜文物──甲骨文,就成為我們追溯中國原始宗教信仰的證據。

從甲骨文卜辭的引證,中國是有宗教信仰的,而且更是一個多神的信仰。大概來說,當時中國的神可分四類:

第一類是「帝」,也是最高的等級,由帝統領各種自然的神,正如人間皇帝統轄群臣一樣。在商周時代,帝是超然的,人們原稱「帝」為「天」,後來更把這兩種不同信仰崇拜混同起來,兩者同指最高的人格神。

第二類神靈是各種自然界的神,包括天上的日、月、風、雲、雨、雪,地上的社、稷、河流等。

第三類是人類的遠祖,包括歷代的王室,各王族和朝廷重臣的亡靈,他們都被神話化了,並且大多變成了神。

第四類神是民眾祖先之靈,地位低於第三類遠祖,這些先祖亡靈被稱為「鬼」。鬼字酷似一個人戴著一副很大的面具,也許意味著一種神秘信念,認為神、人、鬼三者可以交互轉變。

中國文化與宗教

基督徒認為自己的宗教是源於「啟示」,因為天主的獨生子親自降生成人,把真理揭示給人類。而中國的宗教則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找尋神」的結果

簡單來說,中國的宗教並不講求「超越」,也不是強調追求「終極關懷」的宗教,而是人文的、屬於大自然的、建基於現世和扎根於生活的宗教。這似乎是中國宗教的「缺點」,但其實這正是中國宗教的「優點」,可補充基督徒宗教的太過超越和太過於終極的關懷。

神的觀念

中國人本來就信神。遠在公元前二千年的時代,中國人已有「至上神」的觀念,雖然名字有許多,例如乾、帝、上帝、天等等,但都是指具體的、真實的、有位格的神。例如:「上帝臨汝,無貳爾心」(上帝在你身傍,你不要三心兩意啊!)「天生烝民,有物有則」(上天化育生靈,每樣東西都有自己的本性和法則),「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上天用老百姓的眼睛去看,用老百姓的耳朵去聽),「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得罪了老天爺,你還能向誰禱告呢?)等等,這裡的天、上帝等,都是指的對一個有位格的神的信仰。

當然,中國人不會像基督徒一樣把神說得那麼清楚。

《老子》開頭就說:「道可道,非常道。」能說得出、描寫得來的,就不是無限偉大的道或至上神了。莊子所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的生命有限,而知識無限),應用在宗教上也是真確的,無涯的神又豈是有涯的人可以明白的?

所以孔子雖然「不語怪、力、亂、神」(不談超自然的事物),但不能據此認為孔子不信神,他只是認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而已(論語11:12未能服事人,怎能服事鬼?不認識生命,怎認識死亡?)

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孔子忠於自己的良知,不會對自己所不認識的事物信口開河,所以他的人生態度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2:17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這才是真智慧);而莊子則形容孔子這種尊重知識的態度是「六合之外,存而不論」(在經驗範圍外的,都只加以聽取而不作出定論)。

正由於孔子相信神,所以他也有一種自天上而來的使命感,正是這使命感,使他可以不怕任何人為的磨難。所以他說:「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9:5上天若是要消滅這種文化,那我就不會有機會掌握這些文化了;上天若是不要消滅這種文化,那匡人又能把我怎麼呢?)而他亦是把自己的一生,交給了上天,不太介意人間的冷遇,所以他才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14:35我不怨恨天,不責備人,努力去學習,為的是要上昇到人生的更高境界;明白我的,大概只有天了!)

永生的信仰

中國人也有某些「永生」的觀念。蘇東坡在他的「潮州韓文公廟碑」中,便表達過這種信念:「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者矣。」(一個平常人能夠做到百代的師表,說一句話可以成為天下人的法則,這就是參與天地化生萬物的工作,關係著天下盛衰的命運。這樣的人一定有不必依靠形體就能樹立,不必倚仗力量就能運行,不必有肉體生命才可以存在,亦不會隨死亡而消滅的特性了。)

蘇東坡當然相信韓愈是一個凡人,但從他對後世的影響力來看,他又似不只是一個凡人,而是具有一些超過人的形體、力量、生命、死亡的東西,而有參天地化育的功能。蘇東坡相信這是一些非形體的、精神的,也許還是永恆的因素。

結合社會與歷史的信仰

中國人的敬禮對象有三:尊天、敬祖、崇德報功

尊天敬祖,是中國文化飲水思源,返本復始精神的流露,因為中國人相信「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天和祖都是人生命的來源,是人活命之所繫,人自然應當報答、景仰,甚至崇奉。正是基於這種報本返始的精神,所以中國人對生命、對父母、對老人家和對歷史都很有感情。這是中國人祭天、祀祖的基本精神。

除尊天敬祖外,中國人也「崇德報功」。中國人敬仰那些對人類的文化和物質生活有功的人,感念他們的功德,和他們為人類所付出過的辛勞。在中國人的「宗教感」中,偉大的人物並未死去,至少他們的精神仍在,而且將永留人間。所孔子、老子、岳飛、關公等,一律都可以被人捧上廟堂而崇奉。

大自然的信仰

見過中國人在古老的大樹旁膜拜嗎?這未必是基督徒所說的「迷信」,這只是中國人和大自然溝通的方式!

古樹不單代表神靈,也象徵生命、時間、永恆。對著這些經過時間、歷史和風雨洗禮的大樹,中國古人悠然神往,深被吸引,於是以宗教的行為,表達了內心的虔敬。這些我們或會視為鄉愚的人,他們對大自然的敬畏,不是比我們這些所謂「現代人」視大自然為無物,而且對大自然不斷予取予攜、不斷無情的傷害好得多嗎?

以倫理輔宗教

中國人很有宗教感,但似乎已經把宗教「倫理化」了。中國文化既以倫理為本,所以也要使宗教為倫理道德而服務,使宗教能產生有益世道人心的作用。

當論語說「慎終追遠」時(要謹慎地對待父母的死亡,誠心地紀念遠代的祖先),下一句就是「民德歸厚」(社會上的民風、道德就會扎實)。因為中國以孝治天下,所以對父母、先人都要尊敬,不單生時要尊敬,死後也要尊敬;亦正因為連在死後都尊敬,所以生時便更要尊敬。這樣,宗教和生活才可以達到互相的轉化和提昇。

劉向《說苑》中有一個故事更妙:「子貢問孔子:死人有知?無知也?孔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順孫妨生以送死也。欲言無知,恐不孝子孫棄而不葬也。賜,欲知死人有知將無知也,死徐自知之,猶未晚也。」對於那些問死人有無知覺的問題,孔子不感興趣,而且覺得有害無益。他勸告子貢(名叫「賜」),如果他要知道死的人有無知覺,等他死時便會知道了,那時還不算遲的,何必那麼早就問一些和生活無關的問題呢!

中國人的倫理觀更是十分豐富。可以說,中國的宗教,已把中國文化中的仁、義、禮、知、孝、悌、忠、信等等,和中國宗教中的果報觀念結合起來,形成了一股導人向善的重要方法和強大力量。

民間宗教

中國宗教不太介意教義正確與否,也不太理會正統不正統。

在中國,很少發生宗教戰爭,中國人甚至可以承認所有宗教都各具優點,而且可以毫不猶豫地接受三教(儒、釋、道)歸一的主張。那些同時拜神、拜佛,又同時祭祖、祀孔的人,在中國為數不少,別人也不會視他們的信仰為不純、不誠。

正因為是民間信仰,所以宗教可以發生在家中,並在家中實踐,而家長便是家中宗教的「首領」。這是典型的「自力」的宗教,和基督徒「他力」式的宗教觀有很大的差別。

天主教與中國宗教

天主教重視中國文化,也尊重中國宗教。天主教視中國宗教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渴求神、找尋神的結果。聖經說:「如果他們尋求天主,或者可以摸索而找到他;其實,他離我們每人並不遠。」(宗17:27)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在「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中這樣說:「在福音及人類文化間存在著許多聯繫。(天主)曾依照各時代所有文化,而發表了談話。同樣,教會亦曾利用不同文化,向萬民宣講福音。教會深入並生活於各式文化中,結果是教會本身及各民族的文化內容,益加豐富。」(現代:58)

所以,如果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能深入交談,中國宗教和基督宗教能互相取長補短,對雙方都是有利的。

對中國基督徒來說,他們有權利也有義務,一方面去使教會中國化,使福音「文化化」,另一方面亦使我們自己的中國文化「福音化」,使中國文化因福音而更充實起來。

 

 

中國文化之善


文化的含義極廣。由偉大的藝術傑作,到廚房用具或文房四寶(即紙、筆、墨、硯),由科學技術,到小孩子玩的遊戲或唱的兒歌,由知識分子或文人雅士的詩詞歌賦,到路邊攤檔的小吃和手工藝品,由宗教儀式或民族慶節內容,到判別是非和善惡的標準等等,都是文化。

換句話說,一切影響我們生活的元素,都可以列入文化的範疇。一個社會、一個民族的文化,就是他們生活方式的全部。

文化有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方面。物質文化包括一切具體的和可感覺到的事物,如建築、音樂、食物、衣服等;而精神文化則是指塑造人的性格、行為價值觀念的內在因素或動力。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性,就是因為有不同的精神文化長久地在感染和塑造著不同的人,對他們潛移默化。

物質文化會隨時代、環境的不同而改變,但精神文化則帶有比較持久的、永恆的、和不變的特質。

當本「香港情、中國心」系列提到中國文化時,多會引用一些中國的古典文學名著,或中國古人一些高風亮節的生活和故事,指的就是精神文化--使中華民族發展和綿延的文化。

精神文化並無古今之分,嚴格來說也無中外之別。引用古代人的生活經驗,只是為了向現代人說話。

古人面對的生老病死或生命中的成敗得失,和今人的並沒有什麼不同。他們的成功足供我們借鏡,他們的失敗也可提高我們的警愓,他們如何活出豐富的、高貴的生命,更可作我們的模範。甚至他們在生活中悟出來的真理,變成了格言,也可以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

有人把物質文化稱為「文明」,而精神文化則簡稱「文化」。我們下面所說的文化,指的就是精神文化--那個塑造了我們中華民族性的「文化」。

一個有文化修養的人,就好像擁有整個民族的智慧,並在手中握有豐富的資源,去幫助他活出更豐富的生活。

中華民族的文化,主要是一種「重善」的文化,它幫助人們去求善(有人把西方文化的「求真」去和中國文化的「求善」作對比)。這種求善的文化帶導我們去做人,去做一個堂堂正正的、百分百的人。

以下我們所說的中國文化,就是指這些導引我們向善的文化。

致良知

中國文化的重善特質首先顯示在對良知或良心的重視上。今日,我們罵人時,其中一句狠話就是說人「埋沒良心」,或廣東人所說的「冇良心」。

孟子認為人人都有良心,他稱之為「惻隱之心」,他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他舉的例子是:如果一個人見到一個小孩子爬到井傍,沒有不去幫助他脫離險境,而會眼巴巴看著他掉到井裡去的。這就是人人都有的惻隱之心。

王陽明在「良心」方面有很好的發揮。他說:「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大人之能以天地為一體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是其一體之仁也,雖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於天命之性,而自然靈昭不昧者也。」(王陽明:大學問)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大人就是和天地萬物共融為一體的人,在他的眼中,普天之下一家親,整個社會就像一個人。大人能夠和天地萬物共融為一體,不是勉強造作出來的,而是他的心本來就是這樣。這種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的本心,即使是小人也有的,因為這是根源於上天所命定或創造的人性,有它本來的光輝,遮蓋不了。

所以中個古人認為教育不是從外面去教導人一些外加的東西,而應幫助學生從內裡做工夫,「存天理,去人欲」,以發展自己的良知、良能,培養自己有一個好的、善的、健康的良心;求學,就是為了「致良知」恢復一個人本有的良知。

所以王陽明在他的《大學問》中繼續說:「是故苟無私欲之蔽,則雖小人之心,而其一體之仁猶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則雖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猶小人矣。故夫為大人之學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復其天地萬物一體之本然而已耳。

意思是:如果沒有私慾的遮蔽,小人也跟大人一樣,都是具有和天地萬物一體的本心的;但一旦有了私慾的遮蔽,就是大人的心也會跟小人一樣,變得疏離、隔閡、狹隘了。所以大人的學問,不過是袪除私慾的遮蔽,照明自己的明德,恢復他與天地萬物共融為一體的本來面目罷了。

由仁義行

根據上面人人有良知、有良心的說法,所以孟子主張「由仁義行」,而不主張「行仁義」。即是說要培養和擴充自己的良知、良能,使自己能自自然然地、發自內心地去做仁義之事。

在孟子的心中,「行仁義」是指一個人去做仁義的事時,只是因為覺得「需要」做,因為別人或社會要他做,或因為在宗教上或道德上都要求他這樣做,但那卻未必是他喜歡做的事。那是從外面加給他的、從上面壓下來的,他是被迫的,不是甘心情願的。如果他做,不過是為了躲避別人的責備或懲罰,或者是為了討好別人,得到讚美或獎賞而已。

「由仁義行」卻是指一個人能夠看清楚這樣行的意義和價值,是自己所喜歡的,從內心願意做的,願意為此而努力和獻身的。這也是孔子所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道理(即是說:知道一種道理不如喜歡這個道理,喜歡這個道理不如快快樂樂地活出這個道理。)

一個只是行仁義的人,在社會制度很嚴格的國家中會不敢隨地吐痰,因為罰款重。但他到了另一個罰款不重的地方就會隨地吐痰了,因為「不吐痰」並不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但由仁義行的人卻會在任何地方都不吐痰,因為他從心底裡就認為不該弄髒地方,因為他追求的是一個清潔、優美的環境。

中國文化那種向裡用力、自我要求的特質,和那種由誠意、正心開始,而至修身、齊家的邏輯,都是基於「由仁義行」的信念。

中國文化強調的善,是整個人的善,而不只是行為上的善。今日西方心理學家如佛洛姆等,認為人最重要是「做人」(Being),然後才「做事」(Doing),也是這個意思。

人禽之辨

由仁義行的人,最終要求自己做的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他不會行同禽獸,也對行同禽獸的人感到可恥。所以「人禽之辨」便成了中國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我們要做人,不要做禽獸!

中國人罵人的話中最狠的一句是「你這畜牲!」罵人「禽獸不如」更是十分厲害而嚴重的話。

人禽之辨中的「禽」,不只是指禽獸,也是指那些有禽獸之行的人。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不是禽獸,而是比禽獸更高級的萬物之靈的時候,就是他打破平凡,走向崇高和偉大的開始。

中國歷史上所有有理想、有道德、肯執著,或者宗教型的偉人,多數都是從「人禽之辨」這一個基點開始,一生從事他們精神上的奮鬥。他們那些震憾人心和可歌可泣的生活、芳表,能夠照耀史冊,就是因為他們一生盡了最大的努力去護住這個基點,不讓世間的誘惑去摧殘,不讓金錢名利地位去腐蝕,而能發出高貴生命的光芒。

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留下一片赤誠的心,讓它照耀歷史),也是因為他守住了作為一個人的節操,不讓自己淪為禽獸。而中國人所歌頌的氣節之士,或那些鐵骨錚錚的人,或那些不願為世俗所污,而要隱逸山林的人,或那些「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他們全都是懂得人禽之辨的人。他們一生的努力,也許就是要成為一個名實相符的「人」。

追求和諧

中國文化的另一特點是追求「和諧」。對中國人來說,和諧是生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也許在中國五六千年的歷史中,動亂時間比和平時間還長了一些吧,所以中國人所要求最要緊的社會狀況還是和平。就連二十世紀末的中國,已經可以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了,喊出來的口號還是「穩定壓倒一切」,因為沒有穩定、和平,什麼都不會有。

在中國人的成語或日常用語中,充滿了類似下面的話:平安是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家和萬事興(家衰口不停)、上和下睦、和氣致祥、以和為貴等等。在新年的春聯中,用得最多的,也是「和」字和「平安」兩字,或它們所帶出的意境。

為了達到和諧,中國文化很注重名分,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即君、臣、父、子,都要齊齊做好自己的角色,盡好自己的本分;大家都要各安其位,不要越軌,不要攪亂人際間的良好關係和秩序。

對中國人來說,衝突並非好事(西方人比較不那麼害怕衝突)。中國人甚至認為,訴諸法律、對簿公堂都是不好的,理想的社會是一個無爭、無訟的和諧社會。

格、致、誠、正、修、齊、治、平

中國文化的善,也顯示在他對人的全面了解,和對人全面發展的要求上。

要做一個好人,就要好好的修養和發展自己,而修養的範圍很廣,它包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共有八個範疇,又稱為「八目」。

歷來對這八個範疇曾經有過兩種解釋:一是次序關係,一是因果關係。

次序關係是指我們應先修身,後齊家,再治國等等,要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去做。因果關係是指假如我們能夠修身,就能夠齊家,能夠齊家,就能夠治國等等,也是要按部就班的去做。

但亦有人認為,古人提出這八目,本來是想我們知道做人的全部,叫我們兼顧各方面的發展,不能偏廢。或者說,一個人如要全人發展,就要在這八個項目中一生的努力,就好像一個車輪,必須有八條輻(見圖),才能夠成為一個有力的車輪。

至於要從什麼地方開始,那就要看具體的情況而定。一般來說,可能要按著修、齊、治、平的次序,但如果一個小孩子是生長在一個社會工作者,或在一個關心社會事件者的家庭中,而父母又經常和他談談社會問題,給他看社會時事的圖片,帶他參與一些社會行動(如示威遊行)等,那麼,這個小孩子也有可能學到先關心社會事、國家事、天下事,才去修身的。

無盡的德目

中國文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有無數的「德目」。不論在嚴肅的文學作品中,或在坊間書攤的通俗文學中,或在一些民間的藝術品中,你都可以找到許多許多勸世文式的、教人行善的作品。

這些作品除了我們上面所提到的以外,你還可以找到一大堆或者成組、或者游離的道德項目。例如一以貫之的仁;三達德:智、仁、勇;三才:天、地、人;四維:禮、義、廉、恥;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常:仁、義、禮、智、信;六順:君義、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此外,還有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德目;有教人「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忍讓;有「頭可斷,志不可屈」的堅持;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奮發;有「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的實踐智慧;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堅忍;有「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醒覺;有「大腹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的幽默;有「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瀟灑;有做事講求「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這些中國文化的精華,是我們祖先生存的座右銘,是他們在經歷了人生的一切波折以後,所凝聚出來的智慧結晶。它們都可以帶領和教導我們在人生旅途上如何做人,做一個百分之百的、從善如流的好人。

基督徒的視野

聖經也教人做人,做個堂堂正正的人。事實上,耶穌來到世上,也是為教人活出一個更豐富的生命--一個始於今世,而於來世完成的生命。

天主教有一句古老的拉丁文這樣說:Gloria Dei, homo vivens,直譯是:「天主的光榮,活生生的人」。意思是:一個活活潑潑、充滿活力的人,就是天主的光榮。在天主教的觀念中,我們是要用自己的整個生命,才能光榮天主的。

正如學生成材,就是學校的光榮,兒女自立,就是父母的光榮;對生命的創造者天主來說,人的充實、豐富而幸福的生命,也就是天主的光榮了。

這個生命要由內發展。天主教所謂的「皈依」原來就有「改心」的含義,其結果則是「穿上基督」,「成為新人」。

一個自信與天主有深度交往的人,他會不斷的問自己:我能否以天主的心為心?能否以天主的眼睛看世界?以天主的心去愛世界?

在生命的善這方面,中國文化與天主教的信仰有很多相似之處,雙方也可以互相坦誠的交談,彼此印證和補足。

 

 

中國的社會主義與民主


序言

1997年7月1日,在全世界的注視下,香港回歸祖國,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根據基本法,香港實行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

從字面看,一國兩制就是『一個國家,兩個制度』,就是說,在中國大陸內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而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內,則繼續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兩種主義的由來

資本主義制度

資本主義制度基本上是一種經濟制度(雖然它還含有文化、政治等成分),許多人稱它做「市場經濟」。

這種主義的特色是社會上大多數的生產資源(即資金、土地、生產工具等等)均為私人所擁有;至於要生產什麼,或生產多少,則憑藉市場力量(有人稱之為「無形的手」)所引導。

早期的資本主義,對社會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並由於能夠積累資金、集中生產、擴大市場、協助經濟發展、保護私人產權等等,而大大的改變了歐洲社會的面貌。

到了十九世紀,政治上的自由放任主義興起,這雖然進一步促進了貿易開放,但社會上貧苦的勞工階層卻極少同時得到照顧,並且出現很多不人道的剝削,貧富懸殊現象亦迅速加劇,因此各種社會批判思潮,包括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等等,遂應運而生。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國際市場萎縮、殖民主義崩潰,原先的「放任主義」不能再放任下去。代之而興起的是五花八門的「變種」資本主義:有講求社會民生的,有講求經濟增長的;既有追求金融投機的,亦有謀求全民就業的。因時因地,各有不同。

社會主義制度

社會主義制度是社會結構系統之一,主張把私有財產和社會收入的分配權都置於社會控制之下,而不是由個人意願或市場所控制。

由十九世紀初至今,先後曾經有無數的學者與社會運動家,提出過多種社會主義,分別在於社會控制範圍的大小,和執行方面鬆緊的不同。

譬如,有些社會主義主張一切企業應全部收歸國有,有些則主張國家只是控制最大而又最重要的企業;又有些社會主義主張推行嚴格的「中央集權」,有些則主張中央只是作宏觀的調控、規劃,而不加直接的控制。

中國的社會主義近年已由嚴格的控制,過渡到較寬鬆的處理。她容許在自己國的土內,有「資本主義」的香港存在,便是這一寬鬆政策的證明。

總而言之,「社會主義」的制度和「資本主義」的制度一樣,也是形形色色,各有不同。

各種不同的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有許多種,有極端的和激烈的社會主義,它們都反對極端的個人自由主義和私有制;亦有溫和的社會主義,它們對個人自由和私有制,只是提出適當的限制或調控,使社會的經濟能均衡地發展,並惠及全民??所有人和每一個人。

到了今日,「社會主義」這詞早已被濫用。它既能表示某種極端的政治思想,又能夠用於資本主義社會中反對「自由放任」的一切主張。事實上,現在的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早已引用了各種不同程度的廣義社會主義主張,譬如︰工會制度、社會保障、政府干預、照顧低下階層的福利等等。

社會主義是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最時髦的思想潮流,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中的「民生主義」,其實也是社會主義的一種。

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是指出「個人」應該從屬社會,反對個人自由主義,主張在社會整體的利益之下,社會每一個人都應在此範圍內,擔任積極的義務。

在某程度上,社會主義各派的出現,它們的共同目標都是反對「資本主義」裡過分個人的、放任的、不負責任的經濟制度。

如果我們理解到上面所說的簡單歷史,今日我們無論是說要用社會主義去解放世界,或是說要用資本主義去埋葬社會主義,都是不切實際的,它們只是政治鬥爭的口號罷了。事實上,這兩種主義早已互相影響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淺析社會主義與民主

個人和社群

在文明社會中,沒有人能夠離開社會群體而生活,所以亞里士多德曾說過「人類是政治的動物」,這是人類的特性。我們都喜歡過團體生活,沒有人能夠單獨成長和生存。

徐錦堯在他的《群居》中有一個各種生物的互相依存關係表,裡面指出:越高等的生物,越需要對母體和對群體的依賴,這正是亞里士多德理論的最好註釋。

  智慧等級 獨立謀生技能 對母體依賴 對群體依賴
最高 需經繁複長久學習 經年 無群體幾乎不能獨立生存
動物 次之 需經簡單學習 短暫 雖有群居習性,但非生存條件
昆蟲 極低 不必學習 極短暫 雖有群居習性,但非生存條件
植物 不必 極小
單細胞生物 不必 不必

(見《群居》p.12)


人際關係的轉變

在工業革命以前,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係是較直接的,織布的甚至可能認識每個買布的人。由於當時還未有壟斷的出現,大家都會用直接的方式從事買賣,而達至較公平的交易。這時的關係是較「互利的」和較「雙向平等」的。

但在工業革命之後,由於生產工具為資本家所擁有和壟斷,絕大部分的工匠已經變成「工人」或「勞工」,他們再不能個別及自主地生產各種他們自己選擇的東西,而要按資本家的市場生產指標,為資本家生產。於是先前所說的人際關係亦隨之動搖了。

工匠們沒有了生產工具,所以許多「有心人」,包括百多年來天主教會的社會訓導,都要求擁有生產工具者??不論是國家或資本家??去為手停口停的工人們創造工作的機會,更應給予他們合理的工資和待遇。

個人和社會關係的轉變與民主的基本概念

為了改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所引起的社會問題,應時而生的社會主義便致力於反對資本主義純為牟利制定的經濟政策,主張人民的生活與福利,都應由政府統籌與支配,一切生產機關和工具,都應歸國家或社會掌握和經營。

在實行的手段方面,有多種不同派別,有些溫和、有些激烈。激烈的手段便成了革命,甚至是流血的革命。

事實上,在幾乎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其政權都是經由流血的革命而取得的。所以在這些變革的過程中,不論是自由經濟制度本身,或某些個人的自由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因而使人產生了對社會主義的恐懼,甚至有些人認為社會主義的實行,會影響「民主」的發展。

民主」的英文名稱是Democracy,五四運動時把這名字加以音譯而稱之為「德先生」,而民主政制即是一種人民自我管治的制度。

孫中山先生在《民權主義第五講》中說:「今日我們主張民權,是要把政權放在人民掌握之中。凡事都是應該由人民作主的,所以現在的政治又可以叫做民主政治。

但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必須依賴一套政治制度來保障,所以「民主」問題其實也是一個政制的問題。

其實民主政制和社會主義制度都是一樣,有著各種不同形式的表達方法。中國和不少第三世界國家都強調,要依據國情的不同而推行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民主。

正式形成近代民主制,並把它作為近代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是在十七、十八世紀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其中「三權分立」的原則、普選的制度(尤其是一人一票制)、自由平等原則、法制原則(尤其是法治)、多黨制度等,都是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構成部分。

作為國家的政治制度,「民主」就是人民根據預定的程序(由憲法和法律規定)和「多數取決原則」,直接或間接地對國家事務作出決定、和修正決定的參與過程。所以,民主制度也是一種具有通過預定程序去修正錯誤的一種機制。

不管是那一種民主政制,只要它符合上述的原則,並且有「問責」的精神,即執政者要向人民「交代」(Accountability),那就是真正屬於人民的政治制度。

中國的社會主義與民主政制

中國的社會主義政體

自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便創立了一種「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體,它的最高權力機關是一個由人民選出的代表所組成的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簡稱「人大」)。

人大的成員席位是以人口比例為基礎,由全國不同的省份、自治區和直轄市所選出來的代表共組而成,甚至人民解放軍亦可按比例選出代表進入會中,而所有其他少數民族亦有一定的名額代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選舉法,在縣級以下的人大代表是以「直接選舉制」來選出的,而縣級以上的人大代表則以「間接選舉制」來選出。

按中國憲法第九十七條的規定是:「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下一級的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縣、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

自一九八八年六月一日起,上述的農村「直接選舉」(有人稱之為「基層政治民主化」),已經在中國大陸農村的九億多農民中實踐了。此後的十年以來,全國各省的農村都已進行了兩次以上的村委會換屆選舉,採用的方式就是我們熟悉的「一人一票」直選

一九九八年六月,美國總統克林頓官式訪問中國大陸時,還特別訪問了其中一個這樣的鄉村。

中國的社會主義理想與民主前景

中國是一個信奉和實踐社會主義的國家。中國於四九年取得的政權,也是經由流血的革命而成功的,我們的父母、祖父母可能便是在這時期由大陸逃港的難民。而中國在過去五十年來不斷摸索的社會主義實踐,也著實走了不少的彎路和錯路,所以我們今日對中國現政權有一種有意或無意的抗拒,那也是很自然的事。

但如果我們深入一些的反省,中國未來的民主前景還是相當明確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序言中說:「從此,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的主人……中國各族人民將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制度,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

憲法在第二條也清楚的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而第三條則說:「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1982年憲法修改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彭真在修憲大會上報告發言時,曾對上述的話加以說明:「在我國,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這是我國國家制度的核心內容和根本準則。

我們或者會對中國憲法中的「民主」理想存疑,因為中國多年來的表現,都是以人治為重點,而且有黨大於國的傾向。但憲法畢竟是國之大法,只要有越來越多的人堅持「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的理想,並致力使這理想實現,那麼,中國的真正民主化是遲早要出現的。

上面提過的大陸農村基層直選,和初級政權民主化的進展,也將不可避免地對中國未來的政治民主化產生重要的影響。

中國人的智慧

當《大同篇》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時候,我們的祖先正在夢想著一個充滿公平、正義、仁愛與和平的世界;這個世界裡的資源並不屬於帝王、家族或政黨,而是屬於全體人民的。

這是一個跨越家庭界限的世界(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這是一個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世界(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在這裡,每人找到自己的歸宿(男有分,女有歸)

沒有人霸佔社會的財富,也沒有人不為別人而盡心盡力(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在這種社會中,沒有陰謀詭計,沒有盜賊橫行,連晚上睡覺也不必關上門戶。這是一個大同的世界。(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上述的大同世界,也就是社會主義者夢想的世界。

基督徒的視野

基督徒也有這樣的一個夢,他們稱之為默西亞的時代,或者是說天國

在天國的境界中,天主為王,人人聽天主的話;天主在創世時為世界定下的原來計劃??正義、仁愛、和平的計劃??要被所有人尊重和遵守。那是一個貧窮人獲得喜訊、俘虜得到釋放、盲者獲得復明、受壓迫的人獲得自由的時代。因為上主普愛萬民和普救萬民的「恩慈之年」已經來到!(參考路加福音4:16-21)

初期的基督徒甚至曾嘗試去活出這種天國式的生活,「他們專心聽取宗徒的訓誨,時常團聚,擘餅,祈禱……一切所有皆歸公用。他們把產業和財物變賣,按照每人的需要分配。」(宗徒大事錄2:42-45)

秉承著這種精神,教會一方面主張個人有權擁有「私產權」,但卻認為私產不是絕對的,而應從屬於公用權

天主教教宗保祿六世在他的《民族發展通諭》第23節中這樣說:「聖盎博說:『你所施與窮人的,不是你的財物,而是將原屬於他們的歸還給他們。因為你所佔有的,是給眾人公共使用的。土地是給眾人,而不是單給富人的。』這就是說,私產並非為個人建立一種無條件而絕對的權利。別人有維持生活的需要時,無人可以將剩餘的財物留為一己享用。」

至於如何達致天國的理想,教會似乎很推崇民主政制。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他的《百年通諭》中說:「民主政制,由於能夠保証人民得以參與政治抉擇過程,及保証被統治的民眾有機會選出向他們負責的統治者,並得在適當時以和平手段更換他們,故此獲得教會相當高的評價。」(百年通諭45)

 

2011年05月17日

Sunday Homilies (Year A)


2010年12月13日

Sunday Homilies (Year B)


2010年12月13日

Sunday Homilies (Year C)


2010年12月13日

主日八分半(丙年)


2010年12月13日

主日八分半(乙年)


2010年12月13日

主日八分半(甲年)


2010年12月13日

修身(倫理教育之三)


2010年12月13日

宗教倫理培育小叢書


2010年12月13日

家庭‧民主‧信仰


2010年12月13日

成長(倫理初階之二)


 

徐錦堯@fr.luketsui.idv.hk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