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十主日 2013年06月09日


常年期第十主日

有心人天不絕,善生者活萬年

讀經一:(列上17:17-24):天主復活了寡婦之子
讀經二:(迦1:11-19):天主早已選定保祿為外邦宗徒
福 音:(路7:11-17):復活納因城寡婦的獨子
中國文化: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能知足者,天不能貧;能無求者,天不能賤;能隨遇而安者,天不能困;能造就人材者,天不能孤;能以身任天下後世者,天不能絕。

耶穌往納因城去,他的門徒和一大群人與他同行,當他們走近城門時,正遇到一隊送殯的行列,死者是個獨生子,他的母親又是寡婦,當時該城有一群人陪著她。主看見了,就憐憫她,說:「不要哭了!」於是上前按住死者的擔架,抬擔架的人就停下來。耶穌說:「青年人,我對你說:起來吧!」那死者便坐起來,並且開始說話,耶穌便把他交給他的母親。眾人都驚駭起來。
(路7:11-16)

納因其實是納匝肋附近的一個村莊,聖史路加在這裡所描述的耶穌,真是一位有情、有心,和很有「人味」的人。耶穌不單是百分之一百的真天主,也是如假包換的真人。

路加首先描寫這位真人耶穌「遇到」和「看見」這樣的一幕人間悲劇:一個沒有丈夫的寡婦,連唯一的獨生子也死了。我們可以完全想像和感受得到,這個寡婦震天的哭聲,必然是極悲涼和極悽厲的。這種事情在那個「養兒防老」的時代,對這個寡婦來說無疑是意味著一切希望的終結。然後路加說,耶穌看見了,就油然生出了憐憫的心,並對她說:「不要哭了!

具體的經驗和親身的接觸,是培養真情實感的好方法,所以今天許多教育家和心理學家,都主張在訓練我們的「情」和「心」的時候,要著重親身的體驗,不要只流於理論和說教,這就是英文的所謂exposure。香港許多驕生慣養的青年人,大多是怕吃苦的,不懂得珍惜他們的所有,也經常的抱怨這個、抱怨那個,但如果他們有機會到國內的一些窮鄉僻壤去助學或做義工,那麼,當他們回到香港後,就會容易懂得「惜福」,懂得如何去珍惜身邊所擁有的一切了。

孟子也認為,如果一個人能親眼見到一個小孩子爬近井傍,他一定會生出「怵惕惻隱之心」而去救他,使他不致掉到井裡。孟子稱這種惻隱之心或同情之心做「仁之端」,是「仁」的萌芽。這些都是「親身體驗」帶來的效果。

當耶穌看到這寡婦,並對她的遭遇感同身受的時候,他就上前用手去按住棺材(其實是抬死者的小床,死者是全身裹著殮布,躺在小床上)。耶穌這樣的接觸死人,本來是犯了猶太人的禁忌,因為這足夠讓耶穌成為「不潔」。但耶穌似乎什麼都不放在心上,在他那充滿慈悲之情的眼睛裡,和在他那悲天憫人的聖心中,似乎就只有這個死去的人,和那位痛哭得死去活來的寡婦母親。屈原那分「長太息以淹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心情,大概也是這樣的吧?

奇蹟發生了:死去的人竟然復活、重獲生命!耶穌也許沒有想過要顯奇蹟,他只是渴望能解除這位母親的痛苦。一切是那麼的自然,就像水向低流,就像鳥兒的歌唱,就像春天裡百花的盛放。耶穌的大愛自他的聖心源源流出,宣之於口,動之以手,一個原本沒有生命的人,就這樣又再次活過來了。

群眾都在為這死人復活的大奇蹟而驚訝,但人們的心卻像沒有多少改變,驚訝過後,一切復歸平靜,做買賣的照樣做買賣,吃喝玩樂的照樣吃喝玩樂。這在不久以後,群眾要釘死耶穌時便可以看出,那些看過耶穌顯奇蹟的人,還是把這個耶穌看作連大盜巴辣巴都不如!

耶穌是生命之主,這生命是豐富的、充實的、永恆的生命。那不是死了又復活,復活了又死去的生命。他自己的復活正好說明了這點:墳墓不是生命的終結,死亡只是通向永生的一個大門。肉身不是樊籠,世界不是牢獄,生命也絕不荒謬;人本來就是為了永生而受造的,永遠在天父的懷抱中,才是人真正的歸宿。

我想起了清朝金纓在《格言聯璧》中的幾句話:「能知足者,天不能貧;能無求者,天不能賤;能隨遇而安者,天不能困;能造就人材者,天不能孤;能以身任天下後世者,天不能絕。」這是一個超越了生命的限制的人,也只有這種生命才算是一個復活了的生命。

這裡所說的「天」並不是指神明或天主,而是泛指一切最大、最深遠的勢力。一個真正活出生命深度的人,不怕生活的貧窮,不怕別人的輕侮,不被環境所困住;他愛人、致力陶成別人,所以他並不孤獨;他的心在天下後世,以歷史的重擔為己任,所以他不會沒有後代,因為他那豐富的生命,已經「薪盡火傳」,永遠傳下去,在別人的心中、在別人的生命中。

常年期第十主日

有心人天不绝,善生者活万年

读经一:(列上17:17-24):天主复活了寡妇之子
读经二:(迦1:11-19):天主早已选定保禄为外邦宗徒
福 音:(路7:11-17):复活纳因城寡妇的独子
中国文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能知足者,天不能贫;能无求者,天不能贱;能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能造就人材者,天不能孤;能以身任天下后世者,天不能绝。

耶稣往纳因城去,他的门徒和一大群人与他同行,当他们走近城门時,正遇到一队送殡的行列,死者是個独生子,他的母亲又是寡妇,当時該城有一群人陪著她。主看见了,就怜悯她,说:「不要哭了!」於是上前按住死者的担架,抬担架的人就停下来。耶稣说:「青年人,我对你说:起来吧!」那死者便坐起来,并且開始说话,耶稣便把他交给他的母亲。众人都惊骇起来。
(路7:11-16)

纳因其实是纳匝肋附近的一個村庄,圣史路加在这里所描述的耶稣,真是一位有情、有心,和很有「人味」的人。耶稣不单是百分之一百的真天主,也是如假包换的真人。

路加首先描写这位真人耶稣「遇到」和「看见」这样的一幕人间悲剧:一個没有丈夫的寡妇,连唯一的独生子也死了。我们可以完全想像和感受得到,这個寡妇震天的哭声,必然是极悲凉和极凄厉的。这种事情在那個「养儿防老」的時代,对这個寡妇来说无疑是意味著一切希望的终结。然后路加说,耶稣看见了,就油然生出了怜悯的心,并对她说:「不要哭了!

具体的经验和亲身的接触,是培养真情实感的好方法,所以今天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都主张在训练我们的「情」和「心」的時候,要著重亲身的体验,不要只流於理论和说教,这就是英文的所谓exposure。香港许多骄生惯养的青年人,大多是怕吃苦的,不懂得珍惜他们的所有,也经常的抱怨这個、抱怨那個,但如果他们有机会到国内的一些穷乡僻壤去助学或做义工,那么,当他们回到香港后,就会容易懂得「惜福」,懂得如何去珍惜身边所拥有的一切了。

孟子也认为,如果一個人能亲眼见到一個小孩子爬近井傍,他一定会生出「怵惕恻隐之心」而去救他,使他不致掉到井里。孟子称这种恻隐之心或同情之心做「仁之端」,是「仁」的萌芽。这些都是「亲身体验」带来的效果。

当耶稣看到这寡妇,并对她的遭遇感同身受的時候,他就上前用手去按住棺材(其实是抬死者的小床,死者是全身裹著殓布,躺在小床上)。耶稣这样的接触死人,本来是犯了犹太人的禁忌,因为这足够让耶稣成为「不洁」。但耶稣似乎什么都不放在心上,在他那充满慈悲之情的眼睛里,和在他那悲天悯人的圣心中,似乎就只有这個死去的人,和那位痛哭得死去活来的寡妇母亲。屈原那分「长太息以淹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心情,大概也是这样的吧?

奇迹发生了:死去的人竟然复活、重获生命!耶稣也许没有想過要显奇迹,他只是渴望能解除这位母亲的痛苦。一切是那么的自然,就像水向低流,就像鸟儿的歌唱,就像春天里百花的盛放。耶稣的大爱自他的圣心源源流出,宣之於口,动之以手,一個原本没有生命的人,就这样又再次活過来了。

群众都在为这死人复活的大奇迹而惊讶,但人们的心却像没有多少改变,惊讶過后,一切复归平静,做买卖的照样做买卖,吃喝玩乐的照样吃喝玩乐。这在不久以后,群众要钉死耶稣時便可以看出,那些看過耶稣显奇迹的人,还是把这個耶稣看作连大盗巴辣巴都不如!

耶稣是生命之主,这生命是丰富的、充实的、永恒的生命。那不是死了又复活,复活了又死去的生命。他自己的复活正好说明了这点:坟墓不是生命的终结,死亡只是通向永生的一個大门。肉身不是樊笼,世界不是牢狱,生命也绝不荒谬;人本来就是为了永生而受造的,永遠在天父的怀抱中,才是人真正的归宿。

我想起了清朝金缨在《格言联璧》 中的幾句话:「能知足者,天不能贫;能无求者,天不能贱;能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能造就人材者,天不能孤;能以身任天下后世者,天不能绝。」这是一個超越了生命的限制的人,也只有这种生命才算是一個复活了的生命。

这里所说的「天」并不是指神明或天主,而是泛指一切最大、最深遠的势力。一個真正活出生命深度的人,不怕生活的贫穷,不怕别人的轻侮,不被环境所困住;他爱人、致力陶成别人,所以他并不孤独;他的心在天下后世,以历史的重担为己任,所以他不会没有后代,因为他那丰富的生命,已经「薪尽火传」,永遠传下去,在别人的心中、在别人的生命中。

現場講道(粵語)

教友證道


神父講道


現場講道文稿

主日八分半(彌撒講道)

粵語講道


普通話講道



 

徐錦堯@fr.luketsui.idv.hk 2024