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愛主愛人的統一
讀經一:(出22:20-26):天主厭惡不義
讀經二:(得前1:5-10):得撒洛尼信友的信德傳遍各地
福 音:(瑪22:34-40):最大的誡命
中國文化: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以孝治天下。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有一個法學士問耶穌,哪一條是最大的誡命,耶穌對他說:「你應全心、全靈、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這是最大的,也是第一條誡命。第二條和它相似:你應當愛人如己。全部法律和先知,都繫於這兩條誡命。」(參考瑪22:34-40)
愛主、愛人本來是兩條誡命,但在耶穌的心目中,卻只是「一條」誡命。
所有宗教的重點一定是愛神,但聖經卻十分注重愛人。
出谷紀第22章認為恭敬天主的人,一定要愛人,理由是因為我們亦需要別人的愛。出谷紀這樣說:「對於外籍人士,不可苛待壓迫,因為你們也曾僑居埃及。對孤兒寡婦,不可傷害;如果傷害了任何一個,他向我呼求,我必聽允,必要發怒,用刀殺你們:這樣,你們的妻子也要成為寡婦,你們的兒子也要成為孤兒。如果你借錢給我子民中一個與你同住的窮人,不可像債主一樣,向他索取利息,若是你拿了別人的外衣作抵押,日落以前,應該還給他,因為這是他唯一能蓋身的外衣;沒有外衣,他怎能睡覺呢?他若向我呼號,我必聽允,因為我是仁慈的。」(出22:20-26)這是出谷紀的「推己及人」精神。
其實,在孔子的思想中,生活和信仰也是要結合起來的。我們都知道孔子說過「慎終追遠」這句話,但我們多數會忘記這句話的後面,還有「民德歸厚」四個字。孔子的意思是,當一個民族能「慎終追遠」時,他們的社會風氣也一定會變得更好、更敦厚,這就是「民德歸厚」。
孔子也認為,我們對父母要能「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並要做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境界,換句話說,我們要對生者和死者都盡孝。孔子更相信,若我們連對死者都能盡顯孝心,對生者又怎會不克盡孝道呢!
所以「慎終追遠」的目的,就是為了「民德歸厚」。這是中國人的信仰與生活的統一與結合。
我們的信仰也強烈要求我們,生活與信仰必須統一。聖經有時講來世的生命,但目的是為幫助我們度現世的生命。我們信天主,是為了使我們能信人、信自己、信生命。我們愛天主,亦是為了幫助我們對自己、對別人都充滿愛心和充滿希望。
信、望、愛是立體的,一方面是天主,另一方面是自己,第三方面是各種人和事。我們對自己、別人和天主,都應該同時充滿信、望、愛。更好說,對天主充滿信、望、愛,可以擴展而使我們對人、對自己和對萬物都充滿信、望、愛。
宗教信仰時常叫我們光榮天主,我認為我們只能用我們的生命去光榮天主。一個更準確的比喻是,子女的成材是父母的光榮,學生的成材是老師的光榮。天主既是生命的主宰,如果我們能活出更豐盛的生命,能管理好這個地球,這便是天主的光榮了。
這就是拉丁文所說的Gloria Dei, homo vivens.(活生生的人,就是天主的光榮)。所以我們要在天主內愛人,在愛人的時候愛天主。
關於這點,我們耳熟能詳的聖經章節有:「你對我最小的兄弟姊妹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25:40)「純潔無瑕的虔誠,就是照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和寡婦。」(雅1:27)「你若不能愛看得見的兄弟,又怎能愛看不見的天主呢!」(若一4:20)
我們必須在天主裡學習去愛人,亦在天主裡,愛人愛得更純潔、更全面、更徹底。而在愛人的時候,我們便是落實了對天主的愛。
讓我們一生時常實踐耶穌的話:全心、全靈、全意、全力的去愛,盡心、盡性、盡情的去愛;愛天主在萬有之上,並且愛人如己。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爱主爱人的统一
读经一:(出22:20-26):天主厌恶不义
读经二:(得前1:5-10):得撒洛尼信友的信德传遍各地
福 音:(玛22:34-40):最大的诫命
中国文化: 慎终追遠,民德归厚。以孝治天下。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有一個法学士問耶稣,哪一条是最大的诫命,耶稣对他说:「你应全心、全灵、全意爱上主你的天主。这是最大的,也是第一条诫命。第二条和它相似:你应当爱人如己。全部法律和先知,都系於这两条诫命。」(参考玛22:34-40)
爱主、爱人本来是两条诫命,但在耶稣的心目中,却只是「一条」诫命。
所有宗教的重点一定是爱神,但圣经却十分注重爱人。
出谷纪第22章认为恭敬天主的人,一定要爱人,理由是因为我们亦需要别人的爱。出谷纪这样说:「对於外籍人士,不可苛待压迫,因为你们也曾侨居埃及。对孤儿寡妇,不可伤害;如果伤害了任何一個,他向我呼求,我必听允,必要发怒,用刀杀你们:这样,你们的妻子也要成为寡妇,你们的儿子也要成为孤儿。如果你借钱给我子民中一個与你同住的穷人,不可像债主一样,向他索取利息,若是你拿了别人的外衣作抵押,日落以前,应該还给他,因为这是他唯一能盖身的外衣;没有外衣,他怎能睡觉呢?他若向我呼号,我必听允,因为我是仁慈的。」(出22:20-26)这是出谷纪的「推己及人」精神。
其实,在孔子的思想中,生活和信仰也是要结合起来的。我们都知道孔子说過「慎终追遠」这句话,但我们多数会忘记这句话的后面,还有「民德归厚」四個字。孔子的意思是,当一個民族能「慎终追遠」時,他们的社会风气也一定会变得更好、更敦厚,这就是「民德归厚」。
孔子也认为,我们对父母要能「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并要做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境界,换句话说,我们要对生者和死者都尽孝。孔子更相信,若我们连对死者都能尽显孝心,对生者又怎会不克尽孝道呢!
所以「慎终追遠」的目的,就是为了「民德归厚」。这是中国人的信仰与生活的统一与结合。
我们的信仰也强烈要求我们,生活与信仰必须统一。圣经有時讲来世的生命,但目的是为帮助我们度现世的生命。我们信天主,是为了使我们能信人、信自己、信生命。我们爱天主,亦是为了帮助我们对自己、对别人都充满爱心和充满希望。
信、望、爱是立体的,一方面是天主,另一方面是自己,第三方面是各种人和事。我们对自己、别人和天主,都应該同時充满信、望、爱。更好说,对天主充满信、望、爱,可以扩展而使我们对人、对自己和对万物都充满信、望、爱。
宗教信仰時常叫我们光荣天主,我认为我们只能用我们的生命去光荣天主。一個更准确的比喻是,子女的成材是父母的光荣,学生的成材是老师的光荣。天主既是生命的主宰,如果我们能活出更丰盛的生命,能管理好这個地球,这便是天主的光荣了。
这就是拉丁文所说的Gloria Dei, homo vivens.(活生生的人,就是天主的光荣)。所以我们要在天主内爱人,在爱人的時候爱天主。
关於这点,我们耳熟能详的圣经章节有:「你对我最小的兄弟姊妹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5:40)「纯洁无瑕的虔诚,就是照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和寡妇。」(雅1:27)「你若不能爱看得见的兄弟,又怎能爱看不见的天主呢!」(若一4:20)
我们必须在天主里学习去爱人,亦在天主里,爱人爱得更纯洁、更全面、更彻底。而在爱人的時候,我们便是落实了对天主的爱。
让我们一生時常实踐耶稣的话: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的去爱,尽心、尽性、尽情的去爱;爱天主在万有之上,并且爱人如己。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愛主愛人的統一
讀經一:(出22:20-26):天主厭惡不義
讀經二:(得前1:5-10):得撒洛尼信友的信德傳遍各地
福 音:(瑪22:34-40):最大的誡命
中國文化: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以孝治天下。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有一個法學士問耶穌,哪一條是最大的誡命,耶穌對他說:「你應全心、全靈、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這是最大的,也是第一條誡命。第二條和它相似:你應當愛人如己。全部法律和先知,都繫於這兩條誡命。」(參考瑪22:34-40)
愛主、愛人本來是兩條誡命,但在耶穌的心目中,卻只是「一條」誡命。
所有宗教的重點一定是愛神,但聖經卻十分注重愛人。
出谷紀第22章認為恭敬天主的人,一定要愛人,理由是因為我們亦需要別人的愛。出谷紀這樣說:「對於外籍人士,不可苛待壓迫,因為你們也曾僑居埃及。對孤兒寡婦,不可傷害;如果傷害了任何一個,他向我呼求,我必聽允,必要發怒,用刀殺你們:這樣,你們的妻子也要成為寡婦,你們的兒子也要成為孤兒。如果你借錢給我子民中一個與你同住的窮人,不可像債主一樣,向他索取利息,若是你拿了別人的外衣作抵押,日落以前,應該還給他,因為這是他唯一能蓋身的外衣;沒有外衣,他怎能睡覺呢?他若向我呼號,我必聽允,因為我是仁慈的。」(出22:20-26)這是出谷紀的「推己及人」精神。
其實,在孔子的思想中,生活和信仰也是要結合起來的。我們都知道孔子說過「慎終追遠」這句話,但我們多數會忘記這句話的後面,還有「民德歸厚」四個字。孔子的意思是,當一個民族能「慎終追遠」時,他們的社會風氣也一定會變得更好、更敦厚,這就是「民德歸厚」。
孔子也認為,我們對父母要能「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並要做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境界,換句話說,我們要對生者和死者都盡孝。孔子更相信,若我們連對死者都能盡顯孝心,對生者又怎會不克盡孝道呢!
所以「慎終追遠」的目的,就是為了「民德歸厚」。這是中國人的信仰與生活的統一與結合。
我們的信仰也強烈要求我們,生活與信仰必須統一。聖經有時講來世的生命,但目的是為幫助我們度現世的生命。我們信天主,是為了使我們能信人、信自己、信生命。我們愛天主,亦是為了幫助我們對自己、對別人都充滿愛心和充滿希望。
信、望、愛是立體的,一方面是天主,另一方面是自己,第三方面是各種人和事。我們對自己、別人和天主,都應該同時充滿信、望、愛。更好說,對天主充滿信、望、愛,可以擴展而使我們對人、對自己和對萬物都充滿信、望、愛。
宗教信仰時常叫我們光榮天主,我認為我們只能用我們的生命去光榮天主。一個更準確的比喻是,子女的成材是父母的光榮,學生的成材是老師的光榮。天主既是生命的主宰,如果我們能活出更豐盛的生命,能管理好這個地球,這便是天主的光榮了。
這就是拉丁文所說的Gloria Dei, homo vivens.(活生生的人,就是天主的光榮)。所以我們要在天主內愛人,在愛人的時候愛天主。
關於這點,我們耳熟能詳的聖經章節有:「你對我最小的兄弟姊妹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25:40)「純潔無瑕的虔誠,就是照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和寡婦。」(雅1:27)「你若不能愛看得見的兄弟,又怎能愛看不見的天主呢!」(若一4:20)
我們必須在天主裡學習去愛人,亦在天主裡,愛人愛得更純潔、更全面、更徹底。而在愛人的時候,我們便是落實了對天主的愛。
讓我們一生時常實踐耶穌的話:全心、全靈、全意、全力的去愛,盡心、盡性、盡情的去愛;愛天主在萬有之上,並且愛人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