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傳歌曲創作比賽有感 2011年02月07日
觀賞完吉隆坡的全馬來西亞華語宗教歌曲創作比賽以後,再反觀我們香港的福傳歌曲創作比賽作品,感慨良多。 我是這次香港福傳歌曲創作比賽的評判之一,初步看完及聽完參賽者自己演繹的作品錄音之後,發覺令人興奮的創作不多;但吉隆坡的這次比賽,可說是十分的專業,由作曲、填詞、配樂,以至比賽時的演唱技巧、和唱和各式樂器的配搭,都無一不令人賞心悅目。如果要我作現場的評判,我肯定會覺得難於取捨。 馬來西亞的華人環境很特殊,華人教會尤為獨特。馬來華人都講數種語言:馬來語、英語、華語;華語中又例必兼說普通話(他們稱為「華語」)、廣府話(即我們說的廣東話)、客家話、福建話等。那裡的天主教彌撒多用英語,華語有點受忽略,華語教會也有點受委屈的感覺。 我們都知道,天主教的英語聖歌,無論在質和量上都比華語作品優勝得多,因此馬華的天主教徒也就大多是在強烈的英語宗教歌曲中薰陶長大的,他們也因此更能掌握這些宗教歌曲的傳統和竅門。但也因為他們或多或少的受到「歧視」,就更能激起他們部分人的「鬥志」,所以他們創作起華文聖歌時,都會比香港的天主教徒專業而認真。 但無論如何,香港和馬來西亞朋友們的創作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千篇一律的以簡單的甚至簡化的感謝、讚美、悔罪(認罪)、皈依耶穌為中心。這當然極好,但我總覺得這裡是缺了點甚麼似的。 其實傳福音的人,他本身也應是一本「福音」,因為我們沒有的,怎能給人呢?那我們的創作者在高唱感恩歌之餘,真的喜歡自己,能為自己的高矮肥瘦和膚色文化而感恩嗎?我們會為自己的家庭和整個生命的歷史而感謝上主嗎?如果我們能不斷說「贊美主亞利路亞」,我們又能在生命的各種遭遇中都誠心的贊美主嗎?我們有「對物有情」的能力,並在大自然中看到「諸天述說天主的榮耀嗎?我們要「皈依」耶穌,但我們能用耶穌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耶穌的心去愛世人嗎? 經過了星馬等四個教區九天的巡迴講座後,再從金馬崙四天的基基團講習會下來,本來只想休息個夠,最後一個晚上安安樂樂的欣賞音樂就算了。怎知主辦者知道我來了,還是要求我給這些歌手們打打氣。真不知該說什麼好,情急之下,就告訴他們我上面的想法。想不到的是,竟然獲得他們充分的認同。可見孔子所說的「德不孤,必有鄰」也可以越洋的找到知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