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臨1:醒寤 2021年12月01日


將臨期第一主日

夢久不知身是蝶

讀經一:(耶33:14-16):由達味生出一枝正義的苗芽
讀經二:(得前3:12-4:2):應活出所學的訓導
福 音:(路21:25-28,34-36):應時時醒寤、準備
中國文化:一年之計在於春。夢久不知身是蝶。
《神馬》:這匹馬,當牠被人們當作神的時候,悲劇就開始了;當牠自己也以為是神的時候,就完全成了悲劇。

你們應當小心,不要使你們的心為貪吃、醉酒,和生活的掛慮所困擾,以免那意想不到的日子臨到你們身上……所以你們應當時時醒寤祈禱,好讓你們能應付即將發生的一切事,並能站立在人子面前。
(路21:34-36)

將臨期的第一主日,是教會禮儀年的開始,就好像是教會的新年。如果一年之計在於春,那麼我們很值得在這教會年曆的開頭,定出一個全年的「基調」,一個貫穿全年思想的正確調子。因為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今日的讀經,明顯要我們「醒寤」,即醒覺和警醒,不再沉沉欲睡。就讓我們善用這個主題,去作我們來年生活的主要旋律。

在上述經文中,我想突出幾個因素:一是貪吃、醉酒、生活的掛慮;二是困擾;三是醒寤祈禱;四是站立在人子面前。

這段經文的背景當然是世界末日和公審判。那時,日月星辰將有異兆;在地上各國要因海濤的怒號而驚惶,世人也要因將臨的厄運而失措。因為天上萬象將要震動。那時,他們要看見人子,帶著威能和極大的光榮乘雲而降。(路21:25-27)就是在這個時候,每個人都要「站立在人子面前」,即站在耶穌這位審判主的面前,向他交賬、向他交代。

我們在一生中,要向許多人交代:在家中,做子女的要向父母交代,向兄弟姊妹交代;做父母的要向子女交代;在學校中,學生要向老師交代,老師要向學生交代;在民主社會中,做官的要向老百姓交代,做公僕的,要向廣大的市民交代。在教會中,雖然大家都要向天主交代,但教會內的上、下人等,不論是作長上或作屬下的,從教宗到主教,從本堂神父、牧職修女,到基基團中的最小一個平信徒,都無不需要彼此交代。

但在這所有的交代中,將有一個最後的交代,就是最後審判時,我們向基督的交代,交代我們整個的一生,交代我們在這一生中,是否時常都作了最好的、最完整的「交代」。

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無悔地,「站立在人子面前」,等待他仁慈的判決,和他熱烈的歡迎,迎接我們到他的父家。

但是為要能站立在人子面前,聖經提醒我們要醒寤、祈禱。祈禱,是保持醒寤的重要方法。

要醒寤,因為實在有太多東西讓我們困擾,使我們沉醉,把我們束縛住。這些東西包括今天聖經所說的貪吃、醉酒、生活的掛慮,或者說,是一切的貪婪、自我麻醉、過於執著而不懂得「放下」。這一切,都會令我們不夠清醒。

貪婪,使我們的眼睛只能看到我們心想要看的東西,其它的一切都不會放在眼內;自我麻醉,更可使人失去一切的判斷力;放不下,於是我們只能目光如豆、營營役役,為一些未必是最重要的東西而耗盡一生。這時,我們很難清醒,不夠清醒就很難交代我們的生命,向別人不能,向天主就更加不能。

其實,不夠清醒,也可以是源於我們做了太久的夢:在混混噩噩中做夢,在百無聊賴中做白日夢,在自我欺騙中作愚弄自己的美夢。於是發生了夢久不知身是蝶的現象,不知是人(莊子)夢見蝶,或者是蝶夢見人。總之是糊裡糊塗的度了一生。

中國近代的一位作家黃瑞雲說過一個寓言:神馬,描寫一隻凡馬被捧為神馬,最後終於陷沒在泥潭中,死了。

作者在文末中說:這匹馬,當牠被人們當作神的時候,悲劇就開始了;當牠自己也以為是神的時候,就完全成了悲劇。

要活得清醒,其中一個十分有效的方法就是祈禱,一種以天主為中心,又以雙目注視著世界的祈禱。

祈禱,讓我們在一個日趨非人化的世間中,擁有屬於自己的時間,也有時間和天主在一起;祈禱,讓我們可以進入我們自己的內心,接觸我們自己的真實感覺和需要,聆聽天主在我們心中所說的話;祈禱,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天主的心中,和天主作最親密的結合。

其實,當我們進入天主的心中時,我們就會以天主的眼睛去看世界,並以天主的心去愛世界。這是我們最清醒的時候。

讓我們在來年,在主內保持這種高度的清醒。

現場講道(粵語)

神父講道


現場講道文稿

主日八分半(彌撒講道)

粵語講道


普通話講道



 

徐錦堯@fr.luketsui.idv.hk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