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聖三節 2019年06月16日


天主聖三節

聖三各異而共融,萬象分殊而歸一

讀經一:(箴8:22-31):天主的智慧存於一切之先
讀經二:(羅5:1-5):藉基督與天主和好,賴聖神滿有聖愛
福 音:(若16:12-15):父所有的一切都是子的
中國文化: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非唯我愛竹石,即竹石亦愛我也。


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所以我說:他(聖神)要把從我所領受的,告訴你們。(若16:15)

今天是天主聖三節,在談論聖三道理之前,讓我們簡略地回顧一下我們的信仰。

首先,在相信神與不相信神之間,我們選擇了「信神」,而不作「無神論者」。其次,在相信多神與相信一神之間,我們選擇了相信「一神」,而不相信佛教、道教或中國的民間宗教。然後,在相信基督所宣講的一神與其它的一神之間,我們選擇了以基督的啟示為核心的「一神」,而不相信伊斯蘭教的或猶太教的「一神」。最後,在同樣相信基督的啟示的宗教間,我們選擇了信天主教,而不信基督新教。

我個人選擇了相信天主教,很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天主教自梵二以後,已確立了一種很開放、很有包容性、很整全、很全面、很平衡的信仰觀,它既能符合中國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也能很有機地把信仰和生活結合起來。在講天主聖三道理時,這種結合尤其顯得突出。

天主聖三是教會所信的一項最基本的真理,我們相信世間只有一位至上神,他就是三位一體的天主。這個天主包含有三位:即聖父、聖子、聖神。我們每次「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劃十字聖號,或唸「願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這首聖三光榮經時,就是在宣認「三位一體」的天主的奧跡。

我們一向稱「聖三」為奧跡,因為這不是我們的理智可以明白的,因為三就是三,一就是一,不能同時又是三又是一。但天主確實是同時又是三又是一的,因為在這個「唯一」的天主之內,就存有截然不同的「三位」,就好像我、你、他是三位,但我們三位加在一起,又是只有一個一樣。當然,這是誰也說不清的「奧跡」。

但用理性說不清的東西,也許用詩人的眼光卻可以「看」得出或感受到一些端倪。

杜甫有一首詩這樣說:「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首詩的最後兩句是說:從那四四方方、空空洞洞的窗框看出去,西嶺美麗晶瑩的千秋雪,已成為窗的一部分,並且和窗合成了一幅絕妙的圖畫;而在這個一無所有的門口,卻泊了東吳地方長近萬里的無數船隻,也同樣構成了一幅令人賞心悅目的山水畫。

這就是中國園林中的「借景」藝術,它能把遠方的景物拉到眼前,收為己用,並借大自然的化工,點綴自己生存的有限空間。

窗和千秋雪都是分殊的兩件實物,加在一起卻成了一幅別具生趣的圖畫;門和萬里船也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卻形成了一幅很有韻律的「動畫」。

如果我們能達到鄭板橋賞景的境界:「非唯我愛竹石,即竹石亦愛我也」,我們更是把遠景、近景,和賞景的人都融合為一了,這不是很有「聖三」的味道嗎?

當然,這也決不能說明三位一體是什麼,它只是給我們帶出一點三位一體的味道而已。梵二的《教會憲章》卻是由另一種角度去看三位一體,尤其突出聖父、聖子、聖神在救恩史中的角色。

聖父創世,聖子救贖,聖神聖化:這是我們最耳熟能詳的對聖三的描寫,其中所帶出來的訊息,我們也有必要在生活中活出來。

例如:如果世界是天父所創造的,它就是屬於天主的,我們不過是世界的管家;如果聖子降生為人,活過人的生命,走過人的路,我們也應走人的路,做個百分之百的、堂堂正正的人;如果聖神聖化人心、聖化生命,我們便應隨時掌握聖神的臨在,並經常進入內心的深處去與聖神會晤,並張開眼睛、去辨認聖神臨在的足跡和時機。

耶穌曾說:「父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聖神要把從我所領受的,告訴你們。」這話似乎在說,在我們的生活中,聖神的位置十分重要。因為在子內有父的一切,而聖神則把子的一切告訴我們。意即如果我們服從聖神的領導、聽從良心的聲音、抓緊聖神的臨在,我們便可以讓聖三活在我們的心中,而我們也活在聖三之內了。

 

現場講道(粵語)

教友證道


神父講道


現場講道文稿

主日八分半(彌撒講道)

粵語講道


普通話講道



 

徐錦堯@fr.luketsui.idv.hk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