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第二主日 2018年02月25日


四旬期第二主日

三分人事七分天

讀經一:(創22:1-2,9,10-13,15-18):亞巴郎祭獻依撒格
讀經二:(羅8:31-34):天主沒有憐惜自己的兒子
福 音:(谷9:2-10):耶穌顯聖容
中國文化: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良醫之子多死於病,良巫之子多死於鬼;古之聖人,唯積至誠,用大德,以結乎天心。

「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從他!」
(谷9:7)

這是今天耶穌顯聖容福音中的一句話,這句話和耶穌受洗後從天上來的聲音相似:「你是我的愛子,我因你而喜悅。」(谷1:11)

耶穌顯聖容的時候,只有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三位他最親信的門徒在場,這三個人後來也見證了耶穌在山園中痛苦、無助的一面。
是的,這個天主所喜悅的、顯出光輝聖容的耶穌,也就是那個在痛苦中完全無助的耶穌;那位以歡愉的語調說出「這是我的愛子」的天父,也就是那位在他的愛子呻吟求助時,靜默無聲的天主。

三位門徒在老年時,回想起這一切,會有什麼感想呢?

耶穌顯聖容的時候,厄里亞和梅瑟也出現了,前者是先知,後者是古教頒佈律法的天主的使者。他們兩個人同時在見證耶穌就是他們曾預言要來的那一位,是他們和他們全民族引頸企盼的默西亞。

但這位他們等了許久的默西亞,卻於不久後被人捨棄了,而且是被自己的民族捨棄的。兩位古聖人見到這事,又會有什麼感想呢?

這段故事有一個很有趣的插曲,就是當顯容過後,他們下山時,耶穌囑咐他們:「人子從死者中復活之前,不要將所看見的事告訴任何人。」(谷9:9)因為這樣做,群眾就會把耶穌當作是一位光榮顯赫的俗世領袖,而忘卻耶穌要帶來的真正福音或喜訊。然後馬爾谷還加上一句按語:「他們遵守了這話,卻彼此討論『從死者中復活』是什麼意思。」(谷9:10)

其實,直到耶穌從死者中復活以前,他們是不可能明白『從死者中復活』的內容的。要完全明白,只有在天上,或至少要在他們也經歷了死而復活或類似的經驗之後,才有可能。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只能憑藉信心和依靠而去活出我們的信仰。

在這個支離破碎的世界上,我們很易失望,因為一切都是那麼的不完美。世界、中國、香港、九七過渡、教會、家庭、朋友、事業,甚至我們自己身體的這個臭皮囊,有那一樣是令我們完全滿意、開心的?

但假如我們對天主信靠,我們就可以有保祿的經驗:「如果天主站在我們這一邊,誰能反對我們呢?天主沒有憐惜自己的兒子,反而為我們眾人把他交出來,怎不會也把他和其他一切賜給我們呢?」(羅8:31-32)是的,有天主,就無所懼。

但這個天主又在哪裡呢?許多時,他不是也如耶穌在山園祈禱時一樣的靜默無聲嗎?我們在最需要他時,他不也好像是完全隱退嗎?
我們不可能完全抓緊天主,天主只能慢慢地讓我們逐漸發現。保祿認為對天上的一切,我們現在不過是好像在「鏡子」中觀看,將來才能完全認清。所謂有天主,所謂對天主的信靠,也莫不如此:這一切我們都是未能完全的掌握。

中國有句成語:「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這其實也是我們的先賢經歷了無數的人生波折之後而悟出來的人生真理。

明朝的方孝孺在他的《深慮論》中這樣說:「良醫之子多死於病;良巫之子多死於鬼。」這是我們生命中無可奈何的事實;有時我們可以成功地幫助了別人,卻就是偏偏幫不了自己,也幫不了自己的至親。所以他繼續說:「古之聖人,知天下後世之變,非智慮之所能周,非法術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謀詭計,而唯積至誠,用大德,以結乎天心。」智慮、計謀、法術、聰明、才幹,這一切都不是我們能完全倚靠的。無論我們多麼聰明、多麼能幹,都總有不可為、不能為、或為而無所成的時候。這時,我們唯有用好行為、修大德行,「以結乎天心」,這才是真正的面對生命之道、最長治久安之計。

希望準備領洗的慕道者也能認清他們要信的天主,就是這樣的一位神明,一個我們要信靠,但要在人生旅途中去經驗的慈父。總有一天,我們會感受到,我們在盡了人事以後,天主自會完成其餘的一切。

 

現場講道(粵語)

教友證道


神父講道


現場講道文稿

主日八分半(彌撒講道)

粵語講道


普通話講道



 

徐錦堯@fr.luketsui.idv.hk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