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二主日 2018年01月14日


常年期第二主日

為天主,為耶穌

讀經一:(撒上3:3-10,19):撒慕爾被召
讀經二:(格前6:13-20):信友的身體是基督的妙身、聖神的宮殿
福 音:(若1:35-42):若翰無私的見證
中國文化: 摩頂放踵,利天下而為之。


熱心的基督徒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天主、為耶穌」。他們為天主、為耶穌而工作,為天主、為耶穌而奉獻自己和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時間、才能、金錢和愛心。

我在修院受訓期間,一切作息之前,尤其是每天的大清早,都要首先祈禱,將一切奉獻給天主、給耶穌。神父、修女們更是奉獻了自己的一生,為天主、為耶穌而生活、而工作。

但一個奉獻給天主的人該有什麼心態呢?

今天的撒慕爾紀給我們講了一個很溫馨的故事。當小撒慕爾在聖殿內睡覺時,上主三番四次的顯現和召喚他,他不知道這是天主的召喚,還以為是司祭厄里在叫他。最後,厄里知道是天主發言召叫這孩子,就教撒慕爾說:「你去睡罷!如果有人再叫你,你就回答說:『上主,請發言,你的僕人在此聆聽。』」撒慕爾就回去睡在原處。上主來了,站在那裡像前幾次一樣呼喚說:「撒慕爾,撒慕爾!」撒慕爾便回答說:「上主,請發言,你的僕人在此聆聽。」(撒上3:9-10 )

為天主而奉獻的人,就是這樣的。他回應上主的召喚,完全聽從上主的意願,忠心實行上主的旨意。他會好像亞拉丁神燈裡的那位巨人,這巨人經常對「神燈主人」說的一句話就是:「主人,你的意願,就是我的命令!(Master, your will is my command!)」為天主而奉獻的人,又怎麼可以不為他的主人天主而憚精竭慮、盡忠職守呢?

但我們真的是為天主、為耶穌嗎?我們真的是全部都拿了出來,無私的為天主奉獻嗎?我們有沒有想到要保留一點點為我們自己呢?
今天的若翰洗者,的確是為天主、為耶穌而奉獻了,而且那是無私的、全部的奉獻。若望福音描寫若翰在他的門徒前為耶穌作見證的故事,結果是他的門徒跟隨了耶穌,成為耶穌手下的大宗徒。

若翰為基督作證的故事很簡單:「若翰和他的兩個門徒一起,看見耶穌經過,若翰便注視著他說:『看,天主的羔羊!』那兩個門徒聽到這話,便跟隨了耶穌。」(若1:35-37)

若翰本來是一派宗師,有自己的名譽、地位、擁護者和追隨者。他應該清楚知道,為耶穌作證的結果,必然是如他自己所說的:「他應該興盛,我卻應該衰微。」(若3:30)但他還是作了這個見證。而結果亦正如任何人都可以預期到的:他最好的門徒都跟隨別人去了。

若翰的表樣很值得我們反省:我們在「為天主、為耶穌」的口號下,實際上有多少是為自己的呢?

當一個堂區說自己的主保很「靈」的時候,他是不是在和另一個聖堂競爭?當長上要求屬下聽命的時候,他是在說出天主的聖意,還是在固執著他自己的偏見呢?在一位傳道員、佈道家、牧者的背後,隱藏著多少個人名譽、地位、權力的爭奪,或者是利益和金錢的有意識或潛意識的追求?

又或者,教師是為了學生本身的利益而懲罰他呢?或者也是為了洩憤?父母罵子女時,有多少成分是為了子女本身的好處?有多少成分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在聖誕節期間去醫院為病人報佳音的人,是為了病人的快樂?還是為了滿足自己要「服務」他人的「需要」?「為人民服務」的世俗官吏,和那些以「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為理想的教會領袖,又有多少是真正像耶穌般去「服侍」人的?

聖誕節剛剛過去,它給我們重要的啟示是「聖言成了血肉」或者「道成肉身」。這是指:信仰要落實變成生活,精神要蛻變為行動,理想要轉化為事實。

「為天主、為耶穌」這句話如果要變成血肉,就要求我們空虛自己,順服天主,以天主的旨意為依歸,並以基督的眼睛去看世界,以基督的心去愛、去服侍、去奉獻;為天主、為耶穌,也為別人、為世界。

墨子「摩頂放踵,利天下而為之」,是一種完全犧牲和奉獻的榜樣。如果他是生活在耶穌的時代,他和若翰洗者將會是志同道合的一對。

 

現場講道(粵語)

教友證道


神父講道


現場講道文稿

主日八分半(彌撒講道)

粵語講道


普通話講道



 

徐錦堯@fr.luketsui.idv.hk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