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書庫

群居(倫理教育之一) 2010年12月13日

目錄

第一課:倫理何價?

第二課:引經據典

第三課:人的合群天性

第四課:團體對個人的影響

第五課:小團體的作用

第六課:思想上的免疫

第七課:群體壓力

第八課:其他有關群體的概念

第九課:由爭上巴士說起

第十課:學校和教育

第十一課:家庭及家庭中的人際關係

第十二課:我們的香港

第十三課:青少年犯罪與社會失調

*****   *****

第一課:倫理何價?

做人與法則

求學是為了什麼?為了學做人。但要做一個快樂、幸福和成全的人,必須遵循一些法則,還須要在生命的各個層面和環節上,取得均衡的發展

舉例來說,為維持肉體生命要靠營養;為增加友誼要講信義;為促進家庭和諧要知道怎樣正確地去和父母、兄弟、姊妹相處;為了能活在一個安定繁榮的社會中,要有良好的社會制度和有責任感的公民等。這些都是法則,都是美好生活的規律。

反過來說,暴飲暴食,不講究生會招致疾病;一味胡鬥任性的人不會找到真朋友;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的家庭,只有整天吵鬥的分兒,這些家庭的成員,甚至會盡量避免去和只能增加磨擦的家人接觸:讓一個本來是大好的溫暖家庭,留下一片冷清和孤寂。基於同樣的理由,若果一個社會法制紊亂,人民無法無天,這樣的社會也必定不能安定繁榮,人民也決不能在這樣的社會中安居樂業。

個人.團體與社會

做人,不能單單只顧自己,還有許多因素足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他的整個生活。因為個人的成功,只是他真正成功的一部分;他還有兩個重要的因素必須兼顧,這兩個因素就是他人社會

由於人是群體動物,所以個人的成長團體的鞏固社會的改進,都是每個人應該關注的問題,而這些也正是倫理課程或道德教育的核心問題。

可惜的是,這些都是今日不少人所忽略,甚至是漠視的問題。許多人只知談生活和享受,而不知談生活的質素;許多學生只懂得努力求學,去獲得謀生的技能,而不理會生活究竟有什麼意義;就連一般學校,亦大多數只注重學生的學業成績和體育訓練,而忽略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尤其是忽略了學生德育方面的培養。

一個更可惜的現象,就是人們不單不談倫理道德的問題,就連在別人提到倫理道德的時候,也會表現出極不耐煩的態度。香港人有「講耶穌」這種特別的說法。就是對談論倫理道德的抗拒。其實,「講耶穌」這句俗話,與其說是對耶穌或對宗教的不敬,還不如說是對一切誠懇地面對生命,和敢於去思考社會問題者的諷刺和揶揄。

本課文的第一句話:「學做人」這三個字,已經很易被人當作笑柄,甚至又會被視為「講耶穌」。對不少人來說,做人是不必嚴肅的,只要夠精明,懂得向上爬便夠了。在他們看來,生命的成功因素非靠手段和權術不可,許多人不是正在學習這一套嗎?

這會快樂嗎?

但是外表的成功,並不能保證人必然獲得快樂。

讓我們假設有這樣的一個人;他已爬到了社會的上層,但他卻對自己陌生得很,他不認識自己,不能控制自己,時常心煩氣躁,缺乏內心的平安;他有一幢豪華的房子,但是住在裡面的,卻是冰冷的人:他的妻子沒有把他當丈夫,子女沒有把他當父親,在他們眼中,他只是一張可靠的長期飯票;他是社會上又紅又忙的風雲人物,但在他面前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他連一個知心的朋友都找不到;他不滿意香港,也從不把這個生養他的社會當作是自己的恩人,他心心念念的是要移民到別的地方,去爭取更大的成功,獲得更高的享受;但他也知道自己將很難適應異國的環境,更無法能與那些跨國公司的豪富們競爭。對於這樣的一個人,外表的成功,並未能填補他內心的空虛;他爬到了社會的上層,卻絲毫感受不到生命的豐盈和心底裡由衷的喜悅。這位「成功人物」在自己的生命中,似乎還有一點欠缺。但他欠缺什麼?為什麼外表的成功填補不了心靈的空虛?這些都是倫理教育要探討的問題。

唇齒相依

要活得快樂,要好好地做人,必須掌握那些能使一個人成長和使生活更快樂的法則;要與人和諧相處,平安度日,亦必須掌握待人接物的法則;要建設一個適於人類居住的良好社會環境,又怎能沒有法則?這個社會在自我建設的過程中,除了要擁有大多數安分守己、苦幹勤勞的居民外,更需要的是在這個社會中生活的人,能對自己社會的發有清楚的遠見,知道自己要走的是一條什麼樣的路。

社會不是一個抽象名詞,我們的社會就是我們;我們的社會由我們組成,亦只有我們才能建設我們的社會。社會與我們可說是一個不可分離的整體。個人要享受幸福生活,不能沒有社會;社會要安定繁榮,也不能沒有個人。個人的快樂與社會的進步是無法分開的。
本倫理課程不會、也不可能對上述問題提供一個現成的和全面的答案。它只是向各同學提供一個觀察思考行動合作的機會。但這正是培養個人,建設社會的最基本步驟。

倫理何價?它的價值不在其本身,它的價值就是那些藉它而培養起來的人,及由這些人所共建起來的社會的價值總和。

參考資料

義理與親情

美國劇作家米勒(Arthur Miller)曾寫了一齣舞台劇,名叫”All my Sons”「都是我的兒子」。內容描寫一個名叫凱勒的美國軍火商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因製不合規格的戰鬥機零件而致富,引致不少用這些零件的飛機墮毀。他的長子是空軍飛行員,由於得悉太多飛行員因自己父親的不道德行為而喪生,於是便因憂忿而自殺。他的幼子基斯屢次聽到這些謠言,但始終不肯相信,也不敢面對他有一個這麼卑鄙的父親。終於有一天,他再無法迴避那眾多的證據,尤其是報紙赫然登出的那則大新聞:「二十架飛機因裝上凱勒公司的零件失靈墮毀。」

*  *  *  *  *

基斯(基):你殺了他們!你謀殺了他們!!

凱勒(凱):胡說!我怎會殺任何人?

基:那麼,告訴我,你做了什麼?你必須向我解釋清楚,不然我便和你拚了。

凱:基斯,不要……

基:我只想知道你究意做了什麼?你賣了一百二十套不合規格的零件!你究竟做了什麼?

凱:若果你仍扼著……我的……咽喉……我怎能……

基:好,我聽你說!天呀,我要聽你要說什麼!

凱:你還是個小孩子,但我是在經營生意呀!我廠付不起那麼多資金去做那些精良的零件,但人家信任我們;我們可以把一批批的訂單推掉嗎!廠會關閉的……許多工友也會失業的……而且我也打算在運出那批貨後,再警告他們要驗明安全才可裝上飛機應用。

基:那你為什麼要裝運這批害人的次貨呢?

凱:我並沒有意圖要害人的呀!我是希望他們驗貨後會退回來,然後我好再想辦法去拖他們一下。沒想到他們會這麼快裝上了,又出了事!

基:為什麼你不早點通知他們?

凱:太遲了。唉,那分報紙……二十人……那完全不是我所願的。基斯,我能做什麼?我已經是六十一歲的人了。我還有第二個發財的機會嗎?我只想好好地發一筆財去留給你。我怎能不把握一個能給你留下點什麼的大好機會呢?一個人過了六十一歲,還有第二個機會嗎?

基:那你不是已經知道那些機件會令飛機出事了嗎?

凱:我沒有這樣說!

基:但你不是說要警告他們嗎?

凱:我的意思是……

基:你的意思……你的意思是你知道這些飛機會出事的!

凱:我只是恐怕而已……

基:恐怕,恐怕……天呀,你是個什麼人呀?多少人的生命懸於這些機件之上?你是一清二楚的!你知道,你知道許多人會因此喪生!

凱:退一萬步來說,這還不是為了你?

基:為了我!?你是從那個星球來的?為了我?!……我日復日地為了逃避親朋的指責,也要為了面對你「可能」的卑鄙而痛苦、煩惱。這一切都是為了我?你是為了我而殺他們?你的思想不能想得比做這些齷齪的生意更遠一點嗎?生意?兒子?殺人?為了我?你有沒有國家?有沒有人性?你比禽獸還不如!禽獸還不至於同類相殘!你,你是什麼?我要把你……天啊,我要怎樣做?

凱:基……基……你……你……

魚與熊掌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孟子:告子上)

孟子說:「魚是我所喜歡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歡的;如果兩者不能兼得,便只好犧牲魚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歡的,義也是我所喜歡的;如果兩者不能兼得,便只好犧牲生命而要義。生命固然是我所喜歡的,但還有比生命更為我所喜歡的,所以我不會幹苟且偷生的事;死亡固然是我所厭惡的,但是還有比死亡更為我所厭惡的,所以有些禍害我不會躲避。如果人所喜歡的沒有超過生命的,那麼凡可以求得生存的方法,為什麼不去使用呢?如果人所厭惡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麼凡是可以避免禍害的事情,為什麼不去幹呢?由此而行,便可以得到生存,卻不肯去做;由此而行,便可以避免禍害,卻不肯去幹。所以說,人所喜歡有超過生命的,人所厭惡有超過死亡的。這種心不僅賢人有,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保持它罷了。」

●綜合「義理與親情」和「魚與熊掌」這兩段參考資料,我們可以略略看出來,倫理教育或道德教育究竟要探討的是什麼。倫理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特點,不是從外面給學生灌輸一套倫理觀或價值觀,而是要教學生不斷去問「為什麼?」為什麼基斯要和父親決裂?為什麼他覺得義理比親情更重要?為什麼孟子要捨生而取義?為什又有另一些人把義理踐踏在腳下?要答覆這些問題,不能只是根據自己的主觀見解和願望,而必須根據某些客觀的原則。倫理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訓練學生去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按照事物的客觀規律或原則,去做出合理的決定。學生必須慢慢地去發展和形成一套自己的價值觀,養成獨立的思考能力,然後才能懂得去做合理的選擇,並能夠為自己所作的自由選擇而負起責任。

弔鑒湖秋女士

漫說天飛六月霜,珠沉玉碎不須傷;
已拼俠骨成孤注,贏得英名震萬方。
碧血摧殘酬祖國,怒潮嗚咽怨錢塘;
于祠岳廟中間路,留取荒墳葬女郎。
(近代.柳亞子)

.鄒衍盡忠報國,反受誣下獄,他含冤仰天痛哭。時正初夏五月,天為之降霜。

碧血:周大夫芸弘被殺,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

怒潮:伍子胥諫吳王提防越國的報復,吳王不聽,反賜劍讓他自殺。他死前囑咐兒子把他的頭掛在南門,好看看他所預料的越國來攻;又吩咐兒子把他的屍體裏好投到錢塘江中,以便乘潮來看吳王的失敗。據說從此便有了特大的浙江潮。

于祠:明代抵抗也先入寇的英雄于謙之祠,與岳飛墓同在杭州西湖旁;秋瑾墓亦在附近。

.秋瑾(1879 – 1907)自號鑒湖女俠,浙江紹興人。年輕時慷慨任俠,曾目睹八國聯軍入京和義和團事變。清朝的腐朽與民族苦難的深重,都激發了她的愛國壯志。她少時即工於詩文,每多激昂慷慨之作。她力主男女平權,具有明確的民主革命思想。為配合徐錫麟安徽起義,她奔走於江、浙兩省,組織光復軍。一九0七年徐氏起義失敗,她亦在紹與被捕殉難,年僅二十八歲。

.秋瑾女士殉難時二十八歲,英年而逝。她的死並不是無可避免的,如果她不是因為參加了革命,她或許還可以憑她的才貌,而成為達官貴人的妻妾,一生坐享榮華富貴。但她做了自己的選擇——一個十分獨特的選擇,而且也為這選擇而付出了代價,犧牲了生命。她的殉難,是孟子「捨生取義」理論的最佳例子之一。

患在鼠

趙人患鼠,乞貓於中山。中山人予之貓,善捕鼠及雞。月餘,鼠盡而其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無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壞傷吾器用,吾將飢寒焉,不病於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飢寒猶遠,若之何而去夫貓也?」(郁離子:捕鼠)

趙國有個人非常憂慮老鼠為害,到中山國去要貓。中山人給了他一隻貓。這貓很會捕捉老鼠,也很會捕捉雞。過了一個多月,他家的老鼠沒有了,雞也沒有了。他兒子很發愁,對他說:「何不把貓送走呢?」他說:「這個道理不是你所能知道的。我們的患害在老鼠,而不在於沒有雞。有了老鼠,便偷吃我們的糧食,咬壞我們的衣服,穿壞我們的牆壁,破壞我們的器物,那麼,我們就要挨餓受凍了,這不比無雞更有害嗎?沒有雞,只不過不吃雞罷了,離挨餓受凍還遠著哪。為什麼要把那貓送走呢?」

.貓能捕鼠,卻又要吃雞;鼠患解除以後,雞也沒有了。許多事情都有利弊和正反兩面,如何權衡輕重,作出明智的選擇或決定,就要看我們能不能全面性地去分析和研究一個問題,能不能掌握到一些客觀的規律,去為這些問題作出正確的評價,而這也是我們在倫理課程中要學到的東西。

唯我獨尊

有些人覺得自己對人生的看法是最好和最正確的,唯有按照他們的信仰、主義或理想去生活才算是最豐富,最有價值的人生。於是他們拿著劍、持著槍、揮動著拳頭,也要迫使別人去跟從他們。這樣做的結果,是他們自己的生活未必見得更豐富,而其他被他們強制著要按他們的方式去生活的人,更是苦不堪言。

.人既是群體動物,他的最大責任,就是學習怎樣去和別人一起生活,和平共處。但人人都可能有不同的思想、信仰或價值觀念,因此如何去明白、尊重和接納不同的信仰和價值觀念,便成了倫理教育的重要課題。

生命與衣食孰重

耶穌說:「為此,我告訴你們:不要為你們的生命憂慮吃什麼?或喝什麼?也不要為你們的身體憂慮穿什麼?難道生命不是貴於食物,身體不是貴於衣服嗎?你們仰觀天空的飛鳥,牠們不播種,也不收穫,也不在糧倉裡屯積,你們的天父還是養活牠們;你們不比牠們更貴重嗎?關於衣服,你們又憂慮什麼?你們觀察一下田間的百合花怎樣生長:它們既不勞作,也不紡織;可是我告訴你們:連所羅門在他極盛的榮華時代所披戴的,也不如這些花中的一朵。田地裡的野草今天還在,明天就投在爐中,天主尚且這樣裝飾,信德薄弱的人哪,何況你們呢?所以,你們不要憂慮說:我們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因為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尋求的;你們的天父原曉得你們需要這一切。你們先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這一切自會加給你們。」(瑪竇福音6:25-26,28-33)

.我們在每一單元之後,都提出一段聖經給各同學做參考,用意絕對不是去勉強同學接受宗教的信條。不過聖經除了有宗教意義外,它本身還是一部世界名著,是古往今來最暢銷、最多譯本和最多人閱讀的一本書。基督徒同學當然會把它看作是生活的指南,非基督徒同學也不妨把它看作是一種健康有益的參考資料

.倫理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去在生命中作出客觀而正確的選擇。這段聖經要提示人所作的選擇是:一、生命比飲食和衣著都更重要。我們更要關心的是生命本身,而不是要吃什麼,穿什麼的問題。二、焦慮是無用的,它只能使人憔悴,而不能使人振奮。健康的生活態度應該是對生命充滿信心,對未來充滿希望。三、人不能預測未來,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命運,但人卻能把握現在,能好好地按正義原則度生活。耶穌曾強調上主會保護那些按正義的原則而生活的人;即使我們不相信耶穌的話,只要我們的生活是正直的,我們不是也一樣地可以心安理得,怡然自樂,把一切煩惱和焦慮都拋掉嗎?

西諺精選

1.The only immorality is not to do what one has to do when one has to do it. (Jean Anouilh)

唯一不道德的事情就是不做分所應為的事。(安露爾)

2.Morality turns on whether the pleasure precedes or follows the pain. (Samuel Butler)

要決定行為是否合乎道德,就要看快樂是在痛苦之前或在痛苦之後而定。(布勒)

3.To denounce moralizing out of hand is to pronounce a moral judgement. (H. L. Mencken)

毫不猶豫地揚棄倫理,這本身便是一種倫理判斷。(孟瓊)

第二課:引經據典


求學的目的是為了學做人,而倫理課程或道德教育的作用則在為學生提供一個思考的機會,幫助學生去找出如何做一個成功的人的途徑。

理性與倫理

不同的學說、主義和宗教對都有不同的看法,對做人這問題也有不同的見解。至於如何去做一個成功的人,更有很多不同的主張和各種不同的方法。

本課程不在於告訴學生那一個是正統的學說,也不在於給學生指出那一條是正確的路。本課程的特點是說理,是要完全的基於理性,因為理性正是一切人,尤其是一切成熟的人的特徵。理性與感性是相對的,它更不是人主觀的願望或憑空的想像。本課程認為在倫理上對的東西,一定是合理性、有理由的;相反地,在倫理上錯誤的東西,也即是那些不合於理性,沒有理由的東西。本課程的重點在給學生展示出在他門周圍所發生的具體事實,及在他們的生命現象中所蘊含著的客觀規律;並在適當的地方,指出什麼是達致美好幸福生活的途徑。一個學生可以完全否定本書的主張和推理的方法,但他卻不能一味否定;當然他也無須一味肯定本書的觀點。每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主張,但任何人在提出某個見解時,他至少必須能說服他自己,必須有足夠的根據,去認定自己所提出的觀點合於理性。

雖然本書不偏重於任何的學說、主張或宗教,但任何作者或編者都有他的背景和知識的極限:他只能提供他所認識的東西。本書的作者有自己的立場、自己的觀點,也有自己看問題的獨特角度和方法;但本書作者絕對不會自以為是代表任何的權威,或認為自己的看法是唯一的、最高明的看法。應用本書的學生或老師都可以,而且應該提供任何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或提出自己的見解:凡是能夠言之成理的東西,都值得我們去深思和尊重。

本書在闡釋主題之後,必會引用各種和課文有關的資料,包括古今中外的論著和文學的精華等。這種引經據典的方法,並不在於把讀者引進和規範於一個既定的框框之內,而是對先賢的經驗和知識的尊重,並認定今日的人若要更進一步,便一定不能拋棄或忘記過去。歷史是一切文明進步的基石;在我們摸索前進的時候,前人的智慧,雖如螢火之微,積聚起來亦足以照亮我們要走的路。

本能和學習

越低等的動物,便越無須學習。本能可以使牠們生存,天生的「智慧」已教導了牠們一切:由蜘蛛結網到蜜蜂營巢,由小鳥學飛到雞雛覓食,由貓兒捕鼠到猴子攀藤,沒有不是基於本能的;這些動物只須經過簡單的學習,便可以獲得足夠的生存本領。人雖然是萬物之靈,但他卻缺乏了這種生存的本能。他必須經過艱苦和漫長歲月的學習,方能適應他所生存的社會。不論是多麼簡單的說話、走路、穿衣、洗澡,也不論是多麼複雜的文化內容和社會禮節,他都必須努力去學習,才能認識和運用自如。如果他要獲得謀生的技能,要懂得應付千變萬化的人際關係,他更須要用許多時間去學習。至於隨機應變的機智,臨危不亂的鎮定,擇善固執的勇毅,選擇益友與終身伴侶的眼光,欣賞人生的識見,身處困境時應有的堅忍,甚至如何養兒育女及建立美滿的家庭等,都不是可以靠直覺或天生的本能而可以獲致的。辛勤的耕耘,努力的學習,是人類生存的唯一方法。

智慧的累積

其實許多人已走過這條路,他們大多數都有過同樣的經歷;他們的經驗是我們珍貴的參考,而他們的著述便是他們經驗和智慧的結晶。我們不必,也不可能絕對模仿古人,但他們的經驗卻可以省去我們很多的精力,使我們不必花費一些無謂的時間,不致在盲目摸索中,走許多無用的彎路,也可以使我們不致重蹈他們的覆轍。人類能進步,人的精神與物質文明能越來越豐富,並不是因為我們比古人更有智慧,而是因為我們能善於運用古人的智慧,使古人心血的成果能與我們的努力相結合,而產生出今日璀燦的文明。

引經據典有時是迂腐的,有時卻是開啟人類智慧寶庫的鑰匙。

參考資料

與巨人比高

站在前人的肩上,連小孩子也高過巨人。 (無名氏)

.人類所以會進步,是因為人的智慧可以累積起來,傳於後世;後代的人又能按照所需要的去有系統地消化和吸收,從而創造出更有益於人類生活的文明。

物質進步等於快樂嗎?

當你站在一面明亮的鏡子前自我欣賞的時候,你要知道:古時只有帝王之家才可以擁有一些照得人朦朦朧朧的銅鏡;老百姓只能用一盆水去欣賞自己那天生麗質的面貌吧了。

.第一個拿著鏡子去照自己的臉的人,一定有一番驚奇和喜悅。但今日卻有許多人,只是拿著鏡子去照自己那滿臉的愁容。物質本身不一定會給人帶來喜樂,物質的進步也未必與生活質素的改善成正比例:除非我們能時常都懷著感恩的心,去從別人、從社會的手中領受這些物質的恩賜。

狐假虎威

有些動輒引經據典的人,是想用先人或有威望的人的勢力去恫嚇人、欺壓人。只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見解,也沒有足以說服別人的理由,於是便只好訴諸權威,以權威去代替理性。這是對經典的濫用,很易惹人反感,甚至會引起人把經典拋棄的反作用。

創業和守業

面對著中國漫長遙遠的歷史,一切有志氣的後代都應尊重開拓者的苦心,而非單從他們身上,挑剔那微不足道的灰塵。(無名氏)

.在中國四千多年的歷史中,我們看到她成功輝煌的一面,也看到她失敗暗淡的一面。不過無論如何,這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是「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祖先不單開拓了這個國家,還留下了許多不朽的智慧結晶———足以傲視世界的歷史、典章制度和文學名著。如果我們能用承先啟後的精神,去吸取前人的精華,揚棄那些不合時宜的糟粕,我們一定會使這個國家更加發出輝煌的異彩,對世界的文明,作出更大的貢獻。

丈量金字塔

金字塔有多高?兩千五百年前誰也不知道。古希臘科學家退利斯告訴尼羅河畔的人:「當你自己的影子和你的身體是一般長的時候,你便可以去丈量金字塔的影子:那便是金字塔的高度。」這個道理很簡單,但在這以前,就是無人知道!

.人類的知識不斷在累積、也不斷在進步。可惜人類的智慧———解決生活中的矛盾、使生命更豐盛和更快樂的智慧———卻未必與年俱增。

智慧等級
獨立謀生技能
對母體依賴
對群體依賴
最高
需經繁複長久學習
經年
無群體幾乎不能獨立生存
動物
次之
需經簡單學習
短暫
雖有群居習性,但非生存條件
昆蟲
極低
不必學習
極短暫
雖有群居習性,但非生存條件
植物
無需學習
不必
極小
單細胞生物
無需學習
不必
不必

動物雖有生存的「本能」,卻無進步的「智慧」;人類剛剛相反。而且人如果不求進步,最後便連生存的機會也可能失去。

經典禮讚

雖有至聖,不生而知;雖有至材,不生而能。故志曰:黃帝師風后,堯師務成,湯師伊尹,孔子師老聃……若此言之而信,則人不可以不就師矣。夫此十一君者,皆上聖也,猶待學問,其智乃博,其德乃碩,而況於凡人乎!是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典者經也,先聖之所制。先聖得道之精者以行其身,欲賢人自勉以入於道。故聖人之制經以遺後賢也,譬猶巧倕之為規矩準繩以遺後工也。昔倕之巧,目茂圓方,心定平直,又造規繩矩墨以誨後人……凡工妄匠,執規秉矩,錯準引繩,則巧同於倕也……先聖之智,心達神明,性直道德,又造經典以遺後人。試使賢人君子釋於學問,抱質而行,必弗具也;及使從師就學,按經而行,聰達之明,德義之理,亦庶矣。是故聖人以其心來造經典;後人以經典往合聖心也,故修經之賢,德近於聖矣。(王符:潛夫論讚學。)

世界上雖然有最聰明的聖人,不是一生下來事事都知;雖然也有最能幹的材士,不是一生下來事事都會。所以古書上說:黃帝以風后為師,堯以務成為師,湯以伊尹為師,孔子以老聃為師。……如果這些話是可靠的,人就不可以不從師了。像以上所說的十一個人,都是最高的聖人,尚且要依靠學問,知識才會廣博,道德才會偉大,何況一般的人呢!所以孔子說:「工匠想要作好他的手藝,必須先有良好的工具。」士人想要懂得些道理,應該先要唸書。典籍就是經,古代聖人所著作的。古代聖人自己得到道的精微,經過親自實踐,希望後來的賢人各自努力進入正道。所以聖人著作經典傳給後來的賢人,好比古代巧匠倕製造規矩繩墨傳給後代的工匠一樣。當初倕的巧妙,能夠憑眼睛決定方圓,心智決定平直,卻又製造規矩繩墨教導後代的工匠……平凡的工匠,只拿著圓規,按著方矩,放平了水準,拉直了墨線,他們的巧妙就會和倕一樣…古代聖人的智慧,心通天地造化的神妙,性合道德的標準,又著作經典傳給後人,如果叫後代的賢人君子離開了學問,憑著自己資質去做,一定是做不好的。等到他們從師就學,依著經典行事,那聰明通達的智慧,道德仁義的法則,就同聖人相近了。所以聖人用自己的心創造經典,後人就可以用經典去符合聖人的心,因而研究經典的賢人就會和聖人相像。

君子善假於物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企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荀子:勸學)

所以不上高山,便不知道天有多高;不到深谷,也不知道地有多厚;不多聞先王所傳的教訓,便不知道學問有多深廣……我曾經終日用心思考,總及不上片時的所學。我曾經舉起腳跟眺望,總及不上登高看得廣遠。登高而招手,手臂沒有加長,但很遠的人都可以見到;順風而呼喊,聲音並沒有加強,但聽到的人卻覺得很清楚。坐上車馬的人,並不是腳力健,卻能遠達千里;乘上了渡船的人,並不是水性好,卻能橫渡江河。君子成德,亦不是因為生性有異於常人,而是因為善於假助外力的緣故。

學問的益處

孔子語子路曰:「徒請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問,豈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而直,斬而用之,達於犀革。以此言之,何學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 (子路初見篇)

孔子對子路說:「若你能用你的所長,再加上學問的功夫,誰還能及得上你呢?……」子路說:「南山的竹,不須加工便已很挺直,斬下來應用,可以貫穿犀牛的皮革。照這樣說來,又何須加上學問的功夫?」孔子說:「若你能在箭的末端(括)裝上羽毛,把箭的前端(鏃)磨尖,它不是可以入得更深嗎?」子路再三叩拜說:「謝謝你的教訓。」

智慧頌

智慧是光明的,從不暗淡;愛慕她的,很容易看見她;尋覓她的,就可找到她;一有追求她的志願,她必預先顯示給他們。早起尋求她的,不必費勞,因為必發現她坐在門前。思念智慧,是齊全的明哲;為她守夜不寐的,很快就必無顧慮。因為,智慧到處尋找配得上自己的人,她在路上親切地把自己顯示出來,很關心地迎接他們。智慧的真起點,是切願受教;切願受教就是愛;愛即在於遵守法律;遵守法律,便是不朽的保證;不朽使人親近天主。(聖經智慧篇6:13─20)

.智慧在這裡可以指神或天主,聖經的原意是:願意尋求神的,一定能尋到祂。

.做人需要知識,更需要智慧。智慧和知識不同,它不是單純「讀書」的結果。智慧使人能夠接納,例如接納自己,接納環境;智慧使人懂得欣賞,例如欣賞大自然的景色,欣賞友情的珍貴:智慧使人在父母囉唆說話的後面聽出愛心,在無助的窮人身上看到人性的尊嚴,在一切失敗的背後看到那隱而不露的曙光。在實驗室裡攪了大半生的人,未必一定擁有這種能珍惜友誼,欣賞大自然,胸襟廣闊,民胞物與的「智慧」。但誠心尋求這種智慧的人,卻是一定可以找到她的。

.智慧的起點是「切願受教」,是經常保持開放的態度,不被自己的偏見和私欲所左右與蒙蔽。思想的僵化,是人生命中最可惜的現象,不但老年人的思想容易僵化,就是不少青少年人,也會遠在思想未成熟或未認識世界與生命之前,便已經對世界、對人生有了牢不可破的錯誤觀念。

.「愛即在於遵守法律」,這法律並不是死的條文,而是做人的法則,是達致豐盈生命的客觀規律;正如種花、養魚也要講究法則和規律一樣。

西諺精選

1. As a field, however fertile, cannot be fruitful without cultivation, neither can a mind without learning.

肥田不耕,豐收難致;聰明不學,大器難成。 (Cicero 西塞羅)

2. To be ignorant of what happened before you were born is to be ever a child. For what is man's lifetime unless the memory of past events is woven with those of earlier times? (Cicero 西塞羅)

對以往無知,使人終生淪為稚子;學習歷史,卻恍似能延長此生短暫的壽命。

 

 

第三課:人的合群天性

「沒有人是一個孤島」(No man is an island)。這首歌的歌名,不單指出人不應該離群獨居或逃避與人交往,而且更指出人根本不可能單獨生存,而必須依賴他人。假使要活得更快槳和更有意義,便更非與人和諧相處不可。如果孤獨是一件好事,那麼監獄便將是一個人們夢寐以求的好地方。

合群的事實

人本來就有合群的天性。許多人都喜歡三五成群,談天說地;或與好朋友促膝談心,或約同一些知己在假日中遊山玩水。這些都揭示了人有合群的傾向。不少人喜歡行年宵市場,逛展覽會等,除了有明顯的特殊目的外,趁熱鬧本身亦是人心中的一種潛在動機,是人的合群性的表現。

有些人在獨處時感到十分煩悶,甚至產生恐懼的感覺;沒有兒孫繞膝的孤獨感對老人家來說,幾乎便是淒涼的同義字;移民到了外國定居的香港人,由於不能適應外國的生活,與外國人交往時又產生言語上的隔膜,這時他們對香港最懷念的地方,也許便是香港熱鬧的生活和人群了。

群居,是人類生命中一種必然的需要,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每間學校都會標榜自己所著重的教育目標有:德、智、體、群、美五大點。這第四點群育的基礎,便是這裏所說的群居。但群育是必須靠實踐才能奏效的,如果學生不肯,或沒有機會和別人共同生活在一起,他們根本便不可能獲得任何的群育訓練。群育只能在具體的群體生活中完成,正如游泳只能在水中才能學習得到一樣。群育的目的,是要讓學生在參與學校的群體生活時,能夠深深地意識到一個事實,就是我們的生命是和別人無法分開的事實;離開了人群,我們便不可能長期地繼續生存。所以群居不單是我們生命中最普遍的現象,也是我們最基本的需要。教育的重要一環便是培養學生如何去適應這些他們所處身其中的各種社群,使學生能在各種群體中,成為積極而有用的分子。

人能離群獨居嗎?

人不能離群獨居。讓我們首先由最基本的事實說起吧:由親子關係所組成的「二人」世界,是最基本和最原始的社群,一切生物都必須在良好的親子關係下才能生存。雖然單細胞生物對母體無所謂依賴,魚類的母親在產卵以後亦不再需要照顧小魚的生長;但雞、鴨、貓、狗、豬、牛、羊等較為高級的動物,便顯然需要母親的哺養才能成長;飛鳥、獅、虎等亦需要父母的教導才能懂得飛翔和覓食。是萬物之靈,這話的意義並不是指他一生下來就能獨立生存,相反地,人對父母的依賴卻是動物中最長久的。孔子說:「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即是說:兒女生下來,三年以後才能完全脫離父母的懷抱;而這三年的懷抱、撫養、照顧,對保存嬰兒的生命來說,不過只是最起碼的要求罷了。很少很少人能在十多歲前便有獨立謀生的能力。沒有由親子關係而組成的這個最基本的社群,人類根本便不能綿延和持續到現在。

即使在我們成長了,自以為能獨立生存的時候,即使在我們最有用、最有創造力的時刻,我們仍然不能獨立生存,我們仍然需要仰賴其他的人而生活。由基本的衣、食、住、行,到一切的娛樂和享受,我們都需要他人,須要依靠許多許多其他人的辛勞和付出。「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因為那是無數人辛勤勞累的結果:雪白的米,不知要經過多少人的努力,才能進到我們的廚房內。「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我們很少知道,山東省某地的棉花,如果因為天氣惡劣而致影響收成,會對我們所穿衣服的影響有多大。在石油漲價和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下,這些米、棉、布、衣服等,若果仍然能順利地運到香港來的話,那無論如何也可算是一個奇蹟:一個千萬人合作的大奇蹟。

知識的來源──社會

人對其他人的依靠還不止於此。我們大部分的知識都需要經由別人而獲得。我們在家中學習講說話;學習如何與親人相處;在學校中開始領悟到各種待人接物的方法,和各種簡單的處世態度,並獲得各種基本的謀生知識和技能;在社會中,如果我們不願意被淘汰的話,我們還要向別人學習,活到老,學到老。父母給我們以溫暖,朋友給我們以鼓勵,師長指導我們,兒女孝敬我們;我們的快樂要有人和我們共用,我們的煩惱要有人替我們分擔;我們在失敗後,若能得到別人的了解、鼓勵、甚至幫助,我們便會很快,很容易再站起來,重新振作。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最顯赫的功業,沒有一樣不是許多人合作的結晶。

與我們最有關係的社群有家庭、學校、社會國家。我們所特別參與的各種文娛性、社交性或康樂性的小團體,也與我們的生活有直接的關係。我們的生活質素能否提高,往往都要繫於我們所參與的這些社群的質素;當然,這些社群的質素亦要決定於各個社群內每個分子的質素,同時亦要看每個人願意為這些社群而付出的貢獻有多少而定。

獨善其身只能在很狹窄的一個範圍內辦得到。對任何社群都不感興趣,亦無意付出自己應有的一分責任的人,遲早會嘗到唇亡齒寒的滋味。

參考資料

嫦娥奔月

嫦娥:玉兔兒,你過來幹什麼?你為什麼住了手不再搗藥?(玉兔不答)

娥:玉兔兒,你是聽見我歎氣,你也難過是不是?(玉兔點頭)

娥:這怎麼教我不歎氣呢?經年累月,一個跟我說話的人都沒有。(遠望,無限淒涼)

娥:總算還有玉兔兒陪我。你雖是不會說話,可是你是懂得我的。我告訴你:我孤單、寂寞;我淒涼、我傷心……(摟抱住玉兔)玉兔兒,你看,(指下面)你看見沒有?(玉兔點頭)

娥:那是我們出生長大的地方。那黃的是地,灰的是山,綠的是樹,藍的是水;它經過千百萬次的災難:旱災、水災、人災、刀兵火光之災。它曾經血流成渠,屍橫遍野,可是它到底排除萬難,自力更生;它到底是和平的、團圓的、幸福的、快活的了。(玉兔若有所悟)

娥:你看那熙熙攘攘的,那就是人;他們經歷了寒來暑往,秋收冬藏之後,現在又都坐在戲園子裏看戲呢……他們年老的受到尊敬,小孩子受到教養,有病的有人醫治,走失的有人尋找,工作的有他們的前途,成年的都各有家室,年青人都在互相追求……(飲泣)可是這都輪不著我,只有我跟他們隔開多遠、多遠,在這月宮裏永遠只有孤獨,只有淒涼(觸景傷情,悲不能抑;流淚)玉兔兒,不要管我,乖乖地去給我搗藥吧!當初我吃下了靈芝草白日飛昇,如今你搗好的藥,我吃了就該會飛回塵土。那時候,我帶著你來,到有一天,我也會帶著你走的……(節錄自吳祖光:嫦娥奔月)

.唐朝詩人李商隱有一首「嫦娥」詩,對嫦娥在獨處中所感受到的冷清和寂寞,有相當深刻的描寫: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有些人離家遠去,追尋夢想;有些人憤世嫉俗,渴望見到一個和他們的現實環境完全不同的「烏托邦」。終有一天,他們會發覺:家還是世上最可愛的地方;這殘破不全的世界,只要人人能多付點愛心,就是天堂。原來夢境就在我們身旁,天堂就在我們心上。

.有人說:「對亞當來說,天堂就是他的家;對他的子孫來說,家就是他的天堂。」你認為對嗎?

情到深時

1.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劉徹)

2.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古豔歌)

3.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採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古詩十九首)

.在中國的許多文學作品及詩詞歌賦中,有不少都是男女之情,或是表達人與人間的深刻關係的,這亦足證明類似「嫦娥奔月」的行為,只是人類一時的衝動,而群居卻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人類得以綿延的動力。

昭君救國

明妃出塞塞雲生,獨抱琵琶淚滿襟;但使漠南空虜幛,胡沙埋骨亦甘心。(吳金)

.在古時以漢人為中心的社會裡,在一個還未能接受「五族共和」,承認各民族同具平等地位的時代,類似昭君出塞的故事,必然是淒涼、哀怨及無可奈何的。它描繪出一個國家在貧弱時,被迫以千金之體的公主去和「野蠻」的異族通婚的悲慘命運。

.王昭君是一個弱質女流,是殘酷的政治鬥爭下的犧牲者。但吳金卻把她描繪成一位民族女英雄。她被選出塞「和番」,無疑是一件天大的不幸,她獨抱琵琶離開皇城,在灰暗的塞外濃雲籠罩下,不禁悲從中來,潛然淚下。不過當她知道這次出塞的結果,大有可能是一個阻擋或延遲匈奴入寇中原(大漠以南)的機會時,她便是要老死於胡沙(異邦)之中,亦甘心情願了。

.愛國家和愛民族,在平時好像沒有什麼了不起;只有在失去國家或在國家受盡內憂外患的壓迫時,人才會覺有一個富強的國家是多麼可貴。也許這亦猶如健康與人的關係一樣,在我們失去健康之前,我們很少會體會到健康的可貴。

父母給「你」的一封信

國家、社會和民族等等字眼,對中學生來說,似乎都是一些不著邊際的概念,也很難使他們感到這究竟與他們有什麼切身的關係。他們亦因此難以捉摸到個人與社群間的息息相關。究竟到了什麼嚴重的程度。但假如有一天,你在下午放學回家時,忽然找到一封你的父母給你的親筆信,你又會有什麼感覺?這封信的內容是這樣的:

親愛的華:

我們強忍著悲哀也要向你說一聲:再見了。

我們難過得很,因為到底我們和你已相處了十四年;分離總是痛苦的。但我們一些罪惡感和內疚感都沒有,因為我們對你的照顧完全是白白的和無條件的。法律上也沒有規定我們要把你養到什麼時候。十四年來,我們覺得很辛苦。為了你,我們甚至喪失了戀愛時的滋味。

我們常常為了你而不能經常雙雙出外旅行、玩樂。我們的經濟狀況亦因你的來臨而頓形拮据起來。我們已無法相信那套「既受父母養育,便應養育子女」的陳腔濫調,我們只願找尋那曾屬於我們兩人、卻又為你而失去了的寶貴青春和自由。所以我們決定遷居東南亞。我們的手續早已辦妥了,當你在看到這信的時候,我們的航機亦早已在我們未來的故鄉著陸。

電飯煲中有兩碗飯,還有你最喜歡吃的小菜,足夠你今晚吃飽了。這就算是我們給你的最後禮物吧!請不必追尋我們的下落。

你的

父母親草即日上午十時正

再者:電錶已割斷。

.這是一封很絕情的信,不是嗎?若一個學生在放學後真的接到一封這樣的信,他會有什麼反應?他要恨父母嗎?他有權恨父母嗎?但父母又有什麼欠下他的呢?十四年無條件的付出還不夠嗎?父母欠子女什麼?為什麼他們必須無條件的愛子女?為什麼許多子女對父母這些無條件的愛仍不滿意?為什麼做子女的,不能珍惜他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用歡愉和感恩的心,去欣賞父母的愛?如果我們能 看到有些人連腳都沒有時,我們還會抱怨自己的鞋子太舊了嗎?當我們看到世界上存在著不少破碎的家庭時,我們為什麼不能以更大的愛心去擁抱我們的「家」?

愛的團體

1.耶穌向他的門徒說:「這是我的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你們如果實行我所命令你們的,你們就是我的朋友。」(若望福音15:12-14)

「我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如果你們之間彼此相親相愛;世人因此就可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若13:34-35)

.人是合群的動物,是群居的最重要條件。沒有愛便沒有家庭、沒有朋友、沒有任何有意義的團體生活。沒有愛,人類根本無法繼續存在。

.耶穌教他的信徒去愛別人,如同他(耶穌)愛了他們一樣。耶穌把自己當作是愛人的標準,要信徒們效法他,按他的方式去愛人。耶穌愛人的特點有三:1.他不分彼此地愛所有人;2.他不拒絕得罪他的人,他連仇人也一樣愛;3.他為愛人,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2.耶穌向天父祈禱說:「我不但為他們祈求,而且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而信從我的人祈求。願眾人都合而為一!父啊!願他們在我們內合而為一,就如你在我內,我在你內,為叫世界相信是你派遣了我。我將你賜給我的光榮賜給了他們,為叫他們合而為一,就如我們原為一體一樣。我在他們內,你在我內,使他們完全合而為一,為叫世界知道是你派遣了我,並且你愛了他們,如愛了我一樣。」(若17:20-23)

.人如果不想互相毀滅,就必須共存共榮。但有些人卻不惜甘冒互相毀滅的危險,尤其是當他們自以為能毀滅他人,而未必會被他人毀滅的時候。耶穌於是為這世界的合一而祈禱。這是他一生傳道訓人的最重要訊息,也是他對世界最大的心願。如果在人類歷史上,曾出現過有人因基督的名字而分裂,甚至發生過互相殘殺的現象,這決不是基督的意願。

3.他們專心聽取宗徒的訓誨,時常團聚擘餅祈禱。因為宗徒顯了許多奇蹟異事,每人都懷著敬畏之情。凡信了的人,常齊集一處,一切所有皆歸公用。他們把產業和財物變賣,按照每人的需要分配。每天都成群結隊地前往聖殿,也挨戶擘餅,懷著歡樂和誠實的心一起進食。他們常讚頌天主,也獲得了全民眾的愛戴;上主天天使些得救的人加入會眾。(宗2:42-47)

眾信徒都是一心一意,凡各人所有的,沒有人說是自己的,都歸公用。(宗4:32)

.初期信仰基督的人,都明白基督的最大願望是人類的合一,他們率先願意成為響應基督號召的第一群人。他們努力去度一種無私合群互助而又充滿著喜樂的生活。他們令人驚訝的不慬是他們的宗教熱忱,更是他們心神合一的共融和團結。

4.你們中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讓他用好品行,彰顯他的行為是出於智慧的溫和!若你們心裡懷有惡毒的嫉和紛爭,就不可誇耀,不可說謊違反真理。這種智慧不是從上而來的,而是屬於下地的,屬於血肉的,屬於魔鬼的;因為那裡有嫉和紛爭,那裡就有擾亂和種種惡行。至於從上而來的智慧,它首先是純潔的,其次是和平的,寬仁的,柔順的,滿有仁慈和善果的,不偏不倚的,沒有偽善的。為締造和平的人,正義的果實,乃是在和平中種植的。(雅3:13-18)

.共融與合一是人類的偉大理想,是人生難得達到的境界。除非人人都具備真正的智慧,肯共同努力去創造這境界,否則,這境界終將成為無法實現的幻想。雅各伯向他的讀者的提示是:人如果要達到共融合一的境界,便必須具備下列的德性,如:純潔、和平、寬仁、柔順、不偏不倚……等「智慧」。

西諺精選

1. Society is the union of men and not the men themselves. (Montesquieu)

社會是群眾的組合,而非群眾的烏合。(孟德斯鳩)

2. We rise by raising others - and he who stoops above the fallen, stands erect.( R.G.Ingersoll)

扶掖他人者,常健步自穩,俯挽跌倒者,恒昂然矗立。(英格素)

 

第四課:團體對個人的影響

人在極大的程度上,都是互相影響著,有時無意的行為比蓄意的行為對人的感染更深。

最基本的影響

其實人的臨在本身即能構成對他人的影響。無數的實驗證明下面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事實:雞、貓、狗、老鼠、猴子等動物,牠們若與其他同類一起吃東西時,會比單獨吃東西時吃得更多和更快;運動員在與人賽跑時,會比一個人單獨拿著計時器去跑為快;兩個人一起去游泳,會比一個人單獨遊得更遠。相反地,一個人在單獨乘搭電梯時,有時會做出一些平時不敢做出的幼稚動作來。這些事實都在告訴我們:別人對我們的影響是很大的,即使他們不說一句話,甚至連看都不看我們一眼,他們的存在本身,仍然對我們的行為起著積極的監督作用。中庸教人慎獨,意思是要我們的德行和操守都必須發自內心,無論有沒有人在場,也一樣地要懷著虔敬謹慎的心去自處和生活。

不同的人對一個人的影響亦會有不同的深度。一個人在練習國術時,如果有普通人在場觀看,他會認真地練習;但若果有他的好朋友或他的師傅在場時,他便會練得更認真。一個神父在對小學生講道時,可能平平庸庸便交代過去了,在對大學生講道時,一定會起勁得多;若果他是在主教及大人物前講道,他更會做到盡善盡美。若在一個音樂廳裏只有疏疏落落的三四成人在欣賞,很少音樂家能表演得起勁;但若全場爆滿,而且都是知音人士的話,他們便可能會有超水準的演出。

.所以一個人如果能得到父母、師長或好朋友的支持、欣賞,或俗語說的「捧場」的話,時常都會有意外的突出表現。

責任的轉移

但人對人的影響也有時是消極的。假設一個人在熙來攘往的鬧市裏躺在地上,一定會有許多人見到他,但可能卻沒有一個人會去關注他的情況,看看他是否睡著了?或是否生病?或是否喝醉酒?或是否已經死了?發生這現象,並不是因為人是冷血的,或是自私的,而是因為人人都以為自會有別的人關心他,所以自己不必再去「多管閒事」。近代心理學家達裏及那太厘(Darley and Latane 1968)曾做過一個實驗,發現在上述情況中,一個人若以為當時只有他一人在場,他去察看及幫助那個躺在地下的人的百分率是85%;若他以為有三人在場,他行動的百分率是62%;若他以為有五個人在場的話,他作出行動的可能性會降到只得31%或更低。在心理學上,這現象稱為責任擴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這頗與我們俗語說的「三個和尚無水食」相同。

.求學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使我們的目光更敏銳,更能察看到我們附近的人的需要,從而率先去負起我們應負和能負的責任。

勸誘和說服

人對人的影響,當然還有一種是蓄意的、有計劃的和預謀的。懲罰獎勵等威迫利誘方法,是人影響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很少人能逃過巨大的威迫利誘壓力:例如大量的金錢(利誘),或以生命作恐嚇(威迫)等。不過這還是外在的影響,它只能使人屈從,不能使人心服。有些影響卻能從內在去改變另一個人對事物的看法,使人順順服服地甘心俯首聽命,這便是所謂勸誘說服。專家、有威望的人、公認的天才領袖等對人的說服力很強。也有些青年人把他們的「偶像」(例如明星、球星等)的說話奉為金石良言,把他們的行為或生活方式當作模範。有一齣電影,描述昔日的「披頭四」迷,他們的尖叫、呼喊、痛哭、狂笑等舉動,簡直是到了近於瘋狂的程度。此外,不斷在一個人眼前出現的電視廣告,更對人有催眠的作用,使人在受了它的影響後而仍不自覺。八零年初,澳洲有一群人為了抗議電視對人思想的控制和「奴役」,決意終身不看電視。他們以為閱讀報紙還可以有較大的自由,可以只看要看的部分;但沈迷於電視則只能把一切出現於螢光幕的東西全部裝進腦袋。

.世界上有不少人是甘心願意受別人同化的,但也有不少人很珍惜自己思考的獨立,而時常都在有意識地和堅決地,去抗拒別人對他們所進行的思想奴役。

個性的塑造

人與人彼此的影響,最大的要算是思想價值觀念行為模式塑造

我們常常很容易把某些人歸入某些類;我們說有些人心胸狹窄,有些人很講義氣;有些人「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孟子:盡心上),有些人卻願意把一切空閒的時間都用在服務他人身上。我們有時很易分辨出誰是教師,誰是工人;誰是虔誠的教徒,誰是拜金主義者。有些小偷之類的所謂邪派人物,臉上就隱隱約約的好像是帶有邪氣似的一樣。一個人的這些稟性和行為的表現,絕大多數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刻意學習或長期耳濡目染的結果。若果一個人的父親嗜好賭馬,母親沉迷于麻將,哥哥酷愛十三張,他自己又怎能不深受影響?相反,一個活在音樂世家的人,即使不能彈得一手好鋼琴,至少也會哼上幾首音樂名曲。對一個信仰基督的人來說,愛人如己是天經地義的事;同樣,一位虔敬的佛教徒也自有一副悲天憫人的心腸。但在一個利字當頭的環境中,大家不是極容易會把「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八個字奉為圭臬嗎?

在上述這些例子中,沒有誰在故意的去影響別人,但人人卻都好像是活在一個大染缸裏面一樣。我們的社會、家庭,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所受的教育,我們所看的報紙、電視和所交的朋友,都是這個大染缸的顏料,他們都長期地、不斷地、逐漸地和不知不覺地在改變我們和塑造我們,直至我們的思想、價值觀念的行為模式,都在它們的感染下完全定型為止。

人的興趣嗜好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一個教育選擇的結果。若父母從小便買汽車、飛機模型之類的東西給孩子玩,他便會喜歡機械。有時人的性別傾向也可以因環境而改造過來。例如一個女孩子,若自小便被父母裝扮成男孩子一樣,日夕與男孩子為伍,玩男孩子的玩意等,她的性格一定會變得略帶有男性的粗豪。

自我改造

人為了某個目的和理想,亦可以自我改造。其中重要的一個自我改造方法,就是選擇適當的環境,並和有益的朋友交往。在三字經裏有一則孟母為了教子而三遷的故事:「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仿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專學喪葬執紼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專學賣買宰殺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繼而遷于學宮之傍;每月朔望,官員入文廟,行禮、拜跪、揖遜、進送,孟子見了,一一習記。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於此。」(宋˙王應麟:三字經注)

這個孟母三遷的故事,說出孟子母親對環境的重視,她深信環境可以塑造孟子的性格和影響他的前途,所以她不惜三次遷居。不少人承認,孟子所以能成為一代大儒,與他母親的遷居很有關係,否則他只能成為一位出色的仵作工人,或一位技術高超的屠夫罷了。

基於同樣的理由,我們也可以利用改變自己的環境,去改造自己。改變環境不單是指搬家來說,也是指交朋友,或指參加任何存在著人與人之間互相影響的組織來說。例如,若果我們願意領悟什麼叫做「助人為快樂之本」,或要成為一個樂於去服務的人,我們不妨參加一個專以服務為宗旨的學會或組織;若果我們願意養成對中文的愛好,我們更好是去參加中文學會。在這些組織中,我們不單可以獲得服務或進一步學習中文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在這些組織中,習染到服務的精神,和受到重視中文的風氣所鼓舞。在重視服務和重視中文的影響下,我們的思想和價值觀念也在慢慢地轉變,我們逐漸會深信,做些能令人快樂的事,總比呆在電視機前好得多;而認識中文,則是中國人應該引以為榮的事。

參考資料

一幅名畫的故事

傳說意大利名畫家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在繪製他生平最得意的傑作「最後晚餐」圖時,曾覓得一位極為純潔和正派的青年,作為他繪畫耶穌的模特兒。當他快要完成該傑作的時候,他卻發覺找不到一位理想的模特兒,作為他描繪出賣耶穌的叛徒茹達斯的參考。他需要的是一位又奸險又忘恩負義的人。最後他終於發現了一位很合適的人選,不禁使他喜出望外。但當他完成這幅名畫時,那充當茹達斯模特兒的青年人,卻很苦澀地對達文西說:「先生,其實我便是那位曾是充當耶穌的模特兒的青年人!」據說這位曾經是純潔與正派的青年,便是因為誤交損友,才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成為奸險、忘恩負義的人物。

自殺者與孤獨感

撒瑪利亞會(一個防止自殺的組織)一九七二年的年報指出:自殺的因素有佷多,但其中一個幾乎是所有自殺者都共有的因素,是社會學上所稱的「群體隔離」,亦即普通人說的「孤獨」。一個人若果有教會、家庭或好朋友的支持、了解和鼓勵,通常都比一個孤獨的人能忍受大上好幾倍的痛苦和挫折,而不致走上自我毀滅的途徑。

墨悲絲染

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歎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故染不可不慎也。」 (墨子:所染)

子墨子說:他曾經見人染絲而歎息道:「染了青的就變成青色;染了黃的就變成黃色。……所以染色真不可以不慎重啊!」

.如果你不是具有金剛不壞之身,也不是具有百毒不侵的能耐的話,那麼你對於許多能把你染青或染黃的東西或人物,最好還是採取小心躲避的策略為妙;因為你遲早是會被他們同化,或受他們所感染的。

孔子論「群」

1.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 (論語:里仁)

孔子說:「人的過失,和他那被所屬團體塑造出來的品性有關。」

.孔子認為人有各種不同的類別,連過失和錯誤也有各種不同的類別:什麼樣的人就犯什麼樣的錯誤。而人之所以會犯某類錯誤的原因,是因為他被所屬的團體所影響,而接受了這個團體所特別具有的價值觀和處事待人的態度。人都有「黨」性,他很易被自己的「黨」,即是他所處的環境、階級、種族、教養等所局限,因此極易單從一個角度———他所認同的那群人的角度———去觀察和評論事理,而對異己的人則採取敵對和排斥的態度。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為我所取法的人:我選取那些優點而學習,看出那些缺點而改正。」

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子路)

孔子說:「君子和大眾和睦相處,而不盲從附和;小人卻只知盲從附和,而不能和大眾和睦相處。」

.君子有容人之量,所以能接納不同的意見;小人卻不是這樣,所以連氣味相投的人也容納不下。

4.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論語:衛靈公)

孔子說:「君子矜持而不爭執,合群而不鬥宗派。」

5.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論語:季氏)

孔子說:「有三種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交到正直的、能規勸過失的朋友;交到信實的、能陶冶真誠的朋友;交到見聞廣博的、能增加知識的朋友:便有益了!交到虛偽奉承,而不能規勸的朋友;交到當面恭維背面毀謗的朋友;交到花言巧語,不學無術的朋友:便有害了。」

博愛

1.你們一向聽說過:「你應愛你近人,恨你的仇人!」我卻對你們說: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當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好使你們成為你們在天之父的子女,因為他使太陽上升,光照惡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你們若只愛那愛你們的人,你們還有什麼賞報呢?稅吏不是也這樣作嗎?你們若只問候你們的弟兄,你們作了什麼特別的呢?外邦人不是也這樣作嗎?所以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瑪5:43-48)

.愛人,在基督的心目中包括了愛那些「不可愛」的人,也就是說要包括「愛仇人」在內。這並非完全不可思議的事。我國古時沈張夫人曾為了救丈夫免於牢獄之災,作了「乞代夫囚疏」,其中便有這樣的兩句名言:「天地有曲全之仁,雨露無不被之澤。」天地能容納萬物;創造天地的主宰天主更能包容、覆育物物;而彌勒佛的偉大,也是因為他的「大腹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要使團體生活成為可能,要使人能彼此相安無事地共同生活下去,寬容大量的美德是絕不能缺少的。

2.你們不要判斷人,免得你們受判斷,因為你們用什麼判斷來判斷,你們也要受什麼判斷;你們用什麼尺度量給人,也要用什麼尺度量給你們。為什麼你只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對自己眼中的大樑竟不理會呢?或者,你怎能對你的兄弟說:讓我把你眼中的木屑取出來,而你眼中卻有一根大樑呢?假善人哪!先從你眼中取出大樑,然後你纔看得清楚,取出你兄弟眼中的木屑。(瑪7:1-5)

.互相盲目無情的指責和批判,有時是出於無知,有時卻是偽善———即看不到自己有更大的不義,反而以義人自居,沾沾自喜。大奸大惡固然不能縱容,但人性的弱點卻有時是無可奈何的事。「責己以忠,待人以恕」到底是孔子給我們留下的待人接物的金石良言。若每人都必須得到應得的報應的話,我們中大部分人都應碎屍萬段。

3.那時,伯多祿前來對耶穌說:「主啊!若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該寬恕他多少次?直到七次嗎?「耶穌對他說:「我不對你說:直到七次,而是到七十個七次。為此天國好比一個君王,要同他的僕人算帳。他開始算帳的時候,給他送來了一個欠他一萬「塔冷通」的,因他沒有可還的,主人就下令,要他把自己和妻子兒女,以及他所有的一切,都變賣來還債。那僕人就俯伏在地叩拜他說:主啊!容忍我罷!一切我都要還給你。那僕人的主人就動心把他釋放了,並且也赦免了他的債。但那僕人正出去時,遇見了一個欠他一百「德納」的同伴,他就抓住他,扼住他的喉嚨說:還你欠的債!他的同伴就俯伏在地哀求他說:容忍我罷!我必還給你。可是他不願意,且把他下在監裡,直到他還清了欠債。他的同伴見到所發生的事,非常悲憤,遂去把所發生的一切告訴了主人。於是主人把僕人叫來,對他說:惡僕!因為你哀求了我,我赦免了你那一切的債;難道你不該憐憫你的同伴,如同我憐憫了你一樣嗎?他的主人大怒,遂把他交給刑役,直到他還清所欠的一切。如果你們不各自從心裡寬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要這樣對待你們。」(瑪18:21-35)

.這是一個十分生動的有關寬恕的故事。那位「惡僕」覺自己被主人寬恕是理所當然的,而他卻不肯以同樣慷慨的心去寬恕他的同伴。在這比喻中,一萬塔冷通是一筆鉅大到任何個人都無法償還的款項,而一百德納卻只是一筆很少的款項罷了。耶穌故意誇張這位惡僕的無良,實在是想點出,我們在「責己」和「待人」時,往往不自覺地採取一種完全不合理的雙重標準。即是說,我們無論如何都希望別人寬恕我們,但我們有時卻無論如何都不肯寬恕別人!

西諺精選

1.No one can be perfectly free till all are free; no one can be perfectly moral till all are moral; no one can be perfectly happy till all are happy.

個人圓滿的自由,有賴天下人均享自由;
個人圓滿的道德,有賴天下人同具道德;
個人圓滿的喜樂,有賴天下人共賦喜樂。 (Spencer 史賓塞)

2.Do good to thy friend to keep him ,to thy enemy to gain him.

善待朋友則友誼永固,善待仇敵則化敵為友。 (Benjamin Franklin 富蘭克林)

 

第五課:小團體的作用

一個人由出生到死亡,無時不在依賴著各種社群的支援。對一個人整體的生命發展來說,父母的生養,學校的教育,社會的供應,國家的保護等,都是缺一不可的條件。在任何一個環節上出現了毛病,都能使一個人生活在動蕩和痛苦之中。

這只是指社群對人的外在影響來說;社群的作用,對人的內在影響也十分鉅大。

社群有許多類型,有的社群只是偶然的聚合:例如一群正在等候乘搭地鐵的人,或一場音樂會的聽眾等。也有些社群是有某些共通特性的:例如中學生、晨運客、吸煙的人等。前者雖然是此時此刻群聚在一起,但彼此之間並沒有共同點,也沒有相互交往的活動存在;後者雖然是有某些共同點,但亦未必有較持久的交往。這類的社群對一個人的內在影響很微。

小團體

另有一些被稱為小團體的社群,他們與上述的社群卻有一些截然不同的特質。這些特質包括有主觀和客觀兩方面:

主觀因素

1.個人的渴望;
2.對團體的投入和認同;
3.對團體所產生的歸屬感、安全感及自豪感;
4.感覺這團體與別不同;
5.對這團體有足夠的信心。

客觀因素

1.系統性的組織;
2.成員間有機會彼此交往;
3.各成員的身份、地位和角色有明確的界定;
4.成員間肯彼此分工合作或共負責任;
5.有明確的目標和團體精神。

要使團體能對個人產生強烈的影響,上述各因素必須具有下述的特性:

1.渴望

一個人必須自願和渴望加入該團體,如果一個人是純粹的被迫加入,或無可奈何的加入一個團體,那麼這個團體對這個人所產生的力量必然很小,不過,一個人在「被迫」加入了一個團體後,後來亦可以因為漸漸發現這個團體確有好處,而真正願意成為這團體的一份子。

2.投入和認同

他必須全心全意地參與這個團體的活動,把這個團體的一切當作是自己的一切,在整體方向上,和這個團體共同進退。

3.歸屬感

他感覺到這團體屬於他,他也屬於這個團體。他對這個團體有義務,也有權利。這不純是理性上的肯定,更是感情上的共鳴;他幾乎能感到這個團體的「溫暖」。但很多時,這種感覺也是長期投入和參與團體活動的結果。

4.信念

他相信這個團體大有可為,也相信這個團體的前途,在他和其他成員的共同參與和努力下,一定能向前邁進。對團體有歸屬感的人,對它也一定有足夠的信心。這是使他能為這團體死心塌地去工作的動力,因為他堅信自己的努力是遲早會有結果的!

5.與別不同

使一個人能全心屬於一個團體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他感到這個團體與其他團體有別;尤其是對他自己來說,這個團體更是與別不同。例如一個天主教同學可能會發覺,天主教同學會比其他學會更能對他的信仰成長有所裨益。

6.系統組織和角色

團體的另一些特徵是它的成文不成文的規則。成文的例如會長、秘書、財政等職權的劃分;會員的義務及權利等亦規定得一清二楚。不成文的例如家庭中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類,或好朋友之間對權利與義務的默契和諒解等。總之,在這團體中,每人都有獨特的身份和要擔當的角色,彼此的關係亦希望能較持久地維持下去。

7.分工合作和共負責任

既認定各人的身份,權利和義務,每人就都要按照這些規定去實踐。有些人承擔策劃領導的責任,其他的則合力去協助推行。務使共同的目標和理想能有效而順利的達到。

8.目標

目標有以行動為主的,例如在某個時間內要完成一件特定的任務;有以生活為主的,例如使家庭和諧、溫暖和愉快等。在這裏要特別指出的是:目標越清楚、越具體,便越能團結各成員和使他們能更充分的投入。相反的,若目標模糊,籠統,便會使人無所適從,更談不到合力以赴。同時,使命感越強(例如五四運動時期的「外抗強權,內除國賊」,及日本侵華時八年的全民抗戰等),便越能發揮成員的最大潛能;相反的,完全內向和只為自己而存在的團體,很難充滿活潑的生機。

9.團體精神

一般來說,團體精神是指把團體利益放在個體利益之上。這是與自我主義的精神相對的。每個團體在工作進行中或共同生活時,都可能有另外一些獨特的精神、風格和面貌,例如:有些家庭「以和為貴」;有些體育團體標榜「友誼第一」;雷鳴遠神父所創立的耀漢兄弟會的精神是「全犧牲、真愛人、常喜樂」等等,都是某些團體特有的精神。一個團體的精神越充盈,則它的成功率便越高,這團體對成員的影響也越大。

10.交往

這是十分重要的一點。交往包括會議、交談、研究、辯論、勸勉、責備、集體活動、分享經驗和心得、互相服務和幫助、彼此鼓勵和支援等等。由言語上的稱贊,到點頭微笑的嘉許;由轟轟烈烈的表揚,到默默無言的接納:這一切都是團體中成員間的交往活動。這種人際間的交往,在一個缺乏人情味和過分制度化的社會中,對個人的陶成更顯得有特殊的吸引力。一方面是因為這種交往本身即具有潛移默化的功能;另一方面,它的溫暖和互相關懷的氣氛,也極易使人產生歸屬感,和能使人全心投入這個團體的生活中。

理想和事實

不是所有團體都能完全具備上述的所有因素。但一個團體對個人的影響程度,卻會因這團擁有上述因素的多寡或深淺而定。

今日有些團體,事實上都和上述的小團體相差很遠。例如:如果一個學會得不到同學擁護,同學們在參與學會所舉辦的活動時又完全不能投入,那麼,這個學會便很難稱得上是個真正對成員有影響力的小團體。在這個意義下,有些家庭由於缺乏溫暖,成員間缺乏溝通,大家對其他成員的工作狀況,讀書進度等都不聞不問,這些家庭也不能稱得上是個真正的小團體,它們不過只是睡床、飯桌和電視機的總和,它們和青年旅舍或酒店並無本質上的分別。

不過,話雖如此,幾乎任何團體,都是可以加以改進,和使它達到團體應具的特質的,只要各成員都能清楚知道構成團體的因素,並努力去實踐就行了。

團體如何影響個人

現在要談的一個問題是:究竟團體怎樣影響個人?團體對人的影響,主要是靠表樣或榜樣。我們很多時以為只有小孩子才模仿他人,只有他們才要靠表樣。其實成年人也是不斷在模仿的!潮流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服裝不外是長、短、闊、窄的更替,及幾種顏色的不同組合,但卻能使不少人樂於追逐,甘心情願地花費大量的金錢,去購買那些所謂新款的時裝。在倫理行為上也是這樣。一個人的行為對另一些人來說,顯然有一種邀請、示範或挑戰的作用。「我能這樣做,為什麼你不能?」「我肯這樣做,為什麼你不肯?」「我敢做這種事,為什麼你不敢?」「我已經走過這條路,你只要照樣走便可以了!」這些表樣,若由在上者或有權勢的人去領導,更有驚人的力量。所謂「上有好之,下有甚焉」,在上的人的表樣,對在下的人來說,有時甚至可以彙聚成為一種無形的壓力,使人跟從了而仍不自覺。

沒有好表樣的可怕

我們通常容易知道壞表樣的可怕;它使人學壞,引人墮落。但卻很少人會認為缺乏好表樣也同樣是一件可怕的事。「夏蟲不可與語冰,井蛙不可與語海」(莊子),因為冰和海完全超出了夏天的昆蟲和井底蛙的經驗範疇。一個天生的盲人是很難,甚至不可能知道什麼叫顏色。在顏色這方面來說,盲人是可憐的,他喪失了欣賞顏色的能力。不過,一個人若從未曾接觸過好的人或好的事,更是一件非常值得遺憾的事。不少人從來不知道在服務中可以獲得快樂,在教人讀書時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識(即所謂教學相長),他們也無法可以了解,為什麼給予有時會比屯積更有價值。「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對他們來說,不過只是漂亮的空言,因為他們從未嘗試過去實踐這句話,也從未見過有實踐這句話的人。有時他們譏笑仁義道德,倒並不是因為他們懷有惡意,只是因為他們被自己的經驗所局限,無法懂得其中意義罷了。有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為什麼?因為這代表增廣見聞,和多看一些我們從來沒有看過的東西。這對擴闊我們的心胸,和使我們養成對異己者容忍和尊重,實在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資料

井蛙與夏蟲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墟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莊子:秋水)

井裡的蛙不可以和牠談論海的廣大,是因為限於所見的空間;夏天的蟲不可以和牠談論冰的寒冷,是因為受了時間的限制;偏執的讀書人不可以和他談論大道理,是因為受了禮教束縛。

.你不可以和井蛙說大海,因為牠被住處(墟)所局限,根本不能明白什麼叫大海。你不可以和夏天裡朝生暮死的昆蟲說冰,因為牠受所生存的時令所局限,無法活到冬天,去體驗冰是多麼的寒冷。你也不可以和淺見寡聞充滿偏執之見(曲士)的人討論大道理,因為他所受的膚淺而片面的教育,會束縛他對大道的領悟。基於同樣的理由,如果要去和某個宗教的人講另一個宗教的事,或去和篤信一種主義的人講另一種主義,也將是十分困難的,因為他們幾乎不可能不相信,只有自己所認識的,才是唯一的真理,其他的都是旁門左道。

環境與品格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勸學)

蓬草生在大麻中間,不必去支撐,它自然會長得直挺挺的;白沙和在黑土裡,就和黑土一般的變成黑糊糊的了。蘭花的根叫做芷,把它浸在污水裡,君子不願去靠近它,一般人也不願去佩戴它。不是那蘭花本來不香,是因為它已經泡得臭了。所以君子居住一定要選擇地區,交遊一定要接近學者,就是為了防止自己走上邪路,永遠要接近正道啊!

曾子殺豬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願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曾子的妻子到集巿去,她的孩子跟在後面哭哭啼啼。她就對孩子說:「你回去,等我回來給你殺豬吃。」妻子剛從集巿回來,曾子就要去抓豬準備殺掉它,妻子制止他說:「我只不過是和小孩子說著玩罷了。」曾子說:「和小孩子是不能隨便開玩笑的。他們沒有分辨能力,都是靠父母來學習各種事情的。他們聽父母的指教,現在你欺騙他,這是教孩子學騙人呀!做母親的欺騙孩子,孩子也就不會相信他的母親。這不是教育孩子的辦法呀。」於是就把豬放到鍋裡煮了。

同化

孔子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說苑雜言篇)

.肆:音試,去聲;賣東西的地方。

我們有時會厭倦和好人交往,因為和他們交往久了以後,便會再也嗅不到他們品德的芳香;我們有時不知要躲避和壞人交往,因為和他們交往久了以後,也不會再感覺到他們人格的卑下。

天下一家,百姓一體

1.就如身體只有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身體所有的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體:基督也是這樣。因為我們眾人,不論是猶太人,或是希臘人,或是為奴的,或是自主的,都因一個聖神受了洗,成為一個身體,又都為一個聖神所滋潤。原來身體不只有一個肢體,而是有許多。如果腳說:「我既然不是手,便不屬於身體」;它並不因此就不屬於身體。如果耳說:「我既然不是眼,便不屬於身體」;它並不因此就不屬於身體。若全身是眼,那裡有聽覺?若全身是聽覺,那裡有嗅覺?但如今天主卻按自己的意思,把肢體個個都安排在身體上了。假使全都是一個肢體,那裡還算身體呢?但如今肢體雖多,身體卻是一個。眼不能對手說:「我不需要你」;同樣,頭也不能對腳說:「我不需要你們」。不但如此,而且那些似乎是身體上比較軟弱的肢體,卻更為重要;並且那些我們以為是身體上比較欠尊貴的肢體,我們就越發加上尊貴的裝飾,我們不端雅的肢體,就越發顯得端雅。至於我們端雅的肢體,就無須裝飾了。天主這樣配置了身體,對那缺欠的,賜以加倍的尊貴,免得在身體內發生分裂,反使各肢體彼此互相關照。若是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都一同受苦;若是一個肢體蒙受尊榮,所有的肢體都一同歡樂。你們便是基督的身體,各自都是肢體。(格前12:12-27)

.這裡雖說的是教會猶如一身,其實整個人類亦莫不是活在同一個大家庭和同一個天地裡,息息相關,禍福與共。

.任何宗教、主義或民族的偉大處,並不在於它能征服異己,而在於它能容納萬物。清朝力主嚴禁鴉片的名臣林則徐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沒有海量的東西,終究不會很偉大的。

2.「當人子在自己的光榮中,與眾天使一同降來時,那時,他要坐在光榮的寶座上,一切的民族,都要聚在他面前;他要把他們彼此分開,如同牧人分開綿羊和山羊一樣:把綿羊放在自己的右邊,山羊在左邊。那時,君王要對那些在他右邊的說:我父所祝福的,你們來罷!承受自創世以來,給你們預備了的國度罷!因為我餓了,你們給了我吃的;我渴了,你們給了我喝的;我作客,你們收留了我;我赤身露體,你們給了我穿的;我患病,你們看顧了我;我在監裡,你們來探望了我。那時,義人回答他說:主啊!我們什麼時候見了你饑餓而供養了你,或口渴而給了你喝的?我們什麼時候見了你作客,而收留了你,或赤身露體而給了你穿的?我們什麼時候見你患病,或在監裡而來探望過你?君王便回答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做的。然後他又對那些在左邊的說:可咒的,離開我,到那給魔鬼和他的使者預備的永火裡去罷!因為我餓了,你們沒有給我吃的;我渴了,你們沒有給我喝的;我作客,你們沒有收留我;我赤身露體,你們沒有給我穿的;我患病或在監裡,你們沒有來探望我。那時,他們也要回答說:主啊!我們幾時見了你饑餓,或口渴,或作客,或赤身露體,或有病,或坐監,而我們沒有給你效勞?那時,君王回答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沒有給些最小中的一個做的,便是沒有給我做。這些人要進入永罰,而那些義人卻要進入永生。」(瑪25:31-46)

.在這段福音裡,耶穌要求他的信徒要好好地對待世上的一切弱小者,被壓迫者,和那些受到各種各類的痛苦所折磨的人。耶穌要求他的信徒去對待這些「最小的兄弟」,就好像對待耶穌自己一樣。世上也許沒有任何其他的宗教的神,會對人類的命運和遭遇,感同身受;但耶穌卻確確實實地在自己和世上的弱小者之間,劃上等號。耶穌的教訓中,侍奉上主並不是燒香、祭祀,也不是唱歌、祈禱,而落落實實地去侍奉鄰人,為不幸的人而獻出自己。在耶穌的心目中,整個人類確實是一個有機的身體,而他便是這個身體的頭;人與人之間原是血脈相通,榮辱與共的。我們怎樣對待我自己的兄弟,就是怎樣對耶穌;誰不肯關懷別人,也就沒有關懷,沒有愛耶穌。

西諺精選

1.They do more harm by their evil example than by their actual sin.( Cicero)

罪行本身的禍害匪淺,而它的惡表為害更甚。(西塞羅)

2.The people are fashioned by the example of their kings, ad edicts are of less power than the life of the ruler. (Claudian)

老百姓的品格由他們心目中英雄的榜樣所塑造;在上位者的生活,其影響力比法令的力量更大。(哥羅地亞)

 

第六課:思想上的免疫

在前三章中,我們已經簡略地介紹了團體對個人的影響。我們曾指出,團體甚至可改變我們的思想價值觀念行為模式。一個自幼在香港刁大的人,對非洲人的觀念可能多數都是十分模糊的,他會隨口稱他們為「黑鬼」,並認定他們大部分都是骯髒的和智慧低的人。但若他有機會到歐洲或美洲與黑人大學生一起生活,他便很可能會發現,原來非洲亦不乏聰明俊彥之士,因而改變他對非洲人一貫的輕視態度。

人的善變特質

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分享和交流、影響和改變,原是一件大大的好事。懂得吸取前人的經驗和在其他人身上學到擇善而從,是人類能迅速進步的原因之一。若我們事事都必須經過摸索、碰壁和再嘗試方能成功的話,我們這「寄蜉蝣於天地」般短暫的人生,一定會永久地停留在蠻荒時代的階段裏。其他動物就是因為沒有經驗的累積,不能大量地從其他同類或異類身上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所以永遠不能趕得上人類的進步。

話得說回來,人與人間的影響亦有可能是壞的。有些學生在小學時代還是標準的模範生,一踏進中學,不過兩三年便學壞了,前後判若兩人。父母與師長們見到這情況,誰不痛心?但他們除了進一步嚴加管束外,又有什麼法子可想?對學生本身來說,這亦是一個極為值得警惕的問題:「一失足成千古恨」,何只辱沒家門,更會抱憾終身!

「小心別讓不良的事物侵蝕我們的思想」,這是人人都知道要防範的,但用什麼方法去防範?卻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家庭對子弟的管教或縱或嚴,學校對規則的施行或寬或緊,都是重視同一問題而採取不同方法的表現。

免疫和避惑

要維持身體健康,不讓某種疾病(例如天花)侵襲,可行的方法有:

1.隔離:就是注意衛生,不讓天花菌接近。

2.促進身體健康和增加身體本身的抵抗力:例如多吃維他命丸、多運動、保持有規律的生活、有足夠的營養和睡眠等。

3.種牛痘:其原理是把少量的牛痘(即弱的天花菌)種在人的身體內,剌激身體產生大量抗體,去消滅這些軟弱無力的天花菌;這些抗體在真正有天花菌侵襲時,便可應付自如,從容地去消滅它們。

心理學家麥桂等人(McQuire & Papageorgis) 在六零年代曾做過一個很出名的實驗,叫做「抗拒游說」實驗。他們把參加試驗的人分成三組。這些人全部都相信某些「常識」:例如「每天要刷兩次牙」、「每天要有八小時的睡眠」等。第一組人獲得很多為什麼「每天要刷兩次牙」等正面資料,讓他們更加深信「每天要刷兩次牙」等是無可疑惑的真理。他們的情況與那些多吃維他命丸,多注意健康以抵抗天花菌的人相同。讓我們稱這組為「預防組」。

第二組人可稱為「免疫組」:他們首先獲得的不是為什麼「每天要刷兩次牙」等資料,而是某些反面的理由:即「每天不必刷兩次牙」或「每天不必睡八小時」等。當然,這些理由只是表面的,而且是欠缺說服力的理由,就好象「牛痘苗」是弱的天花菌一樣;而且這些理由後來都被攻破了。

第三組人完全沒有接受任何資料,他們是一些從少時認定「每天要刷兩次牙」的人,我們姑且稱這組為「自然組」。

這三組人最後都一起在這觀念上受到猛烈的攻擊。攻擊者舉出大量理由證明「每天要刷兩次牙」等等都是無稽的習慣,是不符合科學精神的「迷信」。這個實驗的結果如下:

組別
態度改變率
預防組
免疫組
自然組
37頭
19%
42%

上表清楚指出,毫無準備的人(自然組),改變最大(42%),即對「每天要刷兩次牙」等常識的信念發生極大的動搖;「預防組」的改變率較小,但只是比「自然組」較為好一點(37%),因為他們到底是事先有了準備,不致被攻擊到陣腳大亂;免疫組的改變率最小(19%),情況最佳,信心亦最穩定,而且結果是遠遠超越了其他的兩個組別。

這個實驗的基本原理與孫子兵法上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出一轍。「預防組」雖然知道了一切正面的理由,但一旦面對反方連珠砲般的攻擊時,自己畢竟是聞所未聞,於是便手忙腳亂起來。「免疫組」的最大優點是信心十足,他們相信自己已經知道(雖然只是略知!)對方的論調,掌握了對方的弱點,所以雖然未必能把反方的論據逐個擊破,但至少亦已經能夠穩住陣腳。甚至在理屈詞窮時,仍能堅持自己的看法,把劣勢視為偶然的事,認為自己只不過「在臨場的當兒」想不起反駁的理由而已。

均衡的教育

教育的困難,是在於如何保持均衡。在嚴與寬,在管束和放任之間,事實上是不容易取得平衡的。下面的提示不單對父母和老師有幫助,學生們也可以藉此而自我反省,去進一步了解父母和老師為什麼在教育上採取某種特殊的態度。

1.放心的教育

嚴加管教或「預防教育」本身無疑有一定的價值,但若只是把子女或學生關起來,嚴加管束和保護便流於消極了。這種做法,將會使他們有一天在離開保護網後,便感到手忙腳亂。況且,即使是正面教育,也難使子女或學生適應未來錯綜複雜的社會生活,和千變萬化的人際關係。所以教育應包括容許子女或學生親自去摸索這一可能,甚至還要適當地鼓勵他們去接觸社會的其他層面。

2.小心的教育

但教育也不是放任。父母及老師無論在道義上,或在教育原則上,都不應該讓毫無經驗的青少年們赤手空拳地去面對社會,或毫無選擇地讓他們去與壞人交往,或讓他們過早地去認識和接觸他們不該認識和不該接觸的事物。在另一方面,青少年們也絕不應以長輩的教訓為囉唆,或認為他們少許的管束是「封建」。牛痘苗是「弱」的天花菌,不是真正強的天花菌!青少年們對經歷這回事應該循序漸進,不能急躁。「愛險者險中亡」這句成語,並不是純粹嚇人的話。

3.輔導的教育

教育的另一重點是在具體的經驗上加上輔導。父母師長們不必過分害怕青少年學壞。青少年們當然應該受到培養,並獲得良好的操守,但亦應明瞭社會醜陋和人心險惡的一面。這方面的認識不能單靠上課時的勸誡或訓話便可獲得,適當的經歷和體驗,更為重要。但在讓青少年們去獲得社會經驗的同時,父母和師長必須在適當的時候加以分析指點輔導。這個原則也適用於收看電視。有一些有水準和有教育意義的電視節目,卻未必完全適合青少年收看;但如果父母能給青少年們略作分析,和他們詳細地討論和答覆他們的問題,那麼,這些節目都可成為很有效的教育工具。

4.反省的教育

經歷本身並沒有重大的意義,除非我們能從經歷中吸取到教訓,這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經驗是「死」的,它必須成為「活」的東西,成為屬於「我」的東西才算有用。很多人有了大半生的經驗,卻仍然不能從經驗中學習到什麼,是因為他們沒有反省、思考和分析自己所經歷過的一切,亦不能由經驗學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改之」(論語:述而)。一個中五學生在工廠做了整個月的暑期工,賺得的可能是疲倦、消瘦、煩悶、和一筆微薄的血汗錢;這絕不能算是什麼經驗。經驗須要靠手、足、眼、耳、腦、心並用,這才算是真正的經驗。就上述中五學生為例,他若能從暑期工的經歷中,體驗到下述各點,例如:工作的意義和價值;賺錢的難易;僱主與僱員的關係;工友間合作和不合作的差別;人際間交往的技巧和困難;工人階級的心態、理想、抱負和困難等,這才算得上是寶貴的經驗。又若他能更深入地去探求或思考其他連帶性的問題,例如:究竟有無剝削情況存在?為什麼?什麼才是改善工人生活的正確途徑?自己將來當工人、工頭、工廠文員、或廠長時又會怎樣做?勞工教育有可能嗎?那麼,這位中學生從暑期工作中所獲得的經驗,便真的算得上是豐富和珍貴的了。

5.趨向獨立的教育

一個人若具有上述各種經歷,又懂得去反省和分析,自然便不容易被人教唆和煽動,也不會過分天真地聽信或接受任何過份偏激的言論,因為他已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且他的知識是基於具體的事實,他知道自己正在說一些自己所明白和熟悉的事!

教育,若可以比喻為植樹的話,它的作用就是在於使每一棵樹都能經得起風吹和雨打。


參考資料

經驗

經理:董事局覺得你不再勝任這個職位,因此請你另謀高就。

僱員:什麼?這是什麼道理?這個決定是絕對錯誤和不公平的!你們不能因為要吸收新血而踢開一個已有廿五年工作經驗的老僱員啊!

經理:對不起,你不是有廿五年的工作經驗,你只不過是一個把同一齣戲看了廿五次,卻仍是不明白這齣戲的故事的愚蠢觀眾罷了。

.有人戲稱經驗就是不斷的重蹈覆轍,這說法對有些人來說,可能卻是千真萬確的。

信念危機

一個人對自己、他人、社會、國家或者對宗教,都可以產生一種所謂信念危機,或信仰危機。促成這危機出現的因素是理想的幻滅。一個幻想著自己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最害怕從鏡子裡發現自己臉上的皺紋;一個只是因為佩服某位神父而受洗的教友,會因為這位神父的還俗而放棄宗教;一群盲目地崇拜某位領袖的人,會很難面對這位領袖的缺點。解決信仰危機的最愚蠢方法,是把過失委諸於天時、地利、人和等外在的因素上。這樣地推卸責任很難令人悅服,更不能使人面對現實,重新振作。愛人不是假想著有一個完美的人讓我們去愛;愛國也不是假想著有一個完美的國家讓我們去加入和享受。愛是在清楚認識這個人或這個國家的優劣得失之後,仍甘心情願地去愛、去關懷和去接納。

歐美民主的「秘訣」

在歐洲和北美,痛罵總統、首相,用漫畫表達國家的混帳糊塗,是一件等閒的事。英國電視廣播有限公司(BBC) 在一九八一年曾連續播出一套名為「是,部長!」(Yes,Minister)的片集,對英國官僚階級極盡諷刺和挖苦的能事。這種現象在華人的社會中是難以想像的。其實,這種諷刺大人物的風氣,不單可以使在上者意識到要向廣大的群眾負責,要戰戰兢兢地盡心為人民服務,還有更重要的,就是這風氣竟能成為維繫國家社會安定的「媒介」!人民在盡情批判政府之餘,把一切積怨都發洩殆盡,還深深地慶幸:幸虧自己是活在一個民主和言論自由的國家中!

.自我接納必須包括認識自己的缺點。

.聰明和有效率的領袖,就是那些懂得巧妙地「引導」人民去抨擊自己的領袖。

.政治或宗教上的愚民政策,只能維持團結與合一的假象,不能使人人都自覺地去投身於建設一個只有在未來才會出現的理想國家或宗教。

.愛你的學校,不是因為它是可愛的,而是因為你能使它更可愛。

歲寒知松柏

1.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孔子說:「天氣寒冷的時候,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2.自家懷抱是陽春,歷盡嚴寒色尚新;一瞬爭榮諸草木,何如能保後凋身。(翁文煒)

3.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遜。」(論語:憲問)

孔子說:「國家政治清明,應該言正、行正;國家政治昏亂,行為還是要正,而說話卻應該婉委。」

.在夏天百花爭妍的時候,我們很難知道,那一種植物能抵擋得住霜雪的侵凌;只有在隆冬的時候,才可以看出松柏的堅勁。同樣地,德行與氣節也必須經歷困難與磨鍊的考驗,才可以彰顯出它們的可貴之處。

.行為正直,是人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持守的德操;但在言語上是否一樣要直言不諱,則必須因應情況而定。

.修養的重點(這也是道德教育或倫理教育的目標),是使人能獲得堅強的意志力,去抗拒外來的不良壓力(例如一切的誘惑);又能養成獨立的性格,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使人能在眾說紛紜之中,持守真理,並按真理的啟示和要求去生活。

戒立惡表與謹口慎言

1.耶穌說:無論誰因我的名字,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就是收留我;但無論誰,使這些信我的小子中的一個跌倒,倒不如拿一塊驢拉的磨石,繫在他的頸上,沉在海的深處更好。世界因了惡表是有禍的,惡表故然免不了要來,但立惡表的那人是有禍的。為此倘若你的手,或你的腳使你跌倒,砍下它來,從你身上扔掉,為你或殘或瘸進入生命,比有雙手雙腳,而被投入永火中更好。倘若你的眼使你跌倒,剜出它來,從你身上扔掉,為你有一隻眼進入生命,比有雙眼而被投入永火中更好。(瑪18:5-9)

.耶穌痛斥立壞表樣的人,壞表樣的可怕處,不單在於它教人做了一次壞事,更在於它能引起一連串的罪行,成為一個人腐化生活的開端。第一啖白粉,第一次說謊,第一次逃學……這些第一次,許多時都在標誌著一個人生命墮落的開始,而許多這樣的「第一次」,都是在別人的教唆、慫恿、暗示、鼓勵和誘惑下所發生的。壞表樣也是團體生活的毒瘤,它不單破壞了團體生活的和諧,還能像傳染病一般很快便擴散開去。雖然本課文曾經強調各同學應在適當的時候爭取生活上的經驗,不要怕去接觸社會上的各種事物,但這並不等於鼓勵同學去經驗「誘惑」。基於人性的軟弱,有些誘惑是只能靠躲避,才能受它們毒害的。

2.實在,我們眾人都犯許多過失;誰若在言語上不犯過失,他便是個完人,也必能控制全身。試看,我們把嚼環放在馬嘴裡,就可叫牠們順服我們,調動牠們的全身。又看,船隻雖然很大,又為大風所吹動,只用小小的舵,便會隨掌舵者的意思往前轉動;同樣,舌頭雖然是一個小小的肢體,卻能誇大。看,小小的火,能燃著廣大的樹林!舌頭也像是火。舌頭,這不義的世界,安置在我們的肢體中,玷污全身,由地獄取出火來,燃燒生命的輪子。各類的走獸、飛禽、爬蟲、水族,都可以馴服,且已被人類馴服了;至於舌頭,卻沒有人能夠馴服,且是個不止息的惡物,滿含致死的毒汁。我們用它讚頌上主和父,也用它詛咒那照天主的肖像而受造的人;讚頌與詛咒竟從同一口裡發出!我的弟兄們,這事決不該這樣!(雅3:2-10)

.這段聖經的意義十分清楚:舌頭雖小,它的作用卻很大。它可以使我們為善,也可以使我們為惡;我們用它去讚頌,也用它去詛咒。在一個充滿是非的團體中,它是分裂的泉源;在一個充滿鼓勵性的言語的團體中,它是團結、喜樂和希望的動力。如果我們不能控制我們的舌頭,它就要反過來控制我們,並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災禍。

西諺精選

1. Words but direct, example must allure. (Sir William Alexander)

言語可指導,榜樣足移情。(亞歷山大)

2. Some people will never learn anything, for this reason, because they understand everything too soon. (Pope)

無耐而自滿者永無進益。(布柏)

 

第七課:群體壓力

亞殊(Solomon Asch)在一九五一年時做了一個實驗,他要求受試驗者指出左圖D線與下圖A、B、C三線中那一條線長短相同。本來很明顯的是D=B。但亞殊事先預約了六、七個人和他合作,硬說D與A同。那位受試驗者雖然覺得有點不妥,但終於同意了該組人的說法,認為D與A的長度相同。他向其他人重複了很多次這項實驗,結果都很相似:受試驗者寧可隨從大多數人的看法,而不信自己的眼睛。這就是所謂群體壓力

  


群體壓力大多數是無形的,它有時不但不會令人反感,反會令人有一種舒服的感覺。正因為是這樣,所以由群體壓力所造成的影響,極為深遠。

主觀認識

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多數都是群體意識的反映。如果你問:學校是什麼?一位十歲的學生,一位老師,一位家長或一位元社會賢達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在這四類人的腦海中所出現有關學校的「圖畫」或形象,都會有很大的差異。他們每人所反映的,多是他們所屬的那群人的共同看法。又假設開校務會議,當討論到課外活動時,可能有人會主張多注重體育,也有人會主張多注意學術性的活動,這不是因為有兩科老師在謀求自己的利益,而是因為在教育上,基本上存在著各種不同的重點。體育老師,由於他們的教育背景和信念,會深信「健全的智力寓於健全的體魄」;而文科老師,亦由於他們的教育背景和信念,會認為「業精於勤,而荒於嬉」。其實雙方都知道均衡的重要,但在那裏劃一道均衡的線才適合呢?那就見仁見智了。在沒有絕對的和明顯的標準時,別的人,或說大部分的人,尤其是那些自己所景仰的,或與自己最合得來和感情最深的人,他們的意見都很容易會左右我們的思想,甚至會改變我們原來的想法。

接納和拒絕

假設上述的校務會議決定了學校應多舉辦一些學術性或文娛性的活動,這時那位體育老師心中雖然極不服氣,大概也很難力排眾議,更不會在每次校務會議中都舊調重彈,因為他會害怕同事們認為他太固執和不講理。雖然他可能是對的,可能學校實在太不著重體育科了,但他也只好默不作聲。要反抗群體壓力,提出更合理和更有益的方案,一個人要鼓起很大的勇氣,和準備作出很大的犧牲。

有些群體壓力也有真正的壓迫力存在,例如:當一群學生在老師未入課室前大吵大鬧時,很少同學能有足夠膽量去勸喻其他人安靜點,以免騷擾別班的同學,從前當香港警察的貪污情況普遍存在時,一個警察若果不加入貪污的行列,便會招來很多麻煩,甚至會受到別人的恐嚇和威脅。不過,群眾壓力許多時候都不是什麼暴力,只是一種接受或拒絕罷了。但這並不是說這種壓力的力量不大,因為任何人都需要被接納,尤其是被他的「自己人」所接納:例如在家的親人,在校的同學,放學後一同遊玩的「死黨」,教會中的「老友」等等。得到接納,便是得到愛護、欣賞和肯定。人於是感到安全,心裏也感到舒服,他至少知道自己是「正常」的。若這群人進一步對他加以讚美、鼓勵和獎賞,他更會感到自己的價值,自己的重要性和自己存在的意義。他會因此而更投入這團體,愛它和接納它。

拒絕未必就是指驅逐或迫害,也未必是指什麼批評、責難或口誅筆伐。當一個人發覺人人都背地裏對他竊竊私議,見到他時又冷冷淡淡,甚至不時對他冷嘲熱諷,他便很難長久地抵受得住。有時只是由於害怕別人可能有這些反應(其實未必真有),便已經足以使人不敢造次。

不單是在下位的人怕被拒絕,就是在上位的人也怕被拒絕。一位思想前進的神父或一位力主改革校政的教師,當他們一旦做了主教或校長之後,都可能會前後判若兩人。這未必與他們的切身利害有什麼關聯,只是由於他們進入了新的環境,換上了新的身份,他們便必須顧及別人對他們的期望,這便是壓力。有些政府處理激進大學生的手法,是在他們畢業後延攬他們去做政府官員,那他們便很難再有過激的表現了。「對待你不能打倒的人,最好的辦法是和他交朋友」,這也是一種重要的處世藝術。

潮流

潮流並沒有本身的價值。衣著的花款,來來去去不外是長短闊窄的循環,和顏色深淺的交替出現。但若果你穿著的和別人差不多,你便會倍感安全,在這「差不多」上有點突出,你便會令人刮目相看。但無論如何,你不能穿著奇裝異服,因為那不是大同中的小異,而是實實在在的標奇立異。韓愈在「諫迎佛骨表」中反對迎佛骨的理由之一是:「夫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製。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衣著款式不同,竟可以被視為大逆不道!

在衣著上盲目追逐潮流,是一種浪費金錢的玩意,不過許多人為了要避免朋友們把他們看作「土包子」,就是甘心多花點錢也不會覺得心痛。對一些有錢可花的人來說,這也許還可說是一種消費自由,但一個學生若用父母辛苦賺回來的血汗錢,去買什麼名牌子球鞋、球衣等,卻是一種無可寬恕的奢侈樸素對一個普通學生,或對一個「發展中」國家的人民來說,確實是一種美德。學校如果不能提倡這種美德或設法阻遏這種浮誇和炫耀的風氣,總是一件憾事。

甘心情願

群體壓力的力量在於能夠令人甘心情願。一位嬌生慣養,平時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女孩子

,可以在婚後成為持家有道、任勞任怨的好主婦,為什麼?因為她甘心做賢妻良母,因為社會人士認為賢妻良母必須勤奮,因為她所有的好朋友都讚賞她的丈夫娶了一個賢慧的好妻子:這種影響是好的。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軍士因被武士道精神所驅使,而殘殺了不少的中國人,而且殺人者還被視作英雄好漢;這種群體壓力卻是傷天害理的。在這個最後的例子裏,我們也可以看到,人有時會被團體弄致盲目。

反過來說,有些人未能盡責,並不是因為不能,而是因為不甘,是孟子所說的「非不能也,不為也」之類。

更奇怪的是:許多人不單甘心接受群體壓力的影響,而且還故意地選擇去被他所屬的群體所影響。例如:不少知識份子明知凡屬「機關報」都是偏向自己而攻擊對方的,但還是選擇去單單閱讀自己所喜歡的機關報,選擇去相信連自己也知道是不全面的「真理」。這大概便是社會所以越來越對立,越來越分化的原因之一吧?

習慣成自然

群體壓力的另一結果是習慣成自然,使人不加思索便按著一定的反應和模式去行動。當人人都習慣去做,去相信某些事的時候,這些信念與習慣便會慢慢地演變成這群人文化的一部分,塑造了這群人的獨特性格。例如英國人上車和購物都一定排隊,人人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一個不守秩序的人立刻會受到「千夫所指」。另有一些人在說話時,若不雜以粗言穢語,便很難覺得暢快;但這類的言談卻永不會在豪華的雞尾酒會中出現,這些都是不同人的不同習慣。又例如:尊師重道、敬老尊賢是中國人的美德;而歐美人卻講平等,鬥力量,一個力有不逮的人很快便會被淘汰,不論是老人或教師,都不會獲得特別的優待,這也是習慣。在歐美的社會中,不少老人家終其餘生都必須在孤獨中度過,甚至有些老人家在死了好幾天後才會被鐘點傭人發現。

以上所說的上車是否排隊,談吐是否文雅,對老人家是否尊敬等,雖然歸根到底,都是個人的修養問題,但卻和整個社會的風氣有很大的關係。在一定的程度上,我們可以說,社會是藉群體壓力,把自己的價值觀念,從小便向它的每一個成員灌輸,使他們的行為符合這個社會的道德標準。這些成員在習慣成自然後,他們的行為也就自然地成為這個群體壓力的一部分,去感染和塑造這社會中其他的成員(尤其是青少年們)。

這些習慣成自然,人人都認為理所當然的東西,人們喜歡稱做常識(Common Sense) 。一個連普通常識都缺乏的人,很難生存在一個社群之中。由於這些常識往往被視作是一種「自明的」而不必去加以證明的真理,所以亦往往沒有人會去深究。例如:「男主外,女主內」被視為是一種常識,因此「住家男人」便會被人恥笑;音樂家沒有脾氣、藝術家穿著整齊會被視為是異乎尋常的現象;隨便信任人,一定會被人認為是魯莽等等。這樣的「常識」,並不全是對的,有時更是一些習非成是的陋習。教育,尤其是倫理教育,就是要教人學習去觀察分析判斷,什麼叫做是非曲直。

亞文化

最後一種群體壓力是亞文化(Subculture)。在一個國家或社會的大文化下,往往有幾十種亞文化:學生、工人、窮人、富人、商人、農人等等,都各有不同的經驗、理想、期望和對人生不同的看法。他們在自己的內群(In-group)中可以談得極投契,但與其他人在一起時便有格格不入和「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感受。波爾(Stephen J.Ball)寫了一本書名叫「碧西綜合國立中學」(Beachside Comprehensive.1981)。他為了研究綜合教育的功能,特別在英國碧西國立中學任教和觀察研究了三年。他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就是不少勞工階級出身的學生,根本無意發奮向學,他們完全不期望能進入牛津、康橋等學府,作為未來躋身於上流社會的基礎,其中一個理由是:他們甘心在他們的小天地裏,去度自由自在、玩樂搗蛋、放蕩不羈和盡情「享受人生」的生活!這大概也是一種「做慣乞兒懶做官」的人生哲學吧!

亞文化的一個特點是隱語暗語(在黑社會中則稱為「黑語」)。隱語的範圍有大有小:大至方言中的許多俚語(如粵語中的「黐線」等),相對於國語來說即是隱語的一種。各行各業都有他們特別的術語或隱語。甚至小而至於一個由三四人組成的團體,日久亦會產生一些「屬於他們」的暗語。我們往往見到幾個人在提到某些術語時會捧腹大笑,局外人則莫名其妙;這便是因為在這幾個人的說話中,夾有能令他們發笑的隱語的緣故。

隱語很樂於被所屬群體採用,因為它有促進內群人彼此溝通,和拒絕外人滲透的功用,間接鞏固了這組人的內聚力和歸屬感,很易令人產生「這是我的團體」的感覺。內聚力越強,群體壓力越大,個體便越感到須要認同這群體的一切。

參考資料

七分鑼鼓三分唱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在京戲或其他歌劇中,無論歌藝多深的人,他的演出如果要成功,便一定要有配樂、舞台設計及一同演出者的適當配合。要說唱功佔三分,而鑼鼓卻佔七分,可能是誇張一點,但一個人不能主演一齣好戲,正如一位球星不能組成一隊足球勁旅,這是盡人皆知的道理。據說七七事變後,京劇名家梅蘭芳曾隱居香港,許多人希望他能登台獻藝,他都一一婉拒了。有人以為他太過自高身價,其實他卻有難言的苦衷:因為香港當時並沒有演京劇的條件,尤其是缺乏一個和他合演的有水準的「班底」。

.無論群體與個體的關係是怎樣,不論是誰影響誰都好,其實最重要的,還是群體與個體間水乳交融的合作。

「窮」人的哲學

題目中的「窮」字是個動詞,就是「然則非詩能『窮』人,蓋窮而後工也」這句話中的第一個『窮』字。有些窮人家一生窮困,因為他們的父母是窮人,他們的子女大概也要毫無疑問地承繼這窮的命運。他們對自由社會中的「自由」的了解是:汽車、別墅和一切高級的享受,只是屬於有錢的人:只有他們有高級享受的「自由」;漂亮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反成了無的浪費。有人說教育在理論上是公平的,也有人認為它能改變人的命運;但它卻遠不如六合彩不認貧富的公平。窮學生在家中不要妄想能安靜讀書:除了不得不為家事操勞外,還必須不斷地隨時忍受弟妹的騷擾。「出身」嗎?它的意義是翹首企望著去讀完那人人都要讀的幾年中學,然後安安分分地在工廠中工作,或做個寫字樓的信差。求學的「動機」是一個動聽的名詞,但窮人又能有什麼動機可言呢!他能「立志」去做醫生嗎?其實,能擺脫文盲這個包袱,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妄求太多豈不教人說人心不足?

.許多窮人對自己和對自己子女的期望都不高,他們不敢要求自己或自己的子女能出人頭地,所以他們及他們的子女也就很難會冒出頭來。這是一種甘受命運擺佈的亞文化,是窮人很易產生的人生觀,這也是使窮人們難於「翻身」的重要原因之一。

活水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觀書有感)

半畝見方的池塘,好像是一面打開的鏡子,水裡面的天光和雲影好像在往來徘徊;我想問池水怎麼會清澈到這個樣子,原來是因為有活水源頭的緣故。

.鑑是古代的器皿,古人用鑑盛水來照自己的容貌。朱熹在這首詩中把書本看成是靈感的泉源。其實一個好的團體更是一個人高貴的品德、自信心和豐盈的生命與喜樂的活泉源。

潛移默化

1.故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使人日徙善遠惡而不自知也。(小戴禮記:經解)

所以,用「禮」去教化,它的作用是看不出的,它能在邪惡還沒有發生之前就加以制止,同時,還能使人在不知不覺中趨善避惡。

2.子曰:「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論語:季氏)

孔子說:「不學詩,不知道怎樣說話。不學禮,不知道怎樣立身(處世)。」

.良好的教育、環境、朋友、風氣等可以使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和改變,並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學詩去和人應對,學禮去與人相處,都是一種習慣成自然的功夫。受過教育的人,他所說的話聽起來似乎分外「得體」。在一個環境中活上了幾年的人,也自然帶有一點這個環境的「氣味」。所以,我們對於交朋友和選擇生活的環境,都不可以不加注意。

個人對團體的態度

1.你們豈不知道少許的酵母,能使整個麵團發酵嗎?你們應把舊酵母除淨,好使你們成為新和的麵團,正如你們原是無酵餅一樣,因為我們的逾越節羔羊基督,已被祭殺作了犧牲。所以我們過節,不可用舊酵母,也不可用奸詐和邪惡的酵母,而只可用純潔和真誠的無酵餅。我先前在信上給你們寫過:不可與淫蕩的人交結,這話並不是泛指這世上所有淫蕩的人,或貪婪的人,或勒索人的人,或拜偶像的人;若是這樣,你們就非出離這世界不可。其實,我寫給你們的,是說:若有稱為弟兄的,是淫蕩的、或貪婪的、或拜偶像的、或辱罵人的、或酗酒的、或勒索人的,你們就不要同他交結;並且同這樣的人,連一起吃飯也不可。(格前5:6b-11)

.群體對個人的影響無論有多大,個人仍然可以反過來去影響群體。這便是個人在群體中所起的酵母作用。使徒保祿希望教友們能做團體的酵母,耶穌也邀請他的信徒去做地上的鹽,世界的光,和做社會的酵母。(瑪5:14;13:33)時勢固然可以造英雄,英雄也一樣可以造時勢。

.在群體生活中,時常都會有害群之馬或公然搗亂的分子存在,如果不小心防範他們的影響,整個群體的生活便會蒙受損害。

2.如果我們遵守他的命令,由此便知道我們認識他。那說「我認識他」,而不遵守他命令的,是撒謊的人,在他內沒有真理。但是,誰若遵守他的話,天主的愛在他內纔得以圓滿;由此我們也知道,我們是在他內……誰說自己在光中,而惱恨自己的弟兄,他至今仍是在黑暗中。凡愛自己弟兄的,就是存留在光中,對於他就沒有任何絆腳石;但是惱恨自己弟兄的,就是在黑暗中,且在黑暗中行走,不知道自己往那裡去,因為黑暗弄瞎了他的眼睛。(若一2:3-5,9-11)

‧若望使徒在他寫給初期教會的公函中,時常提到真理和真光等字眼,有些人誤把這些字眼當作是思想上的東西,以為我們可以在「思想上」去認識真理,以為認識了一些信仰上的「條文」,便是得到真光的光照。若望使徒卻毫不含糊地否定了這種看法。他強調真理和真光的「生活性」,他認為遵守天主的命令(尤其是愛的新命令)和愛弟兄的人,才擁有真理,才能在真光中行走。那些不遵守上主命令的人,是撒謊者;不愛弟兄的人,只能活在黑暗 之中。而這個愛,正是我們對團體的應有態度。

西諺精選

1.I do not hunger for a well-stored mind, I only wish to live my life, and find my heart in unison with all mankind. (Edmund Gosse)

追求識知之滿足,並非我所欲;我唯願盡性而生,並與全人類同心而活。(哥斯)

2.Conventional people are roused to fury by departure from convention, largely because they regard such departure as a criticism of themselves.( Bertrand Russell)

習慣於傳統的人對有違傳統的事極感憤怒,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對他們本身的批判。 (羅素)

 

第八課:其他有關群體的概念

群體與個體的關係極為密切,明白群體的作用,和它對我們所可能產生的影響,可以使我們更易於適應群體的生活,和從中獲得益處。下面是有關群體的另一些概念。

二人世界

這是最基本和最簡單的社群。它的成功必須基於雙方同時對這團體有高度的忠誠和投入,並承認在這獨特的團體中,存在著一種不能取代的關係。二人世界最明顯的例子是夫婦。他們絕不會容忍第三者的介入;就是他們的說話,許多時也不會向第三者披露。有些極好的朋友亦具有二人世界的特徵。

二人世界有兩大缺點:一是極端脆弱:任何一方死去或離異,即可宣告這二人世界的解體。二是排他性極強,排他性的最普通表現是妒忌。妒忌是二人世界中的大壓力,往往給雙方帶來許多不必要的煩惱;有時連所生的嬰兒,亦可以成為損害這親密關係的原因。

.二人世界對中學生來說實在是言之過早了。因為它很容易使學生那未成熟的情緒受到波動,因而影響學業;而且也能阻擋學生和其他同學的交往,使他不能度正常的群體生活。即使到了真正需要有二人世界的時候,也應該小心防備它的排他性特質。即是說,不要讓這排他性特質阻?雙方的正常社交生活;而且雙方不妨嘗試在彼此同意下向其他人作適度的開放,容忍對方和第三者有合理交往。這對二人世界的穩定有很大作用,也可以使雙方都不會感到對方是一種過大的束縛。

內群與外群

內群(In-group)是指能用「我」去形容的社群,如我國、我家、我校、我班等。而外群(Out-group)是指那些不屬於「我」的社群:如異國、異教、異族、異性,其他職業及其他團體等。在內群中,人們容易彼此承認、接納、支持和幫助;而在外群中,人們所得到的可能只是漠不關心、競爭,甚至敵視。

內外群有時也有錯綜交雜的現象:例如高班同學可能把低班同學視作外群;但在校際比賽中一起為本校作啦啦隊時,卻又會把低班同學視為內群,齊齊為本校健兒打氣。由於內群是溫暖而友善的,外群是冷酷而無情的,所以被拒於內群之外,許多時都是一種難過的感受。例如低班同學在參加高班同學的活動時,那種被冷落的滋味並不好受。

原始社會的內群範圍狹小,大概只有同家族的人才算是內群。有些部落式的民族用同一個字眼去稱呼「陌生人」和「敵人」(即陌生人與敵人同義),是顯示出:這些人除了「自己人」以外,很難會接受其他的人。文明的社會大多已超越了家族和血統的範疇,能夠把更多人接納在自己的生活圈子內。不過,今日許多國家仍然未能掃除種族的偏見,例如:美國不時出現的種族糾紛,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便是明顯的例子。就是中國漢族中那種大漢人主義,也能對國家的團結合一帶來損害。香港人把北方人稱為「外江佬」,甚至喜歡取笑一些不能操粵語的廣東人,這種行為都是源於一種不太文明的「排外」潛意識。

.世界大同是基於人終有一天會把全體人類作為一個內群看待,彼此接納和容忍。

.一個人內群的圈子越大,越能容納更多人,他的「敵人」便越少,而他的成功機會亦會越大。

.課外活動和各種學會或團體,能使學生擴大他們內群的界線,是學生學習容納異己的媒介。

樣版

樣版(Stereotype)是一個社群對另一個社群的總體看法。例如:「喜歡笑」的女孩子,「粗魯」的男孩子,「腦筋閉塞」的老年人,「魯莽」的青年人;「良」醫,「奸」商;「高傲」的英國人,「吝嗇」的猶太人,「浪漫」的法國人,「刻苦耐勞」的華僑等,都是我們對人「樣版式」的觀察和評語。我們有時對地方和時代也有樣版式的看法﹐例如:中世紀的「黑暗」,今日的「文明」,歐美的「進步」,非洲的「落後」等等,不勝枚舉。

樣版是對一個社群中某部分人的某部分特徵,加以誇張、歪曲和戲劇化描寫的結果;它雖然含有部分真理,卻否定了該群人的其他特點,也毫不理會在這個社群中,可能有某個人或某些人,他們有完全不同的獨特個性。例如:有些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堅強,更不會哭;有些中國人比猶太人更吝嗇;在「自由」世界中也有「奴役」人的現象存在等等。

樣版的唯一好處是可以幫助我們對世界上種類繁多和千奇百怪的事物有一個概括的了解。一般來說,這也是我們對人群或事物頗為準確的認識。例如青年人的確是較為衝動和魯莽,而經商的人多數都要做人比較圓滑(算是「奸」的另一種說法吧?)但對人或物的樣版式看法,所帶的害處卻是很多,很大:

1.這是大部分偏見的根源:所有的種族糾紛,都是源於種族偏見,這些偏見也多是由於對別人的消極樣版看法而引起。樣版的來源本身就是不公道的,因為它只選擇了該群人的某些特徵,所以這根本便不是那群人的整個面貌。與商人談生意時要提防上當,這是正確的;但商人除了有可能是「奸」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特點(例如勤奮、精明、通曉社會大勢等。)

2.對個人不公平:即使大部分商人都是奸商,但某某卻可能是一個童叟無欺的誠實商人。而且我們也不必對商人有歧視的傾向,因為若沒有商人,我們的社會根本便不可能有這麼多的必需品或消費品供給我們使用。

3.它容易使我們在接觸人時估計錯誤:一個中國人去到法國,若以為法國人是浪漫的,因而隨便浪漫一番,他一定會被人檢控;又如果我們以為所有的老人家都是頑固的話,我們便會和老人家產生不必要的隔膜。我們與人交往,起初往往都不是與「這個人」交往,而是與這個「樣版」的人交往!我們當時所面對的,只是一個「樣版」,而不是一個活生生的、獨特的、有血有肉的人!

4.自欺欺人:對事物的樣版化,其實多是一種在自己臉上貼金(對內群肯定),並蔑視他人(對外群排斥)的潛意識表現。我們愛說中國地大物博,而忘記了中國還有一大片崎嶇的山嶺和荒蕪浩瀚的沙漠;我們愛說中國是禮義之邦,而看不到不少中國人隨地吐痰、缺乏公德心或爭上公共汔車的現象:這些都是帶有少許自我陶醉的說法,有點不顧「全部的」事實,這種想法最易使人故步自封。

5.自我促成作用:更重要的,是當我們與人作樣版式的交往時,有時會使這個人真的成為「這一類」,這便是社會學家所稱的自我促成作用(Self-fulfilling prophecy)。一個女孩子若顯得堅強點或豪放點,便會被視為「不似大家閨秀」,於是女孩子只好「笑莫露齒,立莫搖裙」(女論語);父母或師長在言語或態度上若時常都認為子女或學生「沒出息」,他們的子女或學生就很可能再沒有信心去設法努力爭取更大的成功;六零年代美國人謔稱警察為「豬」,於是警察便果然越來越粗暴。

群體隔離

七百年前,歐洲神聖羅馬帝國菲特烈第二世曾作過一個實驗,看看若完全不和孩子說話,他們將來講的是什麼語言:是希伯來語?希臘語或拉丁語?他囑咐乳母們要讓孩子們穿得暖暖的,吃得飽飽的,只是絕對不能和他們說話。這個實驗失敗了,因為沒有一個孩子能長大;所有嬰兒都先後夭折了。

哈勞(Harlow)在六零年代做過一個養猴子的實驗,就是不讓猴子接觸母猴,而將一個用布裹住的、有奶咀的暖機器來作母猴的替身,讓猴子在饑餓時可以喝奶,在受驚時可以抱住。用這種方法養大的猴子性情十分乖癖,牠們中有些很怯懦,有些則有極強的攻擊性,也有些根本無法與其他正常的猴子相處,甚至沒有交配的能力。「假母猴」對猴子有保護及養育的作用,但卻沒法在猴子成長的各個階段中給予照顧和協助。連猴子都需要「母愛」,才能健康地成長!

上述兩個例子說明了,人如果要健全地成長,就必須獲得適當的照顧和輔導。一個極普通的孩子,他的努力若能得到接納和欣賞﹐便會對自己產生自尊和自信,因而更易獲得進步;相反的,即使是聰明的學生,若經常受到無情的責難和否定,他的天才亦終會枯萎。青少年對自己的自我意識(聰明或愚蠢,是否可愛,是否有用等),大部分是由他生活於其中的社群而獲得的。群體對他來說是一面鏡子﹐他要倚賴群體去告訴他:他究竟是誰?有什麼用?經常遭到別人拒絕或鄙視的人,很少能對自己有充足的信心。

.在這個角度下,同學或朋友間的互相接納欣賞,不單是一種美德,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更是一種成長上的需要。所以主動地接觸那些經常離群獨處的同學,或懂得適當地去讚美及鼓勵別人,是一種很有意義的「愛德」行為。

(註)見”Sociology”, by P.H. Horton & C. L. Hunt, McGraw-Hill 1980, P.182

參考資料

民胞物與

1. 有一次,我們夢見大家都是不相識的;我們醒了,卻知道我們原是相親相愛的。(印度詩人:泰戈爾)

2. 如果我只是一只小狗,而不是你的小孩,親愛的媽媽,當我想吃你盤裡的東西時,你要向我說「不」麼?

你要趕開我,對我說道:「滾開,你這淘氣的小狗」麼?

那末,走罷,媽媽,走罷!當你叫喚我的時候,我就永不到你那裡去,也永不要你再喂我吃東西了。

如果我只是一只綠色的小鸚鵡,而不是你的小孩,親愛的媽媽,你要把我緊緊的鎖住,怕我飛走麼?

你要對我指指點點地說道:「怎樣的一只不知感恩的賤鳥呀!整日整夜地盡在咬它的鏈子」麼?

那末,走罷,媽媽,走罷!我要跑到樹林裡去,我就永不再讓你將我抱在你的臂裡了!(泰戈爾:同情)

.在現實的世界中,我們看到、知道,也相信,人與人原是不相識的;也許只有在夢中,我們才會偶然渴望人與人能充分地相親?愛。但在泰戈爾的童話世界中,即是在這位詩人的偉大心胸裡,他卻熱切地渴望人最後能醒覺到,人與人應當相親相愛的事實。他甚至借用一個孩童的口,去要求孩子的媽媽,不單要愛自己的子女,還要把這愛擴充開去,使小狗和小鸚鵡都能被包容在那偉大的母愛之內。

慈愛與勇氣

1.慈故能勇。 (老子:第六十七章)

2.愛子者慈於子,重生者慈於生,貴功者慈於事……聖人之於萬事也,盡如慈母之為弱子慮也,故見必行之道;見必行之道則明,其從事亦不疑,不疑之謂勇。不疑生於慈。故曰:慈故能勇。 (韓非子:解老篇)

慈愛子女的人憐惜子女,維護生命的人熱愛生命,看重事功的人盡忠於事功……聖人對於萬事萬物,都好像慈母替弱小的子女操心一樣,所以知道自己有什麼必定要做;如果知道自己有什麼必定要做,就會明白(事的客觀情況和規律),這樣他對於自己的行為便會信心十足,信心十足便叫勇。既然這信心十足是由「慈」引生出來的,所以說:「慈」能產生勇氣。

.怯懦和害怕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無知。我們不知在黑暗中有什麼,所以怕黑、怕鬼;不知死後會怎樣,所以怕死;不知一個陌生人會有怎樣的反應,所以不敢和他接觸;不知道應怎樣去完成一件事情,所以不願意承擔責任。韓非子認為有真愛的人,就自然會知道怎樣去愛,因為他至少會努力學習怎樣去愛,因此他也必然會慢慢學到怎樣去愛。當他肯定了自己要愛,又知道怎樣去愛時,他竹會不怕一切地去愛,這便是「勇」──敢於去愛的勇氣。

愛情.友誼.物質

1.花開蝶滿枝,花謝蝶影稀;唯有舊巢燕,主人貧亦歸。 (唐.於濆:對花)

2.採葵莫傷根,傷根葵不生;結交莫羞貧,羞貧友不成。 (佚名:漢古詩)

3.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衛風)

她送我木瓜,我拿佩玉來報答;不是來報答,表示永遠愛著她。
她送我鮮桃,我拿佩玉來還報;不是來還報,表示和她長相好。
她送我李子,我拿佩玉做回禮;不是做回禮,表示和她好到底。

.瓊琚、瓊瑤、瓊玖都是玉的名稱;木桃、木李是指鮮桃鮮李,加上木字,是因為要和木瓜相對。

.愛情和友誼,本來是和物質沒有關係的。燕子並不因主人貧窮了,而不在他的堂前築巢;採葵詩也表達了在交朋友的時候,不要以貧富作準;用佩玉去報答木瓜,更是對愛情的重視。愛情和友誼不同於買賣或交易,因為愛情和友誼的精華是在於付出,而不是在於接受。不過,在一個過分物質化的社會中,常見的現象卻是:「貧賤夫妻百事哀」,有時,我們也會見到有些人單用金錢的角度,去衡量禮物的價值。這些人都把愛情和友誼,貶到和物質在同一的水平上。

止楚攻宋

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於齊,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公輸盤不說。子墨子曰:「請獻千金。」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公輸盤服。 (墨子:公輸)

公輸盤替楚國製造雲梯這種攻城的器械,成功了,打算用它去進攻宋國。墨子得知這個消息,從魯國出發,十天十夜趕到楚國的國都郢,見到了公輸盤。公輸盤問墨子:「先生有什麼見教?」墨子說:「北方有人侮辱了我,想請您幫個忙去殺死他。」公輸盤不樂意了。墨子又說:「我願意送您一千兩黃金。」公輸盤說:「我是講理的,決不殺人!」墨子直起身子,向公輸盤拜了兩拜,說:「讓我說幾句吧。我在北方聽您造了雲梯,打算用它去進攻宋國。宋國有什麼過錯?楚國多餘的是土地,缺少的是百姓。犧牲已經缺少的去爭奪本來有餘的,不算明智;去進攻沒有什麼過錯的宋國,不能說是仁愛;您明知這樣做不對,卻不向楚王據理力爭,不能算盡忠;假如向楚王勸說過,卻不能達到目的,就不能說是剛強。您說您講理,不肯殺害一個人,卻要去屠殺大批的人,不能算是懂得同類型的道理。」公輸盤被說服了。

.墨子是先秦時代的一位哲學家,他主張兼愛、非攻,他反侵略、反戰爭,而且有救世的熱情和力行不懈的俠義精神。他是一個行動者,淮南子記載:「墨子服役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淮南子:泰族訓)孟子說他:「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即是說,墨子這個人,摩?頭頂,走破腳跟,只要對天下有利,一切都幹。這次公輸盤替楚國造雲梯去攻打宋國,墨子便不辭勞苦地走了十日十夜,趕到楚國國都,設法阻止楚國去攻打宋國。他其中的一句話,「義不殺少而殺眾」,很值得我們深思;我們不能只避免做小的壞事,卻在不知不覺間,做了大的壞事。

小人無朋

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小人無朋,唯君子則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祿利也;所貪者,財貨也。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相保。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朋者,偽也。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歐陽修:朋黨論)

一般地說,君子和君子因為道義上一致,所以成為朋友;小人和小人因為利害相同,所以成為朋友。這是自然的道理。但是,我認為小人喜歡的是優厚的俸祿,追求的是非分的錢財。在他們有共同利益的時候,暫時相互勾結成為朋友,這是假的。等到他們看見有好處就爭先恐後去爭奪,有時好處搶了,他們的感情淡薄了,就反而互相傷害,即是他的兄弟親人,也不能保全。所以我說:小人沒有朋友,他們暫時成為朋友,是假的。君子就不是這樣。他們堅持的是道義,實行的是忠信,愛惜的是名節。用這些來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那就因為道義上一致而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用這些來從事政治工作,那就會團結一致,共同治理好國家,自始至終都是一樣的。這就是君子的朋友。

.友誼若基於物質,則必傾向於瓜分或掠奪。而物質又不可能是無窮的,所以當物質被瓜分完畢的時候,也就是友誼終結的時候。友誼若基於精神,則易傾向於分享和交流,著重共同探索,攜手前進。精神上的分享和物質上的分享的最大分別,是精神上的分享有一種「互加」的作用,即是說:藉著精神生活的分享,人會越來越感覺精神生活的豐富,無論是主動的一方,或者是被動的一方,都會感到受益不淺。只有這樣的友誼,才可以維持得更加久遠。

個人如何面對團體

1.耶穌說:「你們是地上的鹽,鹽若失了味,可用什麼使它再鹹呢?它再毫無用途,只好拋在外邊,任人踐踏罷了。你們是世界的光;建在山上的城,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並不是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燈台上,照耀屋中所有的人。照樣,你們的光也當在人前照耀,好使他們看見你們的善行,光榮你們在天之父。」(瑪竇福音 5:13-16)
.耶穌希望他的信徒,即使是以個人的身份,也要在世界上發揮光的照亮作用,和鹽的防腐作用。面對一個大團體,人往往有一種渺小和無能的感覺。所以隨波逐流,被視作明哲保身;與俗浮沉,被認為是適應社會的聰明做法。我們忘記,在漫漫長夜中,一點點的火光,亦足夠給人照亮要走的路,而人類文明之所以仍能持續下去,便全靠那些不畏群眾壓力,而敢於把真理說出來,或把理想活出來的人。

2.為此你們該如天主所選的,所愛的聖者,穿上憐憫的心腸、仁慈、謙卑、良善和含忍;如果有人對某人有什麼怨恨的事,要彼此擔待,互相寬恕;就如主怎樣寬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寬恕人。在這一切以上尤該有愛德,因為愛德是全德的聯繫。還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中作主;你們所以蒙召存於一個身體內,也是為此,所以你們該有感恩之心。要讓基督的話充分地存在你們內,以各種智慧彼此教導規勸,以聖詠、詩詞和屬神的歌曲在你們心內,懷著感恩之情,歌頌天主。(哥3:12-16)

.保祿使徒勸告信徒們在與人交往時,一定要慈悲、容忍、寬恕,而且還要以愛德作為這一切美德的基礎。愛德在基督教的術語中,不純粹是一種表面的慈善行為,因為愛德是與上主、與基督分不開的。「天主就是愛」,他普愛世人,他像陽光雨露般照臨和滋潤萬物,基督甚至為人而死在十字架上,這便是愛。基督徒的愛德,是以上主、以基督為基礎的,他們必須好像基督、好像上主一樣去愛人;基督徒的慈悲、容忍和寬恕,也是要建立在這樣的「愛」的基礎上──要好像基督那樣的真誠和徹底。

西諺精選

1. Friendship is seldom lasting, but between equals, or where the superiority on one side is reduced by some equivalent advantage on the other. (Samuel Johnson)

友誼若要維持久遠,必須平等論交,或去尊卑以求同。 (約翰遜)

2.Fortunately for serious minds, a bias recognized is a bias sterilized. (A. Eustace Haydon)

嚴謹求真者福矣,唯其能善察偏見,故能消除偏見。(希敦)

3.Prejudice is never easy unless it can pass itself off for reason. (William Hazlitt)

偏見不易保持,除非是蠻不講理。 (希斯列)

 

第九課:由爭上巴士說起

有些人把倫理價值和倫理行為當作是見仁見智的看法,或因時制宜的權宜處事方式。他們喜歡用「在實際生活中是否行得通」這原則,去作一切倫理判斷和行為的標準。得通的就是,行不通的就是不對。

本課程花了許多篇幅,去強調個人和團體間的不可分割關係,他們間的互相影響和互相塑造,並得到一個結論:個人不可獨善其身,而團體也不容忽視個人。到現在為止,我們對上述個人與團體的關係可能有一個「和諧」的印象,即是說:兩者的關係還是互利的時候居多。

但一個人,住在香港這種競爭白熱化的社會中,一定會很容易對上面的見解加以否定:個人群體不單很難協調,而且常常處於敵對的地位。乘搭公共汽車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爭上巴士

在繁忙時間中,如果一個人要想乘搭巴士的話,他大概必須暫時放下腦海裡的謙遜禮讓及客氣斯文等倫理觀念。起初他可能會略覺心裡有點不舒服,不過轉念一想,這似乎不能完全怪他,這多半只是「社會的錯」;但無論如何,他不會長久為這事而煩惱,過不了幾分鐘,他便會心安理得起來。第二天,又再為乘搭巴士而動腦筋。

倫理、道德、宗教等常被現代人所輕忽和取笑,多半是為了它們在很多情況下都似乎「行不通」。行不通的倫理只可以作為茶餘飯後的談笑資料;它不能指導生活,更加不能起什麼濟世匡民的作用。

就讓我們反省一下「爭上巴士」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回事,並看看在倫理學上,這究竟代表什麼?

乘搭巴士原本是基於一種需要,也是現代化給人帶來的方便。但像香港這樣的一個大城巿,地狹人稠,路少車多,加上公共交通工具總是趕不上人口的增長率,於是乘搭巴士便成了一種專門的技術:誰夠精明,誰懂得衝鋒陷陣,誰便可以捷足先登。遲來的可以先上;早到的,若不打算跟人爭奪的話,便只好靠碰運氣了。

排隊

理論上,排隊是一種較文明的解決辦法:既可省力,又可較為準確地預測要花的時間,更可避免發生意外。但問題是:當有一部分人不排隊時,誰甘心去排隊?眼巴巴望著那些「遲來先上岸」的人,誰會忍得住不罵自己「笨蛋」?(註)

爭上巴士的人約可分為兩種:第一種人認為懂得爭上巴士是一件挺愉快的事,既可解決這次搭巴士的問題,又可以準時上班或上課!這稗行為有立竿見影的功效,是立刻便可以體驗到它的效用的處世哲學。為不少人,成功地上了巴士還有一種勝利的飄飄然的感覺。這部分人是爭上巴士的先鋒,是那些甚至把別人推下車去也在所不計的人物。

(註):這和世界各國的裁軍問題極為相似。明知軍備競賽是人類滅種之道,但問題仍是:誰肯首先裁軍?

辯解

另有一部分人較為斯文,他們也爭上巴士,也獲得成功。但他們不會覺得飄飄然,相反地,他們還覺有點內疚。那些到過歐美旅行,見過人家的「排隊」文明的人,更會不禁為自己不守秩序的行為而羞愧。但他們到底也成了爭上車的一分子,這算是無可奈何吧?但無論如何,他們必須向自己的行為負責,不然的話,便要有充分的解釋,以免除自己內心的責備。於是「社會的錯」,「無可奈何」,「權宜」等理由便會出現。最後的結論是:在這種情況下,禮讓是行不通和不合時宜的。舉一反三,連帶主張禮讓的人物、書籍、宗教、價值觀等,便都統統被歸入「迂腐」和「行不通」之列。

上述兩種人,前者覺得理當爭上巴士;後者雖經過一番內心的鬥爭,終於亦認為爭上巴士是唯一可行的途徑。兩者的結果都是一樣:大家都心安理得,自自然然地天天爭上巴士。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由無人排隊到不甘排隊,由不甘排隊到不必排隊。於是搭車不排隊便成了部分香港人的習慣之一。

在這惡性循環中,最可怕的一個結果,是失敗的人生觀的形成。即是說:個人在這情況中絕對地感覺到無能為力,並認定「弱肉強食」式的上車是唯一的解決辦法。由暫時的「權宜」到建立起一種「放棄原則」的人生觀,是一個可怕的過程,造成了整個社會的自私傾向,使人產生了對人群的恐懼,並且建立起一種「霸道」的社會精神和風尚。

權宜

權宜在特殊的環境下是許可的;但以力取勝,損人利己的舉動,本身就是野蠻的行為,絕不是什麼權宜之計。退一步來說,即使爭上車可以算是權宜的行動,也絕不能讓權宜轉變為正常。「沒有人排隊」是一件不幸、不光彩、不文明的事,我們不應慢慢地,把事實上無人排隊這「現實」,轉變為無人排隊也是「好」的這種想法。若「不排隊就是不文明」的話,我們在幾經辛苦才能上車後,還要確認:「不排隊就是不文明」。在不文明的環境下去度文明的生活,原本便是一件難事,一種痛苦的經驗和感受。但若果我們容許一個不幸的現實去控制我們,去改變我們的價值觀,使我們不敢去正視它,不敢去批判它,甚至不再願意堅持文明與禮貌是我們應有的精神,反而相信了要這樣地戰勝現實,才算符合「適者生存」的原則,那麼我們便是由一個單一的不幸(爭上車),進到了一個一連串的不幸之中(以競爭為基本精神:凡事必爭)。

治標或治本

或者有人會說:治本的辦法是購買足夠的巴士。無疑地,增購巴士實在是擁有專利權的巴士公司的重要責任。歐美人士很少爭上巴士,倒並不是因為他們在這方面特別講禮讓,而是因為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他們根本沒有爭上巴士的必要罷了。所以增多巴士無論如何是重要的解決辦法。但惡性循環又來了:巴士公司一直未能完全滿足乘客的需要,那麼,一個社會是否就「必然地「要養成爭上巴士的習慣?物質缺乏的情況在第三世界極為平常,第三世界的人是不是便「註定地」要成為不文明的民族?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論語:靈公)按孔子的見解,真正治本之道取決於人:人的教育,人的精神、人的自尊自重、人對別人的關懷(例如那些上不到巴士的老者和弱者),和人的守望相助的高貴品德。爭上巴士無補於不夠巴士的事實,只可以造成無謂的競爭與意外罷了!

一個社會的人民,若不甘心被「失敗的人生觀」所支配,才會文明起來。若果學校和家庭都不怕被認為一切實際,而教導子弟們正確的講禮讓的價值觀念,而大眾傳播媒介亦能不再以「反映現實」(其實是助長壞風氣)作為藉口,去給人灌輸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人生觀的話,那麼物質的輕微缺乏,決不會成為一個社會道德低落的原因。

個體與群體的平衡

由爭上巴士很易聯想到如何解決個體與群體間的利益衝突,及兩者間利益的均衡。下面是一個極為簡化的提綱;其中的「國家」是「群體」的代名詞:

1.國家是為人民而存在的,是為了每個人及全體人的好處。但既然國家由人組成,也是由人管理,所以這些治國的人本身便應向全體的人負責,亦應受到監督

2.能監督國家的,只有人民。但人民必須有某種獨立自主的權力,才能施行監督的責任。合理的私產權是人民得獨立自主的一個基本條件。設若人民的衣、食、住、行等必需品,全部都要仰給於國家(其實是行政人員),又被他們所壟斷和控制的話,人民便無法與國家抗衡,更談不上什麼監督。

3.所謂合理的私產權是指:個人應擁有屬於自己的私產,但這些私產卻應從屬於整體和全民的長遠利益。因為絕對的私產權極易造成私人(尤其是大商家和大企業家)的壟斷,而其利益又多數不能公平地惠及眾人。所以大部分的政府都設法干預這種私人壟斷的現象。方法與程度或有不同,目的卻是一樣。

4.賢明有效率的一定有公平而清楚的法制去使財富獲得合理的分配,既保障個人的利益,又照顧全體的利益,這便是法治觀念的由來,及法律前人人平等的涵義。

5.群體的發展和個體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個體在必要時必須能犧牲自己的短暫利益,以保障群體的長遠利益,而這正是個體真正利益的所在。

綜合上述各點,一個最簡單的說法就是:

.大我是為了小我而存在;

.有時必須犧牲小我才能完成大我;

.大我的完成,就是小我的真正保障。

鄰居

鄰居也是群體與個體間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在香港,對許多人來說,有鄰居等於沒有鄰居是一件極為平常的事。不少人在同一座大廈居住了好幾年,彼此仍然沒有任何來往,更無所謂認識。在人群中遍嘗孤獨滋味,是城巿生活的一大悲劇。新一代的人大概連鄰舍間應守望相助這句話也未曾聽過。在徙置區中,有些人家把垃圾一掃出門,便閉門不理,這已不算是新聞了;住在高樓大廈的人隨意由窗口拋下果皮、垃圾、汽水罐等,甚至弄傷途人亦不罕見。至於電唱機響徹鄰里,麻將聲擾人清夢等,更是十分普遍的現象。「千金買屋,萬金買鄰」:在香港,要找到好鄰居,談何容易!

雖然要找到好鄰居相當因難,但要做個好鄰居,卻是容易得多。下面的事情都是我們可以做的:

1.隨時善意地向人打招呼;其實若臉上常掛著友善的笑容,本身便已可使環境生色不少了!

2.注意周圍發生的事:我們隨時都有機會去幫助鄰人作點擔擔抬抬的小型服務。

3.若附近有老弱者,也可以去探問他們,有機會更可以幫助他們做點簡單的家務或清理工作。

4.讚一讚鄰居的四五歲孩子活潑聰明,常可以使他的父母感到高興。

5.有些信仰基督的人經常邀請鄰居的同信仰者一起祈禱和聚會,是一種極有意義的睦鄰工作。

至於不騷擾別人,不對人無禮,不製造吵人的聲浪,不塗污電梯或公眾地方的牆壁,不隨地吐痰,不把公眾地方當作是一個大垃圾缸等等,只能算是一個人的基本修養。不過若人人都做到這地步時,我們大概已不必過分花腦筋去「擇鄰」了!

參考資料

擇鄰

孔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論語:里仁)

孔子說:「居住在風俗仁厚的鄉里,是一件美事。如今選擇住處,卻不在風俗仁厚的地方,怎算得上是明智的人啊?」
.在香港,能找到地方安居已經不容易了,怎能再考慮「擇」鄰呢?也許最徹底的解決辦法,便是人人都做「好鄰居」了。

徒見金

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巿,適賣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對曰「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列子:說符)

從前齊國有一個人,非常貪愛黃金。有一天清晨,他穿好衣服到鬧巿中去,當他走到一個賣黃金的人那兒時,竟毫不客氣地把黃金搶走。從來官吏捉到他,便問道:「在眾目睽睽之下,你竟敢硬取人家的黃金,這是什麼道理?」他回答說:「當我拿金子時,根本看不見人,眼中只有黃金罷了。」

.個人與群體所以會引起利益上的衝突,是因為人人都是只見到自己要得的利益。這個齊國人在利慾薰心的時候,竟然旁若無人;許多人在假公濟私,損人利己的時候,心目中又何嘗有社會、國家或任何第三者的存在?

因與果之間

1.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唐.杜牧:阿房宮賦)

唉!滅六國的是六國自己,不是秦國;滅秦朝的是秦朝自己,不是天下的百姓。唉!假使六國國君都愛護他們的百姓,就有足夠的力量來抵抗秦國。假使秦皇又愛護六國的百姓就可以傳三世,甚至傳到萬世,都能保住帝位,誰能夠把它消滅呢?秦人無暇哀嘆自己的滅亡,而後人替他們哀嘆;後人為秦朝的滅亡哀嘆,而不引為鑒戒,也要使更後的人再為他們而哀嘆了。

2.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咀爪雖欲弊,心力不知疲。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顧,隨風四散飛。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巢裡,啁啾終夜悲。燕燕爾勿悲,爾當反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唐.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杜牧認為六國和秦的滅亡,都是自取的,因為他們走上了滅亡之道,所以不能不滅亡。而他們那種不懂「愛民」的政策,就是他們自取滅亡的原因。在燕詩中,白居易自己有一個註釋,說明他寫這詩的原因:「(劉)叟有愛子,背叟逃去,叟甚念之。叟少年時亦嘗如是,故作燕詩以喻之。」這表出白居易相信,在劉叟昔日背棄父母,與當日劉叟被自己的愛子所背棄之間,有某種因果關係。如果我們能仔細反省一下「爭上巴士」的現象,我們不難發現其中所蘊藏著的因果聯繫和惡性循環因素。今日年富力強的人爭上巴士,吃虧的當然是老弱的人,但年富力強的人不會顧得那麼多,他們也許還對老弱的人投以輕視的目光,認為他們無用。但終有一天,這些年富力強的人都會成為老弱而無用的人。於是他們今日的蠻橫,便將會成為他們日後被欺負的遠因。在一個不講理和不懂禮貌的社會中,吃虧的將不是一小部分人,而是絕大部分的人,甚至可能是全部的人。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蚌方出暴,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戰國策:燕策)

一隻蚌正張開兩殼晒太陽,鷸鳥飛過來啄食牠的肉,蚌急忙并起兩殼,緊緊地箝夾住鷸鳥的嘴。鷸鳥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有個死蚌。」蚌也對鷸說:「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會有只死鷸鳥。」兩下裡相持不下,誰也不肯放,結果漁人走過來把牠們一起捉去了。

.個人和團體利益間的衝突,如果不用合理性的方法去解決,而只是訴諸強權或暴力,彼此相持,不肯為對方的利益著想,最終雙方都會蒙受其害,得益的可能只是第三者。個體和團體的關係,就好像唇齒相依一樣,唇亡就會齒寒;而齒亡對唇來說,亦是一點好處都沒有。

貫通天地的仁心

天地間亦仁而已矣。佛說:百千萬億恆河沙數世界,有小眾生起一念,我則知之,雖微至雨一滴,能知其數。豈有他神奇哉?仁之至自無不知也。牽一髮而全身為動,生人知之,死人不知也;傷一指而終日不適,血脈貫通者知之,痿痹麻木者不知也。吾不能通天地萬物人我為一身,即莫測能通者之所知,而詫以為奇;其實言通至於一身無有不知者,至無奇也。知不知之辨,於其仁不仁。故曰天地間亦仁而已矣,無智之可言也。(譚嗣同:仁學)

在天地之間,亦只有仁罷了。佛佗說:在無限的宇宙裡,有任何一個人起了一個念頭,我都會知道,雖然小而至於像雨點一樣,我也能知道它們的數目。這有什麼奇怪呢?當仁心擴充到極點的時候,沒有什麼是不能知的。牽一髮而動全身,這是對生人來說的,死人便沒有這種感覺;弄傷了一隻手指,全身都整天覺得不舒服,這是對血脈貫通的人來說的,全身麻木的人便沒有這種感覺。我還未達到能貫通「天地萬物人我為一體」的地步,當然便不知道能「貫通」的人究竟知道什麼,反認為他們所知的是奇事;其實對於那些已通了的人來說,不過是平平無奇罷了。知和不知間的分別,在於有沒有「仁」,所以說,在天地之間,亦只有仁罷了,並沒有所謂智的。

.一切的爭執和利益的衝突,都是起因於人與人之間不能相親相愛;而人不能愛人,是因為感覺不到「人我為一體」的道理。右手不會砍傷左手,因為兩隻手同屬於一個身體;兄弟不會相殘,因為同屬一個家庭,有同一的血統。其實,天下間膚色不同,思想各異的人,又何嘗不是同屬一個人類的大家庭呢?

窮寡婦的慷慨

耶穌面對銀庫坐著,看眾人怎樣向銀庫裡投錢,有許多富人投了很多。那時,來了一個窮寡婦,投了兩個小錢,即一文銅錢的四分之一。耶穌便叫他的門徒過來,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個窮寡婦比所有向銀庫裡投錢的人,投的更多,因為眾人都拿他們所餘的來投;但這寡婦卻由自己的不足中,把所有的一切,全部的生活費,都投上了。」(谷12:41-44)

.耶穌對窮寡婦的稱讚,與她的捐款數目毫不相干。她值得稱道的優點是:

1.她所捐的並不是她的剩餘或多餘的物資,而是她的「生活費用」,她所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

2.她雜在富人的行列中,在耶穌及他的門徒的注視下,自豪地投下了也許不少人都會覺得是少得可憐的「兩個小錢」。雖然是這樣,她還是舉動大方、自然,一點自卑感都沒有。樂善好施已成了她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3.「助人為快樂之本」。她不會因為自己是窮人,便一味認為只有她才應受別人救濟。若「貧窮」能摧毀貧窮人之間互相幫助的美德,奪他們去幫助人的權利,又使他們無法嘗到幫助人的快樂的話,貧窮人才是真正的和絕對的「貧窮」了!

4.這窮寡婦充分明瞭印度人的一句成語:「當我們抱怨自己的鞋子太舊時,要想起世上有些人連腳都沒有。」她雖然也是一個窮人,但她並不抱怨自己的貧窮,她仍積極地、滿懷感恩心地生活,她的奉獻就是她對神感恩的標記,就是她認為人應彼此關懷與互相扶持的最清楚的聲明。

為理想而受迫害

世界若恨你們,們們該知道,在你們以前,它已恨了我。若是你們屬於世界,世界必喜愛你們,有如屬於自己的人;但因你們不屬於世界,而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為此,世界纔恨你們。你們要記得我對你們所說過的話:沒有僕人大過主人的;如果人們迫害了我,也要迫害你們;如果他們遵守了我的話,也要遵守你們的。我給你們講論了這些事,免得你們的信仰受動搖。人要把你們逐出會堂;並且時候必到,凡殺害你們的,還以為是盡恭敬天主的義務。他們這樣作,是因為沒有認識父,也沒有認識我。我給你們講論了這一切,是為叫你們在這一切發生時,想起我早就告訴了你們這一切。我給你們講了這一切,是要你們在我內得到平安。在世界上你們要受苦難;然而你們放心,我已戰勝了世界。(若15:18-20;16:1-4a,33)

.有些基督徒認為基督致命的原因,是因為他愛世人;這是真的。但直接使基督致死的原因,卻是因為他的理想。因為他要淨化宗教,提倡正義,頒佈新命令,建設新秩序,宣揚一種新的人生觀和價值體系,所以他的說話和生活,對許多人來說,成了一種挑戰,一根刺。所以他才不見容於當時的社會,並且要受迫害而死。任何人如果要實踐理想,便必須要付出代價;基督告訴他的信徒,他們將要付出的代價就是「受迫害」。其實,人為了群體的利益和長遠的利益,有時不是也要犧牲個人的和短暫的利益嗎?不過這種犧牲是有價值的,因為最終要受惠的,是那些作出犧牲的人。基督徒看到為理想而犧牲的價值,所以才能夠帶著平安的心境,去面對迫害。

西諺精選

1. Down in their hearts, wise men know this truth: the only way to help yourself is to help others. (Elbert Hubbard)

大智的人都深切明瞭,助人是最有效的自助方法。(夏弼)

2.The problem of building a human society is always the difficulty of establishing a relation between individual and communal happiness. (Dora Russell)

建設社會的困難常在於如何維持個人幸福與團體幸福的關係。(羅素)

3.Your own safety is at stake when your neighbour’s house is in flames. (Horace)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你決不能把鄰人的災難,看作與你無關。(何理斯)

 

第十課:學校和教育

教育的重要

在香港,絕大部分由五、六歲至十四、五歲的青少年都要進學校受教育;能讀到中六或中七的人還要在學校裏渡過他的十七歲,甚至十九歲的生辰。至於那些得天獨厚,能進入最高學府的幸運兒便更不用說了:那是他們要把「書中自有黃金屋」與「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夢想變為現實的地方。

中國人尊崇公元前五百多年前的孔子為至聖先師,欽佩他在教育上「有教無類」和「學不厭,教不倦」的精神。其後孟子亦主張國家應設「庠、序、學、校」去教育百姓。雖然這些都和我們今日所認識的「學校」不同,但亦可見中國古來對教育的重視。

教育是社會進步的動力,而學校則是社會訓練人才的重要中心。有足夠的可用之材,社會才會有全面而快速的進步。從前有人把政府在教育上所花費的金錢當作是一種消耗,今日不少人卻把這些金錢當作是一種投資,是一種人材資本(Human Capital) 。這種投資如果運用得當,將來是一定可以連本帶利收回的。這也是「大學」上所說的:「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的道理:同樣的一塊土地,在懂得用科學方法去耕種的人手上,自會獲得更豐富的收成!

普及教育的理由

普及教育就是政府承擔起使全體人民都能免費接受至少若干程度的教育。因此也稱為義務教育。今日的普及教育通常都含有強制免費的雙重性質。強制是在保障兒童確實能獲得受教育的權利,及為了堵塞社會對童工剝削的機會;免費則在使所有家庭,包括清貧者在內,都能負擔起送子女入學校受教育的義務。普及教育通常都限於小學及中學,但在歐美的大部分國家,大學教育和在職訓練亦大多是免費的,有些更為大學生提供額外的生活津貼;「有薪進修假期」也相當普遍。

推行普及教育的理由很多,最主要的有四點:

1.人權問題

要人人平等,就必須使人人獲得受到最高教育的機會,這是政府的責任。無知無識的人,不單不能充分地行使自己天賦的公民權,有時甚至連自己擁有什麼權利都不知道。

2.民主問題

真正而全民的民主,或說是人民當家作主人的民主,或人民有效地監管政府的民主,更與教育有直接關係。無知的人民只有寄望於別人的打救,對自己的命運無法掌握。他們不是任由人操縱的愚民,就是易受人煽動的暴民。他們是有苦說不出來,有權利使不出去;他們無法貢獻建國的大計,也無能選擇自己願意要的政府。這樣的人民,又怎可以作為一個民主社會的基礎?

3.國家或社會的富強問題

為使國家社會富強,不單須要培育在上中層負責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就是在生產線上操作的工友,也必須逐漸提高專業知識,才可使?品達到精美和高質量的要求。在世界市場上,小康式的國家,已很難持久地維持小康的局面,競爭力不夠的話,就很容易被淘汰。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是面對國際間激烈競爭的最長久和最基本的辦法。

4.改善生活質素問題

民生的改善未必等於財富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市民人格的培養。若使人人能明禮知恥,守法奉公、盡忠職守,又能懂得如何去美化家居和周圍的環境的話,這個社會一定是一個能使人活得安樂的社會。這也是普及教育要達到的一個目標。

教育的目的──全人發展

香港是一個極端現實的社會,一般人在提到教育時,首先聯想到的不是甚麼高超的理想,而是文憑及與文憑掛勾的高薪職業。

但是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培育一個完整的人,他應該:

1.懂得運用語言和文字,標記和動作去表達自己

2.對一切有關人和物的真確情況有具體而清楚的認識

3.在自處或與人交往時懂得自律;並能掌握促進個人健康和保持環境衛生的常識;

4.能夠創造或欣賞藝術和美的東西;

5.在分辨是非後有能力作明智的抉擇

上述的各種目的其實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德、智、體、群、美五育。

天主教教育觀

天主教辦學的目的,並不在乎使更多人能拿到文憑便算,根據梵蒂崗一九七七年發出的「天主教學校」文件,教會教育的目的也是為了「培育整個人」。

該文件說:「教會之所以興辦學校,乃由於她確信學校是促進培育完整人格的最佳方式。」該文件認為學校是一個「藉著有系統的方法,以及對於文化作具有批判性的吸收,以達成完整培育的地方。」這裏所說的文化與生活緊緊相連,教育就是使學生能「將在課室中所學的,與他們所熟悉的現實生活連結起來……學校必須激勵學生去運用他們的理智,以期達到對事物有清楚的認識,並獲得創造的能力。學校有責任引領學生掌握他們生活經驗的意義,及在這些經驗中所蘊藏的真理……只提供預定和現成的答案的學校,只會妨礙學生的發展。」文件以為一個人對事物的「看法」和「做法」極有關連,即是說:一個人的「行為」常直接受他的「人生觀」所影響。因此文件以為學校「在教育上明顯或含蓄地以某種人生觀為依歸,是無可避免的。」同時文件亦暗示在同一學校中,各教師的人生觀可能未必盡同,但在教學上採取相似的立場,實屬必要。

要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會受到很多情況所控制,因此該文件亦以為教育在於「協助人從內發展,並把他從那些能阻礙他人格發展的障礙中解放出來。」此外,就人道德方面的幅度,文件更強調要「喚起個人的內在精神力量」,以期達到「倫理方面的自由」,這自由包括人對是非善惡的判別力量和選擇,而且不應直接或間接地受到窒息和局限。人尤其當小心,不要把「目前的價值觀作為衡量一切的準繩;因為人在附和短暫而膚淺的看法的同時,極易忽略今日世界更深沉而永久的需要。」

該文件同時指出今日社會的最大病徵是:「因科技發展而導致對個人的蔑視。」這是指在科技世界中已失去了他的獨立性和他的尊嚴;他在芸芸眾生中只成了一個數目,一個代名詞,一口社會大機器中的「螺絲釘」。相反地,學校教育是要「培養人,使他能有責任感,有自己的立場,同時又能按良心的指引而去作自由的抉擇。」最後,文件提出教育的傳授方法,「應在一個團體中完成。在這個學校的團體中,無論是個人或集體,對生命都有著相似的看法和執著,而亦是藉著所有成員間的誠懇的人際關係,上述的價值觀得以通傳。」

上述的複雜描述可簡化如下:

目的
完整人格的教育
內容
透過與今日文化的接觸,得以對這生活的文化有清楚的認識,並能以批判的眼光吸收這文化的優點,將之應用在生活上,從而創造新文化。
動力
教育在協助人「從內」發展,擺脫窒息成長的障礙,喚起人內在的精神力量。
結果
使人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明瞭自己經驗的意義,對自己更加自信,及對世界的深沉需要作根本而非膚淺的回應。
法方
激勵學生去運用理智,而非提供預定和現成的答案;給學生提供正確的人生觀;在良好的人際關係中完成教育的任務。

教育法

有人以為教育E.D.U.C.A.T.I.O.N.這英文名詞中的九個字母,各可代表一個教育概念,形成一套頗為完整的教育法。以下便是這九個概念:

Experiencing 經驗 生活、嘗試、接觸,是教育的出發點;脫離生活的教育是死的教育。
Discovering發現 要由經驗中去發現事物的真相,看清它們本來的面目。教育是基於真理和事實,而不是基於偏見或主觀願望。
Understanding明白 要掌握經驗和事物的意義和它們內在的法則;使經驗被消化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Creating創新 教育要在吸收前人或個人以往的經驗之後,再往前邁進;由守成到創業。
Analyzing分析 運用科學的技巧、工具或各種學說中的架構,去分析所觀察到的東西,分門別類,有條不紊。
Thinking思索 教育使人能由表象聯想到內容,由可見的推想到不可見的,由結果追溯其原因。
Integrating綜合 教育要把一個現象結合到另一個現象,使一切知識融和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否則知識會變得支離破碎。
Observing觀察 要獲得知識,便要花時間去參與和觀察事物的發展過程。否則極易獲得片面的認識,甚至會?生誤會。
Nurturing營養 教育並非孤立的事件,還應有各方面的營養和配合:如家庭、社會大眾傳播媒介等都是。


隱蔽課程

教育除了有由數、理、化等科目所組成的「有形課程」外,還有一種不可見的無形課程隱蔽課程(Hidden Curriculum」。隱蔽課程不是一個科目,也不是一部書。它和整個課程的結構和編排、科目的取捨、校舍的地點和環境、教學語言、學校的傳統習慣、人生觀、和是非對錯的標準等有極大關係。隱蔽課程就是學校在有意或無意中所流露出來的「精神」。這一切對學生都有無比大的潛移默化力量。

隱蔽課程對學生的影響之所以鉅大,是由於它的「無形」,它使學生在受到影響之後而仍不自覺。亦由於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這無形課程的影響,所以學生便很難加以抗拒或防範。隱蔽課程對學生的影響,有些是好的、積極的,有些卻是壞的、消極的。學校本來應善用它們的有形及無形的課程去陶冶學生,給他們以德智體群美的教育,但學校在社會的壓力和影響下,有時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藉無形的課程,而把消極的東西傳給學生。隱蔽課程對學生所可能?生的消極影響,主要有下列數點:

1.競爭道德

競爭式的考試制度很自然地會製造強烈的優勝劣敗,成王敗寇和「有你無我」的人生觀,使學生漸漸不會信任同學,不懂和人合作,更不知道人與人之間要互相依存。

2.功利主義

由於讀書是為得文憑,文憑又與個人前途和經濟利益掛勾,因此學生很易相信一切無實用的東西都無價值:使藝術、倫理、宗教、甚至文科等都成了次等的科目。

3.脫離群眾

香港教育著重向上爬。對出生於中下層的「成功者」來說,努力求學就是為了要成為人上人,而不是為了要用自己的學識,更有效地進入群眾中去為群眾服務。於是學識便無形中在使人脫離群眾。

4.輕視勞動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是許多學生的特色;而重白領輕藍領,認為在工廠工作是沒出息等,也是畢業生的心態。

5.保守心態

許多學生的讀書方法是靠死記硬背;學校給「乖」學生所下的定義,也傾向于使學生因循和保守;這種學生長於回顧,而不善於前瞻;只能勝任去填補社會的空缺,而不能使社會革新和進步。

參考資料

朱熹白鹿洞書院學規

五教之目: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為學之序:博學之,審問之,謹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

處事之要: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朱熹認為教育就是教人做人。他首先指出了人倫教育的綱目,強調了五倫《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間的相互關係;然後提出學習的程序,就是要學習、詢問、思索、明辨、和實踐;他強調修身要注意說話和行為兩方面,還要在忿怒和慾望上抑制,並勇於改過;他還指出處事和待人接物的大原則,例如要持守正義,寬以待人,並在得不到預期的效果時,要懂得自我反省等。

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

鄭人有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及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甯信度,無自信也。」(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鄭國有個人去買鞋,自己先量了量腳,記下尺碼放在座位上;及至往巿上去的時候卻忘記了帶它。鞋已經挑選好了,他才忽然想起來,說道:「我忘記帶尺碼了。」說罷,急忙回家去取。等他趕回來的時候,集巿已經散了,於是沒買到鞋。有人問他:「你怎麼不用腳試試呢?」他說:「我寧可相信尺碼,不能相信自己的腳。」

.尺碼是由量度自己的腳得來的,但後來這人卻反而靠了這尺碼而忘記了去直接用自己的腳。聖人由生活的體驗而著作出不朽的經典,但有人卻死抱著這些經典,而忘了經典的來源──生活。

每事問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
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
智者問的巧,愚者問的笨。
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陶行知)

.陶行知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擅長寫教育詩,並能用最顯淺的文字,去表達出求學與做人真諦。在這首詩中,他不但強調了「問」的重要,還點出了要注意「問」的技巧:「智者問的巧,愚者問的笨。」在不少情況中,有時懂得要問什麼,比懂得要答什麼還重要。

師與生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聖人無常師。孔子師師襄、老聃。……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韓愈:師說)

古時候求學的人一定要有老師。老師,是通過他來給人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除疑難的。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有知識的,誰能夠沒有疑難呢?有疑難而不從師學習,他的疑難就永遠不能解決了。因此,無論高貴還是低賤,無論年長還是年少,道理在哪裡,老師就在哪裡。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經向師襄、老聃請教。……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就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因此,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弟子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後,學術、技能有專門研究,就是這樣罷了。

.韓愈針對當時社會恥於相師的不良風氣,論述了為什麼要向老師學習的道理。韓愈認為任何人,不管他的地位高低、年齡大小、只要他有一點專長,就烈以在這方面做我們的老師。這種虛心學習,尊師重道的風氣,是值得重視的。在韓愈「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主張裡,教學可以相長,師生也可以互學,兩者之間,頗有一種朋友的味道存在,與一般人心目中「嚴師」的形象,多少都有點差距。

孔子論學

1.子曰:「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教育不單要教人知,還要教人知道和接納自己的「無知」,知道自己究竟有什麼是不知道的。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求學的過程要由認知到喜愛,由喜愛到悅樂。當一個人能達到欣賞學問的地步,他就是真的知道為學之道了。

3.子入太廟,每事問。(論語.鄉黨)

.學無先後,達者為師;所以孔子不恥下問。在課室中,問是求知識,練習表達能力和增強自信心的好方法。

4.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論語.衛靈公)

.孔子說:「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去想,沒有益處,不如去學習。」

5.子曰:「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中庸)

.人的天賦可以不同,但到成功的時候卻是一樣的;只有不思進取的人,才是自絕於成功之路。成功主要是一個毅力的問題,有毅力的人多半都能克服困難,達到成功。

6.子曰:「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論語.陽貨)

孔子說:「愛仁德,卻不愛學問,那種弊病就是容易被人愚弄;愛耍聰明,卻不愛學問,那種弊病就是放蕩而無基礎;愛誠實,卻不愛學問,那種弊病就是(容易被人利用,反而)害了自己;愛直率,卻不愛學問,那種弊病就是說話尖刻,刺痛人心;愛勇敢,卻不愛學問,那種弊病就是搗亂闖禍;愛剛強,卻不愛學問,那種弊病就是膽大妄為。」

.孔子以為人天生雖有許多美質,但若不肯再下功夫去學習、修養,還是會產生弊端。單單強調「順其自然」,「我就是我」等,並不是人生修養最穩妥的途徑。

7.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中庸)

.知、仁、勇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過程,是個人一生要走的路,是人的方向。所以只有好學、力行和知恥的人,才會有智慧、有仁德和有勇氣。

8.子曰:「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中庸)

孔子說:「只怕不去學,學了就非學會不休;只怕不去問,問了就非知道不休;只怕不去想,想了就非想通不休;只怕不去辨,辨了就非明白不休;只怕不去做,做了就非到切實不休。別人用一分氣力就能的,自己就用百分氣力去做;別人用十分氣力就能的,自己就用千分氣力去做。真能依此去實行,雖然是愚笨的人,也一定會明白;雖然是懦弱的人,也一定會剛強。」

.一個人的成就,雖然和天賦有關,但他如果能將勤補拙,最後的命運,還是掌握在他自己的手裡。

授課語言

在學校應該以中文或者是以英文為授課語言?利弊如何?這是一個在香港教育界中爭論了很久的問題,下面是一個簡單地陳述雙方理由的簡表:

應以中文為授課語言的理由
應以英文為授課語言的理由
.全世界的獨立國家都不會用外語來教育自己的公民。

.外語教學對語文程度稍低的同學會造成語言的干擾,產生求學上的「互減」效果。

.外語使教師與學生都難於暢所欲言,阻礙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討論和溝通;間接使學生不敢發問。

.非英語科的教師若本身英文程度不夠,會使學生在英文方面越學越錯。這些有專業知識卻只是未能掌握英語的老師,亦難使課程更具趣味性;因此強迫他們以英語授課是不公平的。

.以外語去教授那些與語言無關的學科(如數、理、化等),對單單外語差的學生來說,亦不公平,因為可嚴重影響他們的成績。

.純粹為了語文而影響大部分學生的通才教育,並不符合教育的原則,造成社會人才的浪費,亦不符合政府推行普及教育的原意。

.由政府帶頭的重英輕中政策,是家長喜歡英文學校的「原因」,政府不應以「家長要求」為理由,繼續維持這個政策。這個政策的另一結果是使社會泛濫著一種「英文學校畢業生分外吃香」的畸形思想,間接造成對中國文化的貶抑。

.外語教學的另一結果是「學習語言」與「日語言」脫節,學生無法使知識與生活打成一片;亦使香港學生在交談上形成不中不西的怪現象。

.母語教學本質上無礙於對英文程度的提高。因為學習外語與用外語教學是絕對不同的兩回事。提高英文程度的正確方法是改善教學法,設立英語中心及推行職前及在職英語訓練等。
.凡是殖民地的教育政策,都必以統治者的語言為基礎。香港仍然是在英國統治下,所以重英輕中是必然現象。

.英語是世界性的語言,所以重英輕中的政策不能算是壓迫性的政策。

.是香港大部分家長的意願和要求。

.是基督教會及不少私立學校助長的結果。教會本身亦是越來越多辦英文中學。

.英文比中文更適於在科技上的應用(如打字機、電腦等)。

.英語具有商業價值,除便於與各國通商外,亦利於中西文化的交流。

.目前香港各種公開考試,都要求參考者具有很高的英文程度;要入大學,更非熟諳英語不可。這是學生的切身問題,是他們的終身大事。

.科技及社會學等名著,甚至一般較好的教科書,都是以英文寫成,能直接應用原文可事半功倍。

.英文學校畢業生更易找到好的工作;中大與港大的畢業生在政府及一般商行的首腦眼中,實際上亦有不平等的現象出現。於是就讀於英文學校成了個人職業和前途的保障。


新生命

有一個法利塞黨人,名叫尼苛德摩,是個猶太人的首領。有一夜,他來到耶穌前,向他說:「辣彼,我們知道你是由天主而來的師傅,因為天主若不同他在一起,誰也不能行你所行的這些神跡。」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人除非由上而生,不能見到天主的國。」尼苛德摩說:「人已年老,怎樣能重生呢?難道他還能再入母腹而重生嗎?」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人除非由水和聖神而生,不能進天主的國:由肉生的屬於肉,由神生的屬於神。你不要驚奇,因我給你說了:你們應該由上而生。風隨意向那裡吹,你聽到風的響聲,卻不知道風從那裡來,往那裡去:凡由聖神而生的就是這樣。」(若3.1-8)

.尼苛德摩是一位「經師」,是猶太人的精神領袖。經師在當時也被人尊稱為「師傅」。耶穌雖然不是經師,但許多人卻尊稱他為師傅,因為他擅於運用生動的言語、具體的比喻去教訓人,使人明白天主的啟示、人生的真理,和各種幸福生活的規律。他的說話是那樣的動聽、感人和充滿智慧,以致連這位正統的經師也來求教於他。

.孔子是中國人萬世師表;對基督徒來說,基督更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藉他的寶貴教訓,改變人的思想,擴闊人精神生活的領域;基督則喚醒人沉睡的生命,使他重獲新生,穿上新人,以全新的姿態,去度新的生活。

西諺精選

1.Instruction increases inborn worth, and right discipline strengthens the heart. (Horace)

教育使天資愈美,良規使心智彌堅。 (何理斯)

2.Next in importance to freedom and justice is popular education, without which neither freedom nor justice can be permanently maintained. (James A.Garfield )

自由與正義,雖重於普及教育,但倘無普及教育,則自由與正義無以維持不渝。 (嘉非特)

 

第十一課:家庭及家庭中的人際關係

在正常情況下,家庭是最基本和最持久的人類團體,是人最先接觸「他人」的地方。人一出生後,便受到家庭的教育、愛護和照顧。家庭在物質上維持人的生命,在精神上幫助人心智的成長,直到有一天,他亦能獨立生存和自組新家庭為止。人無論在社交生活上多麼活躍,多;麼受人奉承和讚美,但在他的心底深處,總希望有一個屬於他的家。人在享盡天年的時候,若能在親人的環繞或禱告聲中溘然長逝,就像他起初來到世上時安睡於母親的懷中那樣,他一定 會感到死而無憾;這將是一個多麼神聖和令人嚮往的時刻!

家庭的一般功用

不是所有的屋宇都能稱為家庭」,這句西諺其實是在間接指出:有些所謂「家庭」,不過只是提供食宿的飯堂與寢室的混合物,它們缺少了使家成為家的必要條件,也沒有「家」所能帶來的功用和益處。家庭的功用主要有下列數點:

1.傳生人類

無論今日的人多麼強調愛和共融,但生兒育女似乎仍是家庭制度中最明顯、最容易捉摸到的一種功用和特質。如果一雙男女是願意組織家庭並長久在一起生活的話,生兒育女只是一個遲早的問題;沒有家庭在正常的情況下,會放棄生兒育女的權利。有些人可能不會想起「延續人類」或「創造繼起的生命」等偉大的理想和責任,但一個長久地無兒無女的二人世界式的家庭,不是有點太冷清嗎?理論上,人類不必靠家庭而綿延,有些孩子也是在家庭外出生的;但事實上,家庭一直都承擔著傳生人類的任務。沒有家庭,人類早已滅絕。

2.調和性生活

孟子告子篇上說:「食、色,性也」。性生活是人類基本需要之一,但人並不是禽獸,他不可能與禽獸一樣,在任何地方或情況下隨意運用性本能。對人類而言,更不能分割:性生活是愛的最親密的表達方式。家庭中的婚姻生活之所以是人運用性能力與享受性生活的地方,便是因為家庭的最大特點是有穩固而持久的愛。在家庭中,在親密的夫妻關係裏,性找到了基礎──愛;也能夠獲得表達──性生活。

3.經濟供給

穩固的經濟基礎,是家庭安定的客觀條件之一。年老或年幼者的衣、食、住、行固需家庭的支援,就是年富力強的分子亦需互相幫助,才能安心生活,不致過分為明天的衣食而憂慮。當一個人年青或獨居的時候,他可以灑脫、不羈,甚至連三餐不繼都或者可以毫不介懷,但一有家庭,便總不能逃避維持一家溫飽的責任。有一首描寫一個人結婚前後家庭生活中經濟情況的轉變,相當發人深省:「書畫琴棋詩酒花,當年件件不離它;如今世事都更變,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不能單靠物質;但沒有物質,人根本便無法生存。有些青年男女以為只要有「愛情」,便已具備成家立室的條件,這是不確實的。

4.個體的保護

在一片害怕家庭制度動搖的恐懼聲中,我們很易把注意力集中在代溝、潮流、思想、溝通等問題上,我們忘記了家庭中一個很平凡,卻又是十分基本而重要的因素:個體的保護。一個人由出生到青少年時代這十多年的歲月中,幾乎要絕對地仰賴家庭對他的保護。理論上,孤兒院、寄宿學校,甚至監獄等,都可以予人保護;但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在家庭的保護和撫育下而成長的。也許家庭對個體的保護是太自然,太被視為理所當然了,我們反而覺得這不是一種恩賜,有時也不知道要珍惜這個福分。不過,也許亦因為這觀念已深入了每個人的心中,所以我們才有「打虎不離親兄弟」的直覺,有「血濃於水」的激情。一家人無論怎樣的不和,一遇外侮就會聯手抗敵;在生死關頭,人不是也會哀求神明,呼號父母嗎?

5.群體生活的導入(教化)

任何人在進入一個新環境,面對一群陌生人,和開始一種新生活的時候,都需要一段適應的時間,一個導入(或教化 Socialization )的過程,使他能熟習這些新環境,並能以適當的方式去和這一群人交往。一個嬰兒由母胎的溫暖環境中,驟然出現在這個新的、空曠的和千變萬化的世界上,更絕對地需要一段長長的適應時間,一個循序漸進的導入階段。導入或教化顧名思義是教導人進入一個新環境,或說是「教而化之」。對孩子來說,這不單是一個「」的過程,也是一個「」的過程,是論語上說「學而時習之」的「習」,人便是在這種耳濡目染的日夕模仿中養成習慣和獲得培育的。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的行為,有些是父母故意教導的:如說話、禮貌、衛生、幫助家務、友愛兄弟姊妹、和睦鄰居等等。男女孩子更要分別玩那些適合他們不同性別的玩具。大部分的父母老早便在他們的下意識中要使男孩子將來成為好男兒、大丈夫,有冒險的精神,有創業的志氣;而女孩子呢,則必須成為賢妻良母,在言行舉止上,不失為一個「有教養人家」的女兒。

至於父母在無意中教導孩子的是更多了。大部分的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都承認,孩子的性格,主要是由父母不知不覺間塑造出來的。所謂「虎父無犬子」,是因為子女能「吸收」父母的特點。基於這個理由,一個孩子若常見父母整日不和,便會形成乖戾的性格;一個破碎的家庭更可能在子女心靈中,遺下極難治癒的創傷。如果父母對人慷慨,子女便會懂得待客之道;父母認為要關懷別人、對自己的一切言行負責,子女來日才能成為一個民主國家裏以公益為重、以責任為先的有用公民。「三歲定八十」也許是誇張了一點,但若我們留心觀察少年們的表現,一定會感覺到他們的言行舉止,和他們的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6.情感的發展

在中國的傳統舊家庭中,倫常尊卑等似乎是比情感更受重視。這並非說中國人是無情或冷感的,而是說:情感的發展常被放在修身、齊家等「大道」之下,而倫理秩序也常被認為比情感更為重要。但人是情感的動物,人的情感也需要發展和成長。在一個日趨功利化、個人化和競爭白熱化的大社會裏,個性很多時被否決,弱點被譏笑,過失被譴責;在這無情的社會中,寬恕是不存在的。人只能在家庭中找到人際間親密的關係,和領略到被寬恕與容忍的幸福。不少醫生曾經注意到,缺乏親情溫暖的嬰兒,不單心智成長有問題,就是在健康和體質的發育上亦會受到影響。蘇聯及以色列都曾嘗試過由國家去「集體化」養育嬰兒,希望藉此讓母親多從事生產活動及使嬰兒受到「更科學化」的照料。但不久兩國都放棄了這些試驗,理由是沒有親情,很難育出健全的國民。

7.社會地位的延續

古時社會階級流動性極弱,加上婚姻上的門當戶對觀念,兩三代沿襲祖宗的地位和身份是常見的事。今日的階級流動性確是增大了很多,窮家子弟如肯向學,不難出人頭地;大富人家如果出現了「敗家子」,也可能會弄到傾家蕩產。不過大致來說,階級方面的轉變並不是普遍的現象。舉例來說,工人階級或漁民子弟能進入大學或到外國留學的,比例上仍是遠遠不及富有或中上人家的子弟。這裏所牽涉的問題很複雜,但簡單來說,子女在家庭中所吸收的價值觀念、興趣、求學動機、對未來的期望、對自己的估價,及由父母而來的指導和鼓勵,以至求學的環境等等,對於一個人的成功,都影響很大。例如:出生於音樂世家的,較易相信自己可以成為音樂家;因此他除了擁有可以成為音樂家的物質條件外(例如家中有座鋼琴),還具有感情上的偏愛,和對父母的認同,這都是成功的重要條件。而一個天天被父母罵為懶蟲和蠢豬的孩子,便較難相信自己終可成龍成鳳了!再說,受過很少教育的工人,亦大概很少能掌握到對自己子女循循善誘的方法和技巧。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

一談到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我們便會立刻聯想到孝;談到孝,我們也多會只想到子女對父母的責任。其實,幾乎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雙程的」,是一種「相互」的關係。聖經裏十誡中的第四誡,除談到子女要孝敬父母外,也包含父母對子女的責任。

1.父母對子女的責任

做父母的必需首先牢記:子女除了是屬於父母之外,也屬於社會,屬於朋友;基督徒更認為子女是上主的恩賜。其次,子女也是人,有人的尊嚴,有人性的各種需要,尤其是被尊重的需要;所以子女也有權利在家中獲得尊重。基於這兩點,父母在消極上切不可隨便打罵子女,更不能對子女任意侮辱或虐待(後者可能會觸犯法律)。對子女的尊重也要求父母尊重子女良心的自由和他們個人內心的秘密,尤其在子女逐漸長大時,更不可隨意截聽他們的電話或拆閱他們的信件等,這樣做只會徒增子女的反感。

在積極方面,父母可做的是更多了:公平地對待各子女,在適當的時候讚美、欣賞、鼓勵他們;在家中多製造相聚、交談、分享的機會;家庭經濟狀況不妨也讓子女多知一點;有時更可讓他們參與家庭的決策。家庭旅行,一起祈禱或讀聖經等,都是良好的習慣;在子女受到挫折或有任何情緒上的困擾時,父母的支援和了解,甚至只是單單站在子女的身旁,也往往可以使子女感到十分的感激。

當然,對子女的尊重絕對不是等於對他們縱容,家庭一定要有原則和紀律,必要的懲罰有時也是需要的。但任何的懲罰都應以使子女覺悟為度,是為子女的好處,而不是為了報復或洩忿。

做父母的還不可忘記,教育子女的最終目的是要他們長大成人,獨立自主地去開創那屬於他們自己的新天地,所以在家中要讓子女有獨立思考,和承擔責任的機會。在這些情況下,父母的任務是輔導,是從旁指點,而不是代替子女去做,也不要過分地保護他們。子女長大成人正是父母的成功和光榮,所以不應對他們的離去感到黯然神傷。父母成功的教導將會永遠銘刻在子女的心上。

2.子女對父母的責任

子女對父母最重要的責任自然是遵守孝道。曾子大孝說:「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尊敬、照顧父母,不讓他們因自己而蒙羞,都屬孝的範圍。

孝敬父母與父母本身的好不好並沒有關係。正如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條件,子女對父母的孝也是無條件的。父母給我們生命的恩典,昊天罔極,世上沒有什麼東西能和父母所給我們的生命恩典相比擬。他們也是第一個關心我們的人,是我們通往這個世界和認識這個世界的第一道橋梁。如果世上能有一個衡量恩典的器具的話,相信父母的恩典比我們的老師、朋友、妻子、兒女的恩典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多!

我們有時會嫌父母囉唆,會覺得他們的意見不合時宜,事實也可能的確如此;但我們不可忘記,他們的囉唆,純粹是因為他們愛得深,所以才關懷得那麼切。我們要欣賞的是他們這分關懷,遠超過他們所給的意見。退一步來說,如果我們能比父母更有識見,這豈不也是他們的恩典之一?飲水思源,我們可以輕視他們嗎?此外,正如子女需要父母的了解、支持和鼓勵,父母也有同樣的需要,他們也需要獲得子女的了解、支持和鼓勵。

3.親情中的友情

愛爾蘭詩人摩爾(Thomas Moore)說:「愛情使友誼溫暖,友誼使愛情持久」,這種說法應用在親情上也是正確的。不少子女和父母不能推心置腹,有困難也不敢向父母開口,是因為他們之間沒有友誼的關係,不夠「老友」。這個現象不可單以代溝二字來解釋,主要還是由於我們仍然過分執著於含有隔膜性的尊卑觀念所致。傳統上,親子間的關係通常都是單行的:只有命令和聽命,少有建議和商量;只有訓示,少有提示;全家上下共負責任的情況也很少見。在親子間建立起友誼的關係,不單會使家庭氣氛更融洽,還會使這融洽的精神延續到子女成家立室之後。

家庭制度的轉變和比較

傳統的.農業式.鄉村式家庭
現代化.工業化.城巿式家庭
家族觀念強,重視血統和親屬關係。 .家族關係改由經濟及社會地位等所取代。
.很少流動性;代間的社會地位和身份很少變更。 .遷徙較頻繁;社會地位和身份較易變更。
大家庭制;家事易受親戚及姻親關係等影響。 小家庭制;家事被視為絕對的私事,與親戚無關。
.成人多在家中工作。家庭亦是生產單位。 .家庭是消費單位而不是生產單位。
.重視倫常關係,強調權威和服從。 .重視個人權利及個人成長,家中各人大致上平等。
.重人情;容許親戚間的相關照和提拔。 .重才幹和效率;任用無才的親戚被視為濫用職權。
.在家中比較上不太重視個人的感受和情緒。 .極重視個人的感受和彼此間的分享、共融和了解。
.在婚姻中,有時愛情未必居於首位;因為除了要面對配偶外,還要顧慮到翁姑等的態度。 .在婚姻中極重視愛情因素,雙方家庭的觀點只居於次要地位。
.子女有時要幫助生計;不少人仍有養兒防老觀念。 .重視子女的自立;父母很少在經濟上靠子女。
.家庭與社會較易打成一片;親戚、鄉里間往來較密。 .家庭與社會公私分明,絕不相混。
.出生率高,死亡率大,嬰兒夭折率嚴重。 .家庭人口經由計劃而確定,出生率低,死亡率小。
.重視傳宗接代;有重男輕女傾向。 .男女同樣受到家庭的歡迎和重視。
敬老、安老是家庭的義務。 .把老人的晚年和福利委諸社會的照顧和安排。

.家庭制度的轉變是今日世界的一個普遍趨勢;轉變是好是壞則見仁見智。

.新家庭最重要的優點是對情感的重視。每人的感受都是重要的,都值得家內各人去了解、接納和支持。這是使一個人把家當成家的最大吸引力。

.舊家庭中的敬老觀念使辛勤了大半生的老人家得到應得的溫情與報答,比新家庭中老人家的伶仃孤獨的情況好得多。

我有一個好家庭

‧我的家庭並不富有,是一個很普通的中等家庭,但我很喜歡它。

‧我們吃飯時從不扭開電視機。爸講他工作的趣事,媽講她日常的瑣事,我則津津樂道學校所發生的一切。

‧我有什麼苦衷,媽總能首先看出來。爸媽常鼓勵我把困難說出,而他們也總像可以解決任何難題似的。若他們不能解決時,我也體會到他們已盡了最大的努力;於是困難對我來說,已失去了它剌痛人心的力量。

‧有時在我晚上做完功課後,我們還有一些小型的家庭會議。爸媽也讓我知道一些他們感到棘手的問題。我真感謝他們為我而承擔的辛勞和所遭遇的挫折。

‧爸媽常教我承擔一些責任,做一些我能做的勞力工作。爸爸說:人只有在體力與腦力並用時,才能使身心平衡的發展。我極相信他這句話,尤其是當爸也去廚房洗碗時,我覺得自己一個人呆在電視機前而不去抹碗,簡直是荒謬。

‧有一次我堅持要買一雙名牌子運動鞋,爸便給我算一算我全年的花費,我發覺我所用的錢竟比媽所用的還要多,我只好紅著臉向爸道歉。我不知道爸對數目原來也是很精明的呢!

‧我很早就有神的觀念。因為每當我看見爸媽也常跪下祈禱時,我便知道有一個比爸媽更好和更偉大的天父。

‧星期日是我期望的一個日子。我們一家三口通常都到附近的聖堂參與彌撒。見到爸媽捐錢,我一定也把自己的零用錢捐一點出來。我記得媽有一次說:「當我抱怨自己的鞋子太舊時,要想起世上有些人連腳都沒有。」

‧爸參加聖堂及街坊會的義務工作,他說每個市民都應盡一點力量去改善自己的社區。我參加學校的童軍,便是爸鼓勵的結果。

‧爸除了教我功課以外,也常問我學校的其他事。我有時把早會或週會上校長或老師的訓話告訴他,他通常都附和他們的說法,還列舉許多其他例子加以證明呢!

‧記得有一次爸媽不知為什麼吵架吵得很厲害。我害怕,又不敢哭;我覺得天都好像要塌下來的樣子。我那天晚上睡得很不好。第二天清晨,我發覺媽煮了很好的早餐給爸和我吃,雖然他們的眼睛好象有點紅腫,但卻已能勉強地談笑自若。於是我便相信,世上沒有不可解決的爭執。

‧這就是我的家,很平凡的家;但我卻很喜歡它。

參考資料

岳母訓子

安人(岳母)便即帶了媳婦一同出來,在神聖家廟之前,焚香點燭。拜過天地祖宗,然後叫孩兒跪著,媳婦磨墨。岳飛便跪下道:「母親有何吩咐?」安人道:「做娘的見你不受叛賊(王佐)之聘,甘守清貧,不貪濁富,是極好的了。但恐我死後,又有那些不肖之徒,前來勾引,倘我兒一時失志,做出些不忠之事,豈不把半世芳名,喪於一旦?故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背上剌下『精忠報國』四字。但願你做個忠臣,我做娘的死後……就含笑於九泉矣。」岳飛道:「聖人雲: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母親嚴訓,孩兒自能領遵,免剌字罷!」安人道:「胡說!倘然你日後做些不肖事出來,那時拏到官府,吃敲吃打,你也好對那官府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麼?』岳飛道:「母親說得有理,就與孩兒剌字吧!」就將衣服脫下半邊。安人取筆,先在岳飛背上正脊之中寫了『精忠報國』四字,然後將繡花針拏在手中,在他背上一刺,只見岳飛的肉一聳。安人道:「我兒痛麼?」嶽飛道:「母親刺也不曾刺,怎麼問孩兒痛不痛?」安人流淚道:「我兒!你恐怕做娘的手軟,故說不痛。」就咬著牙齦而刺。刺完,將醋墨塗上了,便永遠不褪色的了。岳飛起來,叩謝了母親教訓之恩,各自回房安歇。(說岳全傳第二十一回)

.「我兒痛麼?」這一小段,雖寥寥數行,但兒子替母親設想,及母親對兒子關懷備至的真情,活現紙上。讀之令人不禁下淚。



初見梁間牖戶新,銜泥往復哺雛頻;只愁去遠歸來晚,不怕低飛打著人。(陸游)

.燕子往來飛翔,只為哺雛勞碌。雛兒的食物至為重要,至於為了要爭取時間而必須低飛時,會不會因此而打著人,卻是極為次要的了。

爺爺的嘆息

我也曾經養我兒,我兒今又養孫兒;我兒餓我由他餓,莫教孫兒餓我兒。(無名氏)

.這位老人家有一位忤逆不孝的兒子,但他在深感無望旳時候,首先想到的還是他這不孝的兒子。他的最大願望是:「莫教孫兒餓我兒。」即是說:他希望他的孫兒對他這不孝的兒子不要忤逆,充分流露出一種極真摯的忘我之愛。

煮荳燃萁

煮荳燃荳萁,荳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詩)

.在中國歷代的王室歷史中,差不多都出現過骨肉相殘的現象,曹植的七步詩便是他在哥哥曹丕的脅迫下而寫作的。根據世說新語的記載,曹植如果不能在七步的時間內完成一首詩,便要被處死。如果我們任由物質、權位等去操縱我們的生活,我們終會連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間的親情都不顧。

我儂詞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
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元‧管道升)

.管道昇是元朝初年大書法家趙孟頫的妻子。相傳趙孟頫曾有納妾的意思,道昇滿心委屈,於是寫了「我儂詞」,希望能用婉轉的方法,表示自己的心曲,以打消趙孟頫納妾的念頭。「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是管道昇所體會到的愛情的最高境界,也正是夫妻二人一體最形象化的描寫。

聖經論家庭

1.你們做妻子的,應當服從自己的丈夫,好叫那些不信從天主話的,為了妻子無言的品行而受感化,因為他們看見了,你們懷有敬畏的貞潔品行。你們的裝飾不應是外面的髮型、金飾,或衣服的裝束,而應是那藏於內心,基於不朽的溫柔,和寧靜心神的人格:這在天主前纔是寶貴的……同樣,你們作丈夫的,應該憑著信仰的智慧與妻子同居,待她們有如較為脆弱的器皿,尊敬她們,有如與你們共享生命恩寵的繼承人:這樣你們的祈禱便不會受到阻礙。總之,你們都該同心合意,互表同情,友愛弟兄,慈悲為懷,謙遜溫和;總不要以惡報惡,以罵還罵;但要祝福,因為你們原是為繼承祝福而蒙召的。(伯前3:1-4,7-9)

2.耶穌對他們說:「從創造之初,天主造了他們一男一女。為此,人要離開他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為一體,以致他們再不是兩個,而一體了。所以,天主所結合的,人不可拆散。(馬爾谷福音10:6-9)

3.你們作子女的,要在主內聽從你們的父母,因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你們作父母的,不要惹你們的子女發怒;但要用主的規範和訓誡,教養他們。(弗6:1,4)

4.愛情不可是虛偽的。你們當厭惡惡事,附和善事。論兄弟之愛,要彼此相親相愛;論尊敬,要彼此爭先。論關懷,不可疏忽;論心神,要熱切;對於主,要衷心事奉。論望德,要喜樂;在困苦中,要忍耐;在祈禱上,要恆心;對聖者的急需,要分擔;對客人,要款待。迫害你們的,要祝福;只可祝福,不可詛咒。應與喜樂的一同喜樂,與哭泣的一同哭泣。彼此要同心合意,不可心高妄想,卻要俯就卑微的人。不可自作聰明。對人不可以惡報惡,對眾人要勉勵行善;如若可能,應盡力與眾人和睦相處……你不可為惡所勝,反應以善勝惡。(羅12:9-18,21)

‧聖經上所說的平等,並不是指「劃一」,不是指人人都應一模一樣。「人之不同,各如其面」,事實上,男女老少,父母子女等在經驗上、性格上、智慧上、氣質上、體能上、責任上都有很大程度的不同。聖經主張各按其身份,以正確的方式彼此以愛相待。在愛中,沒有所謂「平等」,也沒有所謂「不平等」,因為愛從來都不計較;能計較的,已不是愛。愛是超越平等的,所以在愛的家庭中,弱者佔便宜反而是常有的事。能為所愛的人而工作、而犧牲亦常常被視為是一種特權和幸福。

西諺精選

1. He that loves not his wife and children, feeds a lioness at home, and broods a nest of sorrow. (Jeremy Taylor)

不愛妻子兒女的人,無異是在家中豢養著一頭母獅,孵育出一窩悲慟。(泰勒)

2.Mid pleasure and palaces though we may roam, Be it ever so humble,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A charm from the sky seems to hallow us there, which, seek through the world, is ne’er met with elsewhere. (John Howard Payne)

縱能遨遊皇庭覽勝,逍遙在怡情中,卻無一處可比家園,管它是寒門陃舍;明媚天際徒令遊子頓興「歸歟」之念,家啊,去而找遍大地,難求別處。(稗恩)

 

第十二課:我們的香港

每一個國家的人民都可以說:「這個國家是我們的!」我們身為香港的巿民,當然也可以說:「香港是我們的!

香港是我們的,因為它與我們有直接的關係,它與我們憂戚相關,禍福與共。我們生於香港、活於香港,大部分人也死於香港。我們獲得香港的保護和照顧,享受香港的福利和繁榮,我們與香港全體人建造了香港。當然,我們在很多情況下,也吃盡了這個社會的苦頭:如交通擠塞、住屋昂貴等等。但畢竟,香港還是我們的。香港是唇,我們是齒;唇亡就會齒寒。香港是皮,我們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香港人亂拋垃圾,我們就得忍受臭氣薰天的虐待;香港人沒有禮貌,我們就得拚命去擠上巴士;香港工商業崩潰,我們就得挨餓。無論香港是好是壞,無論它能不能合我們的心意,它始終都是「我們的香港

由數字認識香港

若香港是我們的,我們對香港的認識有多少?下面一連串的問題,請你填上答案,本章末所供給的答案,只是一九八七年政府公佈有關一九八六年情況的收字,希望你能知道最新最近的數字:

香港位於中國東南海岸_____江口外,在地球上的位置是北緯_____度,東經_____度,總面積約_____平方千米。清政府於1842年按照_____條約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1860年按照_____條約又割讓了九龍半島,至於北九龍、新界及235個島嶼則是於1898年按照_____條約的「拓展香港界址專條」而租借給英國的,為期99年,至1997年為止。香港一月(冬天)平均溫度是_____℃,七月(夏天)平均溫度是_____℃。香港人口約有_____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_____人;但是巿區人口的密度,每平方千米更高達_____人。香港人口中華人佔_____%;其餘國家人口數目依次如下:英國(不包括軍人)_____人,菲律賓_____人,印度_____人,美國_____人。香港十五歲至六十四歲(就業年齡)人口佔總人口的_____%。男性結婚年歲是_____歲,女性是_____歲。

全港就業人數共_____萬人,就業人數以製造業(如紡織業、製衣業、塑膠業等)最多,共_____萬人。香港還有許多小販,持牌的有_____萬名,無牌小販人數每年不同,八六年估計有_____萬名。香港最重要的工業是_____業和_____業。工人為保障自己的權益,有成立工會權利,一九八六年本港職工會共有_____個,做計會員有_____萬人。港九工會聯合會是左派組織,有_____個附屬工會,會員約_____萬人;港九工團聯合總會則為右派組織,有_____個屬會,會員約_____萬人,其餘政見獨立有_____個,會員約_____萬人。香港入口貨主要來源國家順序為_____、_____、_____;香港貨輸出主要國家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入口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出口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九八六年據報在案的職業傷亡約有_____多宗,比一九八五年增加約_____宗。香港的無煙工業是旅遊業,一九八六年遊客超過_____萬人。

全港居民住私營樓宇的約有_____萬人,住公共房屋的約有_____萬人,在臨時居所及木屋的約有_____萬人,水上居民約有_____萬人;即全港大約有_____%人口居住在公共房屋中。

全港學生人數約_____萬人,佔全港人數_____分之一弱。其中幼稚園學生約_____萬人,小學生約_____萬人,中學生約_____萬人,專上學生(包括大學、理工及師範學院)約共_____萬人。其中有_____萬英文中學生,_____萬中文中學生,_____萬工業中學生,_____萬職業先修學校學生,分屬於_____間英文中學,_____間中文中學_____間工業中學,_____間職業先修學校。此外,香港還有少量的特殊教育,和程度極不劃一的成人教育。

香港醫院共有病床_____萬多張,平均每_____人有一張病床,每_____人有一個醫生。令香港人死亡的最主要疾病是_____及_____。

一九八六年全港交通意外達_____宗,引致_____人死亡,_____人受傷。同年警隊接獲罪案報告共_____多宗,其中侵害人身(謀殺、打鬥等)_____宗。(謀殺佔93宗),傷風化案件約_____宗,侵害財物(偷、搶、騙等)_____萬宗,嚴重毒品案約_____宗。各宗案件所牽涉的罪犯共約_____人。八六年的破案率是_____%。香港吸毒人數估計有_____萬人,女性僅佔_____%。若以年齡計,吸毒者30歲以上者佔_____%,20_____30歲佔_____%,21歲以下的佔_____%;吸毒者中有_____%吸食海洛英,_____%吸食其他。青少年(16歲以下)犯罪案件,一九八六年被檢控者有_____人,較八一年減少_____%;據政府分析,這是得力於警民關係的改善、少年警訊運動及電視台「警訊」的輔助。一九八五年廉政署檢控人數共_____百多人。全港囚犯在八六年約有_____千多人,感化院及戒毒所各有_____人。青少年罪犯多在_____歲至_____歲之間。

香港的耕地佔全港土地總面積約_____%,巿區及郊區已建築或已發展土地面積約佔_____%。本港雖未有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但仍有若干社會保障措施,如_____,_____,_____及_____等。八六年領受公共援助的約有_____萬人,領取傷殘及高齡津貼的約有_____萬人。香港新聞從業蓬勃,目前有報章_____種,期刊雜誌_____種,其中英文報紙佔_____家,中文報紙佔_____家。香港有_____個郊野公園,_____個可供游泳的海灘,還有不少可供文娛、康樂、體育或藝術表演的場地。

香港宗教主要是佛教及道教,人數不詳。信仰基督的人共有_____萬,其中天主教徒佔超過_____萬人;基督教的_____多萬人則分屬_____個屬會。回教徒_____萬人,印度教徒也有_____萬人。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及基督新教)在香港承擔頗為重要的教育及福利工作。天主教在香港有_____間學校,基督新教有_____間學校。

以上只是一些能用數字表達出來的香港概況,有極多問題還未曾涉及:如政府的組織和結構、經濟制度、政府的各種影響民生的政策(租金、房屋、教育、公營事業的管理等)、大眾傳播媒介、治安、環境污染等等,都是現代的巿民必須認識的問題。

改善我們的生活質素

一個社會進步的最大動力是人,最大的阻力也是人。人的阻力未必來自動亂,而是來自「不動」。有些香港人素來不關心香港,因為對它沒有歸屬感。不少香港人在政治上是冷感,在世事與國事上是無知,在生活上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對香港沒有歸屬感的結果,必然是對公眾事務的冷漠。這是提高香港人生活質素的重大阻力之一。

孔子說:「君子憂道不憂貧」。香港並不富有,卻也不算貧窮,所缺的只是群眾的參與。制度多些改良,大眾多點負責任,我們便一定會比現在好過得多。有些改革要費錢、要花時間,有些卻是實實在在的只系於群眾的覺醒,便可事半功倍。下面便是一些例子:

1. 清潔

清潔環境是生活的享受之一。有些人習慣把全港當作大垃圾池,把整個地面當作大痰盂。他們未曾意會到,若香港人每人隨手拋一片?皮,便有六百多萬片;而每人若自制一點點,忍耐幾十秒鐘去把紙屑放進垃圾箱內,則清道夫也可省點氣力。香港環境污染程度相當嚴重,沒有市民的合作,不久便可能出現一個無公園可逛、無沙灘可泳的局面。

2. 綠化

有些人喜歡摘花、攀折樹木、糟蹋草地;香港每年因吸煙、野火、拜神燒紙錢等的不慎而燒毀的山林,數目也不少:數月、數年,甚至數十年栽培的結果,只因少數人缺乏公德心或疏忽的緣故,便可毀於一旦。政府固然必須大力造林,廣設公園,但沒有群眾的合作,一定是事倍功半。

3. 禮貌

中國素稱為禮義之邦,但有部分香港人卻毫無禮義可言。不少人視粗魯為豪放;青少年們在公眾場所,甚至在女性面前滿口粗言穢語,還自以為是追上時代;「多謝」、「請問」、「先生」、「老伯」等稱呼,已經不大在青少年的口中出現;上車不排隊;在不准吸煙的地方吸煙等等,這一切可能發生在極少數人的身上,但亦已足夠使這個美麗的香港蒙上污點。其實,人人在臉上掛個笑容,常常留意在自己身旁的人的感受,這都是不必花費一分一毫的事;但人人自會親切地感到,這真是一個令人活得舒服的地方。

以上都是一些外在的東西,下面再舉一個稍為深入的例子,以顯出群眾在建設一個美好的社會時所能擔當的角色:

4. 反貪污

貪污的基本根源,固然是人的貪念在作崇,但重「人情」的傳統,卻是貪污的伏線。有些人覺得,受人恩惠,總應以物質答謝,而物質的最美者就是金錢。有些人又愛面子,講鋪張、重排場;婚姻固需大排筵席,喪事也要徒然虛耗巨額金錢。在萬事講錢的風氣下,貪污乃是順理成章的事。辦的人心安理得,求的人圖個方便,既是雙方有利,又何樂而不為?可惜的是,在牽涉小額款項的事上,還勉強可說是「禮」、是「人情」,積重便難返,而且一定會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一到求者必需借貸、欺騙才能湊到足夠的金錢去行賄時,社會風紀便會蕩然無存了。反貪污之道在廉潔,學生們尤其應該學習去度廉潔的生活,培養廉潔的操守:

1.不崇尚奢華與排場,認清炫耀有時只是一個虛有其表的外殼。

2.著重人格和榮譽本身的價值,安於公道的薪酬,爭取更大的榮譽。

3.堅決不助長送禮、做人情的風氣。現在逐漸流行的「敬辭賀禮」和「旅行結婚」等都是文明的做法。

4.習慣循正當途徑去辦事,嚴格奉公,抗拒走「捷徑」的誘惑。

5.最後的辦法,當然便是舉報貪污,不要讓犯法者逍遙法外,終生害人。

以上所說的,實行起來,可難可易。若大多數人都行賄,只有少數人不肯這樣做,那是難的。但若大多數人都不行賄,那便一點難處都沒有:沒有人行賄,辦事人員一樣要辦事,事也是一樣會依次序而辦成。群眾又何必爭先恐後,讓那些貪污的人漁翁得利﹖

參與社會事務

有一副對聯說:「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正好表明一個讀書人對社會事務應有的態度。

在多數情況下,一個社會的最重要資源是人民。尤其對香港這種沒有自然資源的社會來說,人才資源幾乎便是它唯一的資源。任何一個社會,只要能動員全體的人民去發揮他們建設社會的活力,這個社會一定會日臻完善。

我們在參與社會事務的行動中,要做的當然很多,但更重要的還是懷有正確的意識和態度。下面都是一些具體的有關意識培養和行動實踐的例子:

1.我們必須深信社會與個人間唇齒相依的道理,肯定社會的進步是人人幸福的最後憑依。

2.為表示我們願意承擔社會責任,我們不妨在時間許可下,多些參與義務工作(如教會、社區、街坊會等)。

3.認識是關懷的開始;所以我們必須多多留心社會、國家和世界的大事,多看電視的新聞節目和時事評論節目,多閱報紙的新聞版,以增加我們對社會的認識和關懷。

4.多利用投稿於報紙或其他方法,去表達自己的意見

5.積極支持好人、好事;選擇好的電視節目,介紹朋友去看好的電影,購買甚至轉贈好的書籍等。

6.響應有建設性的社會運動,如清潔香港、反貪污、反黃色報刊運動等,不要只做觀眾。

7.支持正義人士的行動,了解和同情社會上遭遇不幸的人。對工人、貧民、漁民等弱小兄弟的願望和行動,若不能親身參與的話,至少也要嘗試去尋求明白真相。多關懷、多了解。

8.救傷扶危、協助報案、在鄰里上守望相助等,都有助於維繫社會的安寧,應盡可能參與。

9.杯葛有害社會的一切事物:例如不購買腐蝕人心、誨淫誨盜的唱片;不看無病呻吟的電視節目等。若你是商人,不妨只在優良的電視節目中賣廣告;如果你有寫作的天才,不妨用口誅筆伐的方法,聲討一切不良的潮流或過時而有害的傳統。市民甚至可以聯群抵制不良的制度和設施。

10.積極參加選舉活動登記做選民,踴躍去投票,以表達自己對香港現行政策和前途的看法等,都是現 代巿民的重要義務。

香港不是一個民主的社會,但香港有言論、結社、集會等寶貴的自由。香港政府在尊重民意上的表現,有時並不理想,但香港人仍然可以不斷地堅持去表達自己的意見。香港人甚至可以合法地用靜坐、示威、請願的方式,去喚起政府甚至全世界人士的關注。這些合法而和平的渠道,只要巿民能夠善加利用,香港終有一天會越來越民主的。民主不是政府的恩賜,全世界民主國家的人民,都曾經歷過一段漫長而艱苦的奮鬥過程,才能達到一個較為理想的民主階段。民主必須靠爭取,靠人民自動自覺去爭取。參與社會事務和意識的覺醒,是走向民主的第一步。

參考資料

香港人用香港貨

雖然杯葛外國貨有消極的意味,而且也不適合今日自由貿易的精神;但本地人用本地貨,卻有積極的意義。至於香港人用香港貨,則更有自強、自?和自救的含義。

1.自強之道

香港是一個很細小的地方,製造業是它的主要經濟命脈,所以香港能否繼續繁榮,便要靠這些製造業能否蓬勃發展而定。但任何的製成品都需要有市場、有顧客,於是香港人自然地便應成為香港貨品的主要顧客和支持者,這便是天助自助者的道理。如果我們不肯首先自己去支持自己,又怎能奢望別人來支持我們?雖然我們十分強調互助合作的重要性,但自強、自助,始終都是首要的;這是一種自明而毋需證明的道理。

2.自衛之道

香港和歐、美、日本間的貿易,向來都受著不平等的條件所束縛,例如它們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港貨的輸入,而它們的貨品,卻可源源地運到香港來傾銷,便是個明顯的例子。所謂「弱國無外交」,貧國也無外貿,這是國際政治和經濟的殘酷現實。香港的經濟底子十分單薄,原料和科技都必須仰賴外地,所以香港根本沒有和別的經濟大國討價還價的能力。在歐、美、日本等保護主義抬頭和限制外國貨(包括香港貨)進口的同時,香港不可能也採取同樣的保護主義來自衛。香港唯一的自衛方法是靠全體市民的覺醒,即儘少買外國貨,而積極支援本港貨;或者只有在無法購買到本港貨時,才考慮購買外國貨。這樣,即使本港市場充斥著外國貨,它們也不可以拿掉我們不應使用的金錢。

3.自救之道

量入為出,是持家之道。香港在經濟發展上仍是居於第三世界之列,但講求享受、崇尚奢華的風氣,卻已追上了第一世界的水平,這是一種危險的傾向。環顧香港最普遍和最昂貴的貨品,都是外國貨;所謂名牌子、精品等,也都是外國人拿來套取我們的寶貴外匯的東西。當金錢源源地流出香港時,我們的福利、交通、教育等經費,是一定會相對地縮減的;又當奢侈風氣一旦養成之後,我們便再不會想到節約,許多金錢便會因此而浪費掉。這也是宋朝司馬光所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道理。如果我們要使香港的繁榮成為一種有雄厚經濟基礎的繁榮,香港以整體來說,便應學到量入為出的道理,而不應任由瘋狂和盲目的消費本能,去支配我們的生活。

人才外流的現象

移民本是一個普通而正常的現象;香港由於高等教育不足,有些學生要離鄉別井,遠涉重洋去深造,更是無可厚非的;在某個角度下,也許還是件難得的好事。但另有一種不太好的現象,卻是一個個、一批批足以建設香港的人才,逐漸地流失。對於個別的人來說,移民無所謂好壞,人人有自己特殊的處境,也各有移民的理由,別人無需、也無權干預。不過,當我們要打算移民之前,我們不妨慎重地考慮下列事實:

1.移民的必然結果,是富國愈富,貧國愈貧

2.華僑在歐美真正能飛黃騰達的並不多見;不成文的種族歧視,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3.由於文化背景不同,風俗習慣各異,許多華僑都不能完全適應歐美的社會生活。

4.許多原本可以在華人地區有很大貢獻的中國人,移民到歐美之後,很少能作出相同比例的貢獻

5.此外,我們還可以考慮(或回答)下列一連串的問題:一個人除了要追求個人或自己子女更美好的生活之外,是否也要考慮到人生的目的、意義和理想?人對自己的同胞是否也有一定的義務?一個人對多年來保護和培養自己的社會,是否也應負起一定的責任?(如報答的責任或承先啟後的責任?)純粹為了追求個人的美好生活而移民,這種行為是否符合信仰(如基督教或佛教)的要求?一個有才幹、有財富的人,如果選擇了移民,他知不知道自己是在無形中給那些無法移民的人,遺下一個更窮困和更落後的社會?

志士的愛國心

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盤闇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自題小像)

.靈台:心; 神矢:愛神的箭;
故園:故國; 寒星:賢人;
荃:原指帝王,轉義為國家或人民;
薦:獻;
軒轅:軒轅皇帝是中國始祖,轉義指中國。

.有些人對於自己的國家,就好像中了愛神的箭一樣,再沒有辦法不去愛它;即使在風吹雨打和壯志難酬的劣境下,也會竭盡所能,為國為民而奉獻。

去國懷鄉

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音;鍾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吟。
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王粲:登樓賦)

.尼父:孔子;當孔子困留在陳國的時候,曾有「歸歟!」的感嘆。鍾儀:楚國人,被囚於晉國時,晉侯要他彈琴,他卻彈出南音(楚國音樂)。

莊舄:越國人,在楚國做到大官,患病時很想聽到越國的音樂,這表示他從來未曾忘掉故國。

.古時去國是一種痛苦,流放是一種刑罰。在這種鄉土文化下,人無論在什麼地方,都很少會不懷念故土。

國家主義與世界主義

康子不生於他天而生於此天,不生於他地而生於此地,則與此地之人物觸處為緣,相遇為親矣;不生為毛羽鱗介之物而為人,則與圓首方足,形貌相同,性情相通者尤親矣……日讀數千年古人之書,則與古人親;周覽大地數十國之故,則與全地之人親;能深思,能遠慮,則與將來無量世之人親。凡其覺識之所及,不能閉目而禦之,掩耳而塞之。(康有為:大同書)

我(康有為)不生在另一宇宙而在這一宇宙中生存,不生在另一地方而在這一地方生存,是表示我和這個地方的人因接觸而生緣分,因相遇而相親愛。我不生為鳥獸蟲魚,卻生而為人,這便使我與圓顱方趾,樣貌性情都相似的人更親密了……每日讀著古人千百年前的著作,會使我與古人相親;關懷地球上幾十個國家的事故,會使我與全世界的人相親;深思遠慮,會使我和將來無數的人相親。凡是我的感官和意識所能及到的地方,(我都與那裡的人相親),我不能閉起眼睛不去看他們,也不能掩起耳?不去聽他們。

.愛地方、愛社會、愛國家民族,都是好的;但人類的更大理想卻是世界大同。人與人間有太多應當相親相愛的理由,康有為己舉出了其中幾點。雖然我們在實踐中無法不由近及遠,但我們卻不能在就近的地方便停下來。單純愛國而沒有世界大同胸襟的人,很易產生狹隘的國家主義思想,使國與國間更難於和平相處。這是世界動亂的一個主要原因。

愛國者的遺囑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陸遊:示兒)

.陸游是南宋傑出的愛國詩人,也是當代詩壇的領袖。他以多種題材,多樣手法,情文並茂的詩篇,表達了他的愛國思想。本詩是他八十五歲高齡時所作,足見他愛國之情,至死不變。

為善而受苦

如果你們熱心行善,誰能加害你們呢?但若你們正義而受苦,纔是有福的。你們不要害怕人們的恐嚇,也不要心亂,你們但要在心內尊崇基督為主;若有人詣問你們心中所懷希望的理由,你們要時常準備答覆,且要以溫和、以敬畏之心答覆,保持純潔的良心,好使那些誣告你們在基督內有良好品行的人,在他們誹謗你們的事上,感到羞愧。若天主的旨意要你們因行善而受苦,自然比作惡而受苦更好,因為基督也曾一次為罪而死,且是義人代替不義的人,為將我們領到天主面前;就肉身說,他固然被處死了;但就神魂說,他卻復活了。(伯前3:13-18)

‧人可以為許多原因而受苦,但人也可以為正義的原因而受苦。伯多祿認為人最重要是堅持正義,按正義的原則去生活,若因此而招致痛苦及迫害,那是一種光榮,一種恩賜。如果陸游不愛國,他便不必一生為國家而憂慮;如果一個學生在他的朋友中,從朝到晚都只是做「應聲蟲」,他便不會被他的朋友恥笑。但陸游選擇了愛國,許多學生也敢於在同伴面前按正義的原則而表達不同的意見。陸游至死沒有後悔自己作了愛國的選擇;相信很多學生也不會後悔因為敢於為正義發言而遭別人的恥笑。

西諺精選

1.He loves his country best who strives to make it best. (R.G.Ingersoll )

最熱切的建國者就是最熱烈的愛國者。(英格素)

2.He, with liberal and enlarged mind, who loves his country, cannot hate mankind. (Charles Churchill)

心胸廣闊的愛國者, 不會敵視人類。 (曹吉爾)

 

第十三課:青少年犯罪與社會失調

世上並沒有圓滿的社會,不是有這些人違法犯紀,就是有那些人破壞秩序與和諧,暴力與罪行成了我們周圍常見的現象。本書在這裡只擬提出其中一種和學生有關的特別罪行:就是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並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它和許多社會問題是緊緊相連的。更好說,它的發生,是由許多社會因素所促成。下面所列舉的因素,直接或間接都和青少年犯罪問題有關:

青少年犯罪因素
青少年本身
家庭問題
教育問題
社會問題
宗教問題
失敗
經驗
精神
空虛
行差
踏錯
教子
無方
情感
障礙
生活
失調
物 質
匱乏
學制
不善
學校
失職
學生
問題
政制
漏洞
價值
失落
民風
頹廢
過分
內向
遠離
生活

在繼續進行討論之前,有一點必需事先聲明的,就是:這個表格只代表了我們社會中的一些特殊和「出規」的現象,而不是我們社會的全部面貌,甚至也不是我們社會的普遍狀況。最明顯的例子,是香港品行良好和有作為的青少年,便遠比問題青少年為多。本課文要說的只是:任何社會都有缺點,而問題青少年正是由這些缺點所引致的。所以認識或研究我們的社會所已經或可能出現的毛病,正是解決或預防青少年問題的途徑之一。

青少年本身的問題

1.失敗經驗

不少青少年墮落的開始是源於一種失敗的經驗;在某些情況下,這些經驗是起源於學校。他們中有些人本來就不是讀書的材料,但他們的其他天賦卻無法在以學術為主的學校中得到承認和接受。屢次失敗的結果很易令他們自暴自棄和對自己失去信心。另一些青少年則是對生命過於消極:他們在情緒未成熟前已從電視中知道太多社會或人性的矛盾,卻又感到自己完全無能為力,於是對社會及人生都很感失望。這些人在心中所累積的抑鬱或不滿的情緒,如果無法獲得發洩和疏導,便會失掉生活中極重要的情緒平衡。如果他們再缺乏親情與友誼,或者得不到「支持機構」(例如教會)的援助,便會失去安全感,而以義氣及互助為主的黑社會勢力便會乘虛而入。

2.精神空虛

青少年犯罪的另一原因,是可能由於他們沒有宗教信仰或沒有理想,以致缺乏了求學與生活的動機,使生活陷入極端苦悶和枯燥之中。有些同學則誤認為物質是幸福的泉源,以為必須盡情享樂才算不負青春;但他們在縱情逸樂之餘,便會發覺慾壑難填,沒有物質能使他們完全滿足。他們從未嘗過心靈和精神方面的安慰和喜樂,也沒有良好的習慣和嗜好。精神空虛的人,最易受到不正當的、甚至是罪惡的東西所感染。

3.行差踏錯

誤交損友,沉溺於聲色犬馬,養成過度消費的習慣等,都是青少年的陷阱;上了毒癮的更是難於自拔。更可怕的,是那些曾經失足而被黑社會所控制的同學,他們在壞人的恐嚇下,大多數都不敢向父母、師長或方求助,這會使他們身不由己地任由壞人的擺佈,在罪惡中愈陷愈深。

家庭問題

1.教子無方

有些父母在教養子女上還存有一些錯誤的觀念,以為父母的責任只在提供衣食住行,和求學所需費用便算;他們只知拚命賺錢,而不知要多花時間在子女身上。有些父母對子女過分縱容,完全不過問子女的生活,使子女不知有紀律、不懂辨是非,也不知道犯錯誤的嚴重後果。另一些父母卻對子女管教太嚴,只知要子女無條件地服從,而不設法去使子女明白服從的意義和原因。不少父母其身不正,兩人在管教子女上又互相矛盾。他們不懂得按子女的年齡而施教,又不懂得要對子女施行性教育;子女在性方面感到好奇又無法問津時,便只好請教於一些對性問題同樣無知的朋友,或求助於黃色刊物。

2.情感障礙

情感是人的最大需要之一。很多父母都不明白子女的學業和交友方面的問題,及子女在這方面所遭遇到的困擾。有些父母本身實在太忙,以致未能注意到子女心理、生理和情緒上的變化。他們不知道對子女要時常鼓勵;他們喜歡罵子女,有些甚至會虐待子女。他們不知道子女也有自己的個性、脾氣、願望、優點和缺點,而父母應是第一雙尊重子女人性尊嚴的人。如果子女不能得到父母的了解,他們便去找另一些能了解他們的人;可惜的是,他們有時會遇到壞朋友。

3.生活失調

不少家庭缺乏了使家成為「家」的要素。例如有一些家庭根本便是破碎家庭、單親家庭、父母經常不和的家庭。另一些家庭則是缺少家庭生活的家庭:他們彼此團聚少、交談少、見面少。活在家庭中的人很少會彼此分享生活上的情趣和遭遇。電視節目把全家人的注意力都分散了:他們只懂面向電視機,而不懂得如何去彼此相對。這樣的家庭更不會一起祈禱

4.物質匱乏

在香港,有不少人是住在「壓迫性」的空間裡,一家人擠在一起,極易產生磨擦和互相騷擾。許多家庭又不懂得如何去美化家居,不能給人以「斯是陃室,唯吾德馨」的自豪感覺;於是狹窄加上髒亂,便使人難於歡喜閒坐家中,這是青少年在街上遊蕩的原因之一。

教育問題

1.學制不善

今日許多社會人士都把青少年問題的發生,歸咎於教育的失敗。這也難怪,因為這些問題青少年,正是那些應該留在學校受教育的學生。這些學生如果品行惡劣,很自然便會使人聯想到教育的失敗。青少年問題是不是直接與教育制度有關,是很值得研究的課題,但香港教育制度本身卻確實存在著某些漏洞,例如:半日制、浮動制、非母語教學、偏重學術、大學學位不足、公開考試過多及淘汰性質過重、師生比例不理想、每班人數太多、學生活動場地太少、師資訓練不足、學校社會工作者人手欠缺、缺乏德育及群育訓練……等等,這一切都可以影響教育的質素,使學校不能對學生發揮最大的潛移默化功用。至於那些不能體驗到讀書本身的樂趣的學生,及那些明知自己讀書不能成功而老早喪失鬥志的學生,更易淪為問題青少年。

2.學校失職

要有效地教育青少年,個別學校亦有許多應該加以改善的地方。根據政府公佈的統計數字,一九八二年全港有2613間學校,私校的數目卻竟然高達1540之多,幾乎佔了全港學校的六成。這些私校不少都是只為牟利而水準低劣的學校,對學生的品德陶成,不無消極的影響。

此外,就一般學校來說,雖然本港教育制度存在不少問題,但若果個別學校能多付出一分努力,這些問題亦未嘗不可獲得部分的解決。可惜的是,很多學校都未能為培養學生的品格,或為教導他們去做人而付出更大的努力。例如:對學生不能因材施教;教師很少和個別的學生建立人際關係;教師間很少深入地互相交流教學和輔導學生的經驗;校務會議通常只為解決校政問題,而不是針對學生本身的問題,去加以全盤的考慮和處理;沒有足夠具有專長的教師,去負責課外活動或處理學生的德育及紀律問題;學校很少和學生家長作更密切的合作等等。在這些情況下,個別學校對青少年問題的產生是不能完全推卸責任的。

3.學生問題

青少年們由學生變為問題學生,由問題學生再變為問題青少年,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自己也要負上很大的責任,而不能簡單地把這些責任都委諸於社會或學校之錯。下面的各種問題都與青少年們本身的態度有關,他們自己也是直接或間接造成青少年問題的原因:在強迫教育制度或家長催迫下,事實上存在著一些不願讀書而被迫入學的學生,他們很易變為問題學生,成為學校中的滋事分子。有些學生不喜歡參加學校的課外活動,也不在學校交朋友,會因此變得十分孤獨而易於成為黑社會入手的對象。學生若懷著不理事的心理,不能在黑社會滲入學校之初便向學校當局揭發,會令黑社會勢力在學生中慢慢滋長。不少「好」學生只顧獨善其身而不去幫助其他同學,而一些有天才的學生亦因為過分重視學業,沒有發揮領導和團結同學的才能,這都會影響學校中群體生活的氣氛。群體生活是人的基本要求之一,學生們在找不到好團體和好朋友時,便很易與損友為伍。群育的失敗最易導致有組織的黑社會勢力的滲透。

社會問題

1. 政制漏洞

由於每一個社會都有它特殊的制度和支持這個制度的意識形態(Ideology),所以在這些環境下成長的青少年,很自然會受到這些制度和意識態的影響。香港是一個資本主社會,強調自由經濟,政府也奉行不干預政策。這種制度的流弊(任何制度都有流弊)是:使人覺得資本比人更重要;在激烈競爭下也必然會產生許多失敗者。這種制度有利於發揮人的潛能,但亦會使人過度緊張,和使人忽視人性中某些基本的需要,如良好的人際關係等。它可以為社會產生大量的財富,但也易於造成貧富懸殊和資本家壟斷一切的局面。這樣的社會通常也是階級分明的社會,而問題青少年,通常便是來自這種社會的下層。此外,由於香港還有一個十分特殊的一九九七問題,所以許多事情都難以用更長遠的方法去解決,於是「短線」與「短視」便影響了政府及大部分人的思想與行動。這也是使人不能全盤的和整體的去面對青少年問題的原因之一。

2.價值觀失落

香港雖是一信仰自由的社會,卻亦是一個無神唯物的社會,因為金錢早已取代了大部分人心目中神的地位;而崇拜金錢的結果,便是對攫取金錢手段的容忍甚至歌頌。香港的大眾傳播媒介由於也要面對激烈的競爭,必須迎合觀眾的口味,以爭取收視率,所以便難於負起教育群眾和提高群眾口味的責任。由教育制度所引發的競爭心態會使人失去和別人合作與互助的興趣。在香港,人們很易感到「人群」是一種無形的壓力,他們必須時常準備去和這些人競爭,例如競爭學位,競爭職業,甚至競爭上巴士。於是博愛、民胞物與等理想,對香港人來說,都成了很遙遠的、和毫不實際的抽象理念。

3.民風頹廢

不少香港人的生活態度是講飲食、好炫耀、愛排場、求享樂。對一些人來說,進取就是藉貶抑他人和抬高自己去向上爬。股票巿場過激的動盪,炒風和賭風的熾烈,都充分暴露了許多人不務實、投機和行險以僥倖的心理;他們只求一朝發達,不問是否應該勞苦耕耘。笑貧不笑娼的風氣,使風骨與名節蕩然無存。香港人由於無根,也沒有長遠的將來,所以便不能產生抵抗壞潮流與歪風的「抗衡文化」。在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觀下,青少年對歐美潮流的吸收力是驚人的,卻也是可惜的,因為他們只吸收了歐美潮流中的外表,而對潮流起源中的理想成分卻頗為無知。(例如歐美青年的「反叛性」行為,通常都有很濃厚的尋求人性尊嚴和譴責社會腐敗制度的精神在內)。於是頹廢的心理,便無形中成了潮流的副產品,成為形成青少年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宗教問題

1.過分內向

許多宗教都有一個共同的毛病:就過分著重自己的生存和擴張。今日宗教間的互相攻擊情況雖然已大為減少,但還未做到能衷誠合作的地步。以忘我、利他、救世、慈悲為懷相號召的宗教,給人的印象卻是為自己打算和尋求私利,這是很易損害宗教本身的形象的。至於教條主義、形式主義、自我中心主義,以及自以為擁有全部真理而排斥異己等作風,也難令今日的開明人士信服。宗教亦有一種因循守舊的保守傾向,不能走在時代的前頭,為社會指出新的路向。以上的一切都會使人對宗教的可信性(Credibility)產生疑問,使宗教再也難於承擔起維護社會道德的角色。這對青少年問題的產生是有很大影響的。

2.遠離生活

許多宗教都不能面對整個社會的大問題,對困擾民生的各種社會問題,多數也只能提出空泛的口號。在政府或私人的大機構中,有許多位高權重的宗教人士,但他們很少能把信仰的理想帶到現實的社會中;他們極少能運用自己的才華與影響力,去使這個物質化的社會重新正視精神的價值。宗教在香港並不能起到移風易俗的作用。在缺乏民主制度的香港中,宗教本來是少數可盡監管政府責任的有力團體,但各宗教卻很少負起這一責任;他們亦沒有作社會上弱小者的有力代言人。宗教力量的衰落,是意味著黑暗勢力的抬頭,而首先受害的通常都是那些未有獨立思考能力的青少年。

社會失調

香港雖然工商業十分發達,巿民的物質生活也很高,但它仍有很嚴重的社會失調現象。所謂失調,是指失去平衡、基礎不穩固、社會各方面的發展不能互相配合等。嚴格來說,這是罪行(包括青少年罪行)的最基本根源。以下的簡表亦只是失調現象中的少數例子,顯示出一個社會在發展不均衡時,便會出現很多流弊:

強調或重視
欠缺或忽略
所產生的流弊
強調自由 而無保障自由的道德規範。 濫用自由;流行霸道精神。
刺激消費 而許多人收入不足。 非法攫取財物,以滿足消費的慾望。
追逐歐美潮流 卻只吸收其表面的聲色娛樂部分 導致委靡和?廢的時髦心態。
不重視宗教甚至嘲諷宗教 卻又沒有其他代替品;造成精神生活上的真空狀態。 欠缺維護道德的力量;人人以自我為中心。
要求城巿化和希望享受城巿的優點 卻不願接納凡是城巿都有的「罪惡」的事實。 對社會感到失望。

上述有關宗教的那一點是很嚴重的現象。歐美原來是以宗教立國的,今日仍然相當重視宗教在維繫人心和道德上的功能。舉例來說,英國的宗教節目在電視和電台上的比重便遠較香港為大,教堂的鐘聲也隨處可聞;這對促進人的精神生活起著一定的作用。反觀香港,基督的宗教固然未能生根,佛道等宗教亦被不少人視為有濃厚的迷信色彩,連儒家的傳統道德也早已式微了。香港變成了一個典型的以「信自己」和「信金錢」為中心的社會。但人總是靈性的動物,只提倡和追求肉身的享受,很難使人超越禽獸,獲得靈肉雙方的高度發展,自然也難使人得到持久的喜樂和滿足。大概這是許多社問題,尤其是青少年犯罪問題的根源吧?

參考資料

騙術

客有教燕王為不死之道者,王使人學之。所使學者未及學而客死。王大怒,誅之。王不知客之欺己而誅學者之晚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有個方士來到燕國,說要把長生不老的方法傳授給燕王。燕王派了一個人,從他學習。那個被派去學習的人還沒有開始學,方士便死了。燕王大怒,把那人殺死了。這個國王不知道自己上了方士的當,只怪學的人沒有抓緊時間學習,便把他殺了。

.客不能使自己長生,卻要教燕王不死之術,這是明顯的欺騙;王不知道自己受騙,反而殺了那學不成長生的人,這是王的愚昧。

.和青少年犯罪極有關連的是黑社會問題。黑社會的能夠成功,也是基於一種騙術:他們企圖使人相信他們的勢力極大,甚至可以公然向法律挑戰。無知的學生害怕他們,甚至不敢向校方或警方投訴。其實沒有一個幫會能長久地在,也沒有一群流氓能永久逍遙法外的。震懾於他們的勢力正好助長他們的勢力;尋求他們的庇護也只是飲鴆止渴罷了。他們自身也難保,又怎能保護別人呢?

周處自新

周處少年的時候,「凶強俠氣,為鄉里所患」,與水中蛟,山中虎並稱三害。有人勸周處去殺虎斬蛟。他殺了虎後,再入水斬蛟,經三日三夜之久,人們都以為他已死,於是歡欣慶祝。周處斬蛟出來,目睹鄉人的歡樂,才知道自己亦是鄰里之患,便萌了悔改的心。但他怕自己改不了,於是去請教陸清河。清河說:「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耶!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劉義慶:世說新語)

.沒有人生來是壞人,也沒有一種改過是太遲的。

預防勝於治療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己成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

所以聖人不等病已經發作了才去治療,而要防治還沒有發作的病;不等禍亂已經發生了再去治理,而要防止還沒有發生的禍亂,就是這個道理。若病已成再來治療,禍已生再來治理,便猶如口渴了才去鑿井取水,戰事開始了才去製造兵器一樣,豈不太晚了嗎?

.有一句諺語說:「失去健康的人,才知道健康的可貴。」一個沉浸在罪惡中的人,終有一天也會覺悟到,無罪的生活是多麼的可貴。

警世通言:中國民間的智慧

1. 知足安分,恬靜忍耐

大丈夫成家容易,士君子立志不難;
退一步自然幽雅,讓三分何等清閒。
忍片刻無憂自在,耐一時快樂神仙;
吃菜根淡中有味,守王法夢裡無驚。
寧可喝深山之茶,莫去飲花街之酒;
須就近有道之士,早謝卻無情之友。

2.尋根源,內自省

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麼?
不禮爹娘敬世尊,敬什麼?
弟兄姊妹皆同氣,爭什麼?
兒孫自有兒孫福,憂什麼?
當官若不行方便,做什麼?
舉頭三尺有神明,欺什麼?
死後一文裝王去,慳什麼?
??相報何時了,結什麼?
誰人保得常無事,譏什麼?
穴在人心不在山,謀什麼?
欺人是禍饒人福,卜什麼?

3.治心之術:無際大師心藥方

凡欲齊家、治國、學道、修身者,宜先服此十味妙藥,方可成就。

何名十味?好肚腸一條、慈悲心一片、溫柔半兩、道理三分、信行要緊、中直一塊、孝順十分、老實一個、陰?全用、方便不拘多少。
此藥用寬心鍋內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於平等盆內研碎,三思為末。每日進三服,不拘時候,用和氣湯送下。果能依此服之。無病不癒。

此前十味,若能全用,可以致上福上壽,成佛成祖;若用其四五味者,亦可滅罪延年,消災免患;各方俱不用,後悔無所補,雖有華佗、扁鵲等名醫,所謂病在膏肓亦難療矣。縱禱天地,祝神明,悉徒然哉。況此方不費藥金,不勞煎煮,何不服之?

.以上三篇資料,驟看起來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東西。但一些通俗的智慧所以能成為老生常談,往往是因為有一定的價值,是積累了許多具體的經驗的結果。如果我們能認真加以參考,一定會對自己的修養,有很大的幫助。

蕩子回頭

1.耶穌又說:「一個人有兩個兒子,那小的向父親說:父親,請把我應得的一分家產給我罷!父親遂把產業給他們分開了。過了不多幾天,小兒子把所有的一切都收拾起來,就往遠方去了。他在那裡荒淫度日,耗費他的資財。當他把所有的都揮霍盡了以,那地方正遇著大荒年,他便開始窮困起來。他去投靠一個當地的居民;那人打發他到自己的莊田上去放豬。他恨不能拿豬吃的豆莢來果腹,可是沒有人給他。他反躬自問:我父親有多少傭工,都口糧豐盛,我在這裡反要餓死!我要起身到我父親那裡去,並且要給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稱作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你的一個傭工罷!他便起身到他父親那裡去了。他離的還遠的時候,他父親就看見了他,動了憐憫的心,跑上前去,撲到他的脖子上,熱情地親吻他。兒子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稱作你的兒子了!父親卻吩咐自己的僕人說:你們快拿出上等的袍子來給他穿上,把戒指戴在他手上,給他腳上穿上鞋,再把那隻肥牛犢牽來宰了,我們應吃喝歡宴,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生,失而復得了;他們就歡宴起來。那時,他的長子正在田地裡,當他回來快到家的時候,聽見有奏樂及歌舞的歡聲,遂叫一個僕人過來,問他這是什麼事。僕人向他說:你弟弟回來了,你父親因為見他無恙歸來,便為他宰了那隻肥牛犢。長子就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遂出來勸解他。他回答父親說:你看,這些年來我服事你,從未違背過你的命令,而你從未給過我一隻小山羊,讓我同我的朋友們歡宴;但你這個兒子同娼妓們耗盡了你的財產,他一回來,你倒為他宰了那隻肥犢。父親給他說:孩子!你常同我在一起,凡我所有的,都是你的;只因為你這個弟弟死而復生,失而復得,應當歡宴喜樂!」(路15:11-32)

2.你們從前怎樣將你們的肢體當作奴隸,獻於不潔和不法,行不法的事;如今也要怎樣將你們的肢體當作奴隸,獻於正義,行聖善的事。當你們作罪惡的奴隸時,不受正義的束縛;但那時你們得了什麼效果?只是叫你們現在以那些事為可恥,因為其結局就是死亡;可是現在,你們脫離了罪惡,獲得了自由,作了天主的奴隸,你們所得的效果是使你們成聖,結局就是永生。(羅6:19b-22)

.愛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無條件的接納。對一個人的愛是指愛他的「整個人」,不是指愛他的「可愛」部分。蕩子的父親無時不在期待蕩子的歸家,也無時不在準備完全的寬恕:這便是無條件的愛。相反地,長子的態度卻很富巿場交易的氣味,不似對弟弟有真正的愛和關懷。

.對待青少年罪犯固然不能姑息,但亦不能單純採取報復手段。報復只能引起惡性循環,使暴力螺旋式上升。

.有些青少年罪犯不能獲得「新生」是因為整個社會,甚至他們的父母、親朋,都未能完全地接納他們,仍然對他們懷有很深的偏見。

.罪行對某些人來說也有一種吸引力,因為它們帶來「成功」和「享受」,可以使人獲得「快感」,還能給人向別人「炫耀」一番的機會。但保祿的說話很值得這些人警惕:「作罪惡的奴隸……其結果就是死亡。」回頭不是可恥的事,相反的,這是一種大勇的行為,其結果便是……永生。

西諺精選

1.There is often a sin of omission as well as of commission. (Marcus Aurelius)

有些罪在於行為,有些罪在於疏忽職守。(阿爾利亞)

2.Why does no one confess his sins? Because he is still in their grasp. Only he who has awakened from sleep can tell his dreams. (Seneca)

人不肯悔罪,因為他仍受罪所控制;只有由夢中甦醒過來的人,才能詳述夢境。(辛尼加)

 

2011年05月17日

Sunday Homilies (Year A)


2010年12月13日

Sunday Homilies (Year B)


2010年12月13日

Sunday Homilies (Year C)


2010年12月13日

主日八分半(丙年)


2010年12月13日

主日八分半(乙年)


2010年12月13日

主日八分半(甲年)


2010年12月13日

修身(倫理教育之三)


2010年12月13日

宗教倫理培育小叢書


2010年12月13日

家庭‧民主‧信仰


2010年12月13日

成長(倫理初階之二)


 

徐錦堯@fr.luketsui.idv.hk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