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書庫

修身(倫理教育之三) 2010年12月13日

第一課:工作神聖與人本主義

第二課:面對工作

第三課:休息及娛樂

第四課:真我與假我

第五課:成長的階段

第六課:除舊更新

第七課:成長與努力

第八課:責任感就是……

第九課:生於憂患

第十課:面對痛苦和困難

第十一課:做個勇敢的人

第十二課:偉大的革命者孫中山先生

*****   *****

 

第一課:工作神聖與人本主義

漫長的暑假過去了,又是上學、讀書、埋頭苦幹的日子。有一首教人逃學的打油詩說:「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過得秋來冬又至,收拾書包待明年」。這首詩讀起來很有趣,但對絕大部分的學生來說,卻不可能成為事實。聖保祿說:「誰若不願意工作,就不應當吃飯。」(得撒洛尼後書3:10)。他也勸告當時的基督徒們要「以專務己業,親手勞作為光榮……不仰仗任何人。」(得前4:11,12)。學生主要的工作是讀書求學,而求學的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準備自己將來能好好地去「工作」。

什麼叫工作?

今天城巿的生活漸漸流行所謂「三八」制:即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息(或娛樂)、八小時睡眠。工作與休息(或娛樂)似乎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但究竟什麼叫工作呢?

一位體育老師下課後喜歡彈彈琴;一位音樂老師下課後卻喜歡去打網球。一位職業畫家在週末喜歡從事略帶勞力性質的園藝;一位整天在植物公園中栽花除草的園丁,有空時卻想去寫生。有些人在白天辛勤地工作了八小時或十小時以後,冕上還忙著去夜校上課或參加成人教育之類的課程;有些學生卻一提到上課就頭痛。音樂、體育、園藝、繪畫、上課……什麼是工作?什麼是休息或娛樂?往往一個人的工作就是另一個人的娛樂;一個人的娛樂就是另一個人的工作

我們對工作的了解並不一致。有些人,例如家庭主婦,她們整天在家,勞碌操作,比許多人的「工作」更辛苦、更耗精力,但許多時她們卻被視為賦閒在家,被視為沒有「工作」。對某些人來說,工作必須包含物質的報酬,尤其是金錢的收益;那些免費的、義務的便不算是工作。我們通常也認為工作含有強迫的成分,不管你願意與否,你就是每天都要「朝九晚五」;而自願的,即使是更長久的勞動,便又不算是工作。我們也會誤以為為別人的才算是工作,為自己的卻只是嗜好或興趣。在這種觀念下,工作多少帶有可怕的、辛苦的、無可奈何的和被迫的成分。所以放假成了解放,而看著那些游手好閒、逍遙地過日子的人,便不由得生出一種莫名的羡慕。

天生要工作的人

有人把一般的動物,按其求生的本能或生存的條件,去劃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稱為「悠閑類」,第二類稱為「忙碌類」。悠閑類動物要在很獨特的環境下,有特別的食物才能生存,例如大熊貓、食蟻獸都是。沒有竹葉,大熊貓不能再生存;沒有蟻,食蟻獸也不能再存在。但一有了這些條件,牠們即可極為悠閑地生活,享其怡然自得之樂。

忙碌類動物的生存條件卻廣泛得多,例如野狗、狼、猴子等都是。牠們除了有較廣的食譜外,其生活更可以用一個「忙」字去形容。牠們很少休息。牠們在生理結構上便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似的,整天在找尋、冒險和探索,為餬口而競爭,為生存而奮鬥。牠們就是吃飽了也不會無所事事,呆著不動。

在一切動物中,人類可算得上是忙碌類動物之最。他比蜜蜂更勤奮,比螞蟻更忙碌,比猴子更富冒險精神,比一切的動物都更喜歡去把不解之謎尋個水落石出。吃飽不會使他停頓,成功不會使他滿足。只有人肯去和大自然搏鬥,敢去戰勝四周的惡劣環境,肯用盡心智和體力,去為自己和自己的後代尋求一個更美好的生活環境,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工作」,是忙碌的人類用來改變大地面貌的最獨特和最有效的法寶。

人類不單自己去工作,還孜孜不倦地教導自己的子女工作。有些小女孩從很小的時候開始,便學習如何去玩煮飯、縫紉、做「母親」、照顧「嬰兒」的遊戲。愛斯基摩人從小便把玩具弓箭給孩子們玩,因為不多幾年之後,孩子們便必須獨立謀生,用純熟的弓箭技術去從事漁獵的工作,過著刻苦耐勞的生涯。

為什麼要工作?

工作似乎是人性的一部分,很少人能什麼都不作。有些心理學家曾想出各種禁止人活動的實驗,但沒有一個這樣的實驗能成功,因為沒有人能長久地抵受得住「什麼也不做」的單調、苦悶和無聊。有一個為同一間公司工作了五十年的人,在六十五歲時退休,但過不了幾個月竟然與世長辭,無疾而終:他是名副其實的「悶死」了。(註)
人工作的原因或動機,可能有三種:經濟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

1.經濟因素

這是人工作的最基本動機。人辛苦勞碌,主要是為了能賺錢餬口,使全家豐衣足食。學生努力讀書,基本上也是為了要獲得一技之長和一種謀生技能,使自己將來能立足社會。荀子說:「衣食足而後知榮辱」,因為衣食是維生的所需,一個普通人若衣不蔽體,三餐不繼,朝不保夕,很難和他談什麼仁義道德。社會、國家、團體若不能保障人人得到衣、食等最低限度的生存條件,便也不能以道德仁義去求諸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對根本無衣蔽體的人,又怎能責他不顧廉恥呢?所以人辛勤地工作,至少要能得到溫飽的保障,這是工作者的權利

人藉工作,除了要解決目前的急需外,還希望能有餘裕,可以積蓄,可以未雨綢繆,為未來而打算。這就是人人都需要的安全感。孟子說:「養生送死無憾,王道之始也。」孟子的理想社會,不單要保障「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還要使人連死時都得安樂,這是安全感的極致,是人一生工作辛勞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的報酬。

2.心理因素

人為萬物之靈,沒有人會但求滿足於飽食暖衣便算。工作本身常能給人滿足感榮譽感。藉著工作,人不但可以免除無聊的苦悶,更可以在工作中去創作,去發揮自己的天才和智慧,去宣洩自己對國家、社會甚至世界的感情。他在創作的過程中,不但會有一分滿足感,還會有一分自豪感。退一步來說,如果他沒有上述的感受,他至少可以知道自己並沒有白吃閒飯,沒有加重別的工作者負擔,沒有做社會國寄生蟲。再者,他藉勤奮工作而獲得的加薪、升職、及因此而帶來的生活上的舒適和富裕,更可使他能與別的好朋友們在事業上並駕齊驅,這一切都可以使他勤奮地工作。

3.社會因素

在今日的社會中,人有一份工作,便意味著他可以被別人接納。失業者在親朋面前常有一種抬不起頭來的自卑感。至於游手好閒,無所事事等字眼,更不是很好受的形容詞。別人對我們的期望也要求我們做個正常的人──一個能工作、肯工作的人。若果某些工作如醫生或工程師等的社會地位,能帶來鄰人羡慕的眼光,人更會勤奮工作,以能獲得這些地位。尚在求學時代的學生,也會因此而努力求學,希望將來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千百年來,人人都在工作,人人都得工作,工作於是成了人活在社會中的一種正常現象和一個必要條件。在社交場合中,當人問到我們做「盛行?」而我們又支吾不能回答時,確是一件尷尬的事。

當然,除了上述各因素外,許多人對於工作亦確有一份濃厚的興趣存在。那些為造福人群而獻身的人,更會為了工作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對他們來說,工作成了生命中最有意義的東西。

除了先天性殘缺和低能者之外,世上只有很少很少人能一生都不工作。懶惰並非源於人性,也不是人與生俱來的特質。世上有人可以懶惰,只因為有更多更多其他的人肯勤奮地工作。

歌頌工作的大憲章──「工作」通諭

西方工業革命後,歐洲勞工問題叢生,當時的工人受盡了資本家的剝削,女工童工的問題更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天主教早於十九世紀末期,便已開始對這些嚴重的社會問題加以反省。自教宗良十三世於一八九一年頒佈「新事物」通諭以來,以後歷任教宗和第二屆梵蒂岡大公會議等,都無不對這問題作出迫切的呼籲,提出有效的改善原則。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一九八一年所頒佈的「工作」通諭,更是歷來教會論「工作」及「工人」問題的最佳通諭。以下便是該通諭的一些要點:

A.工作的範圍

凡一切善用大地資源,改變大地面?以促進人類文化與改善生活質素的活動,通諭都一概稱它們為工作。這包括了:

1.提採業──包括農、漁、礦、鹽、畜牧等直接由大地吸取資源的工作和活動。

2.製造業──包括工業、建築業及一切加工製造的行業。

3.商業──包括人與人、地區與地區或國與國之間的通商和貿易。一切促進這些商業活動的設施,如銀行、交通、電訊、保險及連帶的行政和管理工作等,都屬於這一範疇。

4.直接服務──這是指直接對個人或對群體所作的服務,例如:醫療、理髮、旅遊、體育、康樂、電影、電視、教育等等。

5.研究工作──泛指一切指向提高效率、增加生產的研究和實驗。(以上見工作通諭第五節)。按照這個定義,地球上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工人」。

B.工作的效果

1.人類藉工作逐漸控制大地,馴服野獸,善用大地的一切資源,和創造輝煌的文明與文化,成為大地的主人

2.人類在十九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和一九五零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自動化)後,便已能利用科技去作自己工作上最得力的「助手」,使工作更方便、完善和快速。科技增加了產品的數量,並在很多方面改善了產品的質素,從而大大地提高了現代人的生活水平。通諭對科學和科技有很高和很積極的評價。(第五節)

C.工作的主體──人

1.工作實現人的尊嚴

工作雖然辛勞,但卻能有助於兌現人的人格(第六節),表現和增加人的尊嚴(第九節)。透過工作,人不僅能改造自然,證明自己是這大地的「控制者」,更能使人深深地覺得自己是在滿全和履行著作為一個人的高貴責任,使自己變得「更具人性」(第九節)。通諭更指出工作符合了造物主的旨意,使人能藉工作生存和發展,也使人能為他人、家庭、社會、國家而努力,在工作中負起繼往開來的歷史大任(第十五節)。所以工作具有大的道德價值(第六節)。通諭也肯定「人」在工作中是最重要的「主體」,是最突出的主角。

2.工作無分貴賤

若人是工作的主體,人比工作更重要的話,那麼便該讓人去決定工作的意義和價值,而非由工作的性質去決定人的意義和價值。從前有人根據各人從事的工作的性質,去將人分成等級,並認為自由人不屑於勞力,只有奴隸才必須從事體力的工作。中國孟子也將人分成勞心勞力兩大類,後人更據此而產生了勞心優於勞力的錯覺。通論徹底地否定了這種區分:它認為工作的價值是基於人,凡是具有人性尊嚴的人,所從事的任何有益於自己和人類大家庭的工作,都具有極高的價值;而努力從事這些工作的人,亦會因此而提高自己人性的尊嚴。(第六節)

3.人比科技重要

通諭肯定了科技的價值,但亦同時指出了一些人為的危險傾向,它說:「在若干事例中,科技不但不是人的助手,反而成了人的敵人。例如工作機械化取代了人,使人不能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不能發揮其創作性……使許多人失業,並使人淪為機器的奴隸。」(第五節)通諭大力主張科技應該為人服務,在一切「進步」之先,首先要想到應是人本身的福利。通諭有句名言:「工作是為了人,不是人為了工作」。因此,協助人去工作的科技也應是為了人而存在。

4.人比資本重要

通諭譴責那些把工作甚至工人作為商品的不合理現象。它認為早期資本主義的錯誤,就是人在生產中不被當作是主體和製造者,人只是被當作生產工具,而工作則被視為是特殊的商品或純粹生產所需的一種「動力」。其實今日慣用的勞動力(Workforce)一詞便已有貶低工作的含義,將人力貶到與資本及生產工具(機器)同一的地位上。在不少情況下,人力甚至比資本和機器更賤。通諭以為這種貶低工作的傾向如不及早糾正,便會再次出現在今日的資本主義及共產主義之中。(第七節)。最後,通諭語重心長地說:「勞工重於資本的原則應是建立社會道德秩序的一個先決條件……人的工作不僅關乎經濟,同時也關乎人格價值;當人格價值受到充分尊重時,經濟制度和生產程序才會嘉惠人類。」(第十五節)。

D.工作者的人權

1.發揮人性──工作者的最重要人權是藉工作而發揮人性。他在工作中要能顯出或感受到,自己是一個自由的,和能夠自行決斷的個體(第六節);他要感受到他自己及他的同工是整個生產程序的真正目的(第七節),自己是為自己工作,而不單是一部不斷運行的機器中的一枚齒輪(第十五節)。

2.工資──工作者的另一重要權利是獲得合理的工資或薪酬。所謂合理薪酬,通諭毫不猶豫地申歷來教宗的主張:那是指可以讓「一家人保持安定,生活無憂」的薪酬。其支付方式有二:一是透過家庭薪酬,使出外工作的一家之主能藉薪酬而應付全家的需要,不必配偶外出就業。另一是藉家庭津貼,給 予在家專心從事家務的主婦(第十九節)。

3.福利──通論指出合理薪酬還應包括各種福利。例如:醫療、休假、養老金、工傷保障和工作環境的改良等。通諭認為衡量一個社會的是否合理,可透過該社會中的工人是否得到合理的工作報酬,或是否讓工作者都能「共同使用財富」這一現象去作出評定。(第十九節)

4.私有財產──工作者藉勞力或工作的合理所得,都是屬於該工作者的所有,這是私有財產或所有權的基礎。通諭強調人是工作及生產的主體,所以強調「所有人都有權利使用地上受造的資源;但私有權從屬於公用權,並要接受『資源由人類共享』的事實。」(第十四節)

5.組織工會的權利──工作者的另一重要權利是組織工會,其目的在保障和促進自身和公眾的福利,而非為了和其他人對抗(第二十節)。

參考資料

工作的聖經基礎和宗教意義

1.天主教相信人是「依天主的肖像而受造」(創世紀1:26),並按造物主之命,「要生育繁殖,充滿大地,治理大地。」(創世紀1:28)。上主在創造人類時,已把「工作性」深植於人性的深處,人不但要聽上主的命去工作,這工作本身亦是於人有益,並能使人更具人性的。人藉此而效法並參與上主的創造工作(工作通諭第廿五節),藉此而使自己成為更具尊嚴的人,藉此而「控制、治理大地,並讓上主所創造的一切物質資源,都能達到裨益人類的目的。」(第四節)

2.耶穌,這位降生為人的天主聖子,他雖然是神,但在各方面都與我們人類相似;他在世上的大部分歲月都是從事木匠的勞作(第六節)。耶穌基督於是以他的表樣、以他作為勞動者和作為工人的身份,進一步肯定了工作的價值,提高了工作的地位。他的高足聖保祿使徒也是個極端重視工作的人(得後3:8,10,12)。

3.由於教會秉承了聖經對工作的啟示,於是她亦毅然承擔了一個極為艱鉅的責任,去「為那些工作者的尊嚴和權利請命,對損害(工作者)尊嚴和權利的行為提出譴責,並在工作和生產方式的急激轉變中加以協助引導,使人類和社會藉此而獲得真正的進步」(第一節)。

不工作便不吃飯的禪師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禪師,他常常用兩句格言教訓弟子,說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他每日除上堂說法之外,還要自己掃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歲,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門生想替他服勞,把他本日應做的工作悄悄地都做了,這位言行相顧的老禪師,老實不客氣,那一天便絕對的不肯吃飯。(梁啟超:飲冰室文集)

學者與農夫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論語:微子)

子路跟隨著孔子,卻遠落在後頭,碰到一個老頭,用拐杖挑著除草用的工具。子路問道:「你看見我的老師嗎?」老頭道:「你這人,四肢不勞動,五穀分不清,誰曉得你的老師是什麼人?說完,便扶拐杖去鋤草。子路拱著手恭敬地站著。

.子路也可算是倒霉,只想問問路,卻惹來了一番奚落和諷刺。但這亦正好道出了讀書人的缺點:不肯勞動,對書本外的學問一無所知。

學者的修養和社會責任

1.孟子曰:「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孟子說:「所以士人在困窮時不失去「義」,發達時不離開「道」。困窮不失義,士人就能夠保持操守;發達不離道,百姓就不會對他失望。古人得意時能惠及百姓,不得意時便修身立德,把表樣留給後世。困窮時獨善其身;發達時,使天下都能得益。」

2.「故僕志在兼濟,行在獨善」(白居易:與元九書)

.我們在求學或工作的同時,應時常心存社稷,志及百姓。「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是學生應有的起碼心態。我們能否盡展所長,為社會貢獻,當然要繫於許多外在的因素,不在我們所可預測和控制的範圍內;但盡量裝備自己,卻只繫於我們個人的意志和努力。

工人耶穌

耶穌從那裡起身,來到自己的家鄉,門徒也跟了他來。到了安息日,他便開始在會堂裡教訓人。眾人聽了,就驚訝說:「他這一切是從那裡來的呢?所賜給他的是什麼樣的智慧?怎麼藉他的手行出這樣的奇能?這人不就是那個木匠嗎?他不是瑪利亞的兒子,雅各伯、若瑟、猶達、西滿的兄弟嗎?他的姊妹不是也都在我們這裡嗎?」他們便對他起了反感。耶穌對他們說:「先知除了在自己的本鄉、本族,和本家外,是沒有不受尊敬的。」耶穌在那裡不能行什麼奇能,祇給少數幾個病人覆手,治好了他們。他因他們的無信心而感到詫異,遂周遊四周各村施教去了。(馬爾谷福音6:1-6)

.耶穌自己是一個工人,一個木匠。他的表樣有力地證明了:勞動是高貴的,工人們的地位與任何其他人的地位同樣重要。可惜他不能打破他同鄉的人對他的偏見。也許歧視工人和勞動者的思想,無論是以往或現在,都已深入了大多數人的心裡了吧?

西諺精選

1.When work is a pleasure, life is a joy! When work is a duty, life is slavery. (Maximgorky)

當工作成為樂趣時,生活便是喜樂;當工作成為責任時,生活便是奴役。(麥禪歌基)

2.It is only by labour that thought can be made healthy, and only by thought that labour can be made happy, and the two cannot be separated with impunity. (John Ruskin)

只有藉勞動,思想才能健康地發展,亦只有藉思想,勞動才能變得輕快;思想與勞動不能分家,一分家便會各蒙其害。(羅仕堅)

3.Everyone who works has the right to just and favourable remuneration insuring for himself and his family an existence worthy of human dignity. (United Nations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23)

每個人都有權利獲得公平及適當的薪酬,去保障自己及其家庭有一個符合人性尊嚴的生活。(聯合國人權宣言第23條)

 

 

第二課:面對工作

躬耕本是英雄事,老死南陽未必非。(陸游:詠孔明)

如果工作是源於人性,是人類發展的必然途徑的話,那麼,我們每人便都要工作。事實上,世上絕大部分的人都在工作,或在準備自己去工作;人一生中最長和最重要的時間,便是被工作佔去的。基於這個理由,探討如何去面對工作,確實是一個嚴重的課題,因為這關係到我們如何使工作更具意義,使生命更豐盈、更快樂和更添姿采的問題。

有人視工作為苦役,有人卻在工作中獲得極大的樂趣和滿足;有人整天咒罵著自己的工作,有人卻滿懷著感恩之心,兢兢業業地從事自己的工作。為什麼會有這些差異﹖是工作本身導致的﹖還是基於人對工作有不同的態度所致﹖佛家說:「境由心造」,這句話在討論工作時,用得著嗎﹖

謹慎擇業

在古代社會中,很多時都是子承父業,個人很少有選擇的餘地。今日雖然擇業機會很多,但有些人就是不肯動腦筋去擇業。當然,在我們這個社會中,有些人對某些職業是根本不能,也不會去考慮的:例如一個醫生的子女很少會考慮去做清潔工人;大部分住在徙置區的人也根本不會考慮去做銀行經理或做外交官。但在兩個極端之間,仍然有廣泛的職業種類可供選擇。

有些擇業只走熱門路線,儘在少數最普通的行業中去挑選;有些父母由於望子成龍心切,不管自己子女的興趣及才能如何,硬要子女走他們(父母)自己喜歡的路;更多的人擇業的唯一標準是金錢;但相信最多的人──尤其是學生──是什麼也不作。他們懶得費心思,也不急於去和父母、老師等及早商量和探討一下自己的前途。大概他們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吧﹖既然如此,又何必過早地自尋煩惱﹖

擇業有很多要考慮的因素,例如:

物質條件
薪金多寡;升職機會;工作舒適程度;假期;工作時間長短;其他福利如:年終雙糧、保險、退休金、獎金、居住及旅行津貼、子女教育津貼、醫療津貼等。
工作性質
該工作本身意義;對社會及群眾的貢獻;工作壓力的輕重;同事及工作環境是否理想;社會地位的高低;在工作中個人能承擔責任的程度。
個人需要及條件
該工作能否產生滿足感、成功感、榮譽感;是否容許個人的自發及創新;有否教育性;個人的尊嚴是否被尊重;該工作是否適合個人的性別、個性、能力、興趣、傾向、知識及教育程度;能否達到自己的理想。
家庭及親友的影響
是否需供養父母;家庭人口多寡;子女年齡;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家庭的傳統和風氣(例如音樂世家易產生音樂家);父母及親友的期望。

忠於工作

一個人在面對工作時最重要的態度是「忠」。忠就是忠誠(六書:忠,竭誠也);是竭心盡力(朱熹:盡己之謂忠);是敬(說文:未有盡心而不敬者);是表裡如一(左氏:內外相和為忠)。

要忠於工作,首先必須肯定工作;肯定人人都要工作;肯定工作對自己、家人、社會、國家、甚至對人類的未來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要肯定的不是從前的或未來的工作,而是今日的、現在的工作。我可以不滿意我的工作,可以於不久之後選擇另一種工作,但我現在既然仍然從事「這個」工作,這工作就是「我的」工作。

肯定工作以後,便要投身工作:敬業、樂業。工作的意義原本就是由人所賦予的。我們到餐室吃飯,只能填飽肚子;母親煮的飯卻還有親情和關懷等濃厚的愛意在內。一個奴隸去建築長城,只不過是為逃避工頭的鞭笞,一個自由的愛國者參與建城時,卻可能有強烈的愛國、愛民成分。當我們能正確地對待工作時,我們就把意義賦予工作,工作也就變成我們生命和人格的一部分。我們愛工作,就是愛生命;我們恭敬謹慎地完成責任,也就是在使自己的人格逐漸成長。

要投入工作,必須勤奮,堅持到底,不成功不罷休。勤奮原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我們不能讓「好逸惡勞」的風氣腐蝕我們的心靈。「業精於勤,荒於嬉」;勤奮雖然勞累,但結果卻是豐碩的,否則,其另一結果必會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勤奮絕不能保證工作會一帆風順,世上任何有意義的東西都不會來得太容易。於是不辭勞苦,不畏艱辛,克服困難等,便是熱愛工作、忠於工作者必須有的心態。荀子說:「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不市,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正是要我們戰勝環境,獲取更大的成功。

忠於工作也要求我們注意小事。耶穌說:「在小事上忠信,在大事上也忠信的;在小事上不義的,在大事上也不義。」(路加福音16 : 10)一個學生,若能自小就在各方面忠誠、勤奮,他將來也必會以同樣的態度去處理重要的事情。在這裡,我們也必須連帶提到一切正當職業的價值和尊嚴。職業本應無分高低和貴賤,可惜就是有些人輕忽勞力的工作,輕視那些勤奮的勞動群眾;有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甚至不敢讓別人知道他們有個卑微的過去,有個目不識丁的母親,有個胼手胝足,不辭勞苦地賺錢去供他讀書的父親。這樣的人生觀,不單是對職業的輕視,還有很強烈的「忘本」意味。


辭職或選擇另一工作,並非象徵對工作的不忠。無緣無故轉換工作固然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但有時轉換工作卻可能是因為發現這工作根本不適合自己,或因為找到另一份更好、更適合的工作。

有些人在呈遞了辭職信以後的那一個月內,工作懶洋洋,或常找藉口請假,或甚至蓄意對舊工作加以破壞等,這些都是要不得的行為。這些人除了給舊僱主和舊同事一個惡劣的印象外,也是在自貶人格。孔子說:「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這才是真正的君子風度。其實,若這些人在該月內格外勤奮,不是更可以給僱主及同事們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嗎﹖

最後,正義感和愛社會的心也要求我們忠於工作。除非我們所從事的工作本身是不正義或明顯不道德的(例如一九八二年,美國德薩斯州主教馬迪遜,便曾向該州核子武器工廠的工人建議,應拒絕繼續為該廠生產核子武器而工作)。否則,接受合理的薪酬而不付出合理的代價──工作,便是一種絕對不正義和不負責的行為,與偷竊或欺騙相似。

愛國愛社會,在某個角度下也是一個人應負的責任,是一種正義的要求。我們的幸福、快樂、安定和保障,極有賴於國家與社會的供給和保護,於是我們返過來為社會國家去工作和獻身,便是一種感恩心和負責任的表示。愛國或愛社會不在空言,而在於努力參與建設:而一切有意義的工作,都有助於國家及社會的富強安定,因此忠於也就是建國,也就是愛社會。

工作變娛樂

把工作變為娛樂,使娛樂具有建設性和生產性的特質,是使工作更具趣味性方法。美國東部麻省亞當斯鎮(Adams),有一位本堂神父曾利用空閒時間親手建造了一所將近一百二十方米的別墅;牛津錦濱學院(Campion Hall)一位高級講師同時也是個「園丁」,他每週在該院園內工作三個下午,栽花剪草,清理水池,把校園打理得井然有序;同院一位寫博士論文的高才生也是修理腳踏車的能手;美國波士頓郊區一位頗有錢的家庭主婦,在放工後獨力經營一個大花園,裡面有很多生?和蔬菜,她更在附近山邊養蜜蜂,據說每年可獲一百多磅蜜。上述四個例子,論辛勞不亞於「工作」;論樂趣,卻並不亞於「娛樂」,這些都是一些打破工作與娛樂的界限的例子。

工作與娛樂的對照

工作
娛樂
.可怕的、辛勞的。 .具趣味性的,可愛的。
.時間長、經常性。 .時間短、間歇性。
.有薪酬。 .無薪酬,義務性質。
.為別人;工作質量可能是得過且過。 .為自己,常會做到盡善盡美。
.為了謀生;略帶被迫成分。 .並非為了謀生;完全是自由的選擇。
.必須集中注意力,要定時完成。 .時間與速度由自己去決定。


按照上表,我們可以慢慢縮短工作與娛樂之間的距離,使我們能更喜歡工作。在上表的六個因素中,第一個因素可說是最重要的。要使工作成為一種愉快的經驗,我們首先一定要愛工作。做人的態度,最糟的就是無可奈何,得過且過。懷著這種心境去工作,苦還是照樣的要受,它絕不會因我們不願去受而消失,可是卻使我們在受苦後,連一點的益處和慰藉都得不到。這樣的苦是有刺的,令人白白地受苦,使人覺得工作和生命都沒有意義。愛工作,就可以甘苦如飴,令我們「苦而不傷」;工作的辛勞,往往反會成為我們工作後甜蜜的回憶。

此外,美化環境,友愛同工,在可能範圍內多參與工作的決策和進展,多參與工作間(例如工廠、寫字樓、學校等)的活動,都可以使我們對工作單位產生歸屬感,從而更樂於去工作。聖本篤有一句名言:「祈禱及工作!」(Ora et Labora!)是把工作與祈禱放在相同的層面上,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地位。


參考資料

工作人員守則

差不多所有的公司或工廠等,都有工作人員守則之類的規定,以要求僱員付出應付的一份努力,去使公司或工廠等的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這些守則的目的雖然大致相同,但卻會因時地的不同而有異。下面是一古一今,一中一西的兩個例子:

A.一八五二年英國一般公司僱員守則(節錄)

1.敬神、整潔及準時,乃一切事業成功之必要條件。

2.本公司已將工作時間削減為由上午七時正至下午六時正,故更宜勤奮工作。

3.工作時間內嚴禁閒談。

4.對煙、酒之嗜好乃屬人性軟弱之一部分,故一般文員不得於工作時間內抽煙或喝酒。

5.因工作時間已大量縮短,故午餐只能於上午十一時半至十二時正之間進用;但工作不得因此而中斷。

6.最新之週薪經調整如下: 十一歲以下童工──六角五分 (折合港幣)

青少年雜工──二元三角五分

文員──五元四角

高級文員──十元九分

B.一九八一年中國醫院工作人員守則(節錄)

1.發揚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同情和尊重病人,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

2.帶領遵守國家法令,模範地執行各項衛生法規。

3.服從組織、關心集體、團結友愛、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4.對工作極端負責,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和操作常規。

5.廉潔奉公,堅守崗位,盡職盡責,自覺抵制不正之風。

6.講文明禮貌,積極參加愛國衛生運動,美化環境,保持醫院整潔、肅靜。

豬八戒的偷懶歷程

西遊記是我國的一部著名小說,裡面有很多小故事可以當作寓言去讀。在它嬉笑怒罵的筆端裡,往往深深地流露著有關人性優劣點的描寫。令人忍不住發出會心的微笑。在第三十二回「平頂山之役」前,有豬八戒巡山的一段有趣的描述:

「八戒道:『這個小可,老豬去巡山吧!』那獃子就撒起衣裙,挺著釘鈀,雄赳赳,逕入深山,氣昂昂,奔上大路。」(那時孫悟空已化作一隻飛蟲,釘在豬八戒耳後)。「那獃子只管走路,怎知身上有人。行有七八里路,把釘鈀撇下,吊轉頭來,望著唐僧,指手畫腳的罵道:『你罷軟的老和尚,捉搯的弼馬溫(即孫悟空),面弱的沙和尚!你們都在那裡自在,撮弄我老豬來蹡路!大家取經,都要望成正果,偏是教我來巡什麼山!哈!哈!哈!曉得有妖怪,躲著些兒走。還不夠一半,卻教我去尋他。這等晦氣哩!我往那裡睡覺去;睡一覺回去,含含糊糊的答應他,只說是巡了山,就了其賬也。』」(他於是尋了個地方躺下)「道聲:『快活!就是那弼馬溫,也不得像我這般自在!』」(當他睡足後要回去交差時,他又編了個謊)「原來那獃子把那三塊石頭當作唐僧、沙僧、行者三人,朝著他演習哩。他道:『我這回去,見了師父,若問有妖怪,就說有妖怪;他問什麼山……我只說是石頭山;他問什麼洞,也只說是石頭洞;他問什麼門,卻說是釘釘的鐵葉門……問門上釘子多少,只說老豬心忙記不真。此間編造停當,哄那弼馬溫去!』」(孫悟空把這一切看在眼裡,及早飛回來告訴唐僧關於豬八戒的懶惰事,唐僧不信)「長老道:『他兩個耳?蓋著眼,愚拙之人也,他會編什麼謊?又是你?造什麼鬼話賴他哩。』行者說道:『師父,你只是這等護短。這是有對問的話。』(於是把經過預先說出;這時豬八戒也回來了)「那獃子上前跪倒。長老攙起道:『徒弟,辛苦啊!』戒道:『正是!走路的人,爬山的人,第一辛苦了!』長老道:『可有妖怪麼?』」(以下的,便正如孫悟空所料,謊言一個個的搬了出來,也一個個的被拆穿了。) (西遊記第三十二回)

.凡是懶惰的人,都會找些理由去掩飾,以證明自己不是懶惰,或者是懶惰也懶惰得有理。最佳的辦法之一,是把有關人等痛罵一頓;越把要自己工作的人罵得痛快淋漓,便越顯出自己懶惰得有理。連愚蠢的豬八戒,也深懂這種以進為退的心理戰略呢!

.懶惰也是一種習慣,是經過長年累月的「培養」而得來的,其間也許亦包括有人縱容的成分在內,這便是康僧的「護短」。他經常偏袒豬八戒,和孫悟空唱反調,使得豬八戒有了個很大的靠山。

.懶惰會帶來不幸的後果。為了面對或避免承擔因懶惰而來的惡果,其中一個辦法便是編造謊言去交差,去推諉責任。若果蠢到像豬八戒般的「人「也會編造謊言,相信世上不會有什麼人是不會撒謊的了。

.但謊言總會有被揭穿的一日,如何逃過這個劫難?如果豬八戒肯勤奮地去工作,去巡山,去完成委派給他的任務的話,他還需編造謊言,還需誠惶誠恐地,「又怕忘了那謊,低著頭,口裡溫習」嗎?難怪英諺說:「誠實才是上策」了。

責任心加趣味

我生平愛用的有兩句話:一是「責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的求這兩句話之實現與調和……今天所講,敬樂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如此。(梁啟超:飲冰室文集第三十九卷「敬業與樂業」)

避實就虛

客有為齊王畫者,齊王問曰:「晝孰最難者﹖」曰:「犬馬難。」「孰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馬,人所知也,旦暮見於前,不可不類也,故難。鬼神無形者,不見於前,故易之也。」(韓非子)

有位客人來給齊王畫畫,齊王問他說:「畫什麼最難?」客人答道:「畫狗畫馬最難。」又問:「畫什麼最容易?」答道:畫鬼怪最容易。狗馬是人人皆知的,從早到晚隨時都可以見到,不能任意虛構,要想畫得像是不容易的,所以最難畫。鬼怪是沒有具體形象的東西,在我們面前看不見它,想怎麼畫就怎麼畫,所以畫起來就容易了。」

.取巧和避實就虛是人的傾向。說我將來可以治國平天下並不難:說我這次考試一定要合格,甚至要名列前茅便不太容易了。

.真正的工作,絕不可以取巧,必須勤奮和努力。學生(尤其大學生)喜歡閒談、討論、對天下事務議論紛紛,這是好的、健康的,這是人想像力豐富的外溢,是人的心靈願意突破自我而關懷人間疾苦的表現。但學生們應該明白;萬事也應由自己本身做起,理想不要流為做白日夢,討論會不要成為使自己逃避現實的藉口。

工人保祿

弟兄們,我們還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名,吩咐你們,要遠離一切游手好閒,或不按得自我們的傳授生活的弟兄。你們自己原來知道怎樣效法我們,因為我們在你們中沒有閑散過,也沒有白吃過人的飯,而是黑夜白日辛苦勤勞地操作,免得加重你們任何人的負擔。這不是因為我們沒有權利,而是以身作則,給你們立榜樣,叫你們效法我們;並 且當我們在你們那裡的時候,早已吩咐過你們;誰若不願意工作,就不應當吃飯,因為我們聽說,你們中有些人游手好閒,什麼也不作,卻好管閑事。我們因主耶穌基督吩咐這樣的人,並勸勉他們安靜工作,吃自己的飯。至於你們,弟兄們,行善總不可懈怠。但是如果有人,不聽從我們書信上的話,應把這人記出,不要與他交際來往,好叫他慚愧;可是不要把他當仇敵看待,但要把他當弟兄規勸。(得後3:6-15)

‧保祿使徒由於是一個傳教士,本來有權利享受信徒們對他的接濟和供養;但他寧可辛勤勞作,自力更生,並以他從事的職業為榮(他可能以製造帳幕為業)。他亦因此可以理直氣壯的警惕他的弟子:「誰若不願意工作,就不應當吃飯。」

西諺精選

1.The best preparation for good work tomorrow is to do good work today. (Elbert Hubbard)

要把明天的工作做好,最好的準備是先做好今天的工作。(夏弼)

2.Enjoyment is not a goal; it is a feeling that accompanies important on-going activities. (Paul Goodman)

樂趣本身並非目的,它是我們在從事重要工作時所不斷嘗到的愉快感受。(高德文)

 

 

第三課:休息及娛樂

人需要工作,也需要休息及娛槳;人必須辛勞,也應該能享受到自己辛勞的成果。生命固然勞碌,但人卻不是為了勞碌而存在的;人存在,也是為了享受生命,享受這個美好世界的恩賜,去和其他人一起合理地共享這個世界的財富和資源,並能悠閒地去欣賞這個大地的勝蹟和美景。「賣花姑娘插竹葉」的情況很值得同情,至於那些日夜勤勞的漁夫,若只落得「長年辛苦只供人」的境況,無疑是更加可憐了。

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人能住得上四萬港元一晚的酒店(註),但有些住在新界的人,卻連去港島逛逛的機會都沒有。這是財富分配不均的千百例子之一。這現象使許多人根本沒有真正休息的機會,更遑論去享受那些較為奢侈的「高級」娛樂了!白居易的繚綾詩中有這麼的兩句:「織者何人衣者誰?越溪寒女漢宮姬。」越國溪畔貧苦女兒家辛苦織成的綾羅綢緞,只是供給漢宮的宮女穿戴吧了。貧富懸殊,古今皆然;大地的財富,近代社會的「進步」,並沒有改變了多少窮人的命運。

為什麼需要休息及娛樂?

休息及娛樂,正如衣、食、住一樣,也是人天賦的權利,是人性的需要。下面只是人需要休息及娛樂的幾個較重要的理由:

(1)身心的需要

經年累月的辛苦勞作,會使人疲倦,使人加速衰老。過份的勞累,有時甚至可以使人在生理上造成永久的、無法治療的創傷,在心理上產生神經系統裡的各種病症。休息及娛樂則可以使人恢復疲勞,促進人的心理健康,使人能更愉快、更精力充沛地繼續工作。

(2)享受人生

休息及娛樂不單是人生理及心理上的短暫需要,也是人長久的需要。人在享受人生之餘,便會漸漸地感受到生命的可愛和可戀。當人在悠閒中再找回自己,在輕鬆和怡然自得的環境中體驗到自己的重要性時,人便會更加意識到生命的寶貴,從而去加以珍惜和把握。

(3)家庭生活

人有權享受天倫之樂。「老者安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是一個人道社會的基本目標。我們希望在所有家庭內,老人家得到慰藉,小孩子獲得溫暖,兄弟姊妹間有時間去切磋,父母子女間能獲得情感上的交流。這一切都需要時間,需要在休息的時間內去完成。至於一起做家務,合力美化家居環境,全家外出旅行等,更是維繫家庭生活的好方法,但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4)服務他人

助人為快樂之本。今日已越來越多人發現到服務是他們生命中的最佳娛樂。當他們能把快樂帶給別人時,他們也會因此感到無比的喜悅。

(5)增加知識

藉著休息的時間,學生可培養自己探討課外知識的興趣,在職者(例如醫生)亦可加深自己的專業知識。藉著旅行及參觀等更可擴闊個人的視野,培養一個人對其他人或其他文化的吸收、接受與容忍,使人更易與人和諧相處,增加社會的安定。

(6)培養良好嗜好

許多良好的嗜好都必須慢慢在空閒的時間中培養出來。良好嗜好可以增加生活的情趣、填補生活的空虛、豐富生活的內容,並使人在老年時仍覺得生命的充實豐盛,容易打發剩餘的時間。香港不少成年人沉迷於「麻將」和「狗馬」,青年人在街上閒逛遊蕩,只因為除此之外,便無事可作!休息的時間,還可給人去做一些屬於他自己的「私事」(如寫信等)。當然,人更可利用這些屬於他自己的時間去培養自己的宗教生活,如祈禱、讀聖經,或參加宗教禮儀等。

(7)人際關係

人也可以利用休息及娛樂的時間,去彼此探訪、聚首和一起生活,讓親戚間保持聯繫,朋友間增進友誼,在戀愛中的青年男女進一步加深彼此的了解。至於因同事間的互相來往和上司屬下間的彼此溝通,而導致工作效率的提高,那更是僱主的利益,而不單只是僱員的福利了!

如何利用休息及娛樂的時間?

人除了「打麻將」和遊蕩外,還有許許多多的事情可作。下面的各項目,都是我們在餘暇時可以考慮去做的事情:

文娛社交性
室內
電視、電影、戲劇、音樂會、晚會、唱片、收音機、樂器、唱歌、舞蹈、繪畫、書法、寫作、寫信、閱讀、集郵、象棋、盆栽、養魚、縫紉、編織、刺繡、烹飪、插花、木工、金工、手工藝、打字、做家務、砌模型、修理無線電、玩具製作、攝影、修理(車、鐘錶、水、電等)、室內設計和裝飾、美化家居、尋親訪友、談天說地、討論時事、分享交流、餐廳、購物、逛書店、靜坐、祈禱、假寐。
室外
打太極、柔軟體操、遠足、晨運、散步、逛公園、郊遊、露營、長途步行(如行麥理浩徑)、釣魚、採集標本、觀察野生動物生活情況(鳥、蟲、魚等)、爬山、遊河、國外旅行、參觀(名勝、博物館、太空館、海洋公園、工廠、大機構等)、寫生、園藝、觀看各種比賽(球類、龍舟、舞獅等),過節日、行花巿、趁墟期、參加各種宗教及文娛活動(彌撒、大廟進香、巿政局舉辦的各種文娛活動等)、集體遊戲、生活營、退省。
運動性
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壁球、高爾夫球、游泳、潛水、扒艇、中國武術、西洋武術、單車旅行、健身、田徑。
組織性
各種會社(中文學會、地理學會、戲刻社、英文學會等)、童軍、聖約翰救傷隊、愛丁堡獎勵計劃、基督徒團契、天主教的善會(聖母軍、青年會、學青、工青、基督生活團、聖詠團等)、各種校外或夜校課程、成人教育、各種長短期補習班、教堂組織、街坊會組織、社區中心組織、成年或婦女組織。
服務性
探訪
安老院、孤兒院、醫院、康復院、男童院、女童院、老人中心、監獄、社區中心、難民營、鄰舍探訪、臨時安置區、災區現場、艇戶等。
工作營
除草、清理環境、植樹、修路、開山、搬運、協助蓋房子、清潔海灘、美化郊野公園、幫助學校或其他中心裝修等。
經常性
主日學、識字班、給盲人讀書、餵老人或病人吃飯、與遲鈍兒童玩耍、交通安全隊、參加某些組織的經常工作或當值等、出版小型刊物、為低年級同學組織補習班、同級同學組織讀書小組、互助委員會、參加社區中心的義務工作。
其他
響應學校或社區或其他組織的呼籲、參加開放日或展覽會或賣物會的籌備及執行工作、售旗或賣花、學校或社區有大型活動時協助維持秩序、派發傳單、看管攤位、協助推行各種有意義的活動。

1.奧林匹克法典(Olympic Code)所宣示的體育目的是:獲得娛樂,增進肉體精神社群的福利。

2.體育精神就是:爭取最大的勝利,保持與其他參賽者的友誼,嚴守比賽的挸則,服從評判的合理裁判,接納失敗的教訓。勝而不驕、敗而不餒。在團體比賽中更注重團隊精神和與隊友合作。

3.有時轉換工作本身亦是一種休息及娛樂:例如勞心的人去勞力,勞力的人去勞心;在工作中常和人在一起的人做些獨力完成的工作,常孤獨地工作的人去和大夥兒做些團體合創的事;整天讀書的學生做少許勞力的家務等。

4.對一個經常用腦的人,靜止的休息未必是最好的恢復疲勞方法。勞動、出汗、運動、做些分散自己注意力的事等,有時會更易使自己獲得鬆弛的效果。

5.在父母和師長的提示下,利用長假期去做適量法例容許的工作,賺多少外快等,是一舉數得的善用餘暇方法。

6.無數的事例證明:死讀書和一天到晚都在讀書,未必是最佳的讀書方法。中國古代教育理想是禮、樂、射、御、書、數並重;有效地分配讀書和各種活動的時間,不單能使求學時代更多姿采,還能使人獲得強烈的求學動機,和認識如何去珍惜時間。

善用餘暇

「忙」是懶人的藉口。世界上最忙的人,如羅馬教宗或其他國家的元首﹐都會找到空閒和屬於他們自己的時間。有時最易使人疲勞的並不是工作,而是「無事忙」:最易使人厭倦的是「無所事事」。唐朝李涉有一首豋山詩:「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是忙裡偷閒的好例子。宋朝理學家程顥也有一首詩,表達出他在忙裡偷閒時所享到的怡然自得之樂:「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

懂得偷閒的人,便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去進修、服務、和培養良好的嗜好。但青年們也要明白到「空閒」所可能帶來的害處:它使人容易養成懶散的習慣,沾染不良的惡習,甚至誤交為害終生的損友等。這些都是「空閒」給人設下的陷阱。

避免空閒的陷阱的方法:

1.預先計劃:對自己能有多少空閒時間,和準備怎樣去利用這些空閒時間等問題,要有一個全面的概念和周詳的計劃,如果能定出一個明確的時間表便更好:切忌見一步行一步。

2.要和父母、師長、朋友們充分交談,多看報紙或有關善用餘暇的廣告或傳單,以獲得更多善用餘暇的靈感。

3.酌量參加學校或教會等機構所主辦的有益身心的活動。

服務

服務對一些人來說,是善用餘暇的一種特殊形式;對另一些人來說,則是他們的人生觀,或他們基本生活態度的一種表現。許多服務性的工作本身也是一種娛樂,而且通常都是一個訓練個人技巧和提供與人合作的機會。體會到在服務中能給別人帶來喜樂時,人更會深感互助的可貴,和明白「助人為快樂之本」的真義。服務絕對不會是白白的浪費時間,也不會是一種個人的損失。人藉服務的所得,往往會比他所付出的更大。

以上所說,無疑都是大部份人服務的動機:成己成人,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但也有些人把自己的「利益」也置諸度外,把服務當作自己基本的生活態度。這種態度肯定了人的福利繫於人彼此的互助,共融和共享;肯定人有著息息相關、血脈相通的關係;肯定人既然是活在一起,就是在分享著同一的命運,面對著同一的現在和未來;既然是同舟,就應共濟。這樣的人不會關閉自己,他了解到自己所享有的一切,無非是國家、社會、家庭、別人﹐尤其是──對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上天的、神的恩賜。聖經上有些言論,在極大程度上也是十分客觀的真理,例如:「你們白白得來的,也要白白分施」(瑪 10:8),「當你施捨時,不要叫你左手知道你右手所行的」(瑪 6:3 )。這樣的人,若能把自己的時間、金錢、愛心和才能的一部分──不是剩餘的那部分,而是寶貴的一部分──拿出來與人共享,正是他們求之不得的事。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榮譽。父母能為子女犧牲,愛人能為愛人辛勞,是一種幸福;相信「四海之內皆兄弟」,懷著強烈的「民胞物與」之心的人,他們對別人,即使是無親無故的人,也會自然地產生一分關心、分享和照顧的情懷,這才是他們樂於「服務」的最終動機。

體育活動

在學校中,體育也許是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它有許多好處,也有一些壞處。

(1)身體的結構和需要

千萬年來,人都是用雙手操作,用雙腳去走遙遠而崎嶇的路;人身體的結構原來是適用於作「」的用途的。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人不必過分勞力,雙腿也不必行走遙遠的路程。運動,於是成為一種補救辦法,使人能按人的「本性」和身體結構去作正常的發展。因此大部分體育活動,如非過分激烈或過分危險,都可促進身體健康,使人身心得到平衡的發展。「健全的智力,寓於健全的身體」;這就是為什麼所有教育家都提倡體育的原因。完整的教育,必須包含體育。

(2)滿足感和快樂

不少體育活動,可以給人帶來獨特的滿足或快感:成功地扣殺一個乒乓球、一腳便能使一個足球如箭地飛進球門等,這些寶貴的剎那都能給予人一種特別的快感。

(3)挑戰

在體育活動中,人不單可以和別人較量,也可以自己一個人按著既定的目標或理想按步前進,不成功不罷休。舉重的人計算著逐克的加重;跳高的人計算著逐毫米的增高。這些都是考驗耐力、恒心和意志力的訓練﹐都是一種挑戰。

(4)榮譽

無論在校內或校際的運動會上,在國內或國際性的體育競技中,勝利者都會令人羡慕,甚至會成為千萬人崇拜的對象。那幅登在校刊中或報紙裡高舉銀杯的照片,也就是一個運動員不斷奮鬥和成功的象徵。

(5)逃避

當然,有些同學流連在運動場中,與其說是為了愛好體育,倒不如說是為了逃避現實。他們害怕面對父母,不願做自己不懂的功課,不肯花少許腦汁去思考、探索、研究……。藉著體育,他們可以暫時忘掉他們生活中的苦悶、空虛和煩惱。

(6)人性的歪曲

過分著重競技中的勝敗,有時可以使人變得冷酷和不近人情。一九六0年世運會1500公尺的金牌得主,是一位名叫依利奧(Herb Elliott)的澳洲人。他說他對自己的身體和體能感到十分自豪,並說自己十分鄙視那些抽煙的和有個胖胖的肚子的人。在一次訪問中,他並且說:「在比賽前,我永不能和另一位選手握手。因為求取勝利的慾望在我的心中是那麼的重要和強烈,使我無法去觸及那個我要擊倒的人的皮膚。」(The Observer:一九六四年九月廿七日)。

參考資料

為人民服務

人人當以服務為目的,而不以奪取為目的。聰明才力愈大者,當盡其能力,以服千萬人之務,造千萬人之福;聰明才力略小者,當盡其能力以服十百人之務,造十百人之福;至於全無聰明才力者,亦當盡一己之能力,以服一人之務,造一人之福。 (孫中山先生)

無私者的利益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而且久,因為它生存不為自己,所以能長生。因此聖人把自己放在最後反而能佔先,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存身。不正是由於他不以自私為目的嗎?所以反而符合了他自己的利益。

.老子相信,無私的人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懂得享受人生的人

蘇東坡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前赤壁賦)

蘇先生說:「您也知道那江水和月亮嗎?流去的就像這江水,可是它又實在沒有流去;時圓時缺的就像那月亮,可是它最後並沒有增減。原來以那變化方面去看,那麼,天地間的事物簡直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原狀;從那不變化的角度去看,那麼,外物和我本身都是永恒的,不會消滅的,又有什麼值得羡慕的呢?再說,天地之間,萬物都有各自的所有權。假使不是我的東西,即使是一絲一毫也不要拿。只有江上的清風,和山中的明月,耳?聽到它就成為聲音,眼睛看見它就成為色彩,你要佔有它,沒有誰來阻住你,你要享受它,盡你享受,這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貴財富,是我和你共同享受的。」

李白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所謂天地,其實是萬物暫時寄居的地方;而光陰,不過是時代不停的流轉。而我們似浮萍的生命歷程,正像一場春夢,歡樂的日子又有多少呢?因此古人才不放過與友人拿著蠟燭夜遊的良機啊!

最普遍的娛樂──電視

電視是一種最大眾化的娛樂,它的對象包括了社會內的各階層人士,不分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及職業背景。它通常都被操縱著:有些是直接操縱於政府手中,以作政治宣傳工具;有些是間接操於大商家和大財團手中,以達到刺激消費,推銷商品的目的。國營電視通常較嚴謹而富教育性;商營電視則為了要爭取廣告,而有時無法不迎合觀眾的口味,故較多純娛樂性的節目。基於電視已普遍地深入家庭這一事實(註),政府有責任對電視節目加以適當的管制,因為若容許電視台無限制地競爭,他們便會用盡各種方法,甚至不惜推出色情或暴力的製作,以提高收視率,貽害青少年觀眾。

有些人以為電視至少應符合三個目標:一是提供正確消息;二是供給正當娛樂;三是延續學校的教育,以提高整個社會的科技、文化和藝術水平。

電視的好處是使知識普及,但也有些人認為電視是使家庭制度崩潰的其中一個因素,因為它阻礙了父母與子女間的交流,佔據了學童求學的時間,剝奪了人獨立思考的機會,甚至使無知的青少年思想過分早熟,過早滋生著一些與他們真實年齡不相稱的情緒和幻想。
總之,電視一如許多其他具有威力的東西一樣,善用它的時候,會給人帶來許多益處;濫用它的時候,則會為害不淺。

長年辛苦只供人

歐陽修在他的「梅聖俞詩集序」中說:「詩窮而後工」。這是說,有許多詩,是在詩人極度窮困下寫出來的,故顯得特別感人。中國數千年來歷經數不清的困難和動亂的局面,無數詩人或是親身受過苦,或是親眼目睹過其他人的苦況,因此所吟詠出,都是可歌可泣的藝術傑作。其中最辛酸的,便是有些描寫貧苦老百姓的詩篇,他們長年辛苦勞作,卻總是沒福去享受自己勞力的成果。下面幾首詩很淺顯,卻很值得玩味:

1.小舟生長五湖濱,雨笠風簑不去身;三尺銀?數斤鯉,長年辛苦只供人。(文衡山:漁父詩)

2.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唐.聶夷中:古風)

3.晴採桑,雨採桑,田頭陌上家家忙。去年養蠶十分熟,蠶姑只著麻衣裳。(宋.鄭震:採桑曲)

4.夜半呼兒趁曉耕,贏牛無力漸艱行;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穀自生。(五代。顏仁郁:農家)

5.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一世酸鹹中,能知味也否?(清.袁枚:箸)


安息日和喜年

1.當照上主,你的天主吩咐的,遵守安息日,奉為聖日。六天你當勞作,做你一切工作;第七天是上主你天主的安息日,你和你的子女、僕婢、牛驢、你所有的牲畜,以及住在你城內的外方人,都不應做任何工作,好使你的僕婢能如你一樣獲得安息。你應記得:你在埃及地也曾做過奴隸,上主你的天主以大能的手和伸展的臂,將你從那裡領出來:為此,上主你的天主吩咐你守安息日。(申命紀 5:12-15)

2.「你們應在全國內吹起號角,祝聖第五十年,向全國居民宣佈自由:為你們是一喜年,人各歸其祖業,人各返其家庭。……土地不可出賣而無收回權,因為地是我的,你們為我只是旅客或住客。對你們所佔的各地,應承認地有贖回權。如果你的兄弟貧窮,賣了一份家產,他的至親可來作代贖人,贖回他兄弟所賣的家產。人若沒有代贖人,幾時自己富足了,有了足夠的贖價,當計算賣出後的年數,將差額還給買主,收回自己的家產。如果他無法獲得足夠的贖價,他所賣的,應存於買主之手直到喜年;到了喜年,地應退還,賣主收回自己的家產。……若你身傍的兄弟窮了,賣身給你,你不可迫他勞作如同奴隸一樣;他在你身傍,應像傭工或外僑,給你工作直到喜年。那時,他和他的子女應離開你,回本家,復歸其祖業;因為他們是我的僕役,是我由埃及地領出來的;他們不能賣身,如同出賣奴隸。你不可虐待他,但應敬畏你的天主。」( 肋未紀 25:9-10,23-28,39-43)

.在耶穌時代,猶太人過分著重安息日,死守著安息日的法規和條文,遭到耶穌嚴厲的責斥,並說出了人比法律更重要的名言:「安息日是為人立的,並不是人為了安息日。」(馬爾谷福音 2:27)

.安息日的精神提醒人們:人不可利用工作無休止地去掠奪大地的資源;人更需與大自然「和諧」地相處。大地不是人的敵人,而是人的良友。人亦不應利用工作去過分地改變人與人的關係,而造成過分的貧富差距,或藉交易而造成更大的貧富懸殊。藉著安息日,人要忘記一切「工作」,恢復人性的本來面目:尋求個體的發展(祈禱、閱讀、吃喝、休息),團體的和諧(共同的崇拜、家庭生活),和積極地去欣賞和享受生命。安息日原來便是「人性日」、「家庭日」和「宗教日」。

‧喜年更是保障人性的一條法律。它規定:由上主所賜給人的天賦權利──土地權、物業權、人身自由權──都不得永久轉讓、售賣或霸佔。每五十年就是全國的喜年,即是說:已出售的產業要物歸原主,喪失了自由的奴隸要重獲自由,讓人人都能享受上天的賜予。工作固然可貴,但人更要享受工作的成果;全國通力去改善大地的面貌固然是必需的,但這一切努力的成果也應惠及眾人,讓人人都能享用。這樣的喜年,才配得上被稱為「普天同慶」。

西諺精選

1.To serve is beautiful, but only if it is done with joy and a whole heart and a free mind. (Pearl S. Buck)

只有滿懷喜樂、誠心誠意的服務,才足珍貴(畢克)

2.The pleasure of life is according to the man who lives it, and not according to the work or the place. (Emerson)

生活的樂趣不在於從事何種工作,或居住於何處,卻在於人如何去生活。(安瑪信)

3.There are two things to aim at in life: first, to get what you want; and, after that, to enjoy it. Only the wisest of mankind achieve the second. (Logan Pearsall Smith)

吾人期望自生活中可取者有二:一是從心所欲,二是樂享所得。只有最智者方能獲得後者。(史密士)

(註):據一九八三年八月廿五日香港英文虎報的社論露:香港有一半以上住在公共屋鄒的青少年,每天收看電視達四小時或以上;在五至十四歲的青少年中,有百分之五十一收看電視直至晚上十時。

 

 

第四課:真我與假我

一百年以後,我還會存在嗎?還有人記得我嗎?一千年以後,在這個世界上,還能找到有關我的任何痕跡嗎?有人說我原是由「」而來,將來也要成為「無」。時間雖然令我成長,時間也會令我消滅,把我帶到最後的歸宿:一坯黃土裡去,把我完全地、徹底地湮沒。

有人說:我和動物根本沒有多大分別,分別只在於我的腦袋比猴子的略大罷了。有些化學家還說,我只不過是一堆原素的聚合。我如果是體重68公斤的話,我便貯藏有100立方公尺的氣體(氧、氫和氮);從我身上的10公斤的碳質中,可製出9,000支鉛筆心;用我血液及骨骼中的鐵質,可製成一條能承受我體重的小鐵棒;用我身上的1.42公斤磷質,可造成800,000根火柴。此外,在我身上還藏有60粒方糖,20匙鹽,45公升水,60克石灰及一些小量的礦物質。我的身價就是這些東西加起來的價值總和。

我是誰?我是什麼?我是灰土?是「無」?是一堆原素的合成體?

別人看得見的我

任何拾到我的學生証的人,都會知道我的名字、年齡、性別、班級和簽名的式樣。他由我的照片也約略可以看到我的肥瘦和美醜。當我第一次到一位同學的家裡時,他的父母對我一定會有個基本的印象,從而判斷我是否整齊、清潔,舉止是否大方,言談是否得體,對人是否有禮貌等;甚至我的家庭教育狀況如何,他們也會有個粗略的概念。當我穿著校服去乘搭公共汽車時,由排隊(或爭先恐後)上車,直到下車為止,我都會給同車人留下一個他們對我的學校的印象:他們會根據我外表的舉止,去判斷我的學校是否堪稱為一間作育英才的學校。

有時我大清早回校,同學們會看出我是愁眉苦臉,另一些時候他們卻會以為我好像是考試名列前茅似的。因為我內心的憂鬱或喜樂,都會無意中在我的面部表露出來。我可能從來都不知自己說話速度的快慢,或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是否悅耳;有些人在第一次由錄音機中聽到自己的聲音時會嚇了一跳:好陌生的聲音!

我的身體就是我嗎﹖

有些人過分地愛惜自己的身體,花很多時間去打扮和修飾。他們穿最好的衣服,用最好的香水,吃最好的食物,而且常常為自己的高、矮、肥、瘦而煩惱。傳說希臘有一位美少年,因為極愛戀自己在水中的影子,於是天天都到水邊去照看自己的容貌,終於憔悴至死,死後變成了水仙花,永久地憑臨水畔,和自己的影子形影不離。這就是極端的「自戀型」者的寫照。自戀型的人除了自己以外,對任何人或物都不會感到興趣。

無疑地,我們有一個神奇的身體,它值得我們愛惜和尊重,但它是否就是「我」?

讀過生物學或生理學的人,都知道我們的身體是一個巧奪天工的傑作,是一件極為偉大的藝術品。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等固然構造精良,就是我們的各個器官,也都不是人手所能製出來的優質產品。舉例來說,我們的心臟可以一跳便跳上幾十年,我們的眼睛也是比照相機更靈敏和耐用。話雖如此,我們的身體還是有很多缺點。它不單有時生病,不斷要加以「修理」,最大的問題還是它常常與「我」分家,給「我」帶來麻煩。顏色本來都是美麗的,食物本來都是好吃的,但我的身體有時就是偏偏只喜歡某種顏色,只揀某種食物。各有所好,本來不算什麼壞事,最不好的,就是我們還會把自己的好惡強加於別人身上:

我不喜歡藍色,有時連帶也會不喜歡那些喜歡藍色的人;我不喜歡某種款式的衣服,連帶也會對穿著某款衣服的人感到不順眼。

身體和我們作對的另一例子,是我們很難把它控制。我們控制不了我們的疲勞、瞌睡;我們很難克服恐懼感和憂慮的情緒。失眠時,我們無法入睡;溫習功課時,我們卻會連書本都掉在地下,而在極不舒服的桌子上進入甜蜜的睡鄉。很少人有戰國時蘇秦「引錐刺股」的勇氣和毅力,去和這個身體作頑強和持久的鬥爭。我們大多數的人,都應了耶穌的說話:「心神固然切願,但肉體卻軟弱。」(瑪26: 41)

最後有一點要提的就是:一個人由幼年到老年,身體上的所有細胞,不知已換過了多少次。兒童時代的身體,再也不能在老年時代的身體上找到任何的痕跡;嫩滑的皮膚,老早已被粗糙的皺紋所取代。正如唐朝詩人宋之問說的:「婉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但「我」還是依舊存在著,「我」還是「我」。這個「我」,和我的「身體」有很大、很大的分別。只知道縱容自己身體的人,未必就是真正的愛自己。

只有我才認識的我

唐朝詩人韋莊有一次在作客他鄉時,忽然湧起濃濃的思鄉之情,於是寫了一首「冬夜」詩:「睡覺寒爐酒半消,客情鄉夢兩遙遙;無人為我磨心劍,割斷愁腸一寸苗。」這首詩用了心劍和愁腸兩個名詞,表達了潛藏在詩人內心深處的抑鬱和願望。中國文學喜歡用人身體內的器官,如心、肝、腸、膽或血等,去表達人情緒的濃度,這不純是文人的幻想。他們要表達和強調的,是這些感情或情緒的個人性、重要性、潛藏性隱秘性。人的所謂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慾──是一個人真真實實的一部分,卻也是無法可以讓其他人完全了解的一部分,因為它們正如心、血一樣,是隱藏在我們身體內的。只有我才能知道自己的憎惡或愛好是到了什麼程度,也只有我才能明白自己是多麼的妒忌或欣賞某人。雖然我們的情緒很多時會流露出來,讓人看見,如高興時手舞足蹈、成功時得意忘形、憤怒時心跳加速等,但能夠深藏不露的,仍是大有人在。而且即使我們的情緒能表現出來,甚至自己也願意詳細地給人描繪我們的內心狀況,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外人至多也只能了解箇中大概罷了。

至於我們的思維狀況、推理過程、記憶力、想像力、判斷力、我們的抱負、我們與人與神的關係的親密程度等,更不是外人所可以完全明白的。冰心小說集中有一篇名叫「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的故事,描寫民國初期一個青年人留學回國後,不能為國家盡展所長,而只能做一個「白吃俸祿的閒員」的苦悶心境。這故事本身雖然很有感染力,但若果我們能面對面地碰到這樣的一個人,我們肯定地也不會完全明白和了解他。屈原、岳飛、文天祥、史可法等人的故事,千百年後讀起來仍能令人熱血沸騰、低迴不已,但許多人也是肯定地不完全明白他們偉大的心胸。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們多次也體會到,我們自己也沒有被人所了解。因為有些東西是只有我們自己才能知道、才能明白的。

人之相知,貴相知心」(李陵答蘇武書),這是友誼的可貴處。只有彼此「心有靈犀」的人才能達到兩心相知的地步。互相了解,是愛情和心靈活動的果實,不可以單由眼睛及耳朵去看到或聽出來。

連我也不認識的我

在上一節中,我們提到情緒、思維、判斷力和記憶力等。現在要問的是:我們曾有過的願望、發過的脾氣、看過的電影、行過的善事、因犯過失而產生過的罪惡感等等,當事過境遷以後,這一切是否都消失了?它們跑到什麼地方去了?它們對我們日後的生活有影響嗎?

1.潛意識

絕大部份的心理學家或教育家對上述問題的答案都很一致:它們並「沒有消失」!它們都是貯藏在我們這個「我」的某個角落裡,它們繼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我們日後的情緒,和我們對其他事物的判斷。有些人有時忽然鬧起突如其來的情緒,或產生無端的恐懼和煩惱,有時甚至因發惡夢而惹出一身冷汗等,都是一些從前發生過的事物在我們身上所引起的波動。有些人對某些事物特別敏感,也有些人會在某些事情上顯得莫名其妙的「硬頸」等,都是由於他們以前有過的一些特殊經驗在作怪。若果你把一塊冰放在一杯水上,你會看到浮出水面的冰只是很小的部分,十分之九都是沉在水面之下。我們的「我」也是這樣,我們有很大部分的積極或消極的能量都是潛在或隱藏著,但它們都經常地影響和支配著我們的思想、情緒和行動。這就是心理學家所稱的「潛意識」〔Unconscious〕 的作用。

2.本能

另一個我們不太認識,而又支配著我們行為領域的,就是我們的本能習慣。本能是人和動物都有的特性。例如孟子告子章句中所說「食、色,性也」,就是指人的本能。餓了想吃,渴了想飲,「知好色,則慕少艾」,都是人的性、人的本能。至於在遇襲時伸出手去抵擋,恐懼時希望有人和自己在一起,遇到危險時發足狂奔等,也是本能的表現。人與動物的分別處,是人有本能,但在適當的時候,人也可以不隨本能的驅使,可以反過來去控制本能,使本能循著正當的方向發展。

3.習慣

說到習慣,更是支配著我們大部分行為的力量。小孩子說話很吃力,走路時每一步也必須考慮是先用左腳還是先用右腳。但對我們來說,走路、說話、應對、禮貌、穿衣、吃飯、娛樂、嗜好、工作、休息,甚至是非的標準和思維的方式等,早已成了習慣。有些習慣是好的:如起居飲食有規律,遇到朋友微笑打招呼,在公共汽車上讓座給老人及傷殘人士等。有些習慣是不好的:如隨地吐痰,在公共場所吸煙或高談闊論、旁若無人等。有些習慣更是有害的:如酗酒或吸毒,趨炎附勢,欺善怕惡等。好習慣能美化我們的生活:壞習慣卻能使我我們在不知不覺間判斷錯誤,或損害了別人而不自知;它們也是許多偏見的來源。

我們常常以為自己清醒,可以自由和獨立地去主宰自己的思想、言語和行為。但我們往往不知道自己是被那個連我們自己都不認識的「我」所支配控制著。保祿的說話很值得我們警惕:「我不明白我作的是什麼:我所願意的,我偏不作;我所憎恨的,我反而去作。」(羅馬書7:15)倫理的路是一條漫長的路,我們不單要「知道」是非善惡,還要認識自己、訓練自己、把自己由「被控制」的情況下「解放」出來,好能成為真正的「自由人」,能夠按自己的良知去思想、說話和行動。有人以為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喜歡什麼就做什麼,這才叫做有個性;其實,這很可能只是野蠻、任性,或是身不由己的表現罷了。

角色和情況

在戲劇裡,忠臣的說話一定是大義凜然的,小丑的動作一定是滑稽惹笑的,這就是角色 (Role)。人的行為,許多時都是根據著一套模式去「演出」,而且有一種「可預測性」。大多數學生在與校長或校工交談時,都會有兩副不同的面孔,有兩種不同的態度:這也是角色。角色是社會加諸人身上的一套「外衣」,人們都期望不同性別、年齡、身份、職業、地位的人,各具不同的生活方式、儀表、打扮和談吐。很少人會對工人講「粗口」感到怪異,但人們卻不會容許一位老師談吐俚俗,因為工人和教師有不同的角色,也應有不同的行為標準和說話方式。「先敬羅衣後敬人」的風氣,多少都與這現象有關,使我們習慣去看一個人的外表,而忽略這個人的真實面貌和內在個性。基於這理由,我們有時會假定談吐斯文的人就是君子,而衣履不整,或不修邊幅的人一定不是什麼上流人物。有一首詩,描寫一個乞丐在被犬欺時的心情說:「我討我的飯,與爾何相干?生成勢利犬,專咬破衣衫。」這首詩好像是在說,連看門的犬隻,也會學著主人的樣子,欺負衣衫襤褸的人!但這種膚淺的判斷,在現實生活中卻往往是錯誤的。

情況」(Situation)與「角色」略有不同。例如在喪禮或在婚筵中,無論你的角色是什麼,無論你的年齡、性別、地位如何,都必須表現得適合當時的情況和氣氛,否則會被認為「失禮」。在圖書館或博物館中保持肅靜,在參加宗教儀式時顯出尊敬,在和長輩一起時懂得禮儀等等,都是適合該情況的行為──不論你的身份是什麼。

有時我們會遇到模稜兩可的情況,令我們手足無措。這時我們便要即時去「決定」究竟這是什麼情況。只有常常留心觀察環境,累積了許多經驗的人,才會在各種情況下顯得較為從容和鎮定。這也是孔子所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的意思。

社會學家威廉及多羅蒂(William and Dorothy Thomas)有過一句名言:「當人確定了情況之後,它們便會帶來相應的後果。」(If men define situations as real, they are real in their consequences. )這話的意思是:凡是情況都有某種不確定性,要靠當事人如何去解釋描寫判斷:「究竟這是什麼情況?」人都會按照他所認知,所確定的情況去反應和行動,於是後果便由此而產生。例如有些學生若「以為」老師不在,可以肆無忌憚,便會開始大叫大嚷;一個人若「以為」某人的說話是在諷剌他,他便會不由自主地萌起仇恨的情緒。在上述兩個例子中,後果的產生不是繫於老師的在不在,或某人說話的本意究竟如何,而是繫於當事人當時對該情況的描寫、理解和判斷;他們的行為也就是根據他們對當時情況的理解而產生出來的。

人的行為是否適當,許多時候要看他對現實情況能否正確地掌握而定。通常一個主觀性強或懷有偏見的人,都難於掌握具體的真實情況,這會導致他行為上的偏差,甚至使他做出愚蠢的事來。

小結

以上所討論的問題,和人的倫理行為有關係嗎?答案是肯定的:有極大的關係。以下幾點尤其值得大家參考:

1.人是奧秘

「我」是天下間最難了解的東西,因為它不是純由物質構成,它有超越物質的精神部分,宗教人士稱這精神部分為「靈魂」。

2.知己知彼

自我認識是人生的重要任務。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有用的力量和危險的傾向等,才可以使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輝。基於同樣理由,認識別人也很重要。

3.我在成長

一切曾在我身上發生過的事物,都對我的未來有決定性的影響,因為人在行動和思想中,正在不斷地自我塑造。今天的我是昨天的我的產物,也是明天的我的工匠。因此我們對自己的思、言、行為,所讀的書,所交的朋友,所選擇的娛樂,都必須十分審慎。

4.演戲人生

角色和習慣都有很大用途,使我們能免除焦慮,容易與人和諧相處。但它們的缺點卻是使我們喪失個性、流於虛偽和造作;而且由於習慣成自然,使我們在某些特殊情況中難於思考和反省。我們毋須憤世嫉俗,卻也不必隨波逐流。在一般情況下循規蹈矩(按自己的角色去扮演),而又能常保持高度的醒覺(懂得反省和批判),才算是中庸之道。

參考資料

夢蝶

現世、物質、享受、成功、國家、家庭……都有其真實性,但卻不是絕對、永恒、一成不變或永久存在的東西。人生如夢的說法固然不對,但過於對可見、可朽的「現象」的執著,也是同樣的不對。清朝來華傳教的意大利畫家朗世寧修士(Castiglione 1715來華)曾畫過一幅兒童與水中影子相戲的名畫,畫上那首詩很值得玩味:

相共揶揄嬉,似與周旋慣;道是影非真,誰知形亦幻。

莊周的蝴蝶夢,更蘊含著無窮的哲理: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歟!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歟﹖蝴蝶之夢為周歟﹖」(莊子:齊物論)

從前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真是飄飄然的像一隻蝴蝶,自覺很高興的飛舞,就根本不曉得有莊周。忽然夢醒了,實實在在自己就是莊周。不知是莊周夢做蝴蝶呢?還是蝴蝶夢做莊周呢?

.莊子在齊物論中,亦有對「夢」與「醒」作過一番議論,他說:「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末句竊竊,是清楚的意思;竊竊然知之,是說還自以為自己知得很清楚。有些人一生都是在做著春秋大夢,一生都是活在自己幻想的天地裡:自高、自大、故步自封、自以為是。也有些人是糊裡糊塗地過日子,還以為自己正常得很、清醒得很。這些人都需經過一個大醒覺的階段,才能知道自己是作著大夢。杜牧的「十年一覺楊州夢」,和陶淵明的「覺今是而昨非」,都有這種忽然間醒覺過來的含義。

廬山面目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看山了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璧)

.人在廬山,便只能看到廬山的一部分,而不能看到它的整個面?和氣勢。當兩國各自為了目前的利益而交兵的時候,亦很難看到世界的和平因此而遭到的危害,及對子孫造成的惡劣影響。人必須能跳出自己的小圈子,才能達到自我認識的目的。

.順著這思路,我們很容易明白下列言論所含的真理:

1.要認識自己,就要認識別人;

2.要明白現在,就要明白過去;

3.要愛國家,就要愛人類;

4.要知生,就要知死(孔子所說的:「未知生,焉知死?」就是強調兩者的不可分割關係。)

5.要認識物質,就要認識精神;

6.要問自己:「我要走什麼路?」就要問自己:「我要去什麼地方?」

7.要解決物質世界的問題,也千萬不可貿然否定哲學或宗教所提出的見解。

把目光放遠一點,圈子劃大一點,心胸擴闊一點,許多時都能令我們擺脫思想的困境和情感的束縛,使問題獲得較長遠和較徹底的解決。

千里馬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韓愈:雜說四)

世界上有善於相馬的伯樂,才會有千里馬的出現。其實千里馬時常都有,而善於相馬的伯樂卻不常有。所以雖然有好的馬,卻只能任由奴隸們糟蹋,混在馬槽中而死,不能成為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麼?只是真的沒有認識千里馬的人罷了。

.每一個人都是「千里馬」,都有特殊的天賦和才能,都可以成為社會國家的有用之材。人的秉賦不同,但對別人的貢獻則一。這個世界並不缺乏有用的人,只是缺乏像伯樂這樣能認識自己,也能欣賞他人的人罷了。

開門禮節

一直到不久以前,歐美仍廣泛地流行著一種所謂開門禮節(Door Ceremony):男女兩人走近一扇門,女先行,男隨後;然後是女的站在門前,由男的趨前去開門,讓女的先走;女的或只說聲謝謝,亦可只以微微一笑。這個禮節是歐美人士自少便學到的禮儀,不懂得這樣做的,便算是「失禮」。今日大部分的人都揚棄這習慣,因為這習慣強烈地流露了重男輕女的思想;即男性主動,女性被動;男性支配著大局,女性只可在男性的保護下做個受惠者。這是一種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意識形態所形成的文化傳統。但是在人人都「習慣」這樣作的時候,誰都沒有想到這微小行為背後的含義。如果我們沒有批判的眼光,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便不能對自己的習慣提出「質詢」,更不敢對社會的錯誤加以批判

度聖潔的生活

為此,你們要束上腰,謹守心神;要清醒,要全心希望在耶穌基督顯現時,給你們帶來的恩寵;要做順命的子女,不要符合你們昔日在無知中生活的慾望,但要像那召叫你們的聖者一樣,在一切生活上是聖的,因為經上記載:『你們應是聖的,因為我是聖的。』你們既然稱呼那不看情面,而只按每人的作為行審判者為父,就該懷著敬畏,度過你們這旅居的時期。該知道:你們不是用能朽壞的金銀等物,由你們祖傳的虛妄生活中被贖出來的,而是用寶血,即無玷無瑕的羔羊基督的寶血。(伯多祿前書1:13-19)

‧這段聖經十分宗教化和基督徒化,這並非意味著要非基督徒去相信這段聖經,或要按這段聖經的指示去做。不過由這段聖經所引發的兩個重要思想卻也值得我們去仔細地反省一下:

(1) 每人都有一個較為「清醒」的時刻,在這時刻中,他會「知道」什麼事應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做。這思想是否源自宗教並不是最重要的,對一個重視生活的人來說,這思想就是他的「召叫」,我們要跟隨的就是這一召叫,即按著我們的良知在清醒時所領悟到的去生活,而非只隨從「昔日在無知中生活的慾望」。每個人都能夠,而且應該度「」的生活。

(2) 人的寶貴性:基督徒認為人是神的子女,是「用基督的血贖回來」的。無論你信什麼都好,有一樣我們都必須相信和堅持的,那就是人的尊貴:你、我、他,全體人和每個人,都是同樣的貴重。

西諺精選

1.I have discovered that we may be in some degree whatever character we choose. Besides, practice forms a man to anything. (James Boswell )

我們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自選性格:其實,習慣本身已足夠將人塑造成任何模樣。(保士和)

2.It matters not what you are thought to be, but what you are. (Publilius Syrus)

不患莫己知,患己之不如也。(敘魯士)

3.One may understand the cosmos, but never the ego; the self is more distant than any star. (G.K.Chesterton)

人縱能通曉宇宙,卻鮮能明心見性;心身之隔,遙如天際之星。(查士提頓)

 

 

 

第五課:成長的階段

變‧變‧變

是這個世界最普遍的現象。日月星辰,東升西墜;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雞蛋孵化成小雞;毛蟲蛻變為蝴蝶;新的嬰兒誕生了;十三四歲的男孩子,忽然一覺醒來,發覺聲音改變了;這個年齡的女孩子,有些亦已長至亭亭玉立。有些科幻小說,描寫人類在駕著太空船到太空遨遊了一段時間以後,回來時發覺地球已被戰爭弄得面目全非,留下一片荒涼的景象。這些描寫,並非純屬虛構,人類科技的進步,原本就具有自我毀滅的力量。

生命的變──成長

變有正反兩面。反面是縮減和死亡;正面是增大和成長。生物的變或成長有幾個特徵,它與無生物的「變」有顯著的不同;

(1) 無生物的「成長」只是外在的,是由外一層層的增加上去,例如食鹽。生物的成長則是內在的,藉新陳代謝作用(Metabolism)而由內增長。無生物的成長不必經過努力;生物的成長一定要由自己去努力,去花一番工夫(例如消化、吸收、分裂等)才能成功。

(2) 生物的成長大多連帶有一種分化的過程(Differentiation),就是各種器官的「專門化」。舉例來說:嬰兒抓物時,最初是用盡能用的器官,如手、臂、腳、身軀、甚至口等。但嬰兒逐漸長大,便能夠只用手去抓物,起初是五指齊用,到後來甚至可以只用兩隻手指。

(3) 成長的第三個特徵是系統化,使各種原先是獨立的器官互相串連起來,以達到一定的目的。例如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等,都是由若干器官組合而成,任何一個器官出了毛病都會影響到整個系統的運作。就算簡單的吃飯動作,也必須手、口、牙、舌、眼等合作才成;要好好地彈鋼琴或打字,則更非許多官能合作到天衣無縫不可。

(4) 成長通常也有連續不斷,和循序漸進的特性。在這過程中,生物除了長大外,還要不斷地作適度的改變,去適應四周的環境,這便是進化:即是生命在適應環境時所作的自我改變。

人的心智、人格、性情、倫理觀念的成長,和他生理的成長,都是息息相關的。以下所提出的,都是一些著名的心理學家或社會學家有關人格成長的理論。

理論的用途

人與動物不同的地方,是人能觀察、描寫、解釋自己和在自己周圍的一切。人又可以把一些看似互不相干的現象連結起來,找出一種秩序、意義和條理,同時將這知識應用到日常的生活上,以作行動的指導和準繩。具體點來說,正確的理論有三種作用:

(1) 把我們所觀察到的零零碎碎的事物組織起來,使我們能明白和知道究竟在我們的周圍正在發生什麼事。

(2) 使我們看到事物的相互關係和因果關係

(3) 刺激我們去繼續追求真相。例如:如果我們相信有地心吸力的話,就無法不問為什麼鳥能夠飛;如果我們相信人性皆善的話,就無法不問為什麼有戰爭。

成長階段論

科學的理論,物質界中的定律,通常都有一種必然性,例如「物體在自由狀態時一定墜下」。但心理學家卻很難為人的行為找出一種必然性來。因為人是萬物之靈,有自由的意志,有很強的選擇能力。沒有人可以完全準確地預測另一個人的反應,也沒有人可以說某人在某種情況下一定會怎樣做。要說人與人之間有很多共同點固然可以,要說人與人之間差異很大,也未嘗不可。但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絞盡腦汁,卻是為了要解釋人的現象,要研究人活動的模式,使人及由人所組成的社會的千奇百怪現象,也能有跡可尋,有規律和條理可供參考,以作為改變個人,及促進人際間良好關係的基礎。他們的研究結果,雖然未必絕對可靠,卻也很具參考的價值。在各種有關人成長的理論中,就有一種名叫成長階段論(Stage theory)。

成長階段論認為人的成長可按年齡劃分為許多階段或時期。在每期或每階段中,人的行為都有某些特徵,這些特徵與前期或後期的都有顯著的不同。期與期的相接有一定的秩序和規律,好像上梯級一樣,必須先踏上第一級才能踏上第二級。外在環境可以加速或放緩一個人的成長,但不能改變人在成長的階段中的秩序。

培雅傑

培雅傑(Jean Piaget)是瑞士著名心理學家,自幼便表現出是一位有創作力的天才。1918年後,他開始研究兒童的理智能力和思考能力的發展過程,創造了他的著名認知期(Cognitive Stages)理論。

時期
大約年齡
特徵
感覺運動期
出生至2歲
知道自己與外界有別:感到動的效果;發覺物體雖在眼前消失,但仍存在。
運算前期
2-7歲
懂得運用標記和語言;物件已能在腦中產生「印象」;自我中心,以為問題只有一個答案;逐漸獲得數量守恆的理解力和漸能運用數目字。
具體運算期
7-12歲
能依次把握數量守恆的原理(先是數目,然後是質量和重量);有具體的推理能力(但仍要依靠視覺);懂得基本的算術及分類。
形上運算期
12歲以上
懂得抽象觀念,明白哲學性的語言;能運用假設及找尋其他可能性的答案;懂得推理;關心未來;對意識形態上的問題感到興趣。

1.上表中的「大約年齡」,只是個大約的平均年齡,和小孩子的智商(I.Q.: Intelligence Quotient)及家庭背景等因素很有關係。但培氏以為所有小孩子智能的發展過程,都是按著上表的次序。

2.嬰兒沒有物體恆存(Object Permanence)的觀念,當一件玩具在他眼前消失時(例如用物擋住),嬰兒便會以為這一件玩具已經消失了。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嬰兒會對「躲躲貓」的遊戲極感興趣。(躲躲貓是一個成人和嬰兒玩的遊戲,方法是把臉遮起來,然後又再「出現」。這會使嬰兒感到十分有趣和驚喜。)

3.對小孩子來說,自我中心不同於自私。它是指小孩子無法明白為什麼可能有自己想法以外的另一個答案,因為他無法看到別人的觀點。

4.數量守恆(Conservation of Quantity):小孩子認為形狀的改變一定會導致數目、質量或重量的改變,因為他們的觀念仍靠視覺去獲得,所以當他們「看到」東西在「改變」時,便以為這物件的數目或重量也在改變。

5.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子能帶你到某個地方去,但他無法用說話告訴你如何走法,亦無法給你畫出一個簡圖。他只知走到某處便要轉彎等(仍靠視覺),但無法知道全個路程的形狀和大勢。

6.智能發展成熟的一個最大特徵,是懂得利用各種可能和假設去找出正確的答案。這包括要能超越現實(不再單靠感覺),有運用抽象觀念和運用邏輯方法去思考的能力,並能系統化地一步步去推理等。

7.培氏在兒童教育中最重要的主張,是認為應按部就班去教育兒童,不可施以過大壓力,否則會造成兒童日後情緒的不平衡。任何希望「加速」兒童學習能力的企圖,必須伴以父母或師長對兒童的特別關懷和愛心,並在喚起兒童的興趣下進行,不能單靠強迫或壓力。

佛洛伊德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生於捷克的猶太人,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維也納渡過。他是近代最重要的心理學家之一,他的精神分析方法(Psychoanalytic Approach)是劃時代的創見。他擅長對夢境的分析,並由此發現潛意識(Unconscious)對人行為的重要作用和影響。他闡釋了人格成長中的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的關係,分析了人人都有的自衛本能(Defence Mechanism)的意義和特徵。贊成或反對他的人都很多,但大抵都同意他對人的思維、心理和行為分析有重要和獨到的見解。

有許多成語或諺語如:三歲定八十;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兒童是社會未來的主人翁等,我們都以為只是一種譬喻,只是用來鼓勵父母要好好地教養子女,而沒有客觀的科學意義。佛洛伊德卻極重視這類說話。他最喜歡引用英國詩人活士和(William Wordsworth)的名言:「兒童是成年人的父親」。意思是:雖然父親給了兒童肉身的生命,但兒童卻給成年人「人格」的生命。他相信影響一個成年人的人格成長的最重要因素,早在他自己生命中的前五年奠下。換句話說,一個小孩由出生到五歲時所領受和所遭遇到的一切,都是影響他日後成長的重要因素。

佛氏指出嬰兒的特點是:未具理性(不能按照現實去思想),未具倫理道德觀念(完全不知什麼叫善惡和是非對錯),並相信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因為他只能「感覺」到一切都是環繞著他而發展,為他而存在)。所以嬰兒是名副其實的「白紙」,在這張紙上寫下的東西,將會伴隨著他的整個未來的生命。這也許是「墨悲絲染」的最主要原因。嬰兒也是幾乎沒有容忍能力的,對於自身的感覺和需要,他要求獲得「立刻」的滿足;他的需要不單止於飲食和大小便,還要求愛撫、擁抱和別人與他「嘰嘰咕咕」地「談話」。

佛氏以為嬰兒這種對愛的追求,就是「性」慾的一種表現。他以為嬰兒對性的追求可分三階段發展,即「口腔期」、「肛門期」和「性器官期」。在口腔期中(由出生至十八個月大),嬰兒獲得特殊快感和滿足是在吮吸母親乳房和吃奶的時候。在肛門期中(十八個月大至三歲),小孩的特殊快感和滿足是在排洩時獲得。在性器官期中(三歲至七歲),小孩開始對自己的性器官發生興趣。

以上的分類和準確性並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佛氏對人格發展規律的發現。他以為若一個人不能克服在某時期所遇到的困難,或不能解決所遇到的矛盾,便無法繼續成長,而停滯在該時期的階段裡。所以有些人即使活到八十歲,但在思想和行為上仍然可以表現得十分「幼稚」;甚至有些受過高深教育的人,或在社會上具有很高地位和身份的人,若未能成功地渡過成長中的各個階段,他的行為也可以是十分幼稚的,因為知識的豐富,未必能代表一個人人格的成熟。佛氏認為一個人的真正成功,並不完全在乎學問和事業上的成就,而更在乎身心獲得健全的發展。精神和情緒上的健康,才是一切快樂的泉源。

下表是佛氏以為人在每個階段中解決矛盾或困難後的成長狀況,和不能超越各階段中的考驗時所呈現的停滯情形:

 
成長
停滯
第一期(出生至十八個月)

.還未能把自己和外物分開,仍是自我中心,著重自己的需要。

 

 

.過分依賴的性格;無休止地渴求「母」愛。

.放縱口舌上的攻擊(例如粗暴的言語)。

.過分喝酒、吸煙;在食物上無法自制。

.對「物件」強烈的依附;貪得無厭。
第二期(十八個月至三歲)
.克服在父母的愛和自己的需求間的矛盾。

.學到慷慨和給予的美德。

.在清潔與潔癖、聽命與抗命等行為上取得平衡。
.或是具有反叛性格,難與有權力的人相處。

.或是對權威的極端認同;過分拘泥於規則和習慣;對整齊和秩序,要求過高。

.極端吝嗇;過分講究和嚴厲;執著和頑固。
第三期(三歲至七歲)

.男孩子懂得由父親身上學到男性的態度和行為;女孩子亦能懂得去正確地模倣母親。

 


.成年時受到性問題的困擾。

.同性戀的傾向。

.難於處理人與人之間過分激烈的競爭關係。

當佛氏第一次提出嬰兒所具的「性」的傾向時,維也納的上流社會人士們大為震驚;尤其當佛氏指出在成年人中亦有嫉妒、貪婪、仇恨和性的畸形心理時,他們更紛紛譴責佛氏譁眾取寵,甚至說他妖言惑眾。令這些上流人士震驚的原因有二:第一是因為他們認為嬰兒都是純潔、天真、無邪的,而「性」在當時被認為是骯髒的東西,所以嬰兒不可能與「性」連在一起。第二是因為佛氏主張成人的行為受「潛意識」的影響很大。

當時人們相信嬰兒的「純潔」,並不是歌頌嬰兒,而是在間接地抬高自己。他們認為由於自己的家庭背景和教養,他們嬰兒時代的「純潔」便會延伸到自己的整個生命中。看看一個「純潔」的嬰兒,再看看那些「高貴」的紳士淑女,人們很難不感到在他們之間有一種延續存在。佛氏指出了嬰兒的危險傾向,也就是無形中指出了在這些成人中存有腐敗或病態的因子。

當時上流社會人士的自我歌頌心態,也反映在不少的電影內容裡。在這類電影中,高貴、純潔、正直、仁慈等美德都與上層社會緊緊相連;而卑鄙、齷齪、殘忍等則是下層社會的產物。於是,在許多電影的隱蔽主題中,貧窮一般便代表了社會上的陰暗面,而富有則大致上代表了社會上的光明面。這些電影雖然事實上肯定了有不少例外的事件存在,但例外始終是例外。佛氏的理論卻完全跳出了貧富的問題,認為「潛意識」這東西操縱著所有人的行為,無分貧富貴賤。這在當時的社會中,確是對顯貴們的一種嚴重挑戰:無論他們的教養和背景如何,或衣著多麼光鮮華麗,他們不可以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他們並未能跳出善惡是非的圈子之外,因為他們在面對自己,和在自己的人格成長過程中的表現,未必就比貧窮的人出色。

在佛氏的理論中,我們可以引伸出不少值得參考的教訓:

1.人的行為貴乎能自由自發。佛氏強調有些人即使在表面是好的事上,也有身不由己的現象:例如對守時很緊張,對服從很敏感,對整潔和秩序過分嚴格和執著,以致有些人所自誇的潔癖等等,都是不正常的心理。自己愛好清潔是美德,但見到別人稍為不潔就起反感,甚至引起情緒上的波動,卻是一種病態,是不成熟的象徵。

2.性慾是人的本能之一,是一種使人類得以延續的動力。生兒育女和建立家庭,本是一項艱苦而長久的工作,只有藉性的滿足,愛的溫暖和家庭生活的樂趣等,才能使人毅然承擔起這項傳生人類的繁重任務。性慾是好的,是絕大部分人都有的一種本能和傾向。我們要承認「性」對自己有一種吸引力。

3.但人之所以異於禽獸,是因為人能善用自己的本能。舉例說:「食」雖然也是人性及人的本能之一,卻並不意味著人要無休止地飲食,好像古羅馬人一樣,為滿足口腹的慾望,吃飽後還要設法嘔吐出來,好能再去進食。人雖有性的本能,卻也不能好像禽獸一樣隨便使用,或好像聖經上天火焚城故事中索多瑪城的人一樣去縱慾。「性」在人身上是一種天賜的偉大力量,但正如水或火一般,性也必須正確使用,方能對自己、家庭、別人和社會都產生好處。

4.年青人最好的性顧問是自己的父母,或自己所信任的師長。對教徒來說,神父、修女或牧師等,都是很好的導師。他們除了能在生理上作輔導外,還能在精神和愛的層面上指出性的意義和價值。向同輩同學請教,有時會因為彼此都沒有經驗,極有可能變成「問道於盲」。只靠自己去看書,也不是一個妥善的途徑,因為死的知識,未必能具體地解決一個活的問題,也未必能適合自己的需要。黃色書刊則絕大部分都是描寫畸形及變態的性,許多時更是憑空杜撰的謊言,對青年人有百害而無一利。

5.青年人在父母及師長的指導下,並在不妨礙學業的大前提下,也應有適當的男女社交生活。學校和教堂所主辦的活動,通常都較適當和「安全」;但學生在求學期間談戀愛,卻是極不適當的。同學們還應謹記:人的「性」,絕不能與家庭生活分離:而且也應學習到對自己一切行為及其後果負起責任。在遇到有關色情的誘惑時,一個最古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躲避」。這不是懦弱,而是「壯士斷臂」式的果敢行動。

6.佛洛伊德所說的性,其實包含情感。人需要去愛及被愛;人的情感也需獲得宣洩,不能過分壓抑。佛氏所發現的精神病例,多是由情感的困擾所引起的焦慮所促成。由於過分的自我壓抑(Repression)而造成的「未完成」的情況(Unfinished Situations),例如在極度痛苦中不能大哭一場等,許多時都會在人心中留下抹不去的潛在力量,進入人心的深處,成為人「潛意識」的一部分,不斷在影響人情緒的平衡。良好的人際關係、溫暖的家庭、活潑和充滿生機的團體生活等,都能給人提供宣洩情緒的機會,使人在喜樂時有人分享、憂慮時有人分擔、做錯事時有人了解和接納、痛苦及失敗時也有個傾訴的對象。有些心理學家認為真誠的祈禱也是一種疏導情緒的好方法:天主教的「修和聖事」,如果做得好,也具有治療人心創傷的力量。

7.佛氏理論也有不少缺點:一是他的理論無法可以清楚地加以証明。既然許多情況都牽涉到「潛意識」,而潛意識卻是無法量度的,於是許多現象便只有靠猜測和推斷。二是含有太濃厚的定命論意味。說一個成年人一生的發展,主要是由他生命中的前五年所決定,未免是低估了人的意志力和自我更新的潛力。但他警告我們,在我們心中有個好像野馬般很難駕馭的「潛意識」(他後來稱為「本我」),有相當強的「病態」因素在我們的身上存在,我們多少都有點「不正常」等等,卻十分值得我們警惕和防範。

參考資料

孔子的階段論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為政)

孔子說:「我十五歲,有志於學問;三十歲,(懂禮儀),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迷惑;五十歲,(領悟到生命當中的各種「限定」),所以能知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越出規矩。

2.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

.孔子不是心理學家,也不是科學家,但他卻是個對自己和對人性都有深入觀察和理解的教育家。他清楚知道自己生命的成長過程,是如何艱苦地逐級而登,按步前進。在他生命裡的每個時期(他用十年做代表),他都能經驗到一個新的領域,新的突破,新的驚喜。他好像一個偉大的旅行者,在每次長途跋涉,披荊斬棘之後,都能發現一個新的天地。直至他登上了生命的頂峰時,他已可愉快地感覺到從心所欲,充充實實地活了一輩子。孔子是萬世師表,並不單因為他善於教化別人,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如何教化自己,如何去生活和奮鬥。

.當然,他也知道人在成長途中的「陷阱」,所遇的矛盾和困難。所以他提醒青年人要在性問題上謹慎,壯年人不要過分逞血氣之勇,而有了成就的老年人,也要小心不要過分自滿自足。

人所自設的陷阱

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經常操勞的,就會使國家強盛,貪圖安逸的,就會毀滅自己……大災大難常是由一些小事積累而成的,聰明勇敢的人,多半反會被自己迷戀的東西所坑害。

2.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義勝欲者從,欲勝義者凶……與其溺於人也,寧溺於淵。溺於淵,猶可游也;溺於人,不可救也。(大戴禮記:武王踐阼)

敬慎勝過怠慢的人就吉利,怠慢勝過敬慎的人就滅亡;義理勝過私慾的人就會通達,私慾勝過義理的人就有災咎……與其陷溺在人為的災難裡,不如陷溺在深淵中;因為陷溺在深淵中,還可以游泳;陷溺在人為的災難中,就無法得救了。

.生命或事業的成敗得失,固然受很多外在因素所影響,但是最主要的決定性因素還是在於自己。歐陽修所說的好逸惡勞(逸豫)可以動搖一個人的意志力;不良的嗜好(所溺)亦久而久之可以敗壞一個人的人格。這時候,任他是智勇雙全的人,也會被困著而陷於失敗(亡身)。大戴禮記的說話更值得們警惕:人被環境困住,還可脫身,即使掉到深淵中也還可以游過去,若是被自己困住,那便無藥可救了。

知與行

1.我們知道「我們都有知識」。但知識只會使人傲慢自大,愛德纔能立人。若有人自以為知道什麼,這是他還不知道他該怎樣知道。
(格前8:1b, 2)

2.耶穌向他們說:「你們聽:有個撒種的出去撒種。他撒種寺候,有的落在旁,飛鳥來把它吃了;有的落在石頭地裡,那裡沒有多少土壤,即刻發了芽,因為所有的土壤不深,太陽一出來,被曬焦了,又因為沒有根,就乾枯了;有的落在荊棘中,荊棘長起來,把它窒息了,就沒有結實;有的落在好地裡,就長大成熟,結了果實,有的結三十倍,有的六十倍,有的一百倍,……那撒種的人撒的,是所講的『話』。那撒在路旁的『話』,是指人聽了後,撒殫立時來,把撒在他們心裡的『話』奪了去。同樣,那撒在石頭地裡的,是指人聽了這『話』後,立刻欣然接受;但他們心裡沒有根,不能持久,及至為了這『話』發生艱難或迫害,立刻就跌倒了。還有那撒在荊棘中的,是指人聽了這『話』後,世俗的焦慮,財富的迷惑,以及其他的貪慾進來,把『話』蒙住了,結不出果實。那撒在好地裡的,是指人聽了這『話』,就接受了,並結了果實,有的三十倍,有的六十倍,有的一百倍。(谷4:3-8,14-20)

‧知與行之間,時常有一大段距離。本課程名為「修身」,但它只能提供有關修身的知識,而無法使同學們真的去付諸實踐。回教徒為了「宗教的純潔」而打了好幾個世紀的「聖戰」,馬克斯的信徒數十年來也在努力製造「社會主義的新人」,基督徒(包括天主教及基督教徒)更把愛人如己這四個大字宣講了將近兩千年。但這一切,若無個人的皈依和投身,還是等於零。人的心好像泥土,若不肯結實,撒種者又怎能奈何得了﹖

西諺精選

1.) We have not passed that subtle line between childhood and adulthood until we move from the passive voice to the active voice ─ that is, until we have stopped saying,"It got lost." and say, "I lost it." (Sydney j. Harris)

當我們學會從被動而轉向主動承擔責任時,我們才算從童年進入成年的階段。(夏理斯)

2. It is not enough to understand what we ought to be, unless we know what we are; and we do not understand what we are, unless we know what we ought to be. (T.S.Eliot)

知道自己是誰, 才能知道自己應該成為什麼人;但除非我們知道自己應該成為什麼人,我們無法知道自己是誰。 (伊利奧)

3.Self-reverence, self-knowledge, self-control, these three alone lead life to sovereign power. (Alfred, Lord Tennyson)

只有自尊、自知、自律三者,可使人完全獨立自主。(泰尼臣)

 

 

第六課:除舊更新

因為我們早先已說過:不論是猶太人,或是希臘人,都在罪惡權勢之下,正如經上所載:「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人人都離棄了正道,一同敗壞了;沒有一人行善,實在沒有一個;他們的咽喉是敝開的墳墓,他們的舌頭說出虛詐的言語,他們的雙唇下含有蛇毒;他們滿口是咒言與毒語;他們的腳急於傾流人血;在他們的行徑上只有蹂躪與困苦;和平的道路,他們不認識;他們的眼中,沒有敬畏天主之情。」(羅馬書3:9b,10,12-18)

這段聖經,對於曾見過戰爭,未曾真正吃過苦頭的青年人來說,也許有點危言聳聽。但對佛洛伊德來說,卻是一點也不為奇,因為他相信人心有自我毀滅的傾向,有攻擊和仇恨別人的種子。起初人們都不理會他這種「蔑視人性」的理論,但他們在飽受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血的洗禮和摧殘之後,便無法不放棄他們一向認為人是「正常」和「有道德感」的想法。佛氏以為在正常人和患有精神分裂症候的不正常人之間,只有程度上的分別,而非真的有些人完全的正常,而另一些人是完全的不正常。這就是為什麼人人都受和平,卻免不了戰爭,人人都願意和睦,卻免不了紛爭的基本原因。他還認為大部分的人都不能由錯誤中自然吸取教訓,他們時常都會重複同樣的錯誤。染上壞習慣的人(例如手淫、吸毒、醉酒、賭博等),固然很難自力更新,就是離過婚的人,雖然明知那些是造成離婚悲劇的因素,卻還是會重蹈覆轍;有些考試失敗過的學生,明知主要是自己懶惰的結果,也會照懶無誤。「失敗乃成功之母」,並非常常都應驗。我們有時也會「憎」我們的父母,「惱」我們的兄弟,對最好的朋友有時也會有幸災樂禍的心理。我們許多時連我們自己也不能接納,自殺便是最明顯──雖然是最極端──的例子;而自暴自棄,對自己失去信心等,事實上也無非是一種慢性自殺的傾向。

本我.自我.超我

佛氏認為在一個不調和的社會中長大的人,他的人格便無法完全調和。佛氏在這裡並不是談「性善」或「性惡」的問題,他是在談那在現實的環境中所孕育、長大和受影響、被塑造的人性,一個充滿著衝突和內在矛盾的人性。他相信一個人的人格並不是純由他的意識所塑造出來,而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共同創造出來,或者是三者相互作用的結果。

1.本我(Id:即拉丁文的「它」)

這是人最原始,或可說取初所表現出來的本性。嬰兒初生時,只可稱之為「它」。它只知有自己而不知有他人;它不會思想,不知恐懼;它無是非善惡的觀念,是一張什麼東西都可以寫上去的白紙;它承受了所有外來的「印象」,成為潛意識的主要來源。它只知道不斷地要求自我滿足,而且還要立刻獲得滿足。這本我的性有點近似獸性,只有「本能」和「衝動」,沒有理智和自制。

2.自我(Ego:即拉丁文的「我」)

嬰兒逐漸長大,開始感到痛苦,也知道什麼叫恐懼,自我便是在痛苦的經驗中形成的。他知道自己和世界有別,開始知道有個「我」,並知道這「我」如果要生存,便要適應。自我和本我的關係有二:一是積極的,它盡量使本我去接受現實,並節制本我那份無休止的慾望和要求,使自己的行為能符合現實,被父母和社會所接受。二是消極的,它利用種種的自?方法把痛苦掩蓋和埋沒在本我之中,以減輕痛苦的感覺。

3.超我(Superego)

「超我」由「自我」生出來,是人道德力量的所在。這超我的道德感的來源是父母、教師、宗教和自己所崇拜的英雄、社會文化和風俗習慣等。有些人的超我能發展到很高的程度,幾乎可以完全管制自我和本我;有些人的超我卻似乎在自己身上無能為力,起不到作用。

如果自我能成功地利用本我的本能,經過超我的審查後,按現實的需要而適當地表現出來,人的行為和人格便會得到正常和健康的發展。如果上述四者(本我、自我、超我、現實環境)得不到平衡,例如自我無法按超我的要求去駕馭本我時,便會產生罪惡感(Sense of guilt);嚴重的更會演變為心理疾病

自衛本能

個人(本我)的慾望既然常與環境抵觸,他的慾望又可能與另一個人的慾望互相衝突,而人在靈性、道德和理想(超我)方面的要求,亦許多時無法被自己(本我)欣然接納,於是痛苦、焦慮和煩惱便油然而生。古人所說人心中的天人交戰,便是指人心內數股力量的衝突。這場戰爭無所謂勝利,無所謂終結,只要人有一口氣在,天人交戰的事實便會繼續存在,於是人的痛苦和焦慮便總不會完全停止。人為了解決這種永無寧日的痛苦,便產生了自衛的本能,去企圖把痛苦消滅,或至少要求得到短暫的安寧。

自衛並不是根治痛苦和焦慮的方法,但幾乎所有人都在某種程度上,企圖利用這種方法去解除自己的痛苦和焦慮。自?本能通常有八種形式:

1.否認(Denial)

這是最直接了當的方法。例如:孩子否認自己有個「不好」的母親;喝醉酒的人否認自己是酒鬼等。但否認無法抹去事實,所以事實上解決不了痛苦和焦慮。

2.壓抑(Repression)

是盡力去排除某種不好的思想或衝動,或不敢再去回憶某種痛苦辛酸的經歷等。過分的自我抑制會產生焦慮。

3.反作用(Reaction-Formation)

是由於對自己的某種不良傾向過分恐懼,因而「迫於」走向另一極端。例如貪慕虛榮的人有時十分討厭別人貪慕虛榮,但為了表示自己並非貪慕虛榮,便迫著自己穿樸素的衣服,但內心卻實在是十分喜歡穿漂亮的衣服等等。這樣會造成內心極大的矛盾。

4.投射(Projection)

這有點推諉的意味。例如:不敢承認「我憎他」,卻推說「他憎我」;不敢承認自己不夠努力,卻怪老師教導無方;明明是自己沒有與人交往的能力,卻說自己「不屑」去和某些人交朋友等。喜歡投射的人,有時還會把自己的過失或缺點,推到別人的身上,使自己相信自己沒有那些過失或缺點,以減輕自己內心的壓力。

5.文飾(Rationalization)

是找尋動聽的理由去掩蓋真正的慾望和動機。例如:有些過分溺愛子女的父母,他們其實是不願子女快快長大成人,因為怕子女會離開自己;但他們卻找來一大堆理由,說明在這世風日下的社會中,保護子女是多麼的重要等,以達到不讓子女成長和獨立的目的。

6.倒退(Regression)

有點返老還童的味道。最突出的例子是有些四、五歲的兒童,突然表現出好像兩三歲一樣,連上?所也攪得一塌糊塗。原因是他家中添了個小弟弟或小妹妹,父母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這個小的身上;他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唯有下意識地也要「變小」。

7.替代(Displacement)

這就是俗語所說的「出氣」。例如惱太太的丈夫會超速駕駛;惱父母的孩子會打弟妹等。

8.昇華(Sublimation)

這是最健康和最好的一種自?本能,它使人把本能導向更有用,和更能為大眾所接受的用途上去。例如:把攻擊力轉向於學習武術;把幻想力轉化為文藝創作;把仇恨外國人的情緒轉變為努力去建設國家等。神父和修女們的獨身生活,便是把養兒育女的願望,昇華為對教會及社會大家庭的愛與服務(如照顧堂區的教友、學校的學生、或老人及孤兒等)。

上述的各種自?本能,除昇華是含有較多的積極成分外,其餘都有很強的消極和逃避的意味。消極及逃避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它只能暫時使人忘卻問題。它甚至會使人無法意識到,一個問題往往只是另一個更深、更大的問題的表徵。這些未解決的問題,或它們所代表的更嚴重的問題會「沉入」人的潛意識中,成為日後產生更複雜問題的遠因。

解決問題的最重要方法,是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問題,承認問題的存在,找出問題的根源(即一個問題背後所潛伏著的更大問題),然後學習去解決;或解決不了時,學習去接納。

愛力生

愛力生(Erik H. Erikson)是丹麥人,屬於新佛洛伊德學派;但他不贊成佛氏近乎定命論的悲觀論調,而對人的行為及性格有較為樂觀的看法。他強調人的成功、偉大、及自我發展的潛力;他不像佛氏一樣,把人的發展局限在生命中的最初幾年;他認為人的成長是一個一生不斷的過程。他雖然也強調成長有「階段」,但他同時卻認為人後來可以改正先前的錯誤和缺點,只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也可以後來居上。他不像佛氏一樣把人的現象大致歸納到「性」上去,他強調的是人的社會性和人與人的相互關係

愛力生將人的成長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危機。危機一詞在這裡有危險和機會雙重意義:危險,因為人如果不能克服個階段的危機,他的人格成長便會出現停滯的現象;機會,因為人如果能順利解決這危機,他的人格便會繼續朝著健康的方向成熟。他所說的危機是社會心理危機(Socio-Psychological Crisis),包括社會性的(即人際關係)和心理的雙重特質。

成長期
社會心理危機
主要成長環境
克服危機後的理想結果
正面
反面
嬰兒期
基本信任
不信任
家庭;尤其母親
滿懷希望;對自己、父母、及世界的信任。
歲半至三歲
自立
疑慮自愧
家庭;尤其父母
自制的意識;自足的感覺;意志力。
三歲至六歲
自發能力
罪惡感
家庭
在行為上獲得方向和目的。
六歲至發育
勤奮
自卑
鄰居、學校
在人際關係、智力和體能上應付自如;自我掌握。
青春期
身份確立
身份混淆
朋黨、偶像
認識自己的獨特身份;知道自己與眾不同。
青年期
親密團結
孤獨
友誼、伙伴
有固定目標,能建立持久的人際關係,為理想獻身。
成年期
生產創造
停滯
下一代、工作
關懷家庭外的人,指向未來和社會的需要;領導力。
老年期
完整人格
失望
退休、人類
對曾好好地活過感到滿足;自我接納,樂天知命。

 

1.在兒童期中,孩子需要吃得飽、穿得暖、睡得甜、醒來可以找到父母。他要知道這個世界是個安全和可靠的地方。他需要學到自制,而同時自尊心卻不致因此受損。他要有機會去「操縱」一些東西,使他知道自己有獨立和自主的能力。這時,父母或兄姊最需具備的是愛心和耐心,能與孩子合作,和不斷施予鼓勵。

2.在求學初期,尤其是小學時代,當然要教孩子努力求學,獲取良好成績,但不應讓他們有「求學就是一切」的感覺,更不要使他們有「一旦留級,就終身失敗」的印象。長久的責罵、埋怨和懲罰,只會使孩子產生失望和自卑感,使情況更形惡化。

3.愛氏認為青春期是人的重要成長階段。他首創了身份危機(Identity Crisis)這一專門術語,去描寫青少年迷惘的心態。青少年不屑於再做「小孩子」,他們不再玩小孩子的遊戲,不再如同小孩子般依附著父母(很多青少年們不喜歡「大人」在街上挽著他們的手)。他們不再相信他們相信過的一些東西,也不再喜歡常常聽到別人對他們的介紹只是:「這是某某人的兒子(或女兒)」。他們有時對別人叫自己的「乳名」也覺反感,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但他們無論在心智上或情緒的發展上,都距離成熟的程度很遠。他們對自己身體的變化十分敏感,性特徵在他們的身上越來越顯著,對異性的好奇和吸引亦越來越大。他們」知道」很多東西,卻無法能完全地體會,明白和感受到這些東西的真正意義。他們也沒有能力對自己的一切行動,負起真正的責任。他們很易有過高的期望,當然也容易陷於極度的失望。對未來他們有時也感到興奮,但他們無法知道將來究竟是什麼樣子。他們開始嘗到自由和自立的可貴,但孤獨和寂寞的陰影,也剛好在這時籠罩和威脅著他們。他們會越來越發現這世界的一切並不十分可靠。找尋「死黨」是他們解決身份危機及解除孤獨感的重要方法。他們以為和別人在一起總是比較安全的,而且只要做大家都做的事,玩大家都玩的遊戲,穿大家都穿的服裝,說大家都說的口頭禪,便不必再害怕什麼了。許多青年人便這樣地,用自己真正的自由去換取和別人的認同。這時期的青少年需要長者對他們謹慎的指導,更需要有人能設身處地去明白和接納他們。

4.成熟的人最明顯的特徵是懂得去分享關懷,而且在與人作深交時,有一種不怕「失去自我」的自信心;因為他已經在相當程度上認識和把握了自我。

5.樂天知命,能完全信任下一代,是幸福的老年人的特徵。愛力生有句名言說:「如果老年人有足夠的完整人格去面對死亡,青年人也便會有足夠的健康心態去迎向生命。」

高勃

高勃(Lawrence Kohlberg)是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他和培雅傑屬於同一派系,著重人的道德觀或倫理價值觀的成長。他的重要主張是認為人的倫理價值觀的發展,與人的智能或思考能力的發展很有關係。他把人的倫理價值觀的發展分為三大階段,每階段又各分兩期:

階段及時期

倫理價值觀的特徵

第一階段:倫理前期
(他力的,外在的)
懲罰及聽命的方向 守規矩純為避免懲罰;沒有倫理價值觀念。
自娛及自利的方向 循規蹈矩為獲得獎賞;互助互愛也是以自利為前提。
第二階段:謹守傳統及角色認同期
(他力的,外在的)
「做好孩子」及尋求贊同的方向 尋求獲取別人的贊可或歡心,?避別人指責或非難;重視性格上的優點(如脾氣好、斯文等)
擁護權力的方向 無條件擁護傳統;強調盡責;尊重權力;為守法而守法。
第三階段:倫理原則及自我接納期
(自力的,內在的)
尊重契約、人權及民主的方向 相信法律目的在維護人權,保障公益;但法律也是契約的一種,故可以在「生命」及「自由」的大前提下加以修改。
重視倫理原則及追隨良知的方向 倫理原則深植心中,認為違反倫理原則是一種自我貶損和自我懲罰;著重倫理原則的大方向(如平等、自由、博愛等)而不計較小節(即實踐些原則的具體方法)

1.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重要分別,是第二階段的行為有具體的方向,而第一階段的行為仍是「零碎」的,沒有方向的,每一個行為都是基於「當時」的考慮。處在第一階段中的人,希望「每個」行為都能獲得獎賞或避免懲罰。但在第二階段中的人,已知「要做個好孩子」,即是說:若果為了做好孩子而必須守好二十條規矩的話,他也會努力去守好這二十條規矩;他已知要循著「做好孩子」的方向走去。第二階段仍未算成熟的原因,是因為這「方向」仍要靠別人去確定,而不是自己要走的路。

2.高勃認為上表中第一及第二階段的倫理觀都未算成熟。自利主義固然算不上高尚的道德;盲目維護傳統,擁戴領袖等亦曾在人類史上造成了極大的不幸。更重要的是,這些道德標準基本上都是源於外來的壓力,而非源於人的自動自覺,未算是真正「人」的行為。

3.氏強調理性倫理的關係,認為在智能上已遠到「形上運算期」的人,才能在倫理上達到第三階段。他相信良好的倫理規範必須經得起理性上嚴格的質詢,而且也必須基於個人本身的自覺。他認為許多人道德觀念的成熟程度,只是達到第二階段。

4.他主張要多給孩子及學生一些適合他們智能的倫理上的難題,讓他們去思考和分析,以便能提高他們對倫理價值的醒覺和認識。

馬士勞

馬士勞(Abraham Maslow)是近代著名的人文主義心理學家(Humanistic Psychologist),強調人之所以為人,是在於他能積極和主動地去主宰自己的命運,並能改變四周的環境。他相信人有比佛洛伊德所相更大自由。但他承認人在發揮潛力時,也要克服不少的困難,才能循序漸進。他的理論和管子所主張的「衣食足然後知榮辱」頗相似。他認為人的倫理發展次序依次是(由下級至上級):

 
自我完成.自我滿全
         
 
受人尊敬(如成功、地位等)
       
 
愛.情感.歸屬感
     
 
安全感.秩序
   
 
基本的維生需要(食、住等)
 

他還舉出一些著名的當代「成功」人物,如愛因斯坦等,分析了他們的性格,並認為這些人物的成功,和他們的性格有關。他們大都具備下列條件:

1.他們都對現實具有清楚而正確的認識。

2.能接納自己、別人和世界的現況。

3.在思想及行為上順應自然。

4.以問題為中心,而不以自我為中心。(對事而不對人)

5.對事並不過分執著。

6.有獨立自主的能力和自動自發的個性;有創造力。

7.抗拒僵化和定型的社會習俗。

8.對別人的處境深富同情,肯為公益而努力。

9.著重與少數人建立深厚的情誼,而不和過多的人作泛泛之交。

10.相信世界應該是民主的。

11.企圖超越或改變現實,而不單求適應或與現實妥協。

總之,馬士勞和新興的人文主義心理學家的最大目的,是企圖協助人去發揮自己最深厚的潛力,以達致幸福的生活。他們的用心很好,但許多嚴謹的心理學家都批評他們過分空泛和過分情感化。

參考資料

裝腔作勢

社會上偽裝的情況很普遍。主要的偽裝方法有三種:就是利用服裝道具態度。穿起畢挺西裝可以冒充經理;整天穿著名牌波鞋可以告訴人自己追上時代,且是不折不扣的運動家;遲到早退表示自己是「重要的人物」;一派目中無人的神氣表示自己高人一等。有些十三四歲的青少年故意冕上遲遲才回家,也是在冒充「成熟」,因為他們想告訴父母:「我已經長大了,你們休想再管束我!」但偽裝是永遠不能代替真理和事實的,沒有人會因為偽裝知識分子而具有真才實學。

自利的倫理方向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去見梁惠王,王說:「老先生,你這樣不怕千里遠的路程,來到這裡,總也有什麼好方法能使我梁國有利罷?」孟子對他說:「君王何必說到這利字呢?恐怕也只有仁義兩字可說罷了!王若說:『怎樣可以利我的國?』大夫必要說:『怎樣可以利我的家?』讀書人和一般的老百姓也都要說:『怎可以利我的身?』到這時候,上要爭取下的利,下要爭取上的利,那國家就危險了……如果人人輕義重利,那是不完全奪過來,斷不肯心滿意足的。」

.在孟子的眼中,許多人的道德成熟程度,即使他們是王侯或公卿,也不過是到了高勃理論中的第一階段罷了。

第三階段的倫理觀

桂布白似雪,吳綿軟於雲;
布重綿且厚,為裘有餘溫。
朝擁坐至暮,夜覆眠遠晨。
誰知寒冬月,肢體暖如春。
中夕忽有念,撫裘起逡巡。
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
安得萬里裘,蓋裡周四垠。
穩暖皆如我,天下無寒人。(白居易:新製布裘)

桂地的布白得像雪,吳地的綿比雲還軟。
棉布又重絲綿又厚,做成棉袍非常溫暖。
早晨披它坐到晚上,夜裡蓋它睡到天亮。
誰知道嚴寒的冬天,全身暖和如春一樣。
半夜忽然產生念頭,撫摸著棉袍來回走。
大丈夫貴在救天下,怎能只顧自己享受。
怎麼能得到萬里袍,把大地都蓋上裏好。
大家溫暖同我一樣,受凍者天下找不到。

.白居易在身穿棉衣時,忽然想起那些沒有棉衣穿的貧苦老百姓,並因此而勉勵自己要做個好官,使天下再無捱冷的「寒人」。他在個人人格成長的路途上,似乎已跨越了自我為中心的方向,而達到高勃階段論最上的一級,即是說,他的倫理觀是以考慮別人為大原則和方向的。

自勝之謂強

子夏見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對曰:「戰勝,故肥也。」曾子曰:「何謂也?」子夏曰:「吾入見先王之義而榮之,出見富貴之樂又榮之。兩者交戰於胸中,未知勝負,故瘦;今先王之義勝,故肥。」是以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也。故曰:「自勝之謂強。」(韓非子:喻老)

子夏見曾子,曾子問他:「何以如此精神飽滿呢?」子夏回答說:「因為打勝了仗,所以精神飽滿。」曾子又問道:「這是什麼意思?」子夏回答說:「我一方面心懷先王的義理;另一方面又喜歡富貴享樂。這兩件事一直在我心中交戰,由於勝負未決,所以精神不振;如今先王的義理戰勝了,怎能不神采飛揚呢?」因此,一個人最困難的事,不在戰勝別人,而在戰勝自己。所以我以為:「人能戰勝自己才是強者。」

.曾子內心的天人交戰和義利交戰,是佛洛伊德的「超我」與「本我」在「自我」內交戰的最好例子。人的偉大不在乎能戰勝別人,而更在乎能戰勝自己。這才是真正的強者。

穿上新人

如果你們真聽過他,按照在耶穌內的真理,在他內受過教,就該脫去你們照從前生活的舊人,就是因順從享樂的慾念而敗壞的舊人,應在心思念慮上改換一新,穿上新人……。為此你們應該戒絕謊言,彼此應該說實話,因為我們彼此都是一身的肢體……。那以前偷竊的,不要再倫竊,卻更要勞苦,親手賺取正當的利潤,好能賙濟貧乏的人。一切壞話都不可出於你們的口;但看事情的需要,說造就人的話,叫聽眾獲得益處。……一切毒辣、怨恨、忿怒、爭吵、毀謗以及一切邪惡,都要從你們中除掉;此相待,要良善,要仁慈,互相寬恕,如同天主在基督內寬恕了們一樣。(厄弗所書4:21-29,31-32)

.成長的過程,是一個持久不斷的除舊更新的過程。但在這過程「」字比「」字更加重要。農夫耕種時,固然必須除掉野草,但更重要的卻是播下好的種子──穿上新人,在心思念慮上煥然一新。

西諺精選

1. Change is the law of life. And those who look only to the past or the present are certain to miss the future. (John F. Kennedy)

變化是生命的規律,只知緬懷過去或耽於現狀的人,無法迎向未來。(甘迺迪)

2.All changes, even the most longed for, have their melancholy, for what we leave behind us is a part of ourselves, we must die to one life before we can enter into another. (Anatole France)

任何改變,縱使是最熱切期待的,也會引起哀傷;因為我們遺留在背後的,正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但我們必須死於自己,才能進入新生。(法蘭西)

3.He who conquers others is strong; He who conquers himself is mighty.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

 

 

第七課:成長與努力

.子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論語:子罕)

.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盡心上)

.耶穌說:「我來,是為叫他們獲得生命,且獲得更豐富的生命。」(若望福音0:10)

上面三小段說話代表「成長」的三個要點。孔子的成長是因為他少時貧窮,而在貧窮中他學會了努力去掙扎和奮鬥。孟子對成長的了解,是認為人已具備了一切成長的要素,只要人能「盡心、知性」,並能好好地加以培養便可,毋需外求。耶穌對成長的看法是基於「生命昇華」的信念,認為人不單可以成長為完美的人,更可以超越自然生命中的美善,成為神的子女,享有更豐盈的和永恒的生命。

生命的完整性

有些自然科學家或唯物論者企圖用物質的規律去解釋人的全部現象;也有些宗教家企圖抹去人那屬物質的本性。有些神學家強調人由靈魂肉身所構成,而基本上肯定靈魂比肉身尊貴,精神比物質高尚。其實人就是人,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獨一無二的、與眾不同的個體。把人分為精神、物質等,只是同一事物的兩面。當我們把一件事物一分為二,或甚至分成許多部分去研究時,只是為了幫助我們對事物有更具體和更清楚的認識,並不意味這事物只是一堆零件的集合。讓我們勉強打一個比喻:當我們要欣賞一塊雕琢精美的寶玉時,我們可以欣賞這塊玉的質地、色澤和手工,但這到底只是「一件」無法分解、拆散的藝術品。

人的生命更是這樣。人有可見,也有不可見的部分;有可認識,也有無法完全認識的地方;有用手可觸及的部分,也有只能用心和透過愛才能領悟的部分。這裡不是討論人是否有靈魂的問題,而是要把最主要的問題弄清楚: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個體。要尊重人便得尊重整個人;要自我發展和成長,就得兼顧人身心各方面的成長和需要。

生命的連續性

生命除了有完整性外,它也是連續的。自人開始生存那一刻起,他便要繼續不斷地生存和成長下去。他不會因為過小而無價值,不會因為過老而無用途,也不會因為一無所長或病弱無能而應受鄙棄。生命中的各種階段不過是同樣的人的不同表現:生命中的成敗得失、強弱美醜,也不過是人一時的偶然現象。人的生命,正如任何生命一樣,需要一個有利的環境去使他能繼續不斷地成長。在這成長的過程中,他除了自己必須付出努力外,還需得到父母、師長、朋友的協助,和社會、國家的保障。事實上,亦只是因為人已經得到父母等的幫助和社會國家的保障,才能繼續存在和成長。因此生命的存在本身,可說就是一種恩賜,一種來自無數人的恩賜;於是他的生命也就成了一種責任,一種要把這生命的恩賜,分施給許多其他人的責任。用簡單的話來說,這就是承先啟後的責任。在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個體生命的綿延,就是人類整體生命綿延的一部分。在這個整體的和連續的人類生命之中,任何一個人、一群人或一代人的生命,都是這大生命──人類生命──的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尊重每個人、每群人或每一代人,也就是促進整體人類生命的發展。

個人的生命和他所付出的努力,常常都有一種超越個人範圍以外的社會幅度;無論他自己知道這事實與否,他都是參與著這個人類大生命的延續和演化。

推動生命的力量

生命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基於他本身有一種生命力,一種驅使他去奮鬥和生存的力量。

如果你有機會種花的話,在你天天澆水的時候,你不妨仔細地觀察花盆內的變化。當你看到種子如何發芽,如何由幼苗而成為鮮艷的花朵時,你幾乎可以觸到這花兒本身的生命力,一股突破自我、衝出泥土、欣欣向榮的力量。有些動物園也陳列著雞蛋孵化為小雞的真實過程,方法是把十數個雞蛋先後放進一個透明的孵化器內,並在蛋殼上標明放進日期的先後,不久便可看到有些是完整的雞蛋,有些是剛孵出來而正式是羽毛未乾的小雞,當中也有些是蛋殼穿了個小孔,裡面的小雞正用牠的小嘴去拼命地企圖啄破蛋殼(看到柔弱的小雞正在掙扎著衝破蛋殼)的時候,我們很難不驚訝生命的力量是多麼的偉大!

人類更是如此。他除了和其他動物一樣有求生的本能,即飲食、自衛和傳生人類等本能外,還有一些能使他成為真正的人的本能,一種催迫著他去使生命發展滿全的推動力。這種推動力有四:

1. 爭取獨立自主

沒有人願意永久地寄人籬下,任人驅使。人願意成為他自己,願意承擔責任,願意在思想、言語和行動上都獲得自由。他希望別人對他的愛和尊重只是為了「他」,而不是為了他的樣貌、財富和知識;他希望自己能和一切的人平等地交往,不必阿諛奉承,毋需忍辱偷生;他希望自己的一切,無論是說話或行為,都能得到別人的接納和欣賞。換句話說,他希望自己的潛能得到徹底的發揮,自己的特長得到自由的表達;他希望能成為真正的「自己」。

2. 成功的願望

人不單願意成為自己,也希望有所成就,能做出一些有意義的事來。聖經說人是按天主的肖像而受造(創世紀1 : 27),意思就是說人也好像天主一樣,是一個「創造者」。「天主看了祂造的一切,認為樣樣都很好。」(創世紀1 : 31),人也希望能看見自己的創作,得到別人的讚賞,而自己也能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稱心滿意。有那個學生希望見到自己的作文常常都給老師評為「文不對題」或「思想雜亂無章」的﹖

3. 共融與合一

人的第三種重要推動力就是與人交往。著名心理學家佛洛姆(Erich Fromm)認為今日人的最大悲劇是隔離的現象,是人與自己、與別人、與自然界的隔離。有些人即使是身處鬧哄哄的人群中,還是嚐透了孤獨寂寞的滋味。在今日的世界裡,人只知競爭、奪取和霸佔;對許多人來說,這個世界只是個大奶瓶,人人都爭著去飲;是個大蘋果,人人都要爭著去咬。於是人人都感到在旁邊的是自己的敵人,是和自己爭吃、爭生意、爭學位、爭升職、爭買屋、爭地盤、爭伴侶的人。人很少會睜眼去看看世界其他的地方,也很少會想到很久的將來:今朝有酒今朝醉變成了「正視現實」的代名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成了明智處世的金石良言。每個人都是一個「孤島」,島上的人雖然聲嘶力竭地喊叫,還是不能和其他的島民溝通,因為最近的那個島都好像和自己隔了一片大海洋似的。在這環境中,愛、友誼、分享、了解、接納和原諒等,便顯得極為珍貴,也成了人內心極強烈的要求和渴望。也就是這種強烈要求共融合一的推動力,使人與人能成為莫逆之交和知心的好友,使青年男女能組成甜蜜的家庭,使有些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甚至不同國籍的人,能組成一個個充滿友愛氣氛的團體(例如天主教的修會、佛教的寺院等)。有些人看似孤獨,事實上他們卻是胸懷世界;有些人潛居深山,其實卻是在尋求與自然或神的結合。在街上聯群結黨的青年們,雖然是走上了歪路,其實在他們的心底深處,還是希望能找到友誼,希望能與別人和睦相處、共融合一的。

4. 找尋生命意義

二十世紀號稱是一個進步和文明的世紀,不過卻仍是有不少人天天都是生活在赤貧、戰亂、恐懼、或朝不保夕的危險環境之中。對這些人來說,能否活到明天是個大疑問,當然更無暇去想到生命的意義。不過當人一有機會去靜下來,去環顧四周,進入自己內心的時候,人就自然會問許多問題:「我是誰?我是什麼?其他人和我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有人會愛我?為什麼我又會愛人?我對這個似乎和我並無直接關係的社會有什麼義務?我們天天讀書、工作、循規蹈矩,究竟為了什麼?我需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嗎?我希望自己變成一個什麼 樣子的人?為什麼我和別的同學、甚至和我父母的想法和觀念都不一樣?生命有目的、有方向嗎?那裡是人生的終點?那是真的完結和盡頭嗎?我能在自己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零零碎碎的事件中,看出一幅有關我自己的圖畫來嗎﹖我能夠明白別人、社會、和這個複雜的大千世界嗎?他們是什麼?為什麼會發生這一切的事故?……」不少的哲學家、小說家、文學家,尤其是宗教家,都在設法去答覆這些問題。當人能把握到這些問題的重心,知道要怎樣去完成自己的生命,也知道要走什麼路時,他便會感到喜樂和安全,滿懷信心和希望。令一個航海家或旅行者最恐懼的時刻,不是在遇到風浪或其他困難的時候,而是在他們到了茫茫的大海中,或在渺無人跡的荒山裡,迷失了方向,不辨東西南北的時候。坐以待斃嗎?當然不可。繼續前進嗎?又是否會離開目的地越來越遠,終至疲乏、飢餓而死?

一個完全不考慮生命意義的,或者是渾渾噩噩地過日子的人,會失去很多生命的樂趣,也會缺乏一種強韌的生命力。

成長的要素:選擇和決定

上述的四種推動力,是使人更具有人的特質的力量。每個人都希望能獨立自主,卻又能與人和諧生活在一起,能夠有所成就,卻又知道自己的工作和成就的意義。人的成長,其實就是指人在這方面的成長,而不是指身體的增高或長胖。在這成長的過程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選擇。人每天都在作著很多選擇,由買衣服、揀食物,到讀什麼書、交什麼朋友;由是否要復仇,到選擇什麼宗教信仰;由選擇職業,到建立家庭等等,都是一連串的選擇。有人在選擇上十分小心,也有人粗心大意;有人花很多心思和時間去做選擇,也有人是任由別人去代替他們作選擇。當人有自由去選擇時,便常有選擇錯誤的危險,但若果能小心謹慎,而且懂得把握選擇的方法和技巧,有些不必要的錯誤仍是可以避免的。下面是一些幫助大家去作明智選擇的簡單建議,共有十步:

第一步:感覺──這是最基本的起點。做選擇不能不知道自己的感受和情緒。人都有直覺能力,本來就已經知道要做什麼,只不過由於許多其他顧慮而舉棋不定罷了。因此我們首先要問自己的是:我實在願意什麼?我的心、我的良知要我怎樣做?對這個選擇,我會感覺快樂、無愧和心安理得嗎?

第二步:事實──「不要說了,我己經決定了!」這是逃避現實,不敢面對事實的典型語氣。做一個好的決定,必須盡量兼顧全面的事實,要先收集好各方面有關的資料,仔細斟酌,然後才能作出決定。越重大的決定,便越需更多的資料和更長的時間。由於一時的激動便喊著要和朋友絕交;第一次聽到有關各種學科的介紹,便決定要選讀文科或理科等,這與其說是選擇,不如說是衝動

第三步:他人──「他人」有雙重意義,一是參考別人的意見,徵詢他人;一是兼顧他人的利益。徵詢他人,尤其是父母、師長、醫生、律師、神父、牧師、好朋友等的意見,對我們所作出的決定常常都很有幫助。俗語所謂「三個臭皮匠,一個諸葛亮」,「一人計短,二人計長」,這些都在告訴我們,其他人的意見,尤其是關心我們者和專業人士的意見,都十分寶貴。在有些情況下,我們自己有時反而是自己最差的嚮導;尤其是當我們在「當局者迷」或「關心則亂」的狀況下的時候,我們更需要聽聽別人的意見。此外,我們還得考慮我們的決定對他人的影響,是否有損他人的權益,或侵犯別人的自由等。

第四步:經驗──西諺說:「經驗是最佳的導師」;又說:「忽視歷史的人,必遭受重蹈歷史覆轍的懲罰。」這是要我們記取自己或別人經驗的教訓。雖然歷史不會完全地重演,相似的事件也一定有許多不同的地方,但經驗的教訓到底還是一個示警,提醒我們在這「告示牌」前,不妨略作停頓,慎加考慮。

第五步:其他的選擇及後果──到了要作決定的時候,我們還要盡可能考慮所有其他的可能性後果。舉例來說,一個大學生要在課餘做一些工作去賺外快,他有三個可能性去選擇:一、他可以只在週末工作,結果是平日可多點時間讀書,但再不能利用週末去休息或作較長時間的研究。二、他可以從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工作,結果是可以利用週末去休息,但平時便不能再有時間溫習或備課。三、他可以每個下午及週末都工作,這樣他可以多賺點錢,但再也沒有什麼時間可做其他事情了。此外,我們還須謹記,凡是選擇都有放棄其他選擇的含義,這也是我們作選擇時要付出的代價之一。做了錯誤的選擇,除能帶來不良的後果外,也使我們喪失了其他更好的機會。在經濟學上,這種由於失去機會而付出的代價,也叫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第六步:信仰──許多人在作選擇時,會十分重視自己信仰(包括宗教和主義)的要求。例如:不少人會選擇和同信仰的人結婚;有些和平主義者會拒絕在核子武器工廠中工作;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肋撒修女由於基督愛的啟示,而選擇了在印度為窮人中最窮的人服務,因為他說:「藉著服務窮人,我給飢餓的『基督』以食物,給無衣的『基督』以衣服,給患病的『基督』以看護,給無家可歸的『基督』以棲身的地方。」

第七步:祈禱──或可說是給自己一個自由的、寧靜的反省機會。在靜默和祈禱中,我們心內和腦海裡混亂澎湃的思潮會慢慢平復下來,這時我們才能冷靜地看清楚整個事實的真相,和我們的選擇究竟有什麼意義。許多信徒都曾在祈禱中經驗過寶貴的光照,和充沛的力量,使他們知道要選擇什麼,也敢於去作出決定性的選擇。

第八步:決定──任何決定都有三重意義。第一是行動:人是為了有所行動才作決定的,這決定便是我們仍在活著和成長著的標記;當我們死的時候,我們再沒有作任何決定的機會。第二是開始:「決定」標誌著一件新事物或一個新行動的開始;其他的都已屬過去。第三是前進:「決定」使我們朝著某個特定的方向邁進,我們再不會走其他的路。任何決定都是人生命中的重要時刻。無數大大小小的決定就塑造了我們的人格、刻劃了我們的生命、確定了我們的前途、影響了我們今生(甚至來生)的幸福。

第九步:承擔──我們必須學習承擔由我們自己所作決定所帶來的後果。任何行為,都像光陰一樣,一去永不復返;沒有行為可讓我們「再來一次」。做了明智的決定固然可喜,做了錯誤的決定也實在可悲。但無論如何,這些都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踼足球的人可能傳錯了球,談話的人可能說錯了話。人不能再傳一次(那已不是剛傳錯了的那一球),也不能再說一次(那已不是剛說錯了的那句話);前者可以令球隊失敗,後者可以招致自己當眾出醜。勇於作決定的人,也要勇於承擔一切後果和責任。

第十步:再考慮──有些決定是無法反悔的:讀了一本不好的書、看了一齣不良的電影,你不能再由腦海中洗掉那些不良的印象,也不能再找回那浪費了的時間。但有些決定卻是可以補救的:誤交損友後,最好是及早和他們「割蓆」絕交,再決定另找好的朋友。在適當的時間後再回顧自己作過的決定,雖然路可能已是走得彎了一點,卻還不致完全迷失方向;一個從來不去再反省和再考慮自己所作過決定的人,說不定會因此泥足深陷,無法自拔。

逃避自由

「不自由,毋寧死」,自由真的是這麼寶貴嗎?我們都願意自由嗎?

蘇聯小說家鐸徒斯基(Fyodor Dostoevsky)在他的著名小說「卡拉馬佐夫的兄弟們」(The Brothers Karamazov)中,曾描述基督再次來到世界上,和再度被捕的經過。在他再次被捕的那天晚上,那位首席審訊官來看他,並告訴他.他(耶穌)犯了一個最嚴重的錯誤:就是他使人重獲自由。審訊官告訴他:自由對人沒有好處,因為自由蘊含著太多的風險:人寧可被人保護、受人照顧;他們老早已賣掉了自由,去換取食物和舒適。

這故事有多少真理在內?對一些人來說,選擇是件苦事,最好有人告訴他們怎樣做。他們不敢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他們猶豫不決,只希望「環境」能幫助他們作出決定。

有一個想買「結他」的青年人,在樂器店裡看到三個結他,他不知要買那一個才好,十分猶豫地站在那裡很久很久,他拿起一個結他玩弄了一會,又放下來去拿起另外一個。後來有兩個青年人先後進來,各買去一個結他;這時,這個青年人只好去買那剩下來的最後一個。這就是「環境」替他所作的選擇!這個青年人最後還是作了選擇,可惜卻是一個完全「被動」的選擇──一個無可選擇的選擇!

選擇是困難的,自由也會帶來痛苦或焦慮,但這正是自由的挑戰,是人的價值的所在,也是人成長的階梯。我們每作一個慎重的選擇──無論是成功及失敗的──便是在我們的生命中登高了一級。有一天,當我們登上生命的頂峰時,我們會回顧背後的漫漫長路,雖然那是一條充滿了成功及失敗、喜樂及憂傷的路,我們還是會感到十分滿意,因為我們到底已勇敢地、堅強地走完了這生命的旅程。我們會和聖保祿一樣的說:「我離世的時期已經近了。這場好仗,我已打完;這場賽跑,我已跑到終點;這信仰,我已保持了。從今以後,正義的冠冕已為我預備下了。」(弟茂德後書4 : 6-8)這就是人成長的極致,是人一生努力所結的果實。

參考資料

自由與成長

一個人由嬰兒時代的絕對依賴父母,到廿多歲自立謀生,完全脫離父母為止,其間必有一段漸進的和學習的過程。應給什麼年齡的子女以何種程度的自由,正是教育子女最困難的地方。許多父母是迫不得已才讓子女自立;許多子女亦是在自由的藉口下去反叛父母。多數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都認為自由和成長有直接關係;當然,這自由必須是漸進,而且是與輔導同時進行的。子女過分反叛或過分的「乖」,都不是健康的現象。

人的獨立並不同於燕雀長大後的遠走高飛。人獨立的過程是由依賴(Dependence)到自立,由自立(Independence)到互相依存(Interdependence)。這時的父母已不怕失去子女,子女亦毋須怕父母過於控制自己。親情加上友情,是世上最美麗的愛情之一。

日日新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新)民,在止於至善……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學)

大學的道理,在於彰明自身所本有的靈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除去舊染而自新,而且要做到極完善的地步而堅持不變。……商湯浴盤上的銘詞說:「如果今天把舊染污垢滌淨而自新,就應;讓天天把污垢滌淨而自新,更要繼續不斷地把污垢滌淨,保持身心的潔淨。」

.成長的目的是「明德親(新)民」;成長的方法是天天努力,「日日新」。

東施效顰

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莊子:天運)

西施有心痛病,在村裡皺著眉頭;鄰里的醜女看到覺得很美,回去也在村裡捧著心口皺著眉頭。村裡的富人看見,緊閉著門不出來;窮人看見,帶了妻子走開。她只知道皺眉頭的美,卻不知道皺眉頭為什麼會美。

.每人稟性不同,各有其美;東施效顰,便反為不美。人的成長亦是一個獨特的過程,每人要按自己的能力,自己的速度,一天天地前進。我們可以效法、模仿別人,卻不能忽略客觀的情況和本身的條件,一味抄襲。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圓七百里,高萬仞……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列子:湯問)

太行和王屋這兩座山,方七百里,高達幾萬尺。山北面住著一個叫愚公的老人,已經快九十歲了,他的家面對著高山,苦於大山的阻塞,每次出入都必須繞很遠的路才行。愚公把全家召集在一起商量,他說:「我打算和你們一起用盡一切力量來鏟除這兩座險惡的高山,讓我們可以直通豫南,一直到漢水的南岸。你們說可以嗎?」大家都紛紛地表示贊同。……黃河彎曲處住著一個叫智叟的,用譏笑的口氣來阻止愚公說:「你真太?了,就憑你這年老體衰的力氣,恐怕連山上的一根毫毛也毀不掉,對這大山的石頭和泥土又有什麼辦法呢?」愚公深深地嘆一口氣說:「你太固陃了,固陃得簡直是一竅不通,你還不如寡婦孤兒呢!即使我死了,還有我兒子在呢;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而這兩座山卻不會再增高了,為什麼還怕挖不平呢?」

脫殼見真如

那接引佛祖輕輕用力撐開,只見上溜頭泱下一個死屍。長老(唐三藏)見了大驚,行者笑道:「師父莫怕,那個原來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著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撐船的打著號子也說:「那是你,可賀,可賀!」(西遊記第九十八回:猿熟馬馴方脫殼,功成行滿見真如)

.西遊記雖是神話,卻有許多寓言式的故事。唐僧等人經歷了萬水千山,和各式各樣的劫難後,終能修成正果,拋掉那代表舊我的屍身。成長是一個不斷的除舊更新過程,也是個不斷死於自我,善度新生的過程。

忘盡背後,向前奔馳

這並不是說:我已經達到這目標,或已成為成全的人;我只顧向前跑,看看是否我也能夠奪得,因為基督耶穌已奪得了我。弟兄們!我並不以為我已經奪得,我只顧一件事:即忘盡我背後的,只向在我前面的奔馳,為達到目標,為爭取天主在基督耶穌內召我向上爭奪的獎品。……此外,弟兄們!凡是真實的,凡是高尚的,凡是正義的,凡是純潔的,凡是可愛的,凡是榮譽的,不管是美德,不管是稱譽:這一切你們都該思念;凡你們在我身上所學得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到的:這一切你們都該實行:這樣,賜平安的天主必與你們同在。(斐3:12-14;4: 8-9)

‧對保祿來說,基督徒的修身理想並無所謂完成,也無所謂達到目標。神修學上最重要的金科玉律是:「聖德在努力」。這並不意味人生將由此充滿焦慮和苦惱,相反的,努力的結果是「平安」,因為「賜平安的天主必與你們同在。」

西諺精選

1.No one knows what he can do till he tries.( Publilius Syrus)

不經嘗試, 沒有人能認識自己的能力。(敘魯斯)

2.What it lies in our power to do, it lies in our power not to do. (Aristotle)

有所為者亦可以有所不為。 (亞理士多德)

 

 

第八課:責任感就是……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壯士兮守四方!
(劉邦:大風歌)

沒有英雄或名將,可以單靠自己的力量去贏取勝利;也沒有偉人或政治天才,可以單靠自己的力量去安邦定國。能留名青史的只是人海中的極小部分,而實際上創造歷史的,卻是千千萬萬數不清的群眾。劉邦能戰勝「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霸王楚項羽,不可謂不英雄,但這樣的英雄還是深深地感到「壯士」(即有用之才)的難覓。漢高祖所需要的人才可能有很多種,或用於戰爭,或用於治國,但他們都必須有一共同點:能負起責任

我們時常可以聽到一些或大或小的怨言:校長抱怨缺乏有責任感的教師,廠長抱怨缺乏有責任感的工人,教會抱怨缺乏有責任感的教友,政府抱怨缺乏有責任感的巿民。但也有不少時候,卻是在下的抱怨缺乏有責任感和才德兼備的賢明領袖。

責任感是一個籠統而空泛的名詞,其實整個倫理生活也不過是一個負責任的生活。責任感要求人在任何時間或在生命中的任何層面上都負起責任:在言語、行為和工作上要負責;對家庭、朋友、社會、國家要負責;對愛情要忠貞,對神明要侍奉,對良知要服從,對理想要堅持。本課文不再在理論上闡釋什麼叫責任感,只想引用一些故事作為例子,去描繪責任感的「形象」。

責任感就是……

三打白骨精的孫悟空

孫悟空是中國著名小說「西遊記」的主角。他最突出的性格是敢作敢為,和富有正義感。只要是合理和正確的事,赴湯蹈火他都不怕。人們容易以為他是由於神通廣大,才能夠敢作敢為,而且很易節節勝利,逢凶化吉。其實他所遭遇的困難和挫折亦真不少,他的敢作敢為性格更使他吃盡了苦頭。西遊記第廿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這屍魔原是白骨精,為了要吃唐僧,便變成一個「月?花容的女兒」,並說要來齋僧。這妖精雖然迷住了豬八戒,也差點騙過了唐僧,卻那裡躲得過孫悟空能分辨善惡的「火眼金睛」?他毫不遲疑便要打妖怪,卻為唐僧所阻,於是他便揭露那邪惡者騙人的慣技,他向唐僧說:「師父,你那裡認得。老孫在水簾洞裡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女色。有那等痴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裡,儘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晒乾了防天陰哩!……」唐僧雖然不信這美女就是妖魔,但行者既然認得,也就手起棒落,「望妖精劈臉一下」。不幸這一棒不僅未能打死妖精,反讓它使了「解屍法」逃走了,而行者卻在豬八戒的挑唆下,惹來了唐僧的一輪「緊箍咒」,痛得他死去活來。

白骨精逃走後,把孫行者恨之入骨,並且絕不甘心就此放棄吃唐僧的機會,便又化作一個八十歲的老婆婆,一步一哭,要找女兒來了。孫悟空當然認得又是這個妖精,但考驗來了:打還是不打?他的決定很迅速,「行者認得它是妖精,更不理論,舉棒照頭便打。」這就是孫悟空的過人處和可愛處,雖然明知又要吃苦頭,但妖精該打,還是照打不誤。結果也是和第一次一樣,妖精又逃去了,「唐僧一見,驚下馬來,……更無二話,只把緊箍兒咒顛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憐把個行者頭,勒得似個亞腰葫蘆,十分疼痛難忍。」

妖精逃走後,眼看唐僧師徒四眾就要走出了她的勢力範圍,甚覺不甘,便又再扮成老公公的模樣來騙唐僧。孫悟空當然又認得是妖精,但他經過了一打、二打的教訓後,也就學乖了,還懂得了一些為自己留個後路的辦法,於是「念動咒語,叫當坊土地,本處山神道:『這妖精三番來戲弄我師父,這一番卻要打殺它。你與我在半空中作證,不許走了。』……那大聖棍起處,打倒妖魔,才斷絕了靈光。」唐僧雖然見到這妖魔死後現了本相,化成一堆白骨,卻還是信了豬八戒的挑撥離間,認這是孫悟空的障眼法,於是緊箍咒又再念起,而 且決意要驅逐行者了,(這已是第三次驅逐)。行者受了這等委屈,還是向唐僧苦苦的哀求道:「師父錯怪了我也。這廝分明是個妖魔,他實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卻不認得,反信了那獃子讒言冷語,屢次逐我。常言道:『事不過三』,我若不去,真是個下流無恥之徒。我去!我去!」……你看他忍氣別了師父,縱勇斗雲,徑回花果山水簾洞去了。獨自個悽悽慘慘……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邊淚墜,停雲住步,良久方去。」(西遊記第廿七回)

.孫悟空的責任感是什麼?是盡力保護師父,成就取經的大業;是敢作敢為,不顧自身安危,決心除妖。他雖然無罪被逐,受盡委屈,但他對唐僧的情義,卻仍是極為濃厚和真摯的。就算是真的「人」,也未必能如這隻「仙猴」這般的厚道。

責任感就是……

定三分隆中決策的諸葛亮


諸葛亮是三國演義裡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起初躬耕於南陽,人稱為臥龍先生。得劉備三顧草廬後,方才出來協助劉、關、張等建功立業。他做人的態度是「淡泊以明志,寧靜致遠」;他的志向則是「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他不醉心於功名和富貴,卻也不是個無視人間疾苦、只求歸隱自娛的人物。他胸懷大志,既有理想,卻又善於等待時機,欲動而又能靜,欲伸而又能屈。他在隱退之中已有憂民濟世之心,這在劉備三顧草廬時表現得尤其清楚。諸葛亮拿出了一幅「西川五十四州之地圖」,表示他老早便對當時中國的實況和形勢,對周圍的客觀環境十分了解。這使得他在未出山前和劉備詳細描述的「三分天下」的遠景,顯得十分合情合理。三國演義雖然有時把孔明描寫得「近妖」(好像是一個有法術的道士),把他形容到能知過去未來、呼風喚雨等,這其實只是表現出孔明能了解客觀形勢,熟悉物理天時變化的規律,而且對人的心理和性情等人性特點有充分的掌握而已。這一切便是他「料事如神」的根據。(三國演義第卅八回)

.有責任感的人除了要敢作敢為外,也必須知道敢作什麼,敢為什麼。換句話說,他必須熟悉客觀形勢,明瞭所有使一件事成功或失敗的各種因素,作最正確的和最有用的事。

責任感就是……

化悲憤為力量的曹操


曹操是三國故事中的大奸雄,提出他來不是認為他值得效法,而是希望藉他的一段小故事,去闡明責任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付諸行動。

故事發生在三國演義第四回。董卓自從廢少帝,立(漢)獻帝之後,便獨攬朝政大權,專橫跋扈,殺了不少忠臣義士;他草菅人命,無惡不作。當時有一大臣名叫王允,假借自己生日之名,約了許多舊朝的大臣到他的家中宴飲。「酒行數巡,王允忽然掩面大哭。眾官驚問曰:『司徒貴誕,何故發悲?』允曰:『今日並非賤降(生日),因欲邀眾位一敘,恐董卓見疑,故託言耳。董卓欺主弄權,社稷旦夕難保。想高皇誅秦滅楚,奄有天下;誰想傳至今日,乃喪於董卓之手,此吾所以哭也。』於是眾官皆哭。坐中一人獨撫掌大笑曰:『滿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否?』允視之,乃驍騎校尉曹操也……操曰:『吾非笑別事,笑眾位無一計殺董卓耳。操雖不才,願即斷董卓頭,懸之都門,以謝天下。』(三國演義第四回)

.「還能哭死董卓否?」這是曹操的名言,也是他的獨到之處。他沒有和眾大臣一般,只是灑熱淚,怨命運,而無計可施。責任感不在乎滿腔悲憤,不在乎破口大罵,也不在乎把一切歸咎於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責任感在於把責任放在「自己的肩膊上,在於承擔起艱鉅的任務,積極去幹,去把罪魁禍首的頭顱,親自「懸之都門,以謝天下。」

責任感就是……

纜船救人的小兒


清朝譚同寫過一首名叫「兒纜船」的詩,敘述一位十歲左右的小童捨身拯救滿船搭客的動人故事。這首詩有一篇小序,今照錄全文如下:

序:友人泛舟衡陽,舟瀕覆。船上兒,甫十齡,曳舟入港;風引舟退,連曳兒仆。兒啼號不釋纜,卒曳入港,兒兩掌骨見焉。

北風蓬蓬,大浪雷吼,小兒曳纜逆風走。惶惶舟中人,生死在兒手。纜倒曳兒兒屢仆,持纜愈力纜縻肉;兒肉附纜去,兒掌惟見骨。掌見骨,兒莫哭;兒骨有白骨,江心無白骨。

.不是每一個人都要做所有的事。醫生不能解決別人的吃飯問題,工程師也不能替人治病;但每個人都要做他應做的事,盡他應盡的責任。拉船入港是這小兒的責任,所以無論風多強,浪多大,這小兒仍認為這是自己的責任。跌倒了他站起來,掌中的肉都被粗大的纜磨去了,他還是死執著不放。他痛、他哭,但責任感使他不能放手。有多少成年人會像這十?的小兒這般勇敢和盡責?

責任感就是……

愛國愛民的屈原


責任感從來都不是一種願望或一些空話,它要求人去接受那與責任連在一起的犧牲。愛國大詩人屈原便是因為充滿愛國愛民之情,才遭到奸佞的?謗和排擠,而且還被楚王所放逐的。他對國家、對人民的一片至貞之忠和至深之愛,充分地流露在他傳誦千古的作品裡,以下幾句便是從他的代表作「離騷」中選出來的: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我本知道忠言直諫會遭禍啊,想忍耐又怎麼能夠!

即使它們枯萎死絕也無傷啊,可悲的是香草的變質。

我長聲嘆息,淚流滿面啊,可憐百姓生活多麼艱苦!

粉身碎骨我也不會動搖啊,難道我的心還怕威脅?

若是我內心所追求的啊,為它死上九次也不會怨悔。

責任感就是……

有成仁勇氣的林覺民


林覺民字意洞,是福建省福州巿人,少年時即具有民主革命思想。一九一一年四月廿七日參加廣州起義,受傷被捕,不久便英勇就義,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參加起義前,已知道自己極有犧牲性命的可能,所以於起義前三天,在夜間給愛妻陳意映寫了一封訣別書。這封訣別書情感真摯,字字血淚,蘊含著對妻子和兒女無比的愛意,也流露著他為革命而獻身的無比決心,值得一讀再讀。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為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吾誠願與汝相守以死,但以今日事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我死,吾能之乎?……天下人人不當死而死,與不願離而離者,不可數計,鍾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吾今死無餘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撫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慰甚。……吾家日後當甚貧,貧無所苦,清靜過日而已。……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吾今不能見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時時於夢中得我乎!意洞手書。

.上一節所說的「身不由己」的人,大扺最多只是為了害怕失去賺錢和升職的機會,或失去一些所謂朋友。這些損失,若與林覺民等革命先烈比起來,簡直就是微不足道了。任何有價值的事都不能唾手可得,都必須付出代價。近代的中國是用無數青年和烈士的熱血賺回來的,我們現在的所得,也是無數人犧牲了自己青春生命的結果。我們若吝嗇於付出某種程度的犧牲和代價,便很難使這個社會迅速走上軌道,我們的下一代也不會享有一個比我們現有的更合理的生活環境。


責任感就是……

刮骨療毒的關雲長


關羽是三國時的名將,為人忠義正直,有過人的勇氣和膽色,對朋友十分講究信實和義氣。不過他的義氣,有時卻使他陷入「兩難」的矛盾情況中。他憶念故舊,毅然作出「封金掛印」的抉擇,固然是千古美談;但他在華容道上「義釋曹操」,卻未必是很正確的「義」。信義和任何美德一樣,在實踐上不能千遍一律,毫無原則。和他敵對的程昱對他的評語是:「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可算是同時道出了他的優點和缺點。

關雲長既是一位捍?國土的將軍,他的責任就是在沙?上作戰。當時沒有飛機大砲,作戰只能靠一雙手,要在作戰上盡責任也只能靠這雙手。有一次,關雲長的右臂中了毒箭,「毒已入骨,右臂青腫,不能運動」,於是要醫好這手臂,便和「盡責」扯上了很大的關係。當時關平等四方訪尋名醫,終於請來了華佗。「佗曰:『此乃弩所傷,其中有烏之藥,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無用矣。』公曰:『用何物可治之?』佗曰:『某自有治法,但恐君侯(即關公)懼耳。』公笑曰:『吾視死如歸,有何懼哉?』佗曰:『當於靜處立一標柱,上釘大環,請君侯將臂穿於環中,以繩繫之,然後以被蒙其首。吾用尖刀割開皮肉,直至於骨……』公笑曰:『如此容易,何用柱環?……』公飲數杯畢,一面仍與馬良奕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乃下刀割開皮肉,直至於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見者皆掩面失色。公飲酒食肉,談笑奕棋,全無痛苦之色。」(三國演義第七十五回)

.責任感對一個將軍來說,要包括忍受刮骨療毒之苦;對一個學生來說,要包括忍受讀書之苦;對一個運動員來說,要包括忍受經年累月艱苦訓練裡的單調、沉悶和疲憊之苦。責任感從來都不單是一種感受、熱情、願望、憤發或……幻想!

參考資料

責任感就是……

爭取人權的美國華工


清道光以後,我國大批工人,被「招請」到美國傭工,從事開礦、築路等勞力的工作。當時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州的建設,雇用許多中國人做勞工。一八六五年美國開始建造一條橫貫全國的鐵路,主要的勞力工人仍是華工。但當他們在攝氏四十九度的高溫下辛勤建好鐵路之後,便馬上被辭退,連做養路工的分兒都沒有。為了打擊在美華人──美國西岸報紙稱之為「黃禍」──加州通過了向中國人征「人頭稅」的法律,並宣佈他們不能入籍。

一八八零年,美國強迫清廷簽訂了一個名為「限制華工」的北京條約。一九零四年約滿,美要求續約,美國華僑即發起了反對「禁約」運動,要求中國政府力爭,拒絕簽訂。接著中國國內也響應起來,並實行抵制美國貨。當時有很多文學作品,反映了當時人的思想和情緒,並刻劃出海外華人在缺乏富強的祖國保護時,受盡欺凌的悲哀。(當時和這現象作強烈對比的是:凡中國涉嫌欺凌外國人時,列強必派兵入侵,並迫中國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下面所節錄的,是當時的一些流行作品:

新樂府(節錄)

華工苦,華工苦,跼天促地無門訴。……

輪船到埠心惶惶,關員查檢如虎狼。

支節四體寸寸量,醫生驗疫都遭殃。

藥水當頂澆蹌踉,縱無疾病也凍僵。……

欲飲無漿,欲飯無糧,霜欺雪虐,風雨徬徨。

吁嗟乎!黑奴來去尚自由,肆毒惟我華人當……

咄!同是圓顱方趾昂然血性好男子,

胡為受辱乃如此……。

倡說不用美麵月餅歌(節錄)

時將秋節,慶賀明月;千戶萬家,香餅盛設。

倘用美麵,餅自不潔;花旗之麵,中國之血;

人食不甘,神鑒不屑。凡我同胞,均皆齒切;

寧製米餅,最為快捷;味高價廉,魄團體結。

此物此志,吾食吾力,日月重華,先麵吾粵。(佛山自強社)

引用這兩首老早已被中國人遺忘了的詩歌,並非為激起排外或仇恨外國人的情緒。在這事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反省的地方:

1.歷史不能作為我們未來行動的硬性指導,只能作為我們的參考和警惕。我們不能讓歷史成為阻礙我們今後與外國 「平等」交往的包袱,欲也毋須忘懷歷史,把不愉快的憶埋掉。一個成熟的人,一個偉大的民族,在於能接納和承擔所已發生而無可補救的一切,包括不義和欺凌在內。我們仍謹記這一切,只是為了小心不再重蹈覆轍罷了。

2.當時的反對禁約運動和抵制美貨運動,其實只持續了佷短的時間,是孫中山所說中國人只有「三分鐘熱度」的充分證據。排斥外國貨不是一種美德,但在國家貧弱,主要工商業面臨被外國貨打跨時,用國貨,支持本國的工商業便會成為國民的義務。在國際貿易上,根本沒有競爭的自由」,弱國在商業上是永不能和強國對抗的。弱國唯一的自救辦法,是希望全體國民都能自動自覺地去支持本國的「土產」,使自己國家內剛萌芽的工商業能在外國貨品的強大壓力下得到生存的機會。不過貪圖享受和舒適,及向鄰人炫耀等,常是人的弱點之一。誰不想享用優質的「來路貨」?誰不想向鄰人、朋友炫耀自己的「名牌子」?這便是為什麼歷來的「用國貨」運動都只得三分鐘熱度的主要原因。

.責任感也包括要忍受由於盡責任而帶來的一切不方便。正如用本地貨有時可 以讓人看起來有點「土頭土腦」一樣……。

責任感就是……

對原則的堅持和執著

唸過魯迅「自嘲」詩中的名句嗎?「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有時一個人要盡忠職守,要堅持正義和原則,就會遭受到別人的冷嘲熱諷、責罵,甚至迫害。這時許多人便寧可做「狗熊」,也不願做「英雄」了。有人曾希望中國「六億神州盡舜堯」,希望全中國人人都有堯舜的德行和高尚的品格。不過,希望終歸是希望,不少的人還是相信「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類說話,把隨波逐流,不敢負責的事實推得乾乾淨淨。

人是很奇怪的動物,喜歡採用雙重的標準。除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口號外,我們有時也會聽到另一句似乎是相反,卻也是和上句剛好配合得天衣無縫的口號,就是「想做就去做」,因為「我就是我」,我是不必理會別人說什麼,想什麼的。人的「聰明」處就在於能利用雙重標準,去把這兩句矛盾的說話,巧妙地在自己身上一併地表現出來。要反權威或任性胡為時,便用「想做就去做」為口號;要苟且因循,逃避面對挑戰時,便打出「身不由己」的招牌。應用雙重標準,也是人的自?本能之一,為了在自己做錯事,或受到良心譴責時可以自我申辯和自我安慰。於是一個由始至終是懦弱、自私、貪圖方便、尋求私利或毫無自制能力的人,一旦用上「想做就去做」這口號時,便立刻搖身一變而成為英雄;又一旦用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招牌時,便也會剎那間成為殉道者──自己不過是社會的錯之下的另一個犧牲品,與自己無干!

.社會上自以為「身不由己」的人越多,那使人「身不由己」的現象便越易延續和惡化下去。責任感就是要求「有一些人」去打破這些惡性循環。我們社會的未來,將繫於是否有足夠的人──尤其是年青人──敢於「橫眉冷對千夫指」。
.不能忍受某種程度上的犧牲或少許不方便的人,無法可以談得上有什麼責任感。

責任感就是……

在工作及勞苦上自誇的保祿

其實,若有人在什麼事上敢誇耀──我狂妄地說:我也敢。他們是希伯來人?我也是。他們是以色列人?我也是。他們是亞巴郎的苗裔?我也是。他們是基督的僕役?我瘋狂地說:我更是。論勞碌,我更多;論監禁,更頻繁;論拷打,過了量;冒死亡,是常事。被猶太人鞭打了五次,每次四十下少一下;受杖擊三次;被石擊一次;遭翻船三次;在深海裡度過了一日一夜;又多次行路,遭遇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由同族來的危險、由外邦人來的危險,城中的危險、曠野裡的危險、海洋上的危險、假弟兄中的危險;勞碌辛苦,屢不得眠;忍飢受渴,屢不食;忍受寒冷,赤身裸體;除了其餘的事以外,還有我每日的繁務,對眾教會的掛慮。誰軟弱,我不軟弱呢?誰跌倒,我不心焦呢?(格後11:21b-29)

.從容就義固然難得,一生辛勤勞作,為著一個理想而冒險犯難更是不易。一個鋼琴家在舞台上接受掌聲、被譽為天才的時候,有誰會想到他曾經千百小時默默的苦練?一部成名的著作面世的時候,又有誰會想到作者曾皓首窮經,閉門苦思,挨過了許多個不眠不休的夜晚?保祿能成為基督教會中的偉大使徒,也是他一生辛勞的結果。責任感除了要有一鼓作氣式的勇敢和衝勁外,還需有經久不磨的韌力恒心,直到一個人由心底歡愉地說出:「這?好仗,我已打完;這?賽跑,我已跑到終點」為止。(弟後4:7)

西諺精選

1.The path of duty lies in the thing that is near-by, but men seek it in things far off. (Chinese Proverb)

道在邇而求之遠。(中國成語)

2.If a sense of duty tortures a man, it also enables him to achieve prodigies. (H. L. Mencken)

責任感使人為難,責任感也使人能創造奇跡。(孟瓊)

3.In practice it is seldom very hard to do one’s duty when one knows what it is, but it is sometimes exceedingly difficult to find this out. (Samuel Butler)

在實踐上,只要人認清責任,便易於完成責任;但有時要認清責任,卻極端困難。(布勒)

 

 

第九課:生於憂患


朋友,你愛生活嗎?
如果你愛!
艱辛就是生活的伴侶。
朋友,你知道生活嗎?
如果你知道!
奮鬥就是生活的樂趣。(生活)

*****   *****

有人相信在這世界上有桃源,或在某個角落裡有蓬萊;也有人以為生命中真的有個神奇的轉捩點,只要信上某些宗教或主義,加入某些政黨或團體,明白某些奧妙人生問題,從此便會一帆風順,自己也會脫胎換骨,而所遇的一困難都會迎刃而解。不少初信教的人起初懷著滿腔的熱火,但過不多久便忽然冷卻下來。他們和那些陶醉在愛河中,以為婚姻生活是個安樂窩的人,犯上同樣的錯誤。沒有宗教或主義可以消滅人間的煩惱,也沒有任何「偉大」的愛情,能使人免除對家中柴、米、油、鹽,或疾病災殃的焦慮。

痛苦和困難是生命的一部分,世界上沒有人能夠逃過這些「劫難」。也許只有一種人能毫不感到痛苦、困難和煩惱,就是那些白癡的或完全麻木的人。可是卻也有人認為,這些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痛苦或不幸!
痛苦和困難的成因有許多:

天災

這是泛指一切還未能完全被人所控制的自然災害,如人災、水災、旱災、風災、瘟疫、地震、山崩、海嘯、蟲禍等。歷史上有些由天災所造成人口傷亡數字,十分驚人。例如:1347-1351年間,淋巴腺鼠疫(Bubonic Plague)曾殺死了七千五百萬人;1971年,旋風在東巴基斯坦曾奪去了至少二十萬人的生命,並使一百萬人無家可歸;1908年意大利南部大地震,活埋了八萬五千人;1846年愛爾蘭全國的馬鈴薯(薯仔)由於染上枯萎病而失收,導致一百五十萬人餓死,另有一百萬人被迫遷居外國,使愛爾蘭全國人口銳減四分之一強;不久前東非的依特奧比亞(Ethiopia)在一次嚴重旱災中,受影響人數達五十萬人,據英國駐在該地的記者報導,至少有七萬人餓至像一堆活的乾骨頭,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牛群差不多全部死光,一半的羊群亦無法生存,甚至最耐旱的駱駝亦死去百分之三十。 

在香港和中國的自然災害也不少:黃河在中國數千年來的為患是不必說了!四千年前治水的大禹,便曾有過一治就是十三年,及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紀錄;長江在1931年也曾水淹漢口達三個月;七零年末和八零年初的唐山大地震、河北大旱,湖北大水災等更有駭人聽聞的數字。至於香港歷年的颱風,及每年數以百計的大小水災,所造成生命與財產的損失,也是無法估計的。

人禍

這是指由人在有意或無意之間所帶來的不幸與禍患。

1.由惡意製造出來的不幸

有些不幸只是涉及個人少數的人,例如:殺人放火、奸淫邪盜和各種暴力事失等。其他的人禍則包括國與國間的戰爭;不同宗教、主義或政黨間的互相仇恨和攻擊;國際間的不平等貿易;社會各階層間的互相疏離、誤會;因為社會制度未臻完善而導致的貪污、失業、失學、破碎家庭、問題青少年,以及色、賭、毒的泛濫和由此而產生的不幸等等,都是人為的災害,都給人帶來極大的痛苦和困難。今日各國如果能把用於軍備的金錢去作發展和平用途的話,全世界的沙漠老早便已變成了良田,而不會再有糧食不足之苦。若果世界有毀滅的一天,那不會是因為有彗星撞地球,而是因為早於七零年代末期,地球上已貯存了四萬至五萬枚比投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更具威力的核子彈!

2.非惡意引起的不幸

最明顯的例子是一些誤會或無心之失。人的思想、性情、脾氣各有不同,人的表達能力和互相溝通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別。人與人之間,有數不清可以招致誤會的大大小小的原因。我們對自己尚且未能完全滿意,又怎可以期望能完全對他人滿意或令他人對自己完全滿意?「相見好,同住難」這句話有時並不是指誰是誰非的問題,而是指出人人都有無法完全避免的缺點罷了!
  
3.由疏忽引起的不幸

有些不幸的事件卻是由疏忽、不良習慣或無知所造成的。例如:拜神時不小心處理所燒的紙錢,可以引起火警;飲食不講衛生或暴飲暴食,可以引起各種疾病;橫過馬路不小心或駕車不小心可以引起交通意外;工人若缺工作安全的認識,或資方忽略廠內安全措施的設備,都會引起嚴重工業意外;不懂得教育子女的父母或沒有責任感的老師,可以禍延後代; 政府官員的失職、無知或濫用權力,有時更導致生靈塗炭!

4.由人的冷漠所引起的不幸

二十世紀的人之所患並不是仇恨,而是冷漠無情。傷害別人不一定「做」點什麼,有時就是因為人什麼也「不做」,所以才會令別人受害。見人掉在水裡不設法去援救,見到小孩子玩火而不加制止等,都是顯見的例子。

人是群居的動物,他的真正幸福是建築在別人的幸福之上,人註定要彼此幫助才能使彼此生活得更美滿。人若不能互助互愛、共存共榮,就容易轉向互相賊害,兩敗俱傷。沒有關懷,家便不會成為家,團體也不會成為團體,這個世界也不會是個適宜於人類生存的世界。社會上的許多不幸原是由人的冷漠所造成;不理會他人和不肯互相關懷,是今日許多不幸的間接因素!英國在一九七三年每年消耗於煙酒的金錢是 4,934,000,000英鎊,即每人90英鎊,而作慈善用途及用來幫助第三世界的費用卻只不過是11,000,000英鎊,即每人 1/5英鎊!若有錢的國家能稍為慷慨一點,世界上的赤貧現象及許多由此而來的痛苦與不幸便會消失。讓我們再回顧香港吧,若香港人能彼此多些關懷,能稍微多付出一點愛心和多點注意禮貌的話,香港不是也老早可以成為一個令人安居樂業的社會了嗎?

二十世紀有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和物質文明,但同時每六天內餓死的人的數目,卻是相當於投在長崎的原子彈所殺害的人的數目!即是說:在這地球上,每六天便實際上等於有一顆原子彈在爆炸!誰殺了他們?是有人在「製造」暴力嗎?不是,什麼都不是!這些人的死,只是因為其他人什麼都不做罷了!

火災、暴力、戰爭、飢餓等新聞天天在電視和報章上出現,但讀的人卻木無表情,看的人也依然談笑自若……這不是個麻木不仁的世界嗎?

文明的代價

信不信由你,許多痛苦和不幸都是「文明」的副產品,沒有飛機就不會有嚴重的空難;沒有大量的汽車和高速的火車,就不會招致每年有數百萬人因交通失事而死傷。一九六七年三月,巨型油船(Torrey Canyon) 號因失事而攔腰截斷,流出了數百萬噸的原油,使英國南岸一百二十多公里的沙灘全部受到污染,成千上萬的海鳥亦因油污而致命。如果核子發電廠出現毛病的話,後果更不堪設想。這些都不是一兩個世紀前的人所能想像得出來的災難。

環境污染及自然生態平衡受到嚴重的破壞,更是文明帶來的不良副作用。北美洲的五大湖至少有兩個湖已受到嚴重的污染;歐洲的著名河流萊茵河、多瑙河及英國的泰晤士河等,也早已今非昔比;中國詩人、畫家筆下的長江逐漸亦有變為第二條黃河的趨勢,而浮在它水面上的一層層白色的泡沫,和各種工排出來的廢物,也不禁使人輕輕的嘆息:為什麼文明的代價,必須是對空氣、河流和大地的糟塌?

對香港來說,汽車噴出來的「死氣」,工廠排出來的廢氣和污水,冷氣機噴出來的令人頭暈的熱氣等,混合著濃度甚大的煙塵,不單使人覺得走在路上十分不舒服,更使香港的河水和海灣受到極嚴重的污染。新界的井水因為含有過量的大腸桿菌或硝酸鹽氮等,很多已不再適宜飲用;不少沙灘也不再是理想的海浴地方。香港后海灣的蠔,便曾傳聞由於含有過量的重金屬元素「鎘」,而對人的健康有損。由污染引起的「紅潮」所造成的海水缺氧現象,更曾使西貢的白沙灣、沙田海和吐露港等的魚類大量集體死亡。

但人類對文明所付出的代價,最大的還是人口問題。這不是說人多不好,而是說人們對於人口過多所帶來的十分棘手的問題,還未有具體的對策。

人口對第三世界來說是個很大的壓力。今日在第三世界中有現代的低死亡率,卻有古代的高出生率,其結果便好像中國一樣,在短短的二十年內增加了成倍的人口,使中國要用極有限的耕地去養活那些無限制地增加的人,這不能不算是一種過大的壓力。香港的人口壓力也是驚人的,如果人口照目前比率無限制地增加下去,那麼房屋、道路、車輛、教育、福利、娛樂等設施,遲早都會達到供不應求的危險程度。

由人多而帶來的擠迫、磨擦、嘈吵、競爭等,不單使人的精神受到過大的壓力和剌激,使人的生活過分緊張和忙碌,還能使人逐漸對人和對人群產生恐懼感,迫使人要向「安全的」地方撤退。這對許多人來說,就是漸漸地完全隱退入自己的小家庭或自己個人的小天地裡,造成現代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嚴重隔離現象,令人在心內產生無比的孤獨和空虛。近代社會上過多的精神病,是名副其實的文明病。

另有些由文明帶來的不良後果也是不容忽視的:個人主義的抬頭很易導致團體生活的沒落和自私主義的泛濫;機械化的生產方法很易造成大量工人的失業;現代化的城市建設常意味著人不能再像從前一樣輕易地與大自然接觸,失去了欣賞和享受大自然的和諧與壯麗的機會;罪案的劇增,更是「都市化」的自然結果。

罪的後果

人的任何行為絕不會在發生之後完全消失。人的每個思想,每個行動和每種際遇都會在自己的生命上烙下一個無法抹去的印記,同時也為他人留下一定程度的影響。事實上,人所遭遇到的許多不幸和痛苦,都是由自己的罪或別人的罪所引致。佛教、道教和許多其他宗教的因果報應說,雖然被一些人視為迷信,但有果必有因這個定律,卻是不容隨便加以否認和抹殺的。

亂吃食物會消化不良,甚至會弄到胃痛;懶惰不讀書會導致考試不合格;欺侮了別人要時常提防別人的報復;說了謊話便得日夕提心吊膽,以免露出馬腳;高傲、孤僻、好逞一時意氣的人會失去很多朋友;喜歡尋花問柳的人會染上性病,甚至會遺傳給子女等,都是顯而易見的因果報應的例子。那裡有過失和罪惡,那裡便有過失和罪惡的果報。我們在討論潛意識時,也知道人過去的經驗會影響他日後的情緒、心境和意志力。不知不覺而養成的毛病和壞習慣有時更能伴隨著人的一生,因此而影響他的事業和前途、他的人際關係、和他對環境的應變能力。

因果律也可應用到群體和國際的層面上。英、法在歷史上的長期磨擦,美、蘇數十年來的敵對態度,中、日之間由明代至今日的恩恩怨怨,甚至各宗教間的仇恨和不睦,氏族之間的排擠和武鬥等等,有多少不是由經年累月的糾紛所累積起來的?中國人百餘年反反覆覆的排外、媚外或懼外,又豈不是由一個嚴重的歷史包袱而引致?如果一個中國華僑在外國受人欺淩,或一對夫婦因信仰與國籍的不同而引起家庭糾紛,這都不會單是一個個別的問題,也不會單是一個今日的問題,而是一個世界性歷史性的問題。而任何問題和不幸的構成,幾乎都可以牽涉到個人或集體的自私、缺失和罪惡。

死亡

死亡是一切不幸和痛苦的極致,也是人最難面對的一個問題。在香港,由於社會保障制度仍未健全,而個人又不重視人壽保險,所以有時一家之主的死亡會令全家陷於極大的經濟困難之中」。死亡本身也是很可怕的。它能拆散最恩愛的夫妻,奪去最慈愛的父母,犧牲最有為的生命。它令人的理想落空,把人的壯志埋掉;它把人帶到一個不可知的和黑暗的世界裡。隨著死亡的來臨,一切都會徹底地完結,一切都會歸於完全和絕對的靜寂。一個人如果有六七十的壽命,他一生要送多少親人的終?要哀掉多少朋友的死?要為多少英雄、偉人、領袖、元首和自己心中的偶像落淚?許多愛我們的人要先我們而去,我們也將在許多愛人的悲慟中離開這世界。在所有的成功和歡樂的背後,總是潛藏著一個陰影:這一切都將隨風而逝。無論我們對永恆,千古、不死、萬世等字眼喊叫得多麼響亮,但在我們內心的深處,我們還是對那不可知的未來懷著恐懼,對死亡背後的一切感到戰憟。

參考資料

境由心造

痛苦和不幸原是一些相對的字眼,它們的意義會因人、因情況的不同而有異。讀書是件苦事嗎?對一些學生來說:是的。打針、吃藥是件苦事嗎?對一些人來說:是的;有些人連吃魚肝油、吃魚、吃菜也覺得是件苦事。世界上所有行業,沒有任何一種是沒有困難和痛苦的。不少學生夢寐以求的是要做醫生、律師、工程師或甚至要成為體育、電視和電影的明星。但他們可曾知道,那些對生命、對他人和對社會都抱怨的醫生、律師或明星等卻多的是?他們鬧婚變,甚至要自殺的消息,也時有所聞。相反的,有不少的病人、老人、傷殘人士和不少經歷著各種失敗和痛苦的人,卻表現出有頑強的生命力和鬥志。甚至死亡本身,對「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的文天祥來說,也不是件什麼大不了的事。痛苦和不幸,確實是些十分相對的字眼!

這「相對」的根源便是心境,即佛家所說的境由心造。世界上很少有絕對的快樂或痛苦,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中,都是樂中有苦,苦中有樂。同樣的際遇和事故,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就會有不同的面貌。家務對從前的「奴婢」來說是一種苦役,對慈愛的母親來說卻是一種樂事;體育課中的體能訓練對一些學生來說是苦不堪言,對準備出賽的運動選手來說卻是一種鍛鍊的機會。人在心境開朗時,見到人人都是可愛的;在心境抑鬱時,便會覺得人人都在和他作對。一杯牛奶被喝剩一半的時候,悲觀的人會說:「哎呀,只剩下半杯了!」樂觀的人卻會說:「呵呵,還有半杯呢!」

痛苦與不幸似乎有一種欺善怕惡的傾向。你越怕它們,它們便越會欺負你;你越不怕它們,它們也就越不能發揮威力。「心靜自然涼」這說法是很對的,越怕熱的人,在熱浪的侵襲下也就越會心煩氣躁;越怕癢的人,就越會覺得蚊子老是向他飛來;怕「打針」的人,在未打針前已經覺得痛了。有人在考試失敗時,會想到自殺;有些人卻在家園完全被颱風吹毀後,雖然傷心得很,還是會拾起那一片片的敗瓦?垣,企圖去另建一幢新的房子。

痛苦對人造成的損傷,遠遠及不上焦慮的為害。焦慮是對痛苦和不幸的恐懼,而不是痛苦和不幸的本身。焦慮是幻想和猜測的結果,是「心」造出來的境況,是困難和不幸的放大。焦慮使人在痛苦和不幸未來臨前已經坐立不安,使人脾氣暴躁、失眠、減低人的食慾,甚至使人消化不良和胃痛。焦慮帶給人肉體上的打擊和給人在精神上造成的萎靡和憔悴,足以使人在痛苦和不幸真的來臨時,再無力去面對和應付,因為他早已因害怕那些不幸和痛苦而崩潰了!

成見和慾望

成見是許多痛苦的根源。如果有人用希臘文在你面前諷刺你,你雖然是「聽」到了,卻一點也不會難過,因為你不明白他們在說什麼。相反地,若你「以為」別人在你背後譏笑你時,雖然「事實上」他們是在讚美你,你也會感到憤怒。這憤怒的來源,一方面是由於誤會,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一種不正確的信念,因為你相信:受到人的譏笑是應該發怒的,容忍簡直就是懦弱。因為你長久以來所受到的「教育」就是:「被人譏笑有傷自己尊嚴;而維護自己尊嚴的方法是發怒」,所以你一感到別人是在譏笑你時,你的條件反射作用就會刺激你發怒。其實譏笑、發怒和尊嚴三者根本沒有必然的聯繫。由譏笑至發怒,是一個非理性的過程,是一種成見。人很少會問:「為什麼譏笑就等於有損尊嚴?而發怒就能挽回尊嚴嗎?」

很多人也有過多的「應該這」、「應該那」的想法。例如父母「應該」慈愛,子女「應該」孝順,朋友「應該」互相了解,做了好事「應該」有人欣賞等等。這種人不是活在現實之中,而是活在一廂情願裡。相對於現實生活來說,這是一種危險的成見,因為他們一旦在事情出乎意料之外時,除了會受到事件本身的打擊外(例如父不慈、子不孝等),還會遭到一種理想的幻滅的打擊,使他們剎那間對人、對事、對神、對自己都失去信心。一切的打擊,例如有不好的父母,被朋友出賣等,固然都是痛苦的經驗,不過這些經驗還是可以忍受的;只有由此而引致的「哀莫大於心死」的絕望,才使人陷入無法自拔的境地。這也是由「心」所造出來的境況,而非某個不幸事件所帶來的災禍。

不適當的慾望也是如此。數十年前,在香港的普通家庭裡,「殺雞」就是代表盛宴,穿新衣就是代表過節或過年,一支汽水也足夠作為一種考試成績好的獎勵。那時候人對物質的慾望有限,於是亦容易感到滿足和快樂。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陃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部分原因也是因為他的慾望小,故能隨遇而安。今日不少人對很多情況都不滿意,對任何享受都不饜足,結果是慾壑難填,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感受不到真正稱心滿意的快樂。不單如此,他們還會成為慾望的奴隸,為了滿足自己那無法控制的慾望,有些人甚至會做出違背自己良心的事來。這才是真正的軟弱:他無法戰勝自己!清末名臣林則徐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慾則剛。」也許就是因為我們無法「無慾」,於是也便很難剛強起來。

迎向痛苦

1.痛苦是人生命的一部分,是人絕對免不了,逃不掉的命運。事實上,如果把痛苦由人的生命中扣除的話,人的生命也就所餘無幾了。所以,如果生命有意義,那麼痛苦必然也有意義。

2.既然大部分的痛苦都是由人造成的,於是它們也就一定可以由人去克服。

3.如果人(或更好說是「生命」)是大部分痛苦的根源,那麼只要人一天活著,就一天會有痛苦。所以人只能逐一把痛苦克服,而不可能將它們全部消滅。

4.無論我們相信上述三點與否,我們還是同樣地會遇到痛苦,任何方式的逃避不是解決痛苦的辦法。逃避只能加深它們的刺痛程度,使它們成了自己生命中無法負荷的重擔。

5.積極地面對痛苦,是唯一能解決痛苦的辦法。

宦途多蹇

當時猴王歡歡喜喜,與木德星官徑去到任……正在歡飲間,猴王忽停杯問曰:「我這弼馬溫是個什麼官銜?」眾曰:「官名就是此了。」又問:「此官是個幾品?」眾曰:「沒有品從。」猴王道:「沒品,想是大之極也。」眾曰:「不大,不大,只喚做『未入流』」。猴王道:「怎麼叫做『未入流』?」眾道:「末等。這樣官兒,最低最小,只可與他看馬。似堂尊到任之後,這等慇懃,餵得馬肥,只落得道聲『好』字;如稍有差池,還要見責;再十分傷損,還要罰贖問罪。」猴王聞此,不覺心頭火起,咬牙大怒道:「這等藐視老孫!老孫在那花果山,稱王稱祖,怎麼哄我來替他養馬?養馬者,乃後生小輩,下賤之役,豈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將去也!」忽喇的一聲,把公案推倒……直打出御馬監……打出南天門去了。(西遊記第四回:官封弼馬心何足,名注齊天意未寧)

.這是典型的「境由心造」的例子。本來孫悟空有「官」做,便心滿意足,而且歡天喜地,十分盡忠職守。但一發覺這「官」原來是未入流時,便勃然大怒,反下天庭去了。官還是那個官,但猴王對這「官」的認識和心境卻已不同,所以有這些重大的分別。

成敗之間

  1.(張)良嘗閒從容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

有一次張良在下邳橋上閑遊時,遇到一個穿褐色衣服的老人,他走到張良那裡,脫下鞋子把它掉到橋下,然後對張良說:「孩子,你下去替我取回鞋子吧!」張良愕然,幾乎想揍他一頓,但見他年老,於是強忍著氣,到橋下去替他取鞋子。老人又說:「替我穿吧!」張良想既為他拾回鞋子,何妨再多幫個忙呢,便跪下把鞋子套在老人伸出的腳上,接著老人便含笑而去。

2.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少年時,讀書不成功,便放棄了讀書,學劍亦不成功;他的叔父項梁對這事十分不滿。項羽說:「讀書,只是以記名姓罷了;學劍,只能對抗一個人,不值得學。要嗎,就學能敵萬人的技藝吧!」於是項梁便教他兵法。項羽非常高興,但只略懂其中意思,便又不肯繼續學習下去。

.張良因為能忍,所以獲得黃石公給他的「太公兵法」,成為滿初的一代名將。項羽由於無恒,所以最後還是未能完成霸業,慘敗於張良所輔翼的劉邦手下。二人之間的成敗得失,並不在乎某場「決戰」,而在乎他們一生的修養、努力和氣質。他們二人的成敗因子,早已在他們年青時代便已植下。

生於憂患

人生在世,豈不像服兵役?人的歲月,豈不像傭工的時日?有如奴工切望陰涼,傭工期待工資:這樣,我也只有承受失意的歲月,為我注定的苦痛長夜。我臥下時說:「幾時天亮?」我起來時又說:「黑夜何時到?」我整夜輾轉反側,直到天亮。我的肉身以蛆蟲與泥皮為衣,我的皮膚破裂流膿。我的日月速於織梭,也因無希望而中斷。請你記住:我的生命無非像一口氣,我的眼再也見不到幸福。注目於我的,再也見不到我;你的眼看我時,我已不在了。他去了,好像雲消霧散;下到陰府的,再也不得上來,不再回家,本鄉也不認識他。為此,我不能再閉口不言,我要吐露我心靈的憂愁,陳述我靈魂的苦楚。(約伯傳 7:1-11)

.約伯是舊約聖經中的一位義人(聖賢),但他一生的經歷,卻是潦倒坎坷的時候居多。他十分信賴上主,可是這個「全能大力的上主」卻使他吃盡苦頭、受盡委屈。他抱怨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仍有那種「應該怎樣怎樣」的態度和想法,他認為「義人不應該受苦」,而目己以無罪之身,卻竟然遭受如此的橫逆,這不能不算是上主的不公平,是上天對人的作弄。但他在明白了自己的卑微和除去那種「應該怎樣怎樣」的心態後,便開始接納了那些試探、磨練和痛苦,作為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西諺精選

1.Pity would be no more, if we did not make somebody poor; and mercy no more could be, if all were as happy as we. (William Blake) 

 人若不製造貧窮,便毋需賙急濟困;若能與眾同樂,亦毋需悲天憫人。(貝勒克)

2.Who cries for another's pain hasn't enough of his own (Joel Oppenheimer)

 能夠放下自己為他人而哭泣的人,永不溺於自己的痛苦中。(阿本夏瑪)

3.A man who is master of himself can end a sorrow as easily as he can invent a pleasure. (Oscar Wilde)

一個有獨立自主能力的人可以終止一個痛苦,正如他可以創造一個快樂那麼容易。(威爾德)

 

 

 

第十課:面對痛苦和困難

痛苦並非不幸,在痛苦前低頭才是不幸。

整個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奮鬥史,一部努力去克服天災和企圖擺脫人禍的歷史。人的生命也不過是一個在戰勝痛苦和困難中逐漸前進和成長的過程。

痛苦和困難的益處

痛苦和困難本身並非好事。人不怕面對痛苦和困難,並不是因為愛上它們,而是因為要克服它們。

在討論如何面對痛苦和困難前,讓我們先看看痛苦和困難的「益處」,使我們能以更積極的態度去處理它們。

1.生命的訊號

有些痛苦是一種訊號,是用來保存生命的。身體和五官是痛苦的來源之一,人就是因為有身體和五官的感覺,才會感到痛苦。我們的手觸到火會痛,飢餓、疲倦時會感到不舒服,這些都是痛苦。但正是因為我們感覺到這些痛苦,我們才能避免更嚴重的傷害:即避免被燒傷和知道要吃飯和休息。達彌盎神父畢生為痲瘋病人服務,有一次,當他不慎把熱水倒在腳上時,竟然完全感覺不到痛苦,因為他已染上了痲瘋病!在這個角度下,感覺到痛苦並不算真痛苦,失去了感覺才是真正的痛苦!

2.一事的兩面

在一張「送別咭」上有這些字句:

如果我不是遇到你,就不會認識你;
如果我不是認識你,就不會喜歡你;
如果我不是喜歡你,就不會失去你;
但我卻遇到了你、認識了你、喜歡了你;
現在還要失去你!


是的,愛恨、恩仇和散聚等,不過都是同一事物的兩面。在最好的朋友間、最美滿的家庭裡,都會出現意見不合、誤會和紛爭的時刻,我們不必為了害怕這些痛苦而不去交朋友,不去組織溫暖的家庭。雖然天下無不散的筵席,難道我們便應為了散席的痛苦而不去赴宴嗎?喜歡玫瑰花的人不會怕花枝上的刺;學走路的小孩也不會怕跌倒。人的心和人的感情是很多痛苦和煩惱的根源,如果我們珍惜自己的感情,就不要害怕因感情而來的負累。心如死灰的人,固然對一切都會無動於中,但這是否卻是更大的不幸?企圖去消滅感情,倒不如使感情得到正確的培養、疏導和昇華來得更健康和積極。

3.當頭捧喝

困難和痛苦有時能產生警醒的作用,使人能懸崖勒馬;或者是使人更加看清楚自己的前途和生命的意義,從此洗心革面,善度新生。暴飲暴食會損害健康,誤交黑社會人物,會被他們脅迫去作自己不願作的壞事。失去健康,做違背自己良心的事,都是痛苦的,但這些痛苦有時卻能使人痛定思痛,決心去補救。愈大的失敗,有時反而愈有更大的警醒力。也有些人在參加好朋友的喪禮時,才真正覺悟到:原來每個人所擁有的年壽與時光都十分有限。

4.玉不琢,不成器

歷史上許多偉人如孔子、孟子、岳飛等,都是出身於貧苦的家庭,耶穌的父親也只是一個貧寒的木匠。幾乎所有的偉大人物,終其一生,都曾經歷過無數的困難、挫折和痛苦。大音樂家莫扎特在死時竟然是一無所有。痛苦困難磨練人,就好像烈火冶煉黃金一樣,正如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人在經歷過痛苦和挫折之後,一方面會增強自己承擔痛苦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會珍惜自己經由痛苦所取得的成就。今日的青年人,未經過戰亂,未吃過大苦,不單易於養成驕奢的習慣,有時連很好的機會(例如讀書)都不會珍惜。越王勾踐在亡國後能積極奮鬥,臥薪嘗膽,終於戰勝了吳王夫差而復國;強大的羅馬帝國和蒙古大帝國卻在安逸中亡掉。這也就是孟子所說的「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許多心理學家也認為,一帆風順的生活不單漸漸使人感到煩悶和單調,也會使人難以振作,反應遲鈍,和缺乏應變的能力,有時甚至令人很易疲倦。

其實,痛苦也是有免疫性的。一個習慣於面對痛苦和困難的人,到了真正嚴重的關頭,也會更有力量去承擔痛苦,更有能力去解決困難。從未病過的人,一次疾病就可能令他一命嗚呼了。

5.了解與同情

公元二九一年時的晉惠帝,養尊處優,昏庸無知,當時「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晉書:惠帝紀),這個故事的教訓是:如果你不是處於另一個人的境況中,便很難了解他,更說不到會同情或幫助他。有些人總不能同情失敗的人,因為他們從未嘗過失敗的痛苦。困難使人彼此感到有同舟共濟的義務,許多偉大的友誼都是在共患難時產生出來的。最諷刺的是:基督教和天主教四百年來的敵視態度,竟然是在德國納粹黨的集中營中開始消弭的!

6.理想的代價

我們今日所享受的高度物質文明,是許多人的心血結晶,其間經歷了數不清的困難和挫折。我們所享受的自由和民主,也是許多人用鮮血換回來的。如果我們認為痛苦和困難是不幸的話,我們現在卻是在享受著許多人所身歷的不幸的成果。這個世界也是在經歷了許多天災人禍後而不斷地重建起來的。海空難使人努力去製造更安全的交通工具;地震使人蓋起更穩固的房子;瘟疫導致了新醫藥的發明。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災難」推動著人類進步。

面對痛苦和困難

痛苦和困難大多是相對的,它們是否成為痛苦和困難,常會因人而異。因此,在面對痛苦和困難時,除了要設法消滅痛苦和困難的外在原因外,更重要的還是作主觀的應變,消滅或減輕痛苦的內在原因,使自己能更易承擔得起痛苦和困難。

1.減輕身心壓力的方法

痛苦和困難對人的心理和身體都產生壓力,使人感到焦慮、緊張、沮喪、食慾不振、心神恍惚、失眠、脾氣暴躁、神智不清,和意志薄弱等。為預防及減輕這些壓力,有些簡單的方法可供參考。

1.健康:健康和精神飽滿的人容易承受壓力。所以在遇到困難時,更要注意健康、休息、睡眠和營養。有些人在家有喪事時故意不吃東西有時甚至會「糟蹋」自己,把自己弄到憔悴不堪以顯示出哀傷的程度,都不是明智之舉。

2.宣洩:承認有壓力、向人訴苦、向人講出壓力的原因,大哭一場等,都可減輕壓力。有一個肯聽自己訴苦的家人或朋友,是情緒上的安全活塞,可以藉此把抑鬱的情緒發洩出去,使它們不致積壓到爆炸的程度。有一句俗語說:「和別人分享喜樂,可以使喜樂增加一倍,和別人分享痛苦,可以使痛苦減輕一半」。把一切抑鬱埋在心底,並不是堅強,而是不智。

3.運動:多作頸部、腰部和腿部運動,尤其是有節奏的運動如舞蹈等,都能有效地減輕壓力。

4.鬆弛:在心情欠佳時不妨試作三四次緩慢的深呼吸,同時找出身體肌肉特別緊張的那部分而加以放鬆;也可以安靜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逐步放鬆全身的肌肉,然後至少在鬆弛狀態下休息十分鐘。這些運動都會使人精神煥發,能較堅強地面對壓力。

5.按摩和瑜珈:按摩是從外面去按摩緊張的肌肉,以達鬆弛的目的;瑜珈則是一種身體上和精神上的鍛鍊,有促進健康,減輕壓力及使身心鬆弛的功能。

6.默想:默想使人感到安寧和在身體及精神上都得到鬆弛。默想時,可以把思想集中在一個字或一句話上;也可以把目光集中在一件物件、一朵花、一支燭光、一件心愛之物、一個十字架或任何宗教標記上。在默想時,無論坐立,都要保持身體端正,呼吸有節奏、緩慢而均勻、排除雜念,並要盡量找個沒有外來騷擾的地方。默想是許多宗教的修練方法,一個人如果每天至少做十五分鐘默想,那麼日間只要用兩三分鐘的時間,便可很快地扺銷身心上的部分壓力。

上述的各種減輕壓力的方法,如果能於平時多作練習,在遇到困難及痛苦而情緒大受困擾時,都會產生很大的調劑作用。

2.摘下放大鏡

痛苦與困難,是人人都免不了的,這也是佛教四諦中所說的「苦諦」的理論。重要的解決辦法不是去逃避這些苦,而是設法去減輕這些苦。其中一個重要方法就是看清苦的真面目。我們所面對的痛苦和困難,往往只是輕微的事故,但卻經我們在心中無數次的放大,因而使我們覺得這些困難都是無法解決的,這些痛苦都是難於承擔的。考試失敗,戀愛觸礁等,雖然令人難受,但這些畢竟都只是一個人漫長的一生中很短暫、很微小的一些遭遇和環節。但偏有人把一次的考試不合格看成是一生的失敗,把一次的戀愛困難看成是天塌下來一樣的絕望。冷靜地面對困難,有時可使我們的頭腦清醒點,並能看到:困難不外如是罷了!

3.堵塞泛濫

痛苦和困難都有泛濫擴散的傾向,由小至大,由簡單至複雜,並且引起焦慮的惡性循環。由考試失敗開始,可以引起失眠、食慾不振、恐懼另一次失敗和懷疑自己在應付其他事件上的能力等;也會因為精神不夠,引致脾氣暴躁,易於得罪人。更糟的,是當一個人在過分焦慮時,會對一切輕微的痛苦、挫折和不如意事都分外敏感,因此更加增了自己的焦慮、痛苦和煩惱。一個人在這種狀態下,視覺和聽覺都會遲鈍起來,對別人的說話也很難聽得入耳,並時常疑別人是在譏評或諷剌自己。由一個小小的考試失敗,而引出這一連串與考試完全無關的不幸,可算是典型的痛苦的泛濫。要面對痛苦和困難,至少必須堵塞這種泛濫!一個痛苦已是夠受的了,何必再加增一些無謂的痛苦!?

4.運用理智

只要我們稍稍運用理智,我們就可看出下面的道理是多麼的淺顯:沒有人會單單因為焦慮、憂心或害怕而能解決問題;焦慮和害怕的唯一作用,是像水面上的油污一樣,擴散到我們的整個生活中,使問題越弄越糟。所以當一個人遇到困難時,與其弄到晚上失眠,不如仿效樂天派的人物,蒙頭大睡,使自己在第二天起床時能更有精力去面對問題。有人說:「休息,是為了走得更遠。」這裡也可以說:「拋開煩惱,是為了更有精力去面對它們。」如果我們理智點去追尋問題的根源,我們更可能會發現另一些更重要的事實:不願做家務,原來是因為不太愛家庭;嫌讀書辛苦,原來是因為未能培養出讀書的興趣;害怕失敗,原來是因為自己的人生觀不夠積極和對自己的信心不足。努力從根本上去做工夫,也許正是根絕困難的好方法。 

5.忍耐和等待

偉大的交響樂曲都是由強弱快慢的樂章先後交織而成的,生命也同樣有自己的節奏和韻律,蘊含著盛衰、成敗和苦樂的各種成分。俗語說:「豈能每事如人意,但願隨時盡我心」,是教人對得失不可過分介意。生命有一種「限定」,就是孔子所說的「五十而知天命」的「天命」,即是說,一個人無論如何偉大,多麼努力,活得多麼長久,總有他的不可為、不能為,或雖為而終無所成的地方;人無論怎樣也不能衝破這「限定」。這不是叫人去消極地聽天由命,而是叫那些已經積極面對人生的人,在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以後,便不可再為得失而憂慮。老子說:「飄風(暴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即是說:強風不會整天的吹,暴雨不會整天的下。人生的種種際遇,無論是成敗得失,都是無法永久維持不變的,樂極就會生悲,苦盡就會甘來,「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蘇東坡),懂得奮鬥的人,也懂得忍耐;願意找尋生命的人,也要學會期待。最令人懷有希望的,就是痛苦和困難無論是多大,也總會過去,冬天的盡頭,就是春天了;天明前的一剎那,通常也是最黑暗的時候。

痛苦的奧秘

無論我們怎樣解釋痛苦,痛苦仍是一個奧秘,一件很難明白的事。懂得開解別人的人,一旦面臨困難和痛苦,也會覺得難以忍受。我們一方面要懷著悲天憫人的心,去努力化解一切人為的痛苦,消弭一切自然的災難;另一方面也當以敬畏之心,去面對自己或別人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事故,勇敢地承擔生命中的必然缺憾。面對著世界的災難、自己心愛者的死亡,無辜者的被害、好朋友的誤解,我們除了以平靜的心去默默地承擔這一切以外,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補救總是後來的事,也許亦只有勇於接納一切「已發生」的現實的人,才能更有勇氣去衝破這現實。

參考資料

和納粹對抗的潘霍華

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於一九零六年生於德國,是一位基督教牧師,也是一位出色的大學教授,他被納粹處死時,年僅卅九歲。他的重要生涯始於一九三零年代,是正當希特拉在歐洲的勢力越來越膨脹的時候。當時的基督徒對希特拉公然迫害猶太人不置一詞,這使潘霍華十分關注,他曾受自己基督徒良知的驅使,在電台公開譴責希特拉的暴行。他一向是一位和平主義者,但希特拉的所作所為實在令他太震驚了,他知道和平主義已無用武之地,唯一的辦法只有以激烈的手段去制止這場歐洲浩劫。他經過了極為困難的內心鬥爭之後,終於決定了要成為一個間諜,在自己的祖國內去計劃刺殺希特拉和推翻納粹政權。對這位溫文的和平主義者來說,這確是一個極痛苦的決定。在得到朋友的勸告後,他到了美國紐約,希望在那裡能好好地重新考慮自己的決定,並能找到足夠的理由,去使自己基督徒的使命和參與政治行動間的矛盾得到協調。但當他看到希特拉在波蘭殘酷地迫害猶太人和悍然入侵了荷蘭之後,他不再遲疑了,他毅然回到德國,他說:「若果我今日不能和我的同胞一起共渡時艱的話,我將喪失在戰後參與重建基督徒生活的權利。」

回到德國後,他和一個秘密組織一同計劃去刺殺希特拉。一九四三年四月,他被德國秘密警察逮捕,並被囚於柏林,整個刺殺希特拉的計劃也於一九四四年七月瓦解。潘霍華於大戰結束前數週,即一九四五年四月九日被判處絞刑。死刑宣佈時,他正在為囚犯們主持祈禱聚會。他被捕時曾說:「一切都完了;不過對我來說,這卻是永生的開端。」他在這以前,曾寫信給朋友說:「你不要以為我是個不快樂的人。其實,快樂和痛苦本來是和外在的遭遇沒有什麼關聯的,它們主要是繫於我們的心境。發生在我們身外的一切,遠不如發生在我們心內的一切為重要。」也許便是由於這一信念,使他能把人間最不幸的死亡,當成了是生命的開端吧?

.在客觀上,潘氏的遭遇比許多人的遭遇都更為不幸,但他卻不認為自己是個「不快樂」的人。

.他的不幸遭遇,源於他自己的選擇。在兵荒馬亂的時候,他大可和其他基督徒一樣保持緘默,明哲保身。他是個聰明的教授,他明白自己的選擇,也清楚知道這種選擇的後果,但他還是作了他認為當作的選擇。這正是孟子所說的:「所欲有甚於生,所惡有甚於死」的人生觀的實踐。

愛國愛民的屈原

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

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國門而軫懷兮,甲之朝吾以行。

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

羌靈魂之欲歸兮,何須臾而忘返?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遠。

曼余目以流觀兮,冀壹返之何時?

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屈原:哀郢節錄)

上天降給我們厄運啊,為什麼要仗百姓擔這驚慌?

人民流離失散啊,二月裡就逃向東方。

離開了故鄉到遠處去啊,沿著長江和夏水流亡。

走出國門我內心悲痛啊,出發之時正是甲日的早上。

撐船順流而向東啊,洞庭湖就在長江的左邊上。

離開我世世代代的老家啊,現在流浪到東方。我的心一直想回去啊,叩有百寺一刻忘記了家園?

背著夏水惦念西方啊,哀傷的是離鄉一天遠似一天。

我放眼四望啊,渴望什麼候重返家鄉。

鳥兒都要飛回舊巢啊,狐狸臨死仍戀著生長的山岡。

我被放逐實在無辜啊,白天夜裡我對故國怎麼能忘?

.屈原是戰國末期楚國的一位偉大愛國詩人和政治家,滿懷救國救民的理想和願望。但亦因為他有理想,他才不見容於楚國的君臣,先是被疏遠,後是被放逐。他兩次被逐離開了楚國的政治中心郢都明最後在楚國將亡時,在汨羅江投水而死,以自己的生命殉了國難。和屈原同時代,享盡了榮華富貴的奸臣們的屍骨,早於二千三百多年前已經腐朽了,但屈原的精神,到今天還留在他偉大的愛國詩篇裡,照耀著許多和他一樣的愛國者鼓勵著無數和他一樣為理想而奮鬥的人。

當一切過去以後

雨過山洗容,雲來山入夢;雲雨自往來,青山原不動。(袁枚)

.痛苦難無論是多大、多深、多久,總會有完結和過去的壹天。時間是治癒創傷的最佳良藥,在陰霾密佈時,何不想想不久將來雨過天青的日子?

.人的生命也可比作一座它比一時的成敗得失更為悠長而久遠。如果人能對一時的得失不玫過分介懷,反會更加奮向前的話,那他的生命必將屹立如山,而一切生命中的雲雲雨雨,都只能輕輕地飄過,對他絲亮無損。

迎向光明

我信太陽,雖然它光輝盡歛;我信愛情,雖然我孤獨無伴;我信神明,雖然祂靜默無聲。

.將來是充滿光明還是充滿黑暗?沒有人能提出足夠的證據。不過假如人對將來有足夠的信心,而且肯努力去創造將來的話,將來便一定會更為光明。

天地不全

唐僧等取經完畢,在回中土的途上,經過流沙河,因為並無舟楫,便由一隻大水龜背著過河。當到了河中心時,唐僧等因為未曾實踐替這大龜向佛祖詢問年壽的諾言,便被大水龜率在河裡,經本全濕。他們只好游到岸上,並把經本攤放在石上去曬乾。當他們要收拾經卷時,「不期石上把佛本行經沾住了幾卷,遂把經尾沾破了。三藏懊悔道:『是我們怠慢了,不曾看顧得!』行者笑道:『不在此!不在此!蓋天地不全,這經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應不全之奧妙也。豈人力所能與耶!』」(西遊記第九十九回)

.天地不全,人生充滿缺憾2,世上根本就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懶惰的人會幻想有個桃源,期望有個理想社會出現。但一個切切實實地去苦幹,去建設社 會的人,終會發覺,這個社會總不會達到完美的地步。領悟到天地的不全,只求盡心盡性,不計成敗得失皂人,才能真正享受人生,嘗到生命本身的意義和喜樂。

「上主僕人」的遭遇

有誰會相信我們的報導呢?上主旳手臂又向誰顯示了呢?他受盡了侮辱,被人遺棄;他真是個苦人,熟悉病苦;他好像一個人們掩面不顧的人;他受盡了侮辱,因而我們都以他不算什麼。然而他所背負的,是我們的疾苦;擔負的,是我們的疼痛;我們還以為他受了懲罰,為天主所擊傷,和受貶抑的人。可是他被刺透,是因了我們的悖逆;他被打傷,是因了我們的罪惡;因他受了懲罰,我們便了安全;因他受了創傷,我們便了痊癒。我們都像羊一樣迷了路,各走各的路;但上主卻把我們眾人的罪過歸到他身上。上主的旨意是要用苦難折磨他;當他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作了贖過祭時,他要看見他的後輩延年益壽,上主的旨意也藉他的手得以實現。在他受盡了痛苦之後,他要看見光明,並因自己的經歷而滿足;我正義的僕人要使多人成義,因為他承擔了他們的罪過。(依 53:1,3-6,10-11)

.聖經上充滿了義人受苦的敘述。這裡的「上主僕人」是指耶穌,他是為了救贖人類而甘作犧牲的。基督被釘十字架而死,並不是一齣悲劇,而是一齣奧妙的愛情喜劇

.基督徒相信有些苦難是有意義和必需的,它們具有聖化自己和裨益人類的用途。當我們看到父母怎樣為子女犧牲,科學家怎樣為創造人類文明而獻身時,我們很易看出犧牲和痛苦的價值。

.有理想的人不會畏懼痛苦和困難,有信仰的人更會為有意義的事而犧牲。那些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出來,去為老人服務的安老院修女們,就是一個例子。

西諺精選

1. He who fears what he shall suffer, already suffers what he fears. (Montaigne)

焦慮於未來的苦況,經已為心中的焦慮所苦。(蒙廷)

2. If you are distressed by anything external, the pain is not due to the thing itself but to your own estimate of it; and this you have the power to revoke it at any moment. (Marcus Aurelius)

人可為外物所煎迫,但痛苦卻是由心所創造;後者既源於人心,故亦可隨時由人所根絕。(奧利祿)

3.As is our confidence, so is our capacity. (William Hazlitt)

信心即能力。(希斯利)

 

 

 

第十一課:做個勇敢的人

稚子之心,勇在無邪;少女之心,勇在無瑕;
志士之心,勇在無私;壯士之心,勇在無畏。

我們的社會需要勇敢的人

跟風是懦弱的一種表現;但在我社會中,卻時常都有許多跟風的人。

青年人的跟風是崇尚潮流——尤其是外國的!因為許多青年人都沒有創造潮流的智慧或膽量,也沒有抗拒潮流的勇氣。

成年人的跟風是死守傳統——甚至那些過時和有害的傳統!例如人們不是不知道在婚姻大事上,過分顧慮雙方親家的意見是不合理的;也不是不知道過分舖張的大排筵席,會給新人帶來一身的債務。但許多人就是沒有勇氣反對這些陋習。

在我們的工商界人士中,絕對不乏雄才大略的俊彥之士,但走投機路線的人不少,而勇於主動地去創新的人卻不多,所以香港少有新發明,也少有達到跨國公司程度的企業。因為要走一條沒有人思考過、沒有人走過的路,需要有常人沒有的眼光和勇氣。

我們的群眾很易被廣告所左右;很多人一坐在電視機前便站不起來;四個人在一起便會賭到天昏地暗。馬會的龐大投注額也是在說明,許多表面勤奮的香港人,骨子裡還是受著「一朝發達」的夢想所支配。這一切都是懦弱的表現。

有些青年人以為飲酒、吸煙、滿口粗言穢語、三五成群地去撩事鬥非等,便是豪放和「有性格」。其實,這種行為亦不過只是「按本能和衝動去生活」的代名詞。不能抗拒自己的衝動,其實也是一種懦弱。

有人稱香港人做「醜陋的香港人」,有人把香港人的一些浮誇奢侈風氣稱做香港病。要洗脫這些惡名,矢口否認是無濟於事的,只有用行動和事實,才可粉碎這些指控、誣捏或挖苦。

香港人必須勇敢地面對自己的未來;它必須有更多勇敢的巿民,去創造新社會,建設新秩序,並在認識和熱愛自己固有的道德和文化基礎上,使新的道德和新的文化得以孕育出來。

勇敢並非匹夫之勇

提起勇敢,便會想起英雄、烈士或探險家,尤其是那些不怕死的人。雖 然有不少人誤把「不怕死」三字當作是不感到害怕、沒有恐懼,或者是不知道有危險,但勇敢(Courage)和害怕(Fear)其實並不是對立的反義詞。勇敢的人也會感覺害怕,感到害怕的人也可能是勇敢的人。勇敢並非盲目;一個人正是因為看清楚危險,知道自己所要面對的一切困難,仍然勇往直前,才可算得上是勇敢的人。看不到危險,不知道前路困難重重,只顧橫衝直撞的,是糊塗、冒失,而不是勇敢。不知天高地厚、一味蠻幹,不顧後果的,也不過只是匹夫之勇,是孟子所說的「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的勇敢,這種勇敢不足以成大事。傳說有鐵公爵之稱的威靈頓在著名的滑鐵盧戰役前夕,雙足因害怕而顫抖得十分厲害,他便對雙足說:「你顫抖吧!若果你知道明天我要帶你到什麼地方,你也許更要顫抖到癱瘓了!」

勇敢必須在明智的指導下,才能成為美德。林肯說:「你必須首先肯定你是對的,才可勇往直前。」孟子也說:「自反而縮(正直),雖千萬人吾往矣。」(孟子:公孫丑上)

害怕和恐懼是人的天賦本能,它們有兩大積極的作用。第一是使人能在最短時間內凝聚全身的力量,包括那些潛在的力量,去應付面臨的危險。例如一個母親,當她的兒子被重物壓住時,她可能會有比平常大許多的體力去抬起重物。第二是刺激人的思考和理智力,使人能在困難重重中找到出路,找到解決的辦法。難怪有人說,若果人類不是害怕黑暗,就不會發明電燈了。

當然,也有人在害怕和恐懼前低頭的。有些人被困難嚇破了膽,有些人會因恐懼而令到全身癱瘓和呼吸困難。

勇敢,不是感到恐懼與否的問題,而是在感到恐懼時,知道要採取什麼態度去應付的問題。勇敢就是正確地面對恐懼

基於理性的勇敢

真正的勇敢是基於理性的,是理智和意志的力量,是深思熟慮後的一種斷然的行動。

有些人在遇到困難時習慣說:「算了吧!」或「忘記它吧!」也有些人去旅行、去一些熱鬧的場所,希望能解解悶,散散心。更有人借酒消愁,或用毒品去麻醉自己。這些都是不能真正解決困雖的鴕鳥政策,是一種不敢去思考的理智上的懦弱。

勇敢就是在困難前冷靜,實事求是地面對問題,小心地分析和研究整個問題的來龍去脈和癥結所在,然後採取適當的行動去加以解決。在遇到困難時,我們甚至應該立刻於下一切工作,把思想和目光轉向和集中在這個困難上,敏捷地思考、迅速地回應。最使人恐懼和膽怯的,並不是事件的本身,而是對這事件的無知。在戰爭中,不知道有多少敵人,或不知道敵人在什麼地方,最足以使軍心渙散;在內河中航行,不知道有多少淺灘,或淺灘的位置,也是危險不過的事。所以問題的重點不是敵人的多寡或淺灘的有無,而是敵人和淺灘的真實數目和準確位置。研究困難,找出困難的癥結所在,其實已經解決了困難的一半。

勇敢地面對困難也包括了要老實地面對事實,絕不要自己嚇自己,也不要對可能發生的或根本未曾確定的事心懷恐懼。

一個孝順的兒子,對父親是否染上癌症一定會憂心忡忡,這是正常的、正確的問題只是:他應該怎樣做?若果他敢於坦白老實地面對問題,他便會發現他父親的病症不外有下列幾種可能性:

原來不是患了癌症:所以不必害怕

 

確實是患了癌症;這也有三個可能性 害怕也無用
1.痊癒機會很大 最佳辦法是盡力去求醫診治
2.痊癒機會很小
3.已經病入膏肓——唯一的選擇是準備料理後事

勇敢的意義不是對的病情無動於中,而是在看清楚事件的真相後,敢於面對必要來臨的事實,迅速而果敢地採取適當的行動。在這裡,害怕是完全無濟於事的。一廂情願地希望父親不是患上癌症也於事無補,因為這種希望其實只是一種變相的恐懼,甚至只是一種失望的掙扎。

坦白和老實地面對事實是痛苦的,不過卻能使人在面對了劇烈的「陣痛」之後,迅速而堅強地重新振作起來。

勇敢是訓練和學習的成果

寶劍鋒由磨練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人的勇敢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學習和訓練的成果。

有不少人恥於提起自己卑微的過去,孔子卻毫不隱瞞地告訴人:「吾少也賤」。其實,只要應付得法,貧困的童年正是一個磨練人的機會,使人能習慣於從容地、機智地和勇敢地去應付無數大大小小的困難局面。

怯懦,歸根到底就是由於不能應付或不知如何應付所恐懼的事。一個經常遇到困難的人對應付困難自然有一種「駕輕就熟」的感覺,曾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更會把常人所認為的困難看作是「茶杯裡的風波」!

有一些勇敢和機智是由於經常的接觸而獲得的。經常習慣獨處的人不會怕黑暗或妖魔鬼怪;經常習慣獨自處理事務的人也容易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和勇氣。有時行動本身便會驅除恐懼:一個人在未決定是否該肩負某種任務的時候,會倍感害怕;但一旦答應了,便只會想著如何去完成任務,連害怕也顧不得了。故意做一些自己所恐懼的事,也能逐漸驅除對這事的恐懼心。例如:害怕交際的人,最好還是想辦法去適量地參加一些公開的聚會。練習是達致成全最佳途徑。

學校中的體育競技和各項比賽,也是訓練勇敢的好方法。

一切競技和比賽都含有下列多種因素:有困難和艱苦的成分;有被擊敗的危險;要面對強勁的對手;要準確而迅速地分析對手的強弱、優劣和臨場的狀況,以能尋求有效的方法去擊敗對手。在一切競技和比賽上,參加者的起碼條件是目光銳利、思考敏捷、反應迅速、不肯向失敗低頭、失敗後也能再接?勵。成功的參賽者還應具有自信心、榮譽心、無畏的精和堅持到底的耐力。對他來說,具體的行動比任何的志願或渴望更加重要,而行動正是比賽的最大特色。

許多教育家都認為學校中的體育,尤其是競賽,不單可使人獲得強健的體魄,更可陶成人的勇敢性格。當然,要使競賽產生教育的作用,還要經過一番提昇的過程,就是使參賽者能意識到自己在參賽時所發生於自己身上的一切:如自己的心理狀態、自己在參賽時如何去應付與反應的過程等;並應了解,這些都是勇敢性格的特徵,而自己正具有這種性格。參賽者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擁有面對困難和挑戰的能力、勇氣、意願和信心。於是反覆的競賽便成為反覆的鍛鍊,成為一個鑄造勇敢性格的大熔爐。

當然,這勇敢的性格還應進一步在生活上表現出來。因為勇敢所以能對自己或對社會有鉅大貢獻,是在於這勇敢的性格有助於使人去面對生活的困難和接受現實的挑戰,使人勇於面對社會上的一切貪污、暴力、黑暗、腐敗和不合理的群體壓力。否則,由競賽而獲得的勇敢可能只是匹夫之勇;而足球場上所訓練出來的,可能只是一些「波牛」罷了。

生命中有許多未能確定的事,但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就是人遲早一定會遇到困難。於是越早有機會學習面對困難,不單不是不幸,還可算得上是一種祝福。

孺子牛的勇敢

勇敢未必單指衝鋒陷陣、梯山航海、探險獵奇,或視死如歸的英雄式的殉道壯舉。那些獻身為貧窮和弱小者服務的人,那些被世界的不幸和災難所感動而要畢生鞠躬盡瘁,去為改善社會而奮鬥的人,他們的勇敢和大無畏精神,絕不會比那些英雄烈士的勇敢稍為遜色。

十九世紀中葉以濟貧為宗旨的聖雲仙會創辦人奧沙南(Frederick Ozanam)原是巴黎素邦大學(Sorbonne)的高才生,事業與金錢都在不斷向他招手,他卻由於看到當時巴黎貧民區中居民生活的苦況,而毅然說出了這句話:「讓我們走向窮人!」他於是組織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人,經常往窮人家中探訪,給他門帶去食物、衣服和在冬天取暖用的燃料。當時的巴黎上流社會人士,尤其是些知識分子,都鄙視窮人,不願與那些無知無識的人為伍,而奧沙南卻要常雙手捧著一大包舊衣服,經過巴黎的大街小巷,走向貧民區,這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勇敢行為。今日仍然在默默地為窮人服務的聖雲仙會,便是百多年前奧沙南如何勇敢地打破巴黎社會中的階級隔膜,如何重新燃起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懷的美德的證據。

達彌盎神父(Father Damien)是另一位這樣的勇者。他被稱為南太平洋摩洛佳(Molokai)的殉道者。他原籍比利時,於一八六四年在夏威夷晉鐸,然後於一八七三年自動請纓往摩洛佳為痳瘋病人服務,直至他自己也染上痳瘋病而死去為止。摩洛佳不是一個收容痳瘋人,而是一個棄置痳瘋人的小島。達神父在這小島上照顧六百個被棄的痳瘋人,一身兼牧者醫生看護三職。他在毫無醫藥保障的情況下,獨力為病人包紮傷口,洗滌病人污穢的臉;他為病人們建造茅舍、製造棺材;他甚至必須親手去為在苦痛中而死亡的痳瘋人挖掘墳墓。十二年後,他自己也染上了這個在當時仍是不治的絕症,但他毫不氣餒,因為他選擇為痳瘋病人服務時,已預算了有一天自己也會罹致這種絕症。他染上了痳瘋病後,還繼續堅持工作了四年,直至他無法不臥病在床為止。來訪的客人對他的病狀,對他被痳瘋所侵蝕了的面容都覺慘不忍睹,能夠較長久地在他床前陪伴著他的,只有那些他曾畢生服侍過的痳瘋「病友」。

香港、中國和世界各地,都不斷有這樣默默工作、為人犧牲的英雄。他們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就是有一雙能夠聽到人類痛苦哀號的靈敏耳?,和一個敢於慷慨地去回應愛人召喚之心。

勇敢力量的泉源

科學追求真、道德追求善、藝術追求美、國家追求富強、團體追求和諧、個人追求成功、信仰宗教的人追求神的旨意、信仰共產主義的人追求一個沒有階級剝削的社會。真、善、美等,都是追求者的動機,也是他們所看到的理想和遠象,所要達致的境界。這動機和遠象越清楚、越正確,人便越會以大無畏的精神去追求和爭取。沒有清楚的目標、高尚的理想和堅強的動機,人絕不會犧牲一切去為一件事努力和奮鬥。

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幅價值等級圖,用來作選擇時的取捨標準。孟子以為熊掌比魚好,所以會「捨魚而取熊掌」;道義比生命更有價值,所以應該「捨生而取義」。我們或許聽過許多類似下面所說的話:「寧為玉碎,不為瓦存」;「寧可枝頭抱香死,不隨落葉舞西風」;「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這些都顯示出人習慣把所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分為若干類或若干等級:屬於低級的價值要從屬於較高級的價值,在必要的時候,寧可犧牲次一級的價值,也要保存或維護更高一級的價值。

 
最高價值:靈性的成長
     
 
次要價值:理性的需要
   
 
基本的價值:肉身的需要
 

在一個拜金主義的社會中,不少人以金錢的多寡來決定事物的價值。傳統的天主教(或許多其他的宗教)的價值觀,則把價值分為三大類:基本的價值是肉身的需要,如衣、食、住、行等。較高一級的價值是理性的需要,如知識、真理、智慧等。最高級的價值是生命和靈性的成長,如信仰、正義、仁慈、榮譽、愛德、共融等。許多宗教都主張人在解決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之,便應把高級的價值作為首先爭取的目標,讓高級的價值能統馭次級的價值。耶穌有一句名言說:「人不只靠麵包而生活」(路4:4)這也是俗語所說的:「人生活不是為了飲食,而是飲食為了生活。」顏回在赤貧中生活仍自得其樂,因為他的生活內容遠較物質的多寡為豐富;女童院的修女們過著淡泊的生活,卻畢生為了問題少女們的溫飽和靈性需要而奔波,因為她們把愛與服務當作她們生活中的最高價值

純正的宗教信仰所給予人的勇氣和力量也是極大的。達彌盎神父為痳瘋病人獻身,因為他相信,這些被遺棄的人都是天主的子女,都有人性的尊嚴,都值得人的關懷與照顧;為他們服務,也就是為基督服務。人在感到自己能順應天心的時候,便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也會奮鬥到底。聖經也用「移山的信德」這一比喻,去說出信心給人的偉大力量。當我們看到教會中無數聖人們的嘉言懿行之後,我們無法不驚訝,信仰竟能這樣地改變人的生命,使他們一個一個都勇敢地攀上了生命的巔峰。

平凡人的勇敢

人害怕很多東西:怕生命也怕死亡;怕今天也怕明天;怕生者也怕死者;怕人物也怕鬼神。人幾乎是無所不怕,而且有時連沒有的、未必存在的都害怕起來。正因為人害怕很多東西,所以不單戰士、革命者、探險家、聖人需要勇敢,普通的人,如果要活得積極,也需要勇敢。而且更因為在平凡的生活中沒有人喝采,沒有轟轟烈烈的傳聞,所以要在平凡中以不平凡的態度去生活,便更顯得難能可貴。

恐懼和焦慮的根源是自我,是因為人過於以自我為中心。當我們只為自己著想,凡事都想佔便宜的時候,我們便會害怕。我們怕失敗、怕失落、怕受害、怕吃苦、怕報復、怕所得到的東西又會失掉。要治療這恐懼和焦慮的根源,我們要學習關心別人,要跳出我們這自我的小圈子,接觸這個需要我們,我們也需要它的世界。我們要學習擁有理想,要嘗試為一些有意義的目標而奮鬥。好的足球員在運動場上是不會注意到自己有一些皮外傷的;母雞在保護小雞的時候,也不會理會老鷹究竟是多麼兇猛和可怕。當我們擺脫了自憐自憫的心態後,我們亦會忘掉憂慮、不怕困難,勇敢地向更高的價值理想邁進。

做一個勇敢的平凡人,也要求我們在政治和社會生活上克盡公民的責任。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中,正是平凡的人去監管政府,使政府能領導廣大巿民,去共建一個康樂的社會。所以每一個公民都應盡選舉的責任,選出有才能的人去任公職;也要設法勇敢地去使無德無才的人不會留在高位上白吃閒飯、尸位素餐。

很多人都知道社會存在著什麼弊端,但人人都自以為人微言輕,自己一個人絕對無能為力,所以到頭來,便好像是全體的巿民都在容忍著社會上的不良現象。當人人都堅決要求有一個合理社會的時候,合理的社會便一定會出現,問題只是:社會上勇敢的平凡人太少了!

參考資料

怎樣做個勇敢的人

1.度正直的生活: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也不驚;一個人如果理直,就會氣壯。

2.盡人力而聽天命:人只要盡力而為,無愧於心,便沒有什麼值得害怕的。

3.不為過去而追悔:覆水難收,任何追悔也無法使時光倒流。

4.不為未來而憂慮:有些可能發生的事從來都不會發生;為未必存在的東西而預先付出代價,是很不值的!

5.閱讀名人傳記:多讀革命家、探險家或其他英雄烈士的事蹟,都可以使人得到很多的啟發和鼓舞。

6.參加比賽:懷著正確的態度去參加體育上的競技,是鍛鍊勇氣的好方法。

7.承擔責任:要爭取承擔責任和多做有意義的事的機會,勇敢自會隨著不斷的訓練而增長。

8.關懷社會,放眼世界:人將無法抑制住自己那善良的悲天憫人之心,而毅然去為改善周圍的環境而奮鬥。

9.善度宗教生活:培養純潔的宗教信仰和情操,會使人感到神的召喚和信仰的力量。

10.孕育理想:人必須有一些較遠大的理想,不管它們是來自宗教或主義;沒有理想,人根本不知道要走向何方,更談不上要勇敢地走。

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

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

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

我歌唱那屬於未來的事物,

我歌唱正在生長的力量。

我的歌啊,你飛吧!

飛到年輕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樣顫抖過的

快樂或者好的思想,

都變成聲音飛到四方八面去吧,

不管它像一陣微風或者一片陽光。

輕輕地從我琴弦上

失掉了成年的憂傷,

我重新變得年輕了,

我的血流得很快,

對於生活我又充滿了夢想,充滿了希望。(何其芳)

.勇敢的人也是快樂的人,青年人那充滿快樂和充滿希望的心境,正是培養勇敢力量的好地方。

負荊請罪

廉頗是戰國時趙國的名將,藺相如則是趙國的名相。廉頗「伐齊,大破之……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藺相如最出名的故事是「完璧歸趙」,既保存了這塊趙國的國寶「和氏璧」,又使秦不敢伐趙。後來廉頗與藺相如有了心病,時常都想公開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只好?避他。當時許多人都以為藺相如懦弱,也有替他抱不平的。相如卻說:「……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觀,為刎頸之交。(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廉頗勇在能征慣戰,是捍?國家的良才;藺相如則勇在有氣量,能顧全國家的大局與安危,而不斤斤計較於個人的榮辱與得失。廉頗之勇只能使趙國擁有「一名」人才(或廉頗、或藺相如),藺相如之勇則能使趙國名相與名將兼得。在這角度下,藺相如之勇似乎是比廉頗之勇更勝一籌了。

東亞病夫

申子平聽了,方才放下心來說:「我這兩隻腳還是稀軟稀軟,立不起來,怎樣是好?」眾人道:「你老不是立在這裡嗎?」子平低頭一看,才知道自己並不是坐?,也笑了,說道:「我這身子真不聽我調度了。」(劉鶚:老殘遊記「桃花山月下遇虎」)

.中國人從前被稱為東亞病夫。女人固多弱不禁風的病態美,男的讀書人也以文質彬彬為尚,結果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手無縛雞之力。申子平這個「讀書人」正是這樣,他和其他同行的人都怕老虎,但唯有他嚇到神不守舍,連自己是站著或坐著都不知道。

勇者的本色

1.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中庸)

能與人和氣相處,卻不與人苟同,這是強中的真強!能不倚靠別人而立於中道,這是強中的真強!國家有道,能不改變未達時的本色,這是強中的真強!國家無道,臨死仍不改變平生的氣節,這是強中的真強!

2.陸行不避猛虎者,獵夫之勇也;白刃交於前,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聖人之勇也。(莊子:秋水)

陸行不怕猛虎的,是獵人的勇敢;在利刃前,置生死於度外的,是烈士的勇敢;知道不得志是命運,顯達是時機,又在大難臨頭時仍無恐無懼的,是聖人的勇敢。

3.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蘇軾:留侯論)

普通人受了恥辱,會拔劍出來和人爭鬥,這並不算勇敢。天下有大勇的人,驟然過患臨頭卻一點一驚恐,無緣無故去侵犯他,卻一點不動怒;這是因為他的抱負很大,志向很遠。

4.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孟子:公孫丑上)

實際用暴力,卻假託仁義的,叫做霸……用道德施行仁政的,叫做王……用暴力去服人的,人不會心服,只是力量不夠罷了;用道德去服人的,人才會心悅誠服。

5.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代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孫子兵法)

百戰百勝,還算不上是高明中的高明;不通過戰鬥而使敵人屈服,才算得是高明中的高明。所以在戰爭中,上策是用計謀勝敵,其次是在外交上勝敵,再其次是進攻敵軍,最下策是進攻敵人的城池。

6.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論語:述而)

孔子說:「光憑勇氣去徒手打虎,遇河就游泳過去,至死也不知悔悟的人,我不願和他一樣。必須遇大事而有戒懼之心,然後用機智去完成這事才行。」

勇敢與仁義道德

1.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

孔子說:「仁德的人一定是勇敢的,勇敢的人卻未必有仁德。」

2.子曰:「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論語:陽貨)

孔子說:「君子假使有勇無義,便會叛亂;平民假使有勇無義,便會淪為強盜。」

3.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孔子說:「努力學習,便會近於智德;努力行善,便會近於仁德;知道羞恥而發奮,便會近於勇德。」

4.子曰:「棖也慾,焉得剛?」(論語:公冶長)

孔子說:「申棖這個人有太多慾望,怎會是剛強的呢?」

5.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荀子:勸學)

(到了這境界),任何威迫利誘都推不倒他,眾人的壓力也改變不了他,整個天下都動搖不了他。他為此而生,也為此而死,這便是德操。

勇者的抉擇

1.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論語:?靈公)

孔子說:「君子看重道德而不過分為飲食操心;只愁道不能行,不為生活清貧而苦惱。」

2.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孔子說:「在嚴寒的時候,我們才知道松柏耐寒堅貞的特性。」

3.屈原曰:「吾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將從俗富貴以偷生乎?……寧與騏驥亢軛乎?將隨駑馬之?乎?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屈原:卜居)

屈原說:「我應該直諫君王,不怕危害生命,還是該曲從權貴,去苟且偷生呢?應該和千里馬一樣駕車,還是該跟隨劣馬的足跡呢?應該和黃鵠一起飛翔,還是該和雞鴨一起爭食呢?」

4.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屈原:漁父)

屈原說:「我曾聽過,剛洗頭的人,必定彈乾淨帽子;剛洗澡的人,必定抖乾淨衣服。我怎麼能讓乾乾淨淨的身體,去沾染外物的污濁呢?就是要跳入湘水之中,葬身魚腹之內也好,怎能讓潔白之軀,蒙上世俗的塵埃呢?」

5.孟子曰:「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孟子:離婁下)

孟子說:「一個人如果(因著自己的操守而)有不肯做的事,然後才可以成就大事。」

生命的矛盾——置於死地而後生

1.耶穌又對眾人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天天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因為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的緣故喪失自己的性命,這人必能救得性命。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卻喪失了自己,或賠上自己,為他有什麼益處呢?」(路9:23-25)

2.耶穌叫門徒過來,對他們說:「你們知道:在外邦人中,有尊為首領的主宰他們,有大臣管轄他們;但你們中間,卻不可這樣: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就當作你們的僕役;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為首,就當作眾人的奴僕,因為人子,不是來受服事,而是來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作贖價。」(10:42-45)

.生命充滿了似非而是的矛盾:要拚命保存生命的,反會失去生命;肯為正義而自我犧牲的,反而會獲得更豐富、更充實、更有意義的生命。依照俗世的標準,做首領就是高高在上去駕馭別人;依照基督的標準,做首領就是做眾人的傔役;這就是基督所說的「非以役人,乃役於人。」

.按照基督的價值觀,人比全世界更貴重。一個能賺得全世界,卻喪失了自己的人,為他有什麼用處?世界、物質、榮華、富貴等等,無論是多麼吸引,總是可朽壞的、會隨著時間而消逝的東西;只有「人」才是永恒和不朽的。

.今日人不斷想到的是如何去擁有,無限量地擁有。但追求擁有的必然結果是失落:一方面是因為不斷有失落的危險;另一方面是因為人總有一天會完全失去所擁有的東西。這些人不但會因害怕失落而不斷提心吊膽,而且也將在生命的終結時——本來應該是生命的高峰和圓滿的時刻——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的空虛和徹底的失敗:因為他這時所經驗到的,必然是一個絕對的失落

.一個愛護家庭、關心社會、肯為別人謀幸福、敢於為理想而獻身的人,他不會汲汲於為自己打算,也不會害怕喪失什麼。他所擁有的似乎很少,但由於他關心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由於他愛人,他和眾人便都成了一體。即使沒有永恒,他現在的生命還是豐盈、多姿多采和滿有意義的;何況他會接受上主所許下的,即愛人者所將領受的永生的冠冕!

西諺精選

1. Tact in audacity is knowing how far you can go without going too far. (Jean Cocteau)

智勇雙全者貴能懂得進退之度。(郭克圖)

2. A smooth sea never makes a skilful mariner. (English proverb)

殷憂啟智,多難興邦;海靜無波,航技平凡。(英國成語)

3. Self-restraint may be alien to the human temperament but humanity without restraint will dig its own grave. (Marya Mannes)

自制或許與人情相違,但人如缺乏自制,則無異自掘墳墓。(曼尼施)

 

 

 

第十二課:偉大的革命者孫中山先生

中國是世界上少數文明古國之一,有完整優雅的語言和文字,有獨特的道德觀念和文化體系。它除了能長期以文治武功去威懾四夷,使他們心悅誠服地歸順外,還吸引了無數遠在西域、中亞、南洋、歐洲和非洲的人來通商和學習,不少人甚至遠涉重洋來到中土,只是為了能一瞻這個「上國」的丰采;馬可孛羅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可惜好景不常,這個大國的「大」竟成了它舉步維艱的負累,而源遠流長的文化和傳統,也成了它的進步和自我革新的嚴重束縛。正當歐洲的啟蒙運動、政治改革和工業革命風起雲湧的時候,中國還在做著唯我獨尊的美夢,故步自封、不求變革。直至列強急扣中國大門,中國朝廷才如夢方醒,驚覺到世界之大,和「逆夷」所恃的船堅砲利的可怕。自從這時代起,中國便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屈辱時代,幾乎淪於亡國。拯救中國免於淪亡的偉人之一,就是我們的國父——孫中山先生。

亂世之秋,偉人誕生

孫中山於一八六六年出生,在他誕生前的短短二十六年內,正是中國對 外慘敗於鴉片戰爭之後,列強開始染指中國的多事之秋。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天津條約等喪權辱國條約,都是在這時期內簽訂的。這時外國軍隊開始在中國耀武揚威,小部分外國人也開始在中國橫行無忌。英法聯軍攻陷了廣州城,又把經營了一百五十年、周圍三十餘里的中國文化藝術寶庫圓明園,在大肆搶掠之後付之一炬,連京師重地也曾陷落在英法聯軍的手中。中國已經到了一個必須徹底革新、改變和重生關頭。

孫中山名文,字逸仙,一八六六年十一月十二日,誕生於廣東省香山縣(即今日的中山縣)翠亨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裡。他在日本進行革命活動時,曾經化名中山樵,以後便以孫中山這名字見稱於世。

孫中山從六歲起,就要做勞力的工作,如砍柴、下田除草、排水及放牛等,有時還要出海取蠔。他和孔子「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的童年境遇,頗有相似之處。由於生為窮家子,所以對貧苦大眾有較深刻的瞭解和同情。

他七歲時進村塾唸書,是名副其實的把書本拿來死「唸」。他對這種機械式的背誦方法很覺不滿,曾大膽地向老師質問,要求老師講解課文的意義。

他自幼便具有鋤強扶弱性格,時常為了保護弱小而和人打架。他也常常看到官差們來到翠亨村,不是逼稅,就是抓人,甚至利用辦案的機會,誣陷善良,洗劫平民的財物。翠亨村有三位勤勞致富的兄弟,就曾經這樣糊裡糊塗地被衙役抓了去,人坐了牢,財產也被充了公。他對自己姐姐的纏足,對村內富人們虐待奴婢的現象,非常反感,對舊社會的傳統陋習,開始產生了懷疑和不滿。

有一位太平天國的老兵,常常向村中孩子們講述太平天國,和震撼清朝的洪秀全、楊秀清等革命故事,這是孫中山瞭解中國各地情況的開始,革命的種子也在他的幼小心靈中無形地撒下了。

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他十二歲時隨母親楊氏到檀香山,探望他的哥哥德彰。當他由澳門乘船出海時,他自己回憶說:「始見輪舟之奇,滄海之闊,自是有慕西學之心,窮天地之想。」他到了檀香山,看見街整齊清潔,又沒有土匪,比中國不知好多少倍。他於一八七九年十四歲時入了檀香山的意奧蘭尼書院讀書,成績很好。他課餘時除努力自修中文外,還很喜歡閱讀華盛頓、林肯等革家的傳記。他在意奧蘭尼書院畢業後,便進了阿湖書(高級中學)。他在校中對基督信仰發生了濃厚的興趣,熱心於聖經學習和宗教活動,對基督的博愛思想尤其推崇。他的哥哥怕他信了「洋教」,便迫他於一八八三年回國。他在歸途的船上,在進入中國的水域時,受到清朝官吏四次無理的勒索,名目分別是征關稅、收厘捐、緝鴉片和查火油等,船上搭客都不堪其擾。清朝官吏的腐敗作風,便更深刻地印在孫中山的腦海裡。

孫中山十八歲時,在知識和驗方面都不夠,雖然對愛國愛同胞懷有很大的熱情,卻沒有什具體的計劃。不過有一點他是可以肯定的,就是確認村民對鬼神的迷信是阻礙中國進步的原因之一。他有一次為了證明泥塑木雕神像的無能,便在村中的北帝廟把「北極帝君」的手指切下,把「金花夫人」塑像的臉皮刮破。這件事使他受到本村一些人的反對,這也是他決定到香港去唸書的一個重要原因。

孫中山在香港時曾就讀於拔萃書院和皇仁書院,並於一八八三年底和陸皓東等一起受了洗加入基督教。一八八五年中法戰爭爆發,腐敗的清政府向法國求和,簽了投降賣國的「中法新約」,把安南拱手讓給法國。那時剛巧有一艘法國軍艦駛到香港修理,船塢中的中國工人聽說那是與中國交戰的軍艦,就一致拒絕工作。接著更爆發了一連串的抗議法國侵略的罷工和罷巿的運動。清朝的昏庸固然使孫中山的革命決心又進了一步,工人們的團結和愛國行動更大大地提高了他對未來革命事業的信心。

他於一八八七年進了香港西醫書院(港大醫學院的前身),一八九二年畢業,成績優異,為全校之冠。他在學醫期間,十分關心政治問題,希望「以學堂為鼓吹之地」對人抒發愛國情懷,闡述革新政治的抱負。他在香港對「外人(英國人)能在數十年間在荒島成此偉績;中國以四千年之文明,乃無地如香港」這一現象,感慨良多,並認定這是中國「不良政治」的結果,於是「革命思潮,遂時時勇現於心中」。他和很多有救國願望的人做了朋友,共同尋找救國的方法,探索中國的出路。在這些人中,有三位名叫陳少白、尢列和楊鶴齡的,和孫中山被時人稱為「四大寇」,認為他們的革命言論是大逆不道。

革命征途,荊榛滿目

孫中山在香港醫科畢業後,即在澳門行醫,他的高明醫術和對貧窮者的贈醫施藥,使他在三個月內便已成為一位知名的良醫。他後來因為不見容於澳門的葡籍醫師,只好搬家到廣州,繼續他的行醫生涯。他的行醫,照他自己在「建國方略」中所說的,是「借醫術為入世之媒」,希望能籠絡到更多的有志之士,去做一番振興中華的工作。

他對清廷還未絕望,希望還可藉改良的方法去使中國重新踏上富強之路。所以便於一八九四年,寫了長達八千多字的「上李鴻章書」,提出救國之道在「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可惜李鴻章當時因為忙於在「甲午戰爭」中和日本打交道,沒有理睬他的意見。孫中山於是下了最後的決心,實行革命,於一八九四年十一月,在檀香山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革命小團體——興中會。他當時所看到中國的險惡局勢是:「方今強鄰環列,虎視鷹瞵,久垂涎於中華五金之富,物產之饒,蠶食鯨吞,已效尤於接踵;瓜分豆剖,實堪慮於目前」。所以他在吸收興中會會員的誓詞中,便明確地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革命主張。

一八九五年孫中山回到香港,籌劃襲取廣州。當時中國剛與日本簽了「馬關條約」,割了台灣和澎湖列島給日本,還賠了二億多兩白銀,全國人民無不痛心疾首。為發動廣州起義,孫中山和陸皓東等,在廣州設立農學會,作為掩護起義的機關,陸皓東更繪製了青天白日旗做軍旗。但由於謀事不密,這次起義在未曾正式發動前便被鎮壓了,陸皓東也在這次起義中殉難,死前並說了「我可殺而繼我而起者不可盡殺」的豪語。孫中山很傷心地離開了香港,先後去了日本的橫濱和檀香山。他的辮子,也是在這時剪掉的,顯示了他和舊政府、舊制度的徹底決裂。

從這時候起,孫中山成了清廷的通緝犯。他由於不能立足國內,只好周遊於東西各國之間,鼓吹革命,廣結義士和籌集資金。當時華僑對革命事業貢獻極大,所以有人稱華僑為革命之母。

一八九六年,孫中山在倫敦被清朝駐英使館官員綁架,囚禁了十二天,幸獲他以前的老師康德黎(J. Cantlie)營救,方得脫險。孫中山因禍得福,從此「中國革命偉人孫逸仙醫生」(Dr. Sun Yat-Sen)的名字,便傳遍了世界。他脫險後,在倫敦續居了一年,時常到大英博物館的閱覽室讀書,研究歐美的民主制度及社會主義,他的民生主義觀念就是在那裡初步形成的。他曾說過:「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讀書。」(黃昌谷:孫中山先生之生活)

孫中山由於曾涉獵過各種社會學說和政治理論,使他對時局有準確而獨到的洞察力。他曾經和當時的梁啟超等立憲派改良派開展了一場持續好幾年的大論戰,中心點是革命、排滿、民權和土地國有四大問題。他透過這場大論戰成功地使革命思想得以廣泛地流傳,有力地推動了革命高潮的來臨。

他有清晰鮮明的革命思想,有堅定不移的革命決心。他早認定清朝已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中國已成了全世界最弱、最窮、最腐敗、最落後的國家,什麼樣的改良主義,都徒勞無功。一八九八年由康有為領導的百日維新(戊戌變法)的失敗更使孫中山相信,不革命無以救國。

這時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百日維新」後不久的義和團事件(一八九九——一九00),和其後的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及北京的另一次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一九0一)。孫中山在這段時期和黃興一同創立了中國同盟會(一九0五年),使當時的各種小型革命團體,包括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反清團體,得到了聯合和統一,並以孫中山所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十六字,作為共同的綱領和奮鬥的 目標。同盟會的機關刊物「民報」也於同年創刊。孫中山在發刊詞中,首次公開提出了他的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成為他以後政治思想的基本內容。他曾說:「因不願少數滿洲人專制,故要民族革命;不願君主一人專制,故要政治革命;不願少數富人專制,故要社會革命。」(民報,第十號)他又意識到歐美資本主義的流弊,認為應趁中國資本主義還沒有發達以前,便應以「平均地權」和「土地國有」政策,來防止發生貧富過分懸殊的現象。

烈士血流,革命花開

新中國是在血的洗禮中誕生的。革命軍第一次正式起義要算是一九零零年的惠州三洲田起義,是孫中山命鄭士良策動的,後因彈盡援絕而失敗。以後革命浪潮便風起雲湧,由一九零六年至一九一一年間,革命黨在孫中山的領導下,共舉兵十一次;起於長江流域的三次,其餘六次起於廣東,一次起於廣西邊境,一次起於雲南邊境。在這些起義中,孫中山歷盡了被破壞、被嘲笑、被咒罵的痛苦,更令他難過的,是喪失了一批批的大好中華兒女。

不過,孫中山的各次起義,並不是一些孤立的事件,而是全國群眾武裝起義浪潮的一部分。先是有一九零四年由於反對美國迫害華工而發起的,要求廢止「中美華工條約」與抵制美國貨的運動;接著便是蔓延全國各地的抗捐運動和抗稅運動,充分反映了當時官迫民反紳迫民變的可悲現象。當時革命派認定清朝為了換取外國支持,懷有「寧贈友邦,勿與家奴」的心理,而且準備大量向列強出賣礦山和鐵路的主權,更激起了全國的保礦山保鐵路風潮。難怪孫中山在這時期說:「中國現今正處在一次偉大的民族運動的前夕。」這時,全國已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革命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

在歷次的革命中,尤以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三月廿九日)的黃花崗之役最為慘烈,所犧牲的七十二烈士之中,大部分都是革命黨中最優秀的人才。林時爽、林覺民、方聲洞等都在這次起義中殉難。孫中山後來曾評論這次起義說:「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全國久蜇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並壽。」(黃花崗烈士事略)。黃興是這次起義的總指揮,他後來也為這七十二烈士寫了一副輓聯:

七十二健兒,酣戰春雲湛碧血

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


一九一一年(辛亥年)十月十日,武昌起義爆發。先是由早有革命思想的清朝新軍,發動攻打湖廣總督府,次日並佔領了武昌全城,不到兩個月,全國二十四個省中已有十四個省宣佈獨立。可惜很多獨立省的大權都先後落在投機革命的立憲派和舊勢力的手中。

武昌起義時,孫中山正在美國,向華僑募捐贊助革命。他得知革命爆發後,本想立刻回國親自指揮作戰,但他隨即想到,當前更大的任務,不在「疆場之上」,而在「樽俎之間」,應該和列強周施,以斷絕清朝的外援。他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在美、英、法各國中穿梭往來,直到十二月廿五日才在萬眾歡迎中回國。十二月廿九日,獨立了的十七省代表會議在南京召開,以大多數的票數,選舉了孫中山為時大總統,並於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在南京就職,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二月十二日清宣統(溥儀)皇帝宣佈退位,結束了統治中國達二百六十三年的滿清王朝,中國五千年的專制政體也從此成為歷史上的陳跡。

南京臨時府的壽命雖僅有三個月,卻已頒佈了三十多項有利於國計民生的法令和措施。這些法令的重點是提倡平等觀念,維護人權,保障言論和出版自由,及提倡女權等,並確定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立,和實行責任內閣制,這些都是中國史上的創舉,極有利於後來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

前仆後繼,志踰金石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華民國,但辛亥革命卻沒有使中國從此成為真正的民主國家。中華民國原本便是在妥協中誕生的,既要對外向列強保障他們在華的權益,又要對內拉攏掌握清朝兵權,野心勃勃的袁世凱,孫中山甚至要許諾最把總統的職位讓給他。

袁世凱迫清帝退位後,孫中山便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舉袁自代。袁世凱以後四年的政績,充分顯示出辛亥革命是失敗了,革命只把一個皇帝趕跑,整個中國仍是處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

據孫中山自己的說法,辭職並非不理事,而是要致力於比政治更重要的民生主義事業,從事社會實業活動如修築鐵路等。他這段時期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到過很多城巿和農村,進行調查訪問,演講民生主義,闡述平均地權和興辦實業等問題,希望全國人民能精誠合作,建設新中國。

當時的同盟會已於一九一二年改組為國民黨,成為袁世凱的勁敵,袁於是派人刺殺了國民黨的代理事長宋教仁,並準備對國民黨用兵。孫中山聞訊十分憤怒,主張及早武力討袁,於是在一九一三年發動了二次革命;可惜,由於國民黨內部缺乏團結,袁世凱又有德國及其他外國勢力作後援,二次革命不到兩個月便失敗了。孫中山又逃到日本。

一九一四年孫中山為了集結革命力量,便在日本另組中華革命黨,準備三次革命。他便是在這段時期和宋慶齡在日本結婚的。

袁世凱根本不想要憲法,也不喜歡民主政治,而且把國會當作是約束自己權力的大障礙,於是索性把國會解散了。他當了總統後,又進一步把自己變成終身大總統。為了取得日本的支持,於一九一五年五月,公然接受了日本欲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接著更偽造了民意,宣佈稱帝,改元「洪憲」。不過,他的皇帝當得並不痛快,不久便爆發了反袁運動。孫中山首先發表了討袁宣言,蔡鍔等更在雲南獨立,組織了討袁的「護國軍」,隨後國內外更形成了一股聲勢浩大的討袁力量。袁在當了八十三天皇帝後,只好宣佈退位。並於兩個多月後,憂憤成疾而死。

袁世凱去世後,列強失掉了一個共同扶植的人,只好各自扶植一個軍閥,中國政治從此進入了一個極端混亂的軍閥割據時代。

黎元洪做了總統後,大權落在國務總理段祺瑞這個大軍閥手上。段為了希望從日本處得到援助,主張在一次世界大戰中對德宣戰。張勳復辟事件便是在這時期上演的,使宣統無端端又做了十二天的第二次皇帝。段祺瑞打跑了張勳後舉馮國璋代理總統,並撕 毀了「臨時約法」,拒絕召開國會,於是孫中山於一九一七年,前往廣州,倡導護法,同成立了軍政府,就任為海陸軍大元帥,與北洋軍閥政府對抗。

孫中山原擬借助西南軍閥陸榮廷和唐繼堯等人的武力來進行革命鬥爭,可惜這些軍閥從來不尊重民意,不遵守法律,心目中並無「約法」和「國會」,他們甚至在美、英的操縱下,和北方軍閥妥協,企圖進一步削弱孫中山的勢力。孫中山侷促在廣州大元帥府內,「權日蹙,命令不能出府門」,終於被迫在一九一八年辭去大元帥職,離開廣州到上海。護法運動,勉強支撐了一年便這樣告終了。孫中山這時感到非常痛苦,看到中國「去一滿洲之專制,轉生出無數強盜之專制,其為毒之烈,較前尤甚,於是而民愈不聊生矣。」(建國方略)他對軍閥的觀察也是十分正確的:「吾國之大患,莫大於武人之爭雄。南與北如一丘之貉。」(辭大元帥職通電)

在這時期,段祺瑞的政策是「對外宣而不戰,對內戰而不宣」。於是南北軍閥動員了幾十萬兵,足足打了一年多,使戰區內,「百里無人?」人民生活痛苦到了極點。

孫中山於一九一八年到了上海,看到黃浦江上橫行無盡是外國的軍艦和輪船,馬路上耀武揚威的盡是列強的軍隊和警察,外灘公園門口映入眼簾的是「華人與狗不准入內」的告示。這使他更確實地了解到「革命目的未達,僅有民國之名,而無民國之實。」(孫中山先生十講)於是在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一九年間,發憤著書,希望能啟發國民,喚醒社會。他先後完成了知難行易學說(即「心理建設又名「孫文學說」」和實業計劃(「物質建設」),這兩本書和他一九一七年完成的民權初步(即「社會建設」)合起來,便是孫中山的名著建國方略

一九一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列強舉行巴黎和會,英、美、法等毫不理會中國是戰勝國的一員,雖在中國力爭下,仍對日本讓步,答應了在對德和約內,訂明德國前在山東租借地、鐵路、礦產等,全都讓與日本。於是在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便爆發了由北京大學學生發起的五四運動。他們提出了「保我主權」、「還我青島」、「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巴黎和約簽字」等口號,以後三十餘日,風潮擴大,罷課、罷工、罷巿等運動,瀰漫全國。中國最後拒絕了在巴黎和約中簽字,總算是步向了自主外交,不甘任由列強擺佈。孫中山曾承認受到五四運動的鼓舞很大,並說:「試觀今日學生運動……於此甚短之期間,收絕倫之效果,可知結合者即強也。」(救國之急務)

他於一九一九年雙十節,宣佈改組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加上「中國」二字是表示有別於一九一二年的「國民黨」),認定以後應再有一番大革命,才能夠創造出一個真正的中華民國。一九二一年廣州非常國會通過成立中華民國正式政府,孫中山被選為非常大總統,隨後即討伐和平定了廣西軍閥陸榮廷,再準備作(第一次)的北伐,陳烔明則留守在廣州。同年七月一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宣告成立。

孫中山的第一次北伐,因一九二二年的陳烔明叛變而失敗。孫中山在陳?明的圍攻下,登上「永豐艦」逃難,一共鬧了五十三天,方才脫險,逃到香港。當時和孫中山在一起的還有蔣介石和戴恩賽等人。陳?明的叛變,是孫中山生平最慘痛的失敗之一,他完全想不到「禍患生於肘腋,干戈起於肺腑」,相從十多年的老戰友,竟要置他於死地。他在「告國民黨同志書」中說:「(孫文)率同志為民國而奮鬥,垂三十年,中間出死入生,失敗之數,不可僂指。顧失敗之慘酷,未有甚於此役者!

改革幹部,走向群眾

一九一六至一九二四年間的軍閥割據時代,是中國史上罕有的黑暗時代,黨爭、兵變、內亂、匪禍成了這時期的最大特色。按錢穆的國史大綱所說,這時的中國政局,是「全國無所謂中央、政治無所謂軌道、用人無所謂標準、財務無所謂公私。」當兵為匪,成了人民的兩大出路。軍閥既可收匪成軍,軍隊因不得溫飽亦可譁變而為匪。至於內戰無論誰勝誰敗,搶掠均成了例行公事,真正吃盡苦頭的,卻是那些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洋人在中國亦不堪其擾,於是有提議中國鐵路警察由洋員統轄的,有提議駐兵條約口岸,佔領京津鐵路的,國際間更彌漫著共管中國的氣氛。

孫中山在找尋徹底革命的方法時,頗受到俄國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和中國五四運動的啟發,了解到思想革新、面向群眾和培養良好的幹部三者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當時的共產國際代表馬林(Maring)曾向孫中山提議:要進行革命,第一要有好的政黨,這個政黨要聯合各界人民,特別是工農大眾;第二要有革命的武裝核心,要辦軍官學校。孫中山於是重新調整了自己的革命路向,進行了改組國民黨,黃埔建軍兩大任務,同時加強了思想革命的工作。

1.政黨改組

國民黨改組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大事。孫中山於一九二三年十一月,發表了「中國國民黨改組宣言」,認為欲救中國,「必賴乎有主義、有組織、有訓練之政治團體,本其歷史的使命,依民眾之熱望,為之指導奮鬥,而達致其所抱政治上之目的。」基於這一理由,他便於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日至三十日,在廣州召開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希望能徹底改組國民黨。他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而以反抗帝國主義為中心,同時並允許共產黨員以個人資格加入國民黨,以增強國民黨的實力。中共亦發表宣言,號召人民集結於國民革命旗幟之下。

孫中山在一月廿三日大會通過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曾清楚地闡釋了三民主義的精義。他指出「民族主義」不單要求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國外,中華民族更要尋求自身的解放,反對帝國主義的壓迫。在民權主義中,他強調普遍平等的民權,而非被少數人所獨佔的假民權。他後來演講三民主義時,更提出了直接民權的主張,就是要實踐全民政治(即人民對政府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權;並且要實地方自治)和五權憲法(即政府有行政、立法、司法、考試和監察權;並且是五權分立)。在民生主義中,他確定以平均地權和節制資本為最重要原則,使耕者有其田。所以他的三民主義是:民族獨立、民權自由、民生幸福。孫中山系統地演講三民主義的時期是由一九二四年一月至同年八月。

2.黃埔建軍

孫中山曾於一九二三年八月,派蔣介石率領代表團訪問蘇俄(因為當時的蘇俄,總算比其他國家,較為同情中國的革命),考察黨務、軍事、政治、工廠和農村,對於紅軍的組織和訓練,更為留意。但由於共產國際曾詆毀國民黨,導致了蔣介石對蘇俄的不信任,對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政策亦少信心。軍校可說是國共合作的產物,由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為黨代表,中共黨員周恩來、陳毅等都曾在軍校中任政治教官。國民黨後來能有一番大作為,黃埔軍校居功至偉。一九二四年,英國所支持的廣州商團,曾企圖從內部顛覆孫中山在廣東的革命政府,蔣介石於是率領黃埔軍校學生平亂,這是軍校學生第一次在作戰中所建的功勳,他們也成了兩年後由蔣介石所領導的北伐軍的骨幹。

3.思想革命

五四運動本身亦是一個新文化運動,和思想解放運動。那時候,許多人都深信政治革命不能沒有思想革命做基礎;新思想、新學術、新國民三者同是建造新中國的基本要素。當時的所謂新思想,除「賽先生」(Science)外,便是「德先生」(Democracy),即是指平等、人權和民主的新觀念,但這些新觀念,必須利用新文學──即國民的、寫實的和社會的文學--才能廣泛地散播在民眾中。社會主義在當時是最新鮮、最時髦的學說,連國民黨報刊也曾系統地加以介紹;孫中山的民生主義其實也是社會主義的一種。很少人說孫中山是五四文壇上的健將,雖然他的文章、演詞等,單是收錄在孫中山選集中的,便有六十多萬字,佔了九百多頁的篇幅。他在從事革命的時候,完全沒有忽略過革命思想的傳播,他在一九二三年甚至曾以「革命成功全賴宣傳主義」為題,向國民黨黨員演說。他在宣傳新思想和革命主義的時候,常借用或發明一些能夠深入聽眾腦海中的譬喻,例如他稱不平等約是「我們大家的賣身契」,稱中國人是一盤散沙,稱中國的現況是比殖民地還差的次殖民地等等,就是好例子。孫中山不單是一位行動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有獨到見解,能用言語去打動人心的思想家和演說家。

革命未成,仍須努力

孫中山在改組國民黨後,中國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對群眾的自發性革命運動,尤其是特別用來對抗列強濟侵略的「罷工」行動,更予以大力支持。這時的北方軍閥,仍在混戰不休,直系軍吳佩孚和曹錕等在英國支持下取得政權後,曹錕更以賄選方法做了總統。孫中山於是第二次誓師北伐,以謀國家統一。他在一九二四年九月十八日的北伐宣言中,明確指出:「此戰之目的,不僅在推倒軍閥,尤在推倒軍閥所賴以生存之帝國主義。蓋必如是,然後反革命之根株乃得永絕,中國乃能脫離次殖民地之地位,而造成自由獨立之國家。

同年十月,北方軍閥段祺瑞、馮玉祥、張作霖等推倒了曹錕,電請孫中山北上,共商全國統一大計,孫中山為了國家前途,決定於十一月十三日帶病北上。在北上前三天,發表北上宣言,重申「對外要消滅帝國主義在中國之勢力,使國家獨立自由可保;對內要消滅軍閥勢力,使民治之基礎莫能動搖。」同時主張召開國民會議以對付軍閥,及廢除不平等條約以對付帝國主義。

可以預料到的,是列強和軍閥對孫中山的主張,極力反對。公使團阻止他在上海登岸,上海英、美報紙更主張禁止他入住租界。

孫中山並沒有理會列強的恫嚇,中國人也沒有受到列強的煽動。相反地,孫中山在北上途中,到處受到群眾熱烈的歡迎,尤其在北京的火車站上,歡迎者竟達十萬之眾。

孫中山到京時,較有命思想的馮玉祥已受到排擠,當權的仍是八年前那個「謀危民國者」的段祺瑞。他針對了孫中山的「廢除不平等條約」,而主張「外崇國信」;針對孫中山的「召開國民會議」,而主張開「善後會議」。根據段的善後會議構想,參加者除孫中山和黎元洪外,都是他手下的軍閥和將領,連陳?明也在應邀之列。當時孫中山因多年的艱苦革命工作,已積勞成疾,患上嚴重的肝癌。這時在廣東東江的陳烔明又起騷亂,孫中山便命仍在廣東的蔣介石進行東征。他在病床上對東征軍情十分關注,又不斷指示黨人向段交涉,並斷然拒絕了段的善後會議。在他知道死期已屆之後,仍然希望能在去世前迸出生命中最後的火花,為革命而奮鬥。他在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時半,斷斷續續的向全國人民發出了最後呼籲:「和平!奮鬥!救中國!」一代偉人,便這樣與世長辭了,終年五十九歲。同年四月二日,孫中山的遺體移於北京香山碧雲寺石塔中。一九二九年安葬於南京中山陵園,而將衣帽封於碧雲寺,稱為「衣冠塚」。

孫中山在將近閉上他那渴望見到中國統一的眼睛時,說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話,以激勵國人,繼續奮鬥。他於一九二五年二月廿四日,曾口授了遺囑,除了遺囑外,他為中國人留下的,是一個已經改造,而仍未完全成長中國。他的遺囑全文如下:

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孫文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一日


參考資料

向孫中山先生致敬的輓聯

孫中山先生是中國近代史上極少數能同時被左右兩派人士所接納的偉人之一。從下面三副對聯,可以略略意會到這一事實。

1.綜四十年胼手胝足之功,真是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歷程中,揖讓征誅,視同塵土。

流九萬里志士勞民之淚,始知其來也有由,其生也有自,瞑目後,精神肝膽,猶照人間。(于右任)

2.三百萬剛醒台灣同胞,微先生何人領導?

四十年未竟祖國志業,捨吾輩其誰分擔!(台灣青年弔孫中山先生)

3.……揚民族大義,決將再造乾坤,四十餘年,殫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喚起自由獨立之精神,要為人間留正氣;
……問繼起何人,毅然重整旗鼓,億兆有眾,惟工與農,須本三民五權,群策群力,遵依犧牲奮鬥諸遺訓,成厥大業慰英靈。(李大釗,所選各為上下聯的下半部)

大公忘私

孫中山先生一生盡瘁國事,到處奔波勞碌,尤其在早期被清廷通緝時,更過著流亡的生活。他原本有個溫暖的家庭,但他很難得有時間和家人長久的相聚,共享天倫之樂。他的命運和古時「三過其門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大禹差不多,和明末名將袁崇煥也很相似。袁氏為了鎮守遼東,曾感慨地說:「十年以來,父母不得以為子,妻孥不得以為夫,手足不得以為兄弟,交遊不得以為朋友。余何人哉?直謂之曰:『大明國裡一亡命之徒』可也。」孫中山四十年來奔波勞碌,為了全國同胞的幸福,而犧牲了溫暖的家庭生活,確是一種痛苦的經驗。如果不是有真正的仁者之心,和弓烈的愛國熱情,是萬難辦到的。

中國的烏托邦?

三民主義是孫中山的理想,它的成功固然要靠一小部分人(例如孫中山先生)去倡導,但更要靠全體民眾去完成。德育除了教人「做個好孩子」,教人禮貌、敬長……等等之外,更要教人去做一個優秀的、敢於承擔責任的公民。我們原是為了包括自己在內的全體同胞的幸福而「修身」的。

中國在經歷了數千年的離亂盛衰之後,已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一個以民族獨立、民權自由和民生幸福為大方向的新時代。這個新時代的來臨,正和聖經上「新天地」的預言有點相似:

「隨後,我看見了一個新天新地,因為先前的天與先前的地已不見了,海也沒有了……我聽見……有一巨大聲音說:『這就是天主與人同在的帳幕,他要同他們住在一起;他們要作他的人民,他親自要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天主;他要拭去他們眼上的一切淚痕;以後再也沒有死亡,再也沒有悲傷,沒有哀號,沒有苦楚,因為先前的都已過去了。』」(默示錄21:1-4)

孫中山的家事遺囑

在孫中山的家事遺囑中另有一段親切而感人的說話:「余因盡瘁國事,不治生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余志。此囑。」這段家事遺囑,與三國時諸葛亮的遺囑頗有相似之處。偉人的胸襟,前後相映成趣。

先知先覺者的悲哀

世界若恨你們,你們該知道,在你們以前,它已恨了我。若是你們屬於世界,世界必喜愛你們,有如屬於自己的人;但因你們不屬於世界,而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為此,世界纔恨你們。你們要記得我對你們所說過的話:沒有僕人大過主人的;如果人們迫害了我,也要迫害你們;如果他們遵守了我的話,也要遵守你們的。但是,他們為了我名字的緣故,要向你們作這一切,因為他們不認識那派遣我來的。假使我沒有來,沒有教訓他們,他們就沒有罪;但現在他們對自己的罪,是無可推諉的。恨我的,也恨我的父。假使我在他們中,沒有做過其他任何人從未做過的事業,他們便沒有罪;然而,現在他們看見了,卻仍恨我和我父。但這是為應驗他們法律上所記載的話:「他們無故地惱恨了我。」

我給你們講論了這些事,免得你們的信仰受動搖。人要把你們逐出會堂;並且時候必到,凡殺害你們的,還以為是盡恭敬天主的義務。他們這樣作,是因為沒有認識父,也沒有認識我。我給你們講論了這一切,是為叫你們在這一切發生時,想起我早就告訴了你們這一切。
(若15:18-25 ; 16:1-4)

.耶穌是正義和聖善的化身。他被迫害、被釘於十字架而死,是因為他是正義的和聖善的。不正義和邪惡的世界,不會容忍正義和聖善的人存在,因為這些人的正義和聖善的言行,本身就是對不義和邪惡的有力控訴。

.真正的革命家,要伸張的正是正義、公平、自由和仁愛,這些美德和耶穌的美德有著共同的淵源,(基督徒相信一切美德都是源於天父),所以也注定要面對共同或類似的迫害。

.孫中山先生一生所受到的迫害,並不是偶然的、孤立的事件,而是一切真正革命者所必然會遇到的命運。革命者的定義,就是要革除一切不合理的制度,及推倒在不合理制度下而危害、侵犯別人的人。這便一定會招致在不合理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的反對和迫害。孫中山先生是一位基督徒,他應該為了能和基督有著同一的命運──被迫害──而高興。

西諺精選

1.There is no success without hardship. (Sophocles)

不艱苦,無所成就。(蘇復其利斯)

2.Every area of trouble gives out a ray of hope, and the one unchangeable certainty is that nothing is certain or unchangeable. (John F. Kennedy)

每一困難背後總有一線生機,世上唯一不易之理,乃人生無一成不變之事。(甘迺迪)

3.In the beginning of a change, the patriot is a scarce man, and brave, and hated and scorned. When his cause succeeds, the timid join him, for then it costs nothing to be a patriot. (Mark Twain)

在鉅變的伊始,愛國者稀如鳳毛麟角,他尤須勇敢堅強,經得起憎恨和侮蔑。但當他成功時,怯懦者卻會和他站在同一陣線,因為這時的愛國者,已毋須付出任何代價。(馬克吐溫)

4.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John F. Kennedy)

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作什麼:要問你能為國家作什麼。(甘迺迪)

 

 

2011年05月17日

Sunday Homilies (Year A)


2010年12月13日

Sunday Homilies (Year B)


2010年12月13日

Sunday Homilies (Year C)


2010年12月13日

主日八分半(丙年)


2010年12月13日

主日八分半(乙年)


2010年12月13日

主日八分半(甲年)


2010年12月13日

修身(倫理教育之三)


2010年12月13日

宗教倫理培育小叢書


2010年12月13日

家庭‧民主‧信仰


2010年12月13日

成長(倫理初階之二)


 

徐錦堯@fr.luketsui.idv.hk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